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7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呵,难怪这弘治帝被大臣们吹嘘成千古明君,堪比仁宗皇帝,感情就是这么个明法,这么个仁义。”

    如果说,明英宗的土木堡之变葬送了大半勋贵势力,使得朝堂文武失衡的话,那弘治帝的这份问刑条例就是将悬在文官头上的最后一把大刀彻底拿下,使得文官再无制约,使得文武彻底失衡,甚至使得武将不得不与文官合作乃至投靠。

    因为这份《问刑条例》。

    彻底废除了贪污死罪。

    彻底废除了大明律规定的,贪污超过八十贯,便是死刑的罪名。

    改成了最高也就是流放军所。

    而且这还不是结束。

    因为后面还又加了一条。

    可以花钱赎罪的条例。

    这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稻草。

    至此,大明士族彻底失控。

 第一千二百一十八章 孝庄钱太后的不甘(14)

    《问刑条例》是这么规定的。

    “凡军民诸色人役。

    及舍余审有力者,与文武官吏等、监生生员、冠带官、知印、承差、阴阳生、医生、老人、舍人。

    不分笞杖徒流杂犯死罪。

    俱令运炭砖纳料米等项赎罪。”

    什么意思呢?

    不管什么人,除了犯谋反、谋逆等少数重罪必须处死的以外,其余罪行,不分笞、杖、徒、流、死罪,全都可以通过缴纳规定数量的炭、砖、米等财物来赎罪且释放。

    这项规定是对大明律的彻底颠覆,更意味着大明将会成为有权人和有钱人的天堂,只要不造反,不杀父弑母,那随便干什么,都可以花钱赎罪,贪污腐败之类都可以。

    反正贪污来的钱绝对够赎罪。

    剩下的还能自己用。

    多划算的事。

    这么好的皇帝不推崇。

    那推崇谁?

    推崇剥皮实草的洪武帝吗?

    这些大臣又不傻。

    甭管那些个大臣文人多么推崇夸赞弘治帝好,千古明君和五百年年一出的圣人,只要熟读历史的。

    都能清楚的明白。

    明朝亡于财政缺钱。

    而财政缺钱的关键原因和转折点,就在于弘治朝,在弘治帝的英明领导下,户部尚书叶淇改革开中法,把食盐专营的好处输送给徽商利益集团,而导致了严重的边防废弛。文官们不断的进谏请求皇帝减免江南地区的钱粮,以宽民力,朱佑樘总是一再批准,可实际上,谁又不知道江南地方最富裕最有钱。

    一边是盐税受损,一边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的各方面赋税受损。

    弘治帝他再节俭又有个屁用。

    可惜,这家伙到底是个长于妇人之手的皇帝,在外被那些个文官糊弄,在内被那些个宦官糊弄,基本就没有什么自己的主见,后来他倒是也疑惑过,为什么自己这么节俭,做了这么多有利于天下百姓的事,怎么大明朝的国库还这么空。

    然后大臣告诉他是太监贪污。

    呵呵,是太监贪污。

    一群太监贪污的又能有多少?

    大头不还在官员士绅身上。

    可惜,弘治帝他就是个蠢的。

    还真的对自己身边的太监,以及在全国各地的镇守太监们动手。

    太监说到底不过只是皇族养的鹰犬罢了,想杀就能杀,养肥了杀和瘦着杀都没什么区别,势力再怎么大,那也翻不出皇帝的手掌心。

    他们的存在更多是一种制衡。

    以及帮皇帝收集信息。

    免得让只能住在京城皇宫当中的皇帝成为一个睁眼瞎,大臣们告诉他什么情况,就只能知道什么。

    虽然这些太监也不一定个个忠诚,个个听话,个个说实话,但好歹有一部分说实话的,好歹能让皇帝接收到一部分不是由百官上递上去的信息,知道点民间真实情况。

    如今那些镇守太监都被弘治帝给下了,东厂西厂和锦衣卫又被文官们压制着,他这个皇帝,又能多知道多少外面民间的真实情况呢?

    还不是大臣说什么。

    他就只能知道什么。

    弘治帝的这些愚蠢行为。

    直接导致皇权进一步沦陷。

    文官的权力又进一步上升。

    如果这些文官大多是好人也就罢了,还能类似于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什么的,往一个比较好的方向过渡,可惜,这些个文官,大多数都是贪得无厌,把国家当成一个大型公司,拼命挖墙脚捞钱的东西。

    没有太多制约的权利是猛虎。

    这些文官便是如此。

    他们将悬在他们头上最恐怖的一把刀,也就是大明律移除之后。

    便如同脱缰的野马一般。

    彻底的失去了控制。

    可以说弘治帝是以整个明朝未来国运为代价,换取文官集团对他的推崇,换了个千古明君的称赞。

    但他致死都没明白这道理。

    还真以为自己有多贤明圣德。

    乔木原本是打算,等弘治帝死了,正德帝上位的时候再重新回宫去实行自己的计划的,可是如今看来,有些事必须得提前弄,有些早已做好的准备也得提前开始谋划。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接触朱厚照,以帝王心术,去培养他。

    为此,乔木特地调了一个仿生机器人回来,将那个机器人伪装成绝世高手,夜里偷偷在那朱厚照的面前显圣,将他收为弟子,因材施教的从他感兴趣的地方开始教起。

    把他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培养。

    当然了,这只是一部分。

    除此之外,乔木还特地调动了不少昆虫机器人专门去保护朱厚照的生母,也就是一直被周太后藏在自己宫殿当中的那个宫女郑金莲。

    防止郑金莲被害。

    这也是乔木专门为了弘治帝死后回宫,掌握宫权,交好朱厚照做的准备,她这边救了朱厚照的亲生老娘,小朱怎么也得给点面子吧。

    至于为什么说郑金莲才是朱厚照亲娘,而不是明面上的张皇后。

    那乔木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皇宫可一直都在她的监视中。

    里面发生了什么龌龊事。

    她又哪能不知道。

    弘治帝跟张皇后结婚三年,依旧无子,朝中大臣都在上书让他广开后宫,绵延子嗣,可是弘治帝没有听话,反倒跟张皇后一起开始求神问佛,点香祈祷,并且顺利在弘治四年的时候生下了位健康皇子。

    当然,这是对外的说法。

    真实情况是,周太皇太后强制要求弘治帝临幸她宫里的宫女,并且还顺利让一个叫做郑金莲的宫女怀上身孕,但是这个时候,一来因为不知道她生下的是男是女,二来张皇后那边也不愿意把这个宫女生的孩子记做自己的亲生儿子对待。

    可是随着进入弘治四年,大臣们要求皇上选秀充实后宫,绵延子嗣的奏折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急切,周太皇太后那边也表示如果她再不愿意,就必须选秀充实后宫。

    两相权衡之下,张皇后这才迫不得已同意了将郑金莲生下的孩子记到自己的名下,充当皇上嫡子。

    而这个孩子就是朱厚照。

    这也是为什么张皇后明明在弘治三年的时候一丁点怀孕的消息都没传出去,然后突然在弘治四年宣布生了个儿子的主要原因,因为前面他们还没谈妥,还不知生的是儿是女,所以才一直没消息传出去。

    如果真的是张皇后怀孕的话。

    恐怕怀孕确定的当天,弘治帝和张皇后就赶紧通告大臣,借以阻止让他们继续上奏折充实后宫了。

    哪会一直拖到孩子出生。

    才对外宣布这个消息。

 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孝庄钱太后的不甘(15)

    正是因为乔木对这些事都知情。

    所以,她才要派微型昆虫机器人去保护郑金莲,因为根据野史记载,郑金莲在周太皇太后临死之前就被周太皇太后派人偷偷弄死了。

    一来是为了能死无对证,免得这件事出岔子,同时由她这个将死之人动手,弘治帝也不会太迁怒。

    毕竟她都已经快死了。

    二来是她自知时日无久,她死后周家可能有危险,所以借着郑金莲向张皇后示好,希望张皇后在她薨毙死后,不要去针对他们周家。

    而张皇后也的确如她所愿。

    没有去针对周家。

    不过,这一次有了乔木插手,

    未来可就不一定一样了。

    ……

    数年后,弘治十七年

    皇宫内廷,东宫,春霖殿。

    大晚上,其他人都睡了,实岁刚十三岁的朱厚照才偷偷睁开眼。

    跑到了封闭性更好的侧殿,并且在那边准时见到了每天晚上都会过来教导他一个时辰的冷脸师傅。

    接下来一切一如既往。

    一如既往的一个教,一个学。

    遇到不懂的问。

    声音压的都很低。

    尽量不吵到任何宫人太监。

    直到最后,朱厚照这才很是纠结的问了下这位师傅一句题外话:

    “师傅,我父皇真的如同您说的那么糟糕吗?可是朝中大臣们都说父皇是位明君圣君,千古不遇啊!”

    “他们的确是千古不遇这么听话的皇帝,具体如何,我基本都已经教给你了,你自己分辨不出来吗?”

    虽然乔木几年前就已经派了仿生机器人过来教导朱厚照,但实际上她仅仅只是派出了仿生机器人的躯壳,真实的教导还是由她自己亲自上手操刀,所以,现在跟朱厚德说话的那位,实际就是乔木本尊。

    是她在远程操控机器人。

    “分……分辨的出来。

    可是父皇他为什么会这样,这些大臣们的计谋我都能够看出来。

    父皇他怎么会……”

    经过乔木几年的教导,朱厚照早就已经成熟的不逊色于大人了。

    此时他也不是不信乔木的话。

    他只是觉得他父亲形象有些崩塌,没以前那么高大光明伟正了。

    一时间有些难以接受。

    “我倒觉得,你父皇他不一定没有看出来,他只是没有想到那些大臣们的贪心远超过他的想象,更没有想到那些大臣们的胆子那么大。

    而且你父皇本来就不算贤明。

    给你举个例子吧。

    张皇后的弟弟你知道吧,就是你名义上的舅舅,他们两个是个什么德行,应该是众所皆知的事,我不相信你父皇会不清楚,可是他有对他们动手吗,便是一个普通贤臣还有大义灭亲举措呢,可是他呢?

    光这一点,他便不足以称贤。

    江南年年减税,你以为他不知道江南富足吗,江南富足是自宋以来就众所皆知的事情,你父皇他再傻,也不至于傻到这点都不知道。

    商人有钱这种事更是自古以来众所皆知的事,你父皇一样不可能傻到连这点都不知道,可是他却依旧年年给江南减税免税,真正贫苦的西北却是几乎一年都没有减过。

    你以为是为什么?”

    乔木此时的目的就是彻底打碎朱厚照仅存的幻想,让他认清现实的残酷,以及他父皇形象的崩塌。

    “为……为什么?”

    朱厚照其实已经想到了些可能性,只是他不敢说,也不愿意说。

    乔木透过仿生机器人看了他一眼,嘴角略微上扯,讽刺的笑道:

    “你可知朝中大臣有多少出自江南,有多少出自东南,又有多少出自西北,出自于岭南之类的地方?

    朝中百官,南北八二分成。

    江南的官员更是过半,而且还都占据高位,朝堂之上的那几位阁老大臣,有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