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6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老大温君思升职的官位已经定了下来,温君怀做生意本身也无所谓在哪,京城这边更容易做奢侈品生意,因此,他们家自然理所当然的决定在京城这边定居下来。

    而原本他们暂时居住的那个三进小院子,显然不可能再继续用。

    毕竟正式定居和在这边有事情办,临时居住一下还是有区别的。

    三进院子对于他们一家二十多口人,外带十几个奴仆而言,终究还是有些挤,所以,在温君思升职情况定下来后,他们家立刻就开始操心起去东城区那买房子的事了。

    同时人心也开始隐约溃散。

    想要正式分家。

    就是不像先前那样,仅仅只是资产分开,而是想要索性分开住。

    ……

    十月底

    西城区,怀善街街尾院子里。

    他们温家一大家子再次聚在一起,正式开始提及分家相关事宜。

    “娘,我觉得还是分家比较好。

    我手里银子实在不多,东城区房价又贵,实在是买不起五进或者六进的大宅子,撑死了只能买个三进宅子,可是三进宅子显然是不太够我们一大家居住的,而且我那三个儿子也都到了该结婚的年纪了。

    等他们结了婚各分一个院子。

    那就我们一家住三进宅子。

    都可能有点挤。

    所以,要不还是分开住吧。

    不过您也别担心,我们虽然是分开住,但心肯定还是在一起的。

    还是一家人。

    到时候您就跟我们住好了。

    毕竟本就该我们养老。”

    如今的情况是,温君怀他们家虽然得了爵位和比较高的诰命,但的确把家底几乎掏空了,因此,如果三家再合起来一起买房的话,温君怀他们家绝对出不了多少银子。

    而且三家一起买房之后,麻烦也比较多,等家里几个孩子结婚生子,房子该怎么分这些都是问题。

    而且不管怎么说。

    他们都不可能永远不分家。

    如果一起斥巨资买个大院子。

    回头等他们老娘百年之后。

    院子不好分啊。

    总不能一人割一块。

    “你们两家是怎么想的?”

    分不分家对乔木而言其实是无所谓的事,不过她还是又问了下另外两家的想法,如果他们没意见。

    那就直接分好了。

    反正家产早就分过了,她的私库在她没死的时候怎么都不可能分出去,分开住又能有什么大不了。

    一点麻烦都没有。

    “娘,大哥说的的确有道理。

    大哥大嫂外带三个妾,三个儿子和四个女儿加起来的数量的确蛮多的,等大哥家三个儿子全部都结婚生子之后,光他们一家住三进的院子可能都有点挤,东城区那不仅大院子难买,而且很多院子都有规制,不到一定级别根本没资格住。

    所以还不如分开住,不过我们可以尽量把小院子买近一点,如果能买到比邻的话最好,那样还能在小院子之间开个门,大家彼此来往也跟没分家一样,如此岂不甚好?”

    温君怀并不是很清楚他娘的心思,但是他还是尽量的让自己的建议往兄弟和睦的方向靠拢,因为他相信,任何做母亲的都不愿意看到自家孩子针锋相对,因此如何把话说得漂亮,自然就是必修之道了。

    他这番话虽然意思跟他大哥的意思差不多,但就单单建议把房子买在一起,中间开个门什么的,就比他大哥的那番话漂亮了许多倍。

    说实话,乔木刚听完的时候都觉得她这个二儿子不当官可惜了。

    这么老油条的脑子。

    左右逢源还不轻轻松松。

    “如此甚好,我没意见。”

    话都让前面两个说了,老三能有什么意见,虽然他这边感觉自己有点吃亏,但还是点点头默认了。

    “那就按君怀说的来吧。

    最近户部刚述职结束,相信有不少京官需要离京,你们有空就赶紧去打探打探消息,尽量挑个合适的,要是实在没有墙靠墙的小院子卖,离得近点,一条街的也可以。

    没必要真的打个门来往。

    至于我,我谁也不跟着,就自己住,到时候给我也买一个院子。

    我自己出钱。

    至于谁养老的事。

    等我不能动弹了再说。

    就这样吧,别劝了,咱们家又不是什么普通人家,年纪大了需要蹭儿子一口吃的,或者需要儿媳妇伺候,家里有的是丫鬟,用不着。

    不过你们没事多带孩子过来见见我,不然我一个人也怪无聊的。

    可不能因为不住在一起。

    就把我给弄忘了。”

    一大家子住在一起,每天早上光是请安就麻烦的不得了,也就是乔木来了之后,让她们逢初一十五到她那边请安,这才稍微安生些。

    如今分家也好。

    一个人住多舒服。

    家里这么多丫鬟下人伺候着。

    担心个啥呀?

    “娘,怎么会,不会的。”

    “不会的,我们肯定时常去。”

    “是啊,不会的!”

    乔木那边话音刚毕,坐在她左右两边的三个儿子就纷纷表示不会的啥的,各自表态一定会勤去的。

    是真是假乔木也无所谓。

    挥挥手示意他们回去忙去。

    就转身回屋休息去了。

    下午戏楼有场新戏要开演。

    可不得赶紧回去先歇会儿。

    免得待会儿下午没精神看戏。

 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我的穿越者孙子有点蠢(19)

    京城的房子本来就十分之抢手。

    更不用说京城中地段最好,距离皇宫和朝政殿最近的东城区了。

    作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价格低或者好买那都不像话。

    要不是东城区只有有功名在身或者有爵位在身的人才有资格买。

    那估计早就被那些个豪门富商给买光抢空了,可是即便在东城区购房有重重制约,那也没能控制住这边的高价和抢手,平常时候基本只有哪个官员或哪一系官员被抄家流放,贬出京城,才有可能空下。

    如今之所以有机会买。

    那主要是有几个年纪大的官员今年述职完退休,告老还乡,还有十几个因为先前户部筹粮拨款的问题被查出贪污,流放冀北,这才在东城区那边空出了十几套房子卖。

    温君怀和温君思他们兄弟三个那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抢足四套临近的院子,总共只买到了两套三进的院子和一套二进的小院子,而且彼此间的距离还十分远。

    最远的都快一南一北了。

    不过这也没办法,谁让那边的院子太抢手,他们家又没有能够力压其他所有人的背景,能买到三套就已经赔上偌大人情了,哪还能要求更多,要求院子彼此临近啥的。

    不过三套院子显然不够分。

    最后还是老三温君觉表示他明年要参加会试,如果中了,说不定得去其他地方当官,如果不中,在原来的地方住着也蛮好的,好歹清静,能再花三年时间复习,所以就退出了对东城区三套院子的竞争。

    这才让乔木有间二进院子住。

    虽然小了点,但是她一个人外带着两三个丫鬟,仆妇住也够了。

    乔木在搬完家,住到东城区那边之后,每天闲着没事,不是去看戏,去茶楼听说书,就是去离她现在住的那个院子只隔了两条街的闺女家,去看看自己的外孙外孙女。

    顺带着通过自己闺女的人脉。

    跟周围一小圈勋贵都混熟了。

    没事参加个宴会啥的。

    那也是很有意思的事。

    最关键的是,还能顺带着认识不少年轻漂亮的小姑娘小伙,这以后可都是给自家那些个孙子孙女攒的相亲人选,虽说跟那些勋贵家的嫡子嫡女联姻有些困难,但是这些勋贵家哪家没十七八个庶子庶女。

    跟这些人联姻也是蛮不错的。

    毕竟这些勋贵家的嫡子嫡女可能长得丑,但是庶子庶女基本都不会太丑,因为很多勋贵家惯来贯彻娶妻娶贤,纳妾纳美的古老传统。

    有美人基因充当调和。

    那些庶子庶女只要运气不是太差,基本都丑不到哪去,甚至于出俊男美女的概率还要远超过嫡系。

    而且绝大多数勋贵家庶嫡之间分得很清楚,那些庶子庶女基本都被主母教养的稳稳当当规规矩矩。

    只要提前考察好不出岔子。

    那都能算不错的姻缘。

    不说有多好,可至少稳当。

    当然了,这里说的是较规矩的勋贵家,如果是像红楼梦里贾史王薛那样的家族的话,那就搞笑了。

    跟那样的勋贵联姻。

    恐怕是怕自己死的不够快。

    怕自己家里不够乱。

    乔木小日子过得悠闲不已,她那穿越者孙子也在不断的折腾着。

    不过这次乔木就懒得看他了。

    过去乔木盯着他,那主要是怕他弄出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或者弄出一些他们家注定保不住的东西。

    回头惹人觊觎。

    弄得家破人亡什么的。

    如今都跟皇上合作了,就是他把玻璃水泥之类的技术弄出来,只要能始终给皇上提供利益,那就基本不会有什么生命之忧,如此乔木自然也就不需要再费时间盯他了。

    随他折腾就是了。

    只要他家能一直给皇上赚钱。

    并且不做什么大逆不道的事。

    那么接下来十几年稳当着呢。

    之所以只说接下来十几年,那主要是因为乔木只能确定他们在这任皇帝活着的时候没事,可是果换了一任的话,那可就不太好说了。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

    很多事情很难说的。

    没有乔木盯着和偶尔阻挠,同时还多了很多工匠听命的温孚,没过多久就开始放飞自我的大肆发明创造起来了,虽然他不知道玻璃是怎么造的,但是他知道玻璃的原材料是二氧化硅,也知道烧制玻璃需要比普通陶瓷更高的温度,因此即便他对具体的烧制过程和一些添加物毫不了解,但也在那些工匠的不断试验中逐渐摸索出了些许规律。

    弄出了些有气泡的有色玻璃。

    而这一般被统称为琉璃。

    即便这些有色玻璃没有他想象中的那些纯粹的无色透明玻璃来的剔透,但是价格依旧不菲,随便弄一套器具出来就能卖几百上千两。

    不到半年就盈利近八百万两。

    当然了,其中有一大半都是卖给外国人的,不是说国内那些个大臣勋贵没钱,主要是去年皇上刚募捐过,他们好多人都哭过穷,如果现在突然斥巨资买一大批琉璃器具回去的话,那不是打皇上的脸吗。

    所以他们只能要么咬牙不买。

    要么偷偷买几件回家自己用。

    不过即便如此,这些琉璃制品的收益,外带先前精油手工皂的收益,也足以让温宿帝对温君怀他们这一家子另眼相待,给予好处了。

    要不是合作的事是他们私底下商量的,不好过明路,温宿帝都想把少府管事撤了,让他们家当了。

    所谓少府管事其实就是专门替皇家管理财务和日常开销的,以前没有对比还好,一个没有什么赚钱能力的少府管事也看不出有多差。

    可如今有了温家作对比。

    有了温君怀父子做对比。

    这一下子就把少府管事给比到泥里去了,想想看,一边是不到一年就给他赚了五百多万两白银的能人,还有一边是收皇庄收益以及一些皇室产业固定收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