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话间,乔花就已经从篮子里把金手镯拿了出来,递给了乔木。

    乔木也很惊喜的接过。

    不管女人到了多大年纪,总是会喜欢惊喜和礼物的,即使有时候嘴上说着不要破费,我不喜欢之类的,但其实大多也只是嘴上说说。

    内心多少还是欢喜的。

    当然了,这里说的是老伴和儿女送的礼物,不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人送女人礼物,女人就会欢喜的。

    “你这真是破费了,黄金请金匠打成镯子也得花不少钱吧,这花纹也好看,看着就很精致的样子!

    请金匠花了多少钱,娘给你!”

    “娘,花不了几个钱!

    说起来,还要多谢您帮我们换黄金呢,要不是您帮我们家换了一两黄金,给了一百七十块钱,我们家恐怕一个星期前就断炊了。

    唉,当时是想着夏收的时候可能分不到多少粮食,所以才要换点钱压箱底,也觉得安心,可是谁知道夏收不是分不到多少,而是基本没有分到,这段时间都是靠老刘每天早上偷偷摸摸的去黑市买粮食熬过来的,买的也都是粗粮。

    我的天,娘你是不知道,黑市那边的粮价简直疯了,一斤精米竟然要五块钱,还得搭粮票,红薯都能卖到两块钱一斤,这简直就是抢钱啊,本来我还担心家里那点钱可能熬不了多久,还要想办法换黄金呢,这下子不用担心了!”

    乔华连连摆手,她请金匠打手镯根本就没有花钱,只是付了五斤红薯,虽然现在五斤红薯的价格也不算低,可这哪能用钱衡量?更何况,她又怎么好意思要她娘的钱。

    “既然如此,我就不客气了!”

    说话间,乔木就已经把那个手镯戴到了手上,并且继续说道:

    “钱我就不给你了,不过,你带点红薯回去吧,现在距离山上红薯丰收还有将近一个月时间呢,见天的去黑市买粮食也不是回事。

    毕竟,你们就算是一家一天只吃一斤红薯,那光买红薯的钱也得花掉近百块,实在是不划算!

    这你也别拒绝了,我都在山上偷种了那么多红薯了,其他地方零散的种点,数量也不少,红薯被我放在了厨房里,大概五十斤,你都带走吧,别怕我没得吃,我在其他地方也藏了不少,饿不到自己!”

    乔木向来就是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的态度,大家彼此不论是心对心的真心交换,还是利益与利益之间的交换,总归得有个交换。

    不能光付出没有回报。

    “娘,要不您给我交个底吧,您到底种了多少红薯啊?您种红薯的数量让我感觉心里有点慌啊!

    这院子就这么点大……”

    乔花是真有点慌,她娘胆子大的有点让她心慌担忧,生怕乔木见到了好处后,还继续这么干下去,

    “没种多少,几十株吧!

    我跟你说,我种的红薯秧苗是请别人从其他地方带过来的,一株下面就能长五六斤,所以虽然我只种了几十株,但是也收获了好几百斤呢,给你的那点算不了什么!”

    乔木也是这时才反应过来,反应过来这年头红薯产量低,正常一株红薯果实都不到一斤,所以乔花怀疑乔木种的有点多也很正常。

    “这,怎么会这么多?

    哦,娘,你是买到报纸上亩产万金的高产粮食种子了吧!

    真好,有了这种子,要是咱们村下半年也在田里稍微种点,也不用太多,稍微种上几十亩就够咱们村所有人嚼用了,虽然红薯没办法当公粮交,可是能抵饱啊!

    回头得跟村长建议!”

    乔花刚开始有些惊讶,但是转瞬就想到了宣传里说的亩产万斤十万斤的粮食,所以倒也不觉得太过于奇怪,只觉得这高产红薯是乔木从那些地方弄来的,好哄的很。

    都不需要乔木找理由编,她自己就把乔木的话给圆起来了。

    “嗯……嗯,对,就是这样!”

    乔木这时能咋办?

    囫囵的顺水推舟敷衍呗。

    反正也没人查。

    ……

    八月下旬的时候

    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按劳分配,劳动光荣》的长篇社论,正式拉下平均主义的幕布。

    同时,以按劳分配原则为核心的工分制度也正式开始全国推广。

    没有人知道变化的来源,也没有人关心,这时候大家都还在普遍的关心下一顿该怎么办,以及更加努力的干活赚取工分,希望等到年底丰收的时候能够多分点粮食。

    虽然整体范围上来看带来的变化不大,但是,农民干活变得更加积极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

    这些变化,也充分给上面的人敲响了警钟,敲响了各种政策的推行不是想当然,不是理论可行就能可行的,还要考虑很多很多方面的变化,甚至还要考虑百姓的心理。

 第四十六章 六零农家太婆婆(22)

    八月底

    乔木收到了人民日报的稿费。

    稿费数量不多,总共五块,但乔木还是把回信中的邀稿函来来回回的翻看了许多遍,痴痴的笑着。

    给人民日报供稿和给其他报刊供稿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可以用天壤之别来形容,乔木过去经历了不少世界,也经历过不少不怎么发达的时代,甚至也写过稿子,可是还真从来没有给官媒写过。

    第一次难免有些激动。

    这代表着一种认可,更代表着她的文章可以让一些领导看到,以后说不定能通过文章里一些潜移默化的描述,稍加改变一下未来。

    想到这儿,乔木就是一股责任感涌上心头,想要再多做些,所以立刻激动的再次开始写起稿子,就连用来找儿子的那些乡土文学都被她暂时给放到了一边,先攻社论。

    而这时,乔木和老村长夫妻俩偷偷摸摸在山上种的红薯,也到了收获的时候,为了防止被别人发现闹出什么事端,这次上山挖红薯同样也是偷偷摸摸的,带着十几二十个人上去挖的,人少才安全。

    山峰峡谷内,乔复华正带着十来个年轻力壮的青年在这边奋力的挖着红薯,可是挖着挖着,大家就觉得有些不对劲了,倒不是发现有人跟踪什么的,主要是大家突然觉得挖出来的红薯不论从个头还是从数量上来看,都比他们自己以前种的红薯要多,而且还更大。

    “老村长,这红薯是不是有点不对劲?俺咋感觉这红薯不但个头超大,而且下面结的数量也多!

    估摸着一株下面都能有五六斤的红薯,这也太夸张了吧,难道公社那边的广播说的没错,这世上真的有亩产万斤的粮食?”

    乔铁花扒拉出一整株红薯,拎起来就感觉不对劲了,他以前做过不少年的屠夫,虽然说已经有将近十年没卖过肉了,但是手上功夫还在,随便一拎就能知道一个东西大体多重,差距绝对不超过一钱。

    “我也不知道啊,这红薯秧是乔太婆弄来的,不过这红薯的品种是真不错,不但个头大,数量多,我昨天挖了两个尝了下,口感也比我们以前种的那些红薯要甜的多。

    别管这些了,下面的红薯多还不是好事吗?反正这是咱们偷偷种的,又不用交公粮,你们还是赶紧抓紧时间挖吧,回头晚上我抽时间去问看看乔太婆怎么回事。”

    乔复华昨天就已经挖过一株看一下到底能不能收获了,惊喜开心也早已经惊喜开心过了,所以此时自然很镇定,还有心催促大家。

    乔铁花一想也是,反正这红薯回头也是要分到每家每户的,想知道是不是真高产,大不了稍微留点红薯,明年种一下不就知道了,不过要是每年都这么高产的话,那以后说不定就不用再挨饿了呢。

    想到这,心绪也激动起来,干活都有力气多了,那热情都已经不逊色于当年刚分土地时的热情了。

    挖了一个白天,他们一行十几个人,竟然生生挖了整整十亩地的红薯,挖出了不下十万斤,这么多红薯,光靠他们十几个肯定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运下山去的,一个人撑死了也就只能背百来斤。

    所以,在当天下午太阳即将下山,但天色还稍微有那么一点光明的时候,老村长就赶紧跑下山招呼大家去山上帮忙一起背红薯下来。

    反正现在天色也暗了,没有人会大晚上的跑到他们山上去,或者跑到他们村干什么,所以老村长叫起人来也是一点都不客气,但凡是能动弹的几乎都要去,必须得抓紧时间,尽量在天完全黑掉之前把红薯都运回来,不然天黑不好下山。

    十万斤的红薯十几个人运,速度肯定是相当慢的,但是几百个人一齐运,速度就快起来了,不过来回两趟的功夫,就把所有红薯都运到了村里原先的粮库内。

    粮库里,虽然大家现在肚子都比较饿,也都很累,但是看着粮库里那一大堆红薯,一个个脸上还都是满脸笑意,开怀不已,乔复华看大家这样开心,考虑到不少人家可能早已经断粮,所以也不耽误大家的时间,立刻就站出来说道:

    “我也不废话了,现在就把这红薯给你们分了,乔三叔,你和大竹二狗他们在边上帮大家称红薯,咱们村一共一百户人,加起来一千零七十二口,成年壮丁每人先分一百斤,老人妇女分八十斤,不满十岁的孩子分六十斤,另外今天上山挖红薯的多分二十斤,背红薯下山的也多分十斤,大家有没有意见?”

    “没有意见,没有意见,老村长你就快点分红薯吧,我这肚子都快半个月没吃过正经粮食了。”

    “对,村长,快分吧!”

    “是啊,村长,我们没意见!”

    老村长的分法本来就已经算蛮公平的了,而且大家现在肚子也的确饿的很,都想快点分点红薯回去吃,饿着的感觉实在不舒服。

    “那好吧,开始称!”

    乔复华见大家的确没有什么意见,所以立刻就让边上的乔三叔开始分粮,村里面每家每户几口人大家都一清二楚,所以自然不存在什么冒领,该分多少斤就是多少斤。

    等到分完之后,所有人该分多少都分了之后,仓库这边还剩下了两百多斤红薯,张复华环视了一下周围发现乔木没来,所以立刻道:

    “还剩了两百多斤,但是今天乔太婆没有过来,山上的红薯秧都是乔太婆提供的,也不知道花了多少钱,费了多少人情,所以这两百多斤红薯都给乔太婆,大家不要有意见啊,这是乔太婆该得的。

    我还觉得给的少了呢!

    毕竟要是没有乔太婆,咱们大家伙那是一点都分不到,接下了几天我们还要上山去挖,到时候每次分剩下来的也都给乔太婆!

    好了,没意见就回去吧!

    都给我把嘴闭牢了,谁要是敢把消息泄露出去,立刻除族!”

    大家伙这次都分了不老少的红薯,就是人数最少的一家都分了两百来斤,再加上他们一个个心里也都有数,都清楚这些红薯是从哪里来的,所以自然不会有意见。

    一个个都说没意见,应该的应该的之后,便匆匆挑着属于他们家的红薯,回家吃红薯去了。

 第四十七章 六零农家太婆婆(23)

    村民走后,乔复华则和他儿子每人挑了一百多斤的红薯,一起脚步匆匆的把红薯送往乔木家。

    顺带着也问了一下乔木那些红薯秧子是从哪里来的,乔木自然不可能说实话,就把当初她闺女说的理由又描补了一番,成功把老村长给忽悠住了,并且还明确表示明年要在村里专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