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1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夜不知多少人彻夜未眠。

    不知多少人连夜交流。

    也不知多少人。

    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了。

    实际上,乔木本身也没有做什么,既没有训斥某个人,也没有贬斥某个人,更没有杀人,只是出来露了个面,但是,大家的确都很畏惧,由此也可见原身的威望之重。

    也难怪历史上的刘彻一直都不敢有所动作,直到那窦太皇太后去世,这才敢开始插手朝堂政事。

    ……

    自从乔木露过面,并且表示自己眼睛已经康复之后,刘彻和王太后,以及他们那一脉列侯的所有小动作就全部都停了下来,开始重新规矩起来,不过,乔木也没有收回刘彻批阅奏折的权力,除了紧握兵符之外,剩余所有朝堂权利全部都全面放给了刘彻,让他完全掌握。

    而乔木的主要精力则放在了改良良种和军队改革,以及火器制造方面,当然,这些都是乔木私底下派遣自己的亲信偷偷摸摸进行的。

    说实话,乔木现在依旧还有些犹豫,犹豫到底是缓慢的把所有权力全部都交给刘彻,让他对匈奴作战,还是索性自己来,也正是因为乔木有着这样的犹豫,所以她才没有将自己的动作全部放到明面上进行,而是依旧有所保留的偷偷干。

    接下来,就是刘彻的考察期。

    乔木决定自己仔细的观察一段时间刘彻的行为举动,借此了解一下他的性格脾气,随后再放点兵权给他,之后再看看他的行为态度。

    如果能过关,那么乔木就会逐渐的将兵权都给他,甚至于还会将火器的制作方法交给他,只留下改良良种,作为他们窦家的保命符。

    如果不能过关。

    那乔木也只能自己上了。

    反正又不是第一次。

    习惯就好!

 第三百二十三章 实权在握窦太皇太后(8)

    建元三年九月

    刘彻因为发现太皇太后自中秋夜宴之后并没有专门针对他,甚至还又放了更多的权力给他,因此心情也稍微放松了些,并下招选举天下文学才智之士,予以破格重用。

    没办法,朝中的列侯勋贵都因为畏惧太皇太后的原因,并不怎么敢跟他太过亲近,而且也不是很愿意把自家后辈送进宫中任他调用。

    再加上他先前没能护住最先投靠他的那批文人,使得那批儒生几乎都被太皇太后灭尽,如今,不少儒家学子已经不愿意掺合进来了。

    因此,他只能寄希望于民间。

    希望能从民间得到些文人、智者和谋士的投靠,增强自己势力。

    不得不说,虽然乔木在朝堂当中的威望极高,但她到底只是太皇太后,不是皇帝,算不得正统,因此刘彻下诏之后,各地但凡有些能力的几乎都蜂拥而至,想要上位。

    不要觉得奇怪,这时候不要说科举了,就连察举制都没有,察举制那也是刘彻在窦太皇太后死后才正式确立的制度,因此,此时普通平民文人是几乎没有上升渠道的。

    这时皇帝要人用,且愿意看他们的文章,他们当然蜂拥而至,赶紧将自己的平生所学倾囊而出。

    仅这一次。

    刘彻就得了许多人才。

    其中包括庄助、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东方朔,枚皋和终军等人,刘彻一时间信心大涨。

    再加上乔木最近一段时间一直都避居在长乐宫中,基本没怎么管过政务,所以,刘彻就开始妄图插手兵权了,只是他也清楚他在没有兵符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调动大汉的正规军队,所以他只能选择从头开始培养听从自己命令的军队。

    具体举措就是设立期门一职。

    寻待诏的陇西郡、北地郡能骑善射的良家子担当期门之位,稍加培养,便能算是他自己的私兵了。

    因为只是刚开始,也存在试探一下太皇太后态度的意思,所以刘彻并没有敢做的太过分,甚至都没给那些期门配备精良军械,仅仅只是让他们在自己打猎的时候陪同。

    除此之外,他唯一比较大的收获,大概就是得到了卫青,不过这时候他还不知道,这时候他给卫青封官,主要看在卫子夫的份子上。

    对于他的这些动作,因为不触及根本,所以乔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当做没看见,顺带着也想看看他还能做到什么地步,当然,这是乔木的想法,原身当年这时候身体已经不怎么好了,再加上陈阿娇时不时哭诉,所以根本没太多的心情和精力去插手操心刘彻的举动。

    因此,虽然都是放任不管,但是两者间差别还蛮大的,原身是无能为力,而乔木是安静坐等看戏。

    刘彻也因为乔木一直都没管的原因,胆子变得越来越大,同时还开始起复他的舅舅,开始任用一些他母亲,也就是王太后娘家的人。

    没两年的功夫,窦家一脉就几乎在朝堂上销声匿迹,只有那么区区几个列侯之位,还是无官列侯。

    ……

    长乐宫,慈安殿内殿小室内

    乔木正静心听着女官禀报。

    “启禀太皇陛下,您安排在皇庄当中的套种,精耕细种以及施肥的各大实验对照组数据已经出来了。

    套种增产效率一般,其中黄豆增产两成,小麦增产三成,精耕细作的增产效果要好些,特别是小麦田,产量几乎翻倍,施肥的实验对照组也是同样,产量几乎翻倍。

    而三种方法都用上的实验组产量更是翻了两番,小麦亩产八石有余,陛下此举实乃炎帝神农再世!”

    葵洁跟了原身二十多年,乔木对她自然很是信赖,因此,特地将粮食种植改革的方案交给了她,让她派人在皇庄当中进行教导督促。

    粮食的种植改革不可能一季就出现成果,或者说就确定,这次的报告是经过两季种植后,所有成效和结论都确定了,这才上报上来。

    至于实验对造组之类的词语。

    那当然是乔木在教导他们种植改良的时候,顺带嘴说出来的。

    “当不得夸赞,也是前人智慧。

    小麦亩产八石有余应当是精细种植的原因,若是普通百姓种植的话估计只能有六石左右,不过也算是不少了,总比如今两三石要好。

    磨面的机器用的怎么样。

    新做的面食口感还算可以吧。

    这样,你把小麦磨面和面食制作的方法都交给少府,让少府想办法推行天下,再一个就是,将农作物种植改革的方案和具体成果交给大司农,同样让他尽快推行天下。

    此乃大善之举,莫要耽搁。

    若是大行,天下百姓至少也能少吃些野菜,多吃一些谷物麦面。”

    乔木谦虚了两句,便再次下达命令,让她将这两项成果尽快的交给政府相关机构,推行全天下。

    “是,太皇陛下。”

    葵洁应了一声,便退到边上。

    另一个女官走上前来回禀道:

    “启禀太皇陛下,您所教导的杂交选种目前还尚未见多少成效。

    产量增加极为稀少,有些田地甚至出现了产量倒退,实乃大罪!”

    对于这点,乔木其实早有心理准备,毕竟杂交育种技术本来就不是什么简单的技术,而且有时还得看运气,拼耐心,自然不会怪罪:

    “无妨,何罪之有?

    杂交育种本就极难,一旦有所成就,那便是功比神农,一两年没有什么成果很正常,我会让人再去多加收集各种野生品种的,到时候慢慢尝试,总有能成功的例子。”

    虽然乔木企鹅农场当中就有各种高产种子,杂交种子也有,但是根据她以往的经验来看,她企鹅农场里的种子局限性相当大,无论是高产种子还是杂交种子,时间久了都会逐渐减产,而且,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只有将相关技术传达下去,让人学会,才能让一个世界的农业发展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的趋势,而不是靠着她农场里提供的良种,上升一段时间又逐渐回落。

 第三百二十四章 实权在握窦太皇太后(9)

    紧接着第二位女官之后的其他三位女官,陆陆续续的又向乔木报告了一番火药火器、造纸印刷和榨油肥皂的制造及成果,总体都还行。

    至少说,乔木还是满意的。

    其中造纸印刷和榨油以及肥皂的制造,都是相当简单的事情,属于只要有技术,就能很快弄出来。

    唯一比较艰难的是火药火器。

    主要是火器,因为火器涉及到的技术实在太多了,钢铁零件起模之类的技术都很重要,也都缺一不可,一旦哪样技术有些缺憾,那就有可能造成炸膛等风险,这些技术西汉都不具备,所以只能慢慢来。

    到目前为止,除了火器还处于实验之外,其他东西都已经出现成果,并且可以大规模投入使用了。

    其中造纸印刷可以打破学阀对知识的垄断,从西汉初期就直接杜绝世家的成型,而榨油则可以让百姓都能吃上植物油,这时候动物油的价格是很高昂的,大多数百姓基本吃不起,但是黄豆属于比较下等的农作物,很多家庭都有种植,因此,豆油的出现绝对能让大多数人都能吃上买得起的油,添些油水。

    至于肥皂,虽然用处不大,但反正只是榨油过程中一些废油的再利用,所以也就顺带手弄出来了。

    推广也能让大家都卫生些。

    降低生病率,延长平均寿命。

    就在乔木这些东西还没来得及全面推广的时候,刘彻那就闹出了乔木不愿意看到的事情,那就是董仲舒所谓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件事乔木早就在等着了,只是不太清楚到底什么时候发生的。

    因此,一听到女官传来董仲舒在朝堂上上奏折,同时刘彻还准备设立五经博士的时候,当即就放下手里一切事务,整装前往未央宫。

    这可是儒家破坏消灭华夏上古文明的重要转折点,虽然说此时的儒家还不算一团烂泥,但从他们为了获得统治权力,开始逢迎君权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往后只会越来越烂,只会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不择手段,哪怕篡改先圣的经典语录。

    这显然是乔木不愿意看到的。

    在乔木看来,儒学主体知识撑死了只能算是一门思想政治课,道德理念课,在太学当中充当一门教学课程,这没问题,可是如果把太学当中其他学问全部清扫出去,只教这些儒学知识,那就有问题了。

    因此,她必须阻止。

    ……

    未央宫前殿

    这里是西汉皇室开大朝会,办各种庆典的重要场所,虽然名字简单的很,可是实际地位却很重要。

    大殿上,董仲舒正站在大殿的正中央侃侃而谈,谈着他亲自造出来的天人合一理论,讲着儒学的重要程度,并且贬低其他百家学问。

    在座崇尚黄老之学,崇尚法学的大臣们全都有些蠢蠢欲动,并且已经跃跃欲试的准备出言阻止。

    也就在这时,乔木来了。

    高坐在上的刘彻脸色一紧,下面先前侃侃而谈的董仲舒也是神色不由一变,想起了先前被下狱自杀的赵绾、王臧等人,顿时噤声。

    而其他崇尚黄老之学和法家等其余百家学问的大臣则全都不由精神一震,因为他们明白,接下来不用他们下场了,窦太皇太后必然会因为董仲舒的罢黜百家而大怒。

    开玩笑,罢黜百家,那把太皇太后信奉黄老之学放在哪里了?

    “皇祖母万安!”

    刘彻就算心情很忐忑,那他现在也得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