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1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不论如何。

    考试是结束了。

    大家只能一边忙过年,一边静静的等着,等着最后的考试结果。

    乔木并没有给家里这次参加考试的五个孩子压力,同时还叮嘱了家里其他人,不要没事老问他们成绩和有没有把握什么的,平常心对待就是了,况且,乔木对自家那几个重孙和重孙女还是蛮有信心的。

    好歹基本都是应届毕业生。

    就算不是的,那最近几年乔木也没少督促他们不能忘了课本。

    如此一来,只要他们不是把姓名,考试号啥的写错了,基本没有失败的可能,后面的政审也十分容易,他们家的成分不要太好,虽然跟十八代贫农没办法比,但也算根正苗红,过关是绝对不成问题的。

    没错,这时候考完试是要参加政审的,如果政审不过关,就算成绩再好也没用,也没有大学念。

    至少在高考刚恢复的前几年是这样的,后面就放松了一些。

    哪些不过关呢?

    黑五类显然就是。

    就是譬如资本家后代、反dong派后代、地主后代、有国外亲戚的以及有国外背景的、富农后代以及右派分子后代,富农后代可能会稍微放宽一些,有的地方没那么严。

    这些人在七十年代后期,乃至于八十年代初期,一直都是受歧视的,直到改革开放,并且上面彻底否认那段时期的成分划分之后,他们才算彻底摆脱身上的成分枷锁。

    其中一部分更是迅速翻身。

    不得不说,家庭环境对个人的影响真的是极大的,甚至是超过了后天教育的,有些人即使被打压了很多年,当政策稍微放松些后,他们依旧能很快抓住机会,大胆走在时代前沿,重新翻身,掌握经济。

    在八十年代初,最初发家的那一批人群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原先成分不好的人,真正原先成分不错的,大多数要么还在土里面刨食,要么抱着个所谓的铁饭碗就已经很满意了,甚至还会嘲笑那些做个体户的,觉得他们太过丢人了。

    说多了……

    上面可能因为考虑到即将过年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原因,所以调动了一切资源加紧阅卷,并且赶在十一月中旬将成绩全面公布,同时开始填报志愿,这次考试的前期参与者总共有570万,而最终录取的只有27万,录取率仅仅达到了5。

    堪称历年最难高考。

    当然,这个高考所谓的最难并不是指题目难,而是指录取率低。

    这一年,是高考恢复以来录取率最低的一年,此后即便是七八年的录取率都达到了百分之七点几。

    当成绩公布后。

    村里真的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知青所里总共有四个人的成绩勉强达标,但是估计也只能报个专科,最终有很大的概率被调剂到师范等学院,而村里这次参加考试的十三个人中,除了乔木家的那五个孩子,只有两个达到了专科成绩。

    不过这也不错了。

    这时候能上大学就不错了,也没有什么一本二本的区别,无论什么学校,但凡只要是大学,在大家眼里都算是蛮不错的,都算状元。

    乔木家的那五个成绩自然更好一些,能够稍微报一些好学校,不过,乔木也不敢让他们报太好的学校,担心回头调剂麻烦,所以特地亲自操刀,给他们挑了一些还算可以,且十拿九稳的学校填了上去。

    再之后,就是等录取通知书。

    这也是一份煎熬。

    因为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录取通知书,在这样一个信息化发展十分不成熟的时代,填报志愿也是一份门槛,要是志愿填的不好,同时还弄了不服从调剂的话,那就有可能落空,就有可能明明成绩够了也没有学校念,刚开始恢复高考很多学生不知道这事,有不少人那是真的后悔终身,后悔志愿没有填好。

    录取通知书并不会一次性到。

    这是按照距离远近发放的。

    近一点的,比如说本省的大学录取通知书,那自然能早点到,可能志愿填上去不到半个月就到了。

    远一些的,隔了几千里的。

    那速度慢很正常。

    可是,等待最怕的不是等待的时间长,而是别人到了,自己的却还没到,当第一封录取通知书被邮差送到村子里的时候,不但村民们凑了一番热闹,那些填报志愿的人心也都不由颤了颤,开始成夜成夜的睡不着觉,开始翘首以盼的等着邮差过来,每一次邮差过来,他们都会围上去询问,当听到没有自己的信的时候,又会失落的离开。

    这种日子一直持续了两个月。

    填报的志愿距离这边最远,距离自己家乡最近的那个知青在过完年,不少人都已经收拾东西出发去学校报到,急的想死的时候,总算是收到了姗姗来迟的录取通知书。

    他半分钟都不敢耽搁,赶紧将自己能带着的东西全带着,拿着录取通知书,在第二天早上就匆忙出发,因为开学时间就在半月后,他还需要坐火车慢慢的往那边赶,自然不能耽搁时间,万一错过了,谁知道那边能不能宽容一些时间。

    到了来年龙抬头。

    村里有关于高考的热潮和讨论才逐渐的平息下去,村民们开始逐渐恢复原来的作息,下田挣工分。

    乔木则嫌农村里生活太过于无聊,连看个电影都没办法看,所以收拾了些东西,跟儿子王维熙说了一声,就去县城投靠重孙去了。

 第三百零二章 拆婚狂魔乔老太(完)

    县城里

    乔木的小日子过的相当舒坦。

    闲下来,随便找个棋局,或者某个阴凉的地方,就能找到一群老头老太太聊天,偶尔实在不想跟老头老太太玩,那还可以花一毛钱买张电影票,看场新电影,反正只是平行世界,这边的电影她又都没有看过,因此,自然不会觉得无聊。

    与此同时,还有些胆大的已经走在了时代前沿,开始从其他地方倒腾东西,投机倒把,乔木当然不会在政策还没彻底开放之前做这种事,这时候要是被逮起来,少不了坐上几年牢,不过那些人的投机倒把倒是给乔木带来了不少新娱乐。

    因为,有看了。

    在这样一个娱乐相对匮乏,通俗更是几乎绝迹的时代,一本武侠或者说一本言情都是很稀罕的东西,而且还不能被别人给看到,不然指不定会出问题。

    因此,只能偷偷的看。

    乔木通过跟黑市的关系,很轻松的就弄到了不少大陆外比较盛行流传的武侠,言情之类的通俗,每天也看的津津有味。

    可惜数量不多。

    不到一年,乔木就把能找到的那些个通俗全都看了一遍。

    但好在后来黑市那边又引进了不少放映碟,不少大陆之外,其他地区的放映碟,那些电影电视剧虽然好坏掺杂着,有些糖中含毒,有些毒里含糖,还有些直接就是一坨烂泥,可好歹也能消遣消遣时间。

    乔木偶尔也会挑一两部没什么问题的电影,请家里几个孩子看。

    所谓的没问题。

    当然是指没有暴力血腥和那啥内容的电影,不得不说,那段时期的港岛电影虽然发展的很不错,但是以血腥暴力吸引眼球的电影也有很多,所以必须得仔细挑选,否则一不小心吓到孩子可就不好了。

    这样的潇洒日子,乔木一直过到了八十年代,过到了王梅梅跟工厂里的一个工人结了婚,过到了王贺龙跟纺织厂里的女工结了婚。

    过到了家里出现了第五代。

    当然,这么说并不是指乔木要去了,她才八十岁,去什么去?

    潇洒日子过去了。

    指的是她不能继续这么悠悠荡荡的过日子了,得起来挣钱钱了。

    好歹赶上了这么一个开放的时代,这么一个站在风头上,猪都能起飞的时代,要不赶紧出来大捞上一笔,给自己百岁之后的一二十年储备好养老金,到哪还能找到这样的好机会,总不能一直卖手表吧。

    卖手表能挣几个钱?

    现在先捞一笔,等回头股市刚出现的时候再捞上一笔,然后做点投资,买点公司股份,或者想办法再挖点国家资产,买一两个国企啥的,搞两个煤矿,那不躺着来钱。

    因此,有了给自己储备养老金觉悟的乔木很快振作了起来,开始拿着各种证明,去国家新成立的工商部门办理一些私人企业许可证。

    虽然这时候几乎没有几个人会办这些证明,但是乔木是深刻了解这些证明的护身符作用的,现在政策刚开放,有些地区执行的还不是很到位,或者说弄的不是很明白。

    小打小闹的无所谓。

    摊子铺大了,就会有问题。

    当然,也不一定会有,只是有可能,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还是提前把各种证明和许可证弄好了。

    这样也安心。

    等证明全都办好了,乔木就立刻开始办起了私人小作坊,就是自己出图样,拉一群会做衣服的中年妇女,给她们弄上计件的工资,每人只做衣服的一个流程,很快她就弄出了一个流水线操作的制衣厂。

    不吹不黑,乔木的服装设计图绝对是走在时代前沿的,而且她为了避免超越时代,导致大家不能接受那么新潮的东西,还特地将自己的设计往保守方向设计了许多。

    然而,她还是高估了这时候大家的接受能力,倒不是大家接受不了她设计的那些服装,主要是大家觉得她设计的那些服装不好,太简单了,没有花啊朵的,远远没有小碎花的的确良衬衫和裙子好看。

    面对这种局面,乔木倒也没有气馁,更没有专门为了迎合市场去制作那些她看不上的小碎花衬衫。

    而是十分毅然决然的带着她的那些衣服,参加了新一届外贸会。

    所谓外贸会,就是指一个特定的国内外厂商交流会,那些外国客户只能在这个交流会上跟国内的商人交流,如果国内商人没有参与这个会,那就接触不到外国客户。

    不过,目前可没有成衣商去参加这个外贸会,参加外贸会的国内服装行业主要还是丝绸制品较多。

    因为在国内服装行业看来,很多不错的材料,比如说的确良和尼龙之类的材料,都是国外研究出来的,他们国内除了丝绸之外,估计还真没什么能让外国人看得上的。

    乔木带着一大批极简设计的服装花钱参加这个交流会,其实也没什么底,只是打算过来稍微尝试一下,如果能卖的出去最好,卖不出去,那她恐怕也只能迫不得已追逐潮流,生产那些小碎花衣服了。

    还别说,她的衣服还真被人给看上了,因为极简设计这个概念本来就来源于国外,所以有人觉得她的设计很好自然也很正常,不过可惜的是,人家根本不想买乔木的衣服,只想买她的服装设计图,顺带的邀请她成为他们公司的设计师。

    对此,乔木虽然感觉稍微有些可惜,但还是把设计图卖了,好歹十万美刀一张呢,这赚钱速度可比卖衣服赚钱速度快多了,要是想光靠卖衣服赚十万刀,估计至少得卖上几万件,所以,怎么想都划算。

    于是,阴差阳错之下,乔木的服装厂顺利倒了,可是她本人却成了年薪百万美刀,还能赚到一定分成的服装设计师,好像更轻松了。

    此后数年,乔木再也没有想过创业,只是每年发十二张设计图给当初签合同的服装公司,然后用赚来的钱要么买基金,要么买股票。

    偶尔碰上好年景,比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