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1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要解决这种情况。

    只有两个办法。

    要么乔木不再卖盐,或者提高盐价,把盐价提高到比官盐还要高的程度,要么就得改变大明祖制。

    弹劾的那些官员普遍认为。

    后者远比前者难的多。

    更不觉得朱见深会为了万贵妃与所有宗室做对,擅改大明祖制。

    不过乔木又岂有做不成的事。

    ……

    奉天殿,大朝会上。

    百官拜见后,盐政相关的那些官员中的主导者,很快出来说了一下他们的诉求,表示了一番他们的弹劾,以及继续这样下去的危害。

    而坐在上面的朱见深,则是依旧不慌不忙的照乔木先前所言道:

    “万没有为了让那些盐户们活下去,而特地提高盐价,让天下百姓吃不上低价盐的道理,既然他们没有办法继续靠制盐活下去,那就让他们去做其他事,允许他们开荒种田,也允许他们转入其他的户籍。

    如此,自然就不会饿死了。

    也不会造反……”

    现场百官听了朱见深的话,略有些目瞪口呆的惊讶着,是理所当然的事,此时此刻他们觉得,他们还是低估了万贵妃的能力,以及万贵妃在成化帝他心目当中的地位。

    这么大的一件事,他不想着赶紧阻止万贵妃,反倒想着改祖制。

    这简直太离谱,太荒唐了。

    很快,百官便再次纷纷谏言。

    “陛下,不可啊!

    四户之民户籍不得变更,乃是洪武帝的祖制,乃是写在皇明祖训上的规矩啊,万万不容您来更改!”

    “皇明祖训岂容更改!”

    “祖宗之法不可变!”

    “便是皇家宗室也不允许啊!”

    ……

    一时间,百官一个个那是激动的不得了,最关键的是,他们也不拿其他方面说嘴,就单纯的拿祖制和皇明祖训出来说,希望以祖宗成法来压制朱见深,以孝来压制他。

    这种方法,那是屡试不爽。

    不过,坐在上面的朱见深却是依旧不慌不忙,甚至嘴角还略微上扬,有了一丝笑意,直到下面百官议论纷纷劝说了半刻钟,并且总算开始偃旗息鼓之后,他才笑着道:

    “诸位对祖宗成法很了解嘛!

    也很拥护嘛。

    既然这么拥护的话,那朕索性把当初洪武帝设立的官员贪污受贿超过六十两银子,便剥皮实草这门祖宗成法也重新拿出来用好不好?

    诸位不都是拥护的吗?

    想来这条应该也很拥护吧!”

    这次朱见深还没说完,下面先前一个个激动不已,议论纷纷的官员就全都哑口无言,让他们怎么接呀,他们根本没有办法接,同意的话,那不是自寻死路,自找麻烦。

    不同意那岂不是标准的双标。

    还是在对皇帝双标。

    所以一个个只能哑口无言。

    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怎么都哑巴了?

    先前一个个不还都是牙尖嘴利的说着呢吗,现在怎么一句话都没有了,来啊,就你,刚刚是你第一个说的,你觉得朕的建议怎么样?

    除此之外,朕记得洪武帝还有很多专门为了让官员清正廉洁的规矩,要不要全都拿出来重新实行?

    这么好的祖宗成法。

    不用岂不是太可惜了……”

    难得把这些个官员全部都噎得哑口无言,朱见深岂能不相当开心的多说几句,要知道,以前可都是他被这些官员给怼的一句话说不出来,如今难得回怼堵了他们一次。

    哎呀,这心情真的是舒畅的不得了,开心的他都想高歌两首了。

    “陛下,洪武之法也不都对。

    呃……该改还是得改的……”

    到时候那些官员没办法了,盐政改动再大,那也就是与盐政相关的那些官员有些损失,与大多数官员其实都是没有关系的,最多每年少了点盐商送来的供奉银子罢了。

    相比较于恢复洪武旧法,所有人都是被一逮一个准,随时都能把他们剥皮实草的危险,牺牲掉盐商的那点利益,显然根本微不足道。

    所以他们这时候只能认怂。

    只能勉为其难的同意。

    随着第一个官员认下这事,其他官员也都只能无奈的纷纷应和。

    “如此甚好,那就传令下去吧,

    传令取消盐户户籍,目前所有的盐户可以自行登记为民户,或者登记为其他他们可以登记的户籍。

    这事立刻通报天下,命令各地有盐户的官员们配合,不得刁难。

    相关情况朕会在大明官报上面诉说清楚,如果有人刁难,各地的大明官报发行机构会将情况上报。

    为了避免有人自找死路。

    朕提前跟你们说一声。

    免得说朕在钓鱼执法!

    好了,还有其他事吗?

    没事就退朝吧……”

    朱见深心情相当愉悦的又说了几句话,看大臣们一个个都不想说话的样子,便立刻爽快宣布退朝。

    然后就雀跃不已的回去了。

    难得靠自己嘴巴赢了大臣们一次,要不是为了不丢人,他都想换身衣服又跳又笑,再唱两句歌了。

 第两千四百零六章 千古贤后万贞儿(26)

    随着百官们沮丧退朝,相关消息很快就从京城往外地流传了出去。

    到了第二天的时候。

    朱见深的诏令,更是随着第十期大明官报的发行,迅速传遍全国上下,并且在三四天之内,就传到了所有盐户以及其他百姓的耳中。

    一时间,各地盐户那真的是比过年都开心,比孩子婚嫁生子都开心,一边大呼圣天子,一边赶紧收拾东西,把煮盐的那些工具都打包卖了,拖家带口去县衙改换户籍。

    不要以为盐户多喜欢当盐户。

    总体来讲,朱见深的这份诏令除了部分管理盐户的那些个盐户可能不开心,可能觉得郁闷之外,其他的普通盐户,全部都是兴奋不已并且相当乐于见成,乐于接受的。

    因为他们的日子真的很苦。

    虽然不需要下田干活,也不用担心没有盐吃,但是全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煮盐制盐,又何尝不辛苦,最关键的是,他们还有任务。

    每年能顺利完成任务还好,还能勉强维持个温饱,饿不死,要是完成不了任务,那真的是全家都得受罪,还有可能会被责罚打骂,说是盐户,实际跟奴仆没多大区别。

    在社会上也没什么地位。

    普通百姓都认为他们算贱籍。

    地位跟普通军户差不多。

    如今能改换户籍,对他们而言几乎不亚于鸡犬升天,不亚于子孙后代都有了新的希望,以后他们也能光明正大说我们是大明百姓了。

    相比较于盐户的兴奋。

    其他知道了这个消息的匠户和军户,则是全都羡慕不已,别人得到了解脱,未来有了新的希望,可是他们却还得依旧过如今的日子。

    这时候,他们简直恨不得万贵妃再搞一些什么事,把他们也逼得没有活路才好,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有可能同样摆脱如今的户籍。

    变成普普通通的民户。

    从此拥有上升渠道和机会。

    当然了,这是普通人的想法。

    而那些个盐商,在收到这个消息的瞬间,则可以说是瞬间崩溃。

    盐政部门也是如此。

    这时候,聪明的盐商和不聪明的盐商就能看得出来区别了,聪明的盐商那是赶紧开始清库存,并且立刻改变原先的销售渠道,想方设法的把手里的盐运到边界,卖给草原上的那些民族,和境外的汗国。

    万贵妃的盐铺目前只在大明境内开设并且售卖,想来,现在应该还不至于有人大批量的运盐前往境外售卖,所以他们往外卖的价格应该不至于太低,还能有些利润赚。

    怎么都不至于卖不出去。

    要是再拖一段时间,拖到有人大批量的收购万贵妃盐铺里面的盐往外卖的话,那他们质量不好的盐可就真的彻底砸手里卖不出去了。

    除此之外,一些聪明的盐商还顺带着直接改了行当,或者开始收缩势力,总之,就是不敢硬碰硬。

    盐业被挤兑的干不下去了。

    那大不了改行就是了。

    反正家底还在。

    这是聪明的言商,不太聪明的盐商,还想着硬碰硬呢,还想着抢劫呢,甚至还联合起来想要找到万贵妃的盐场去劫掠,或者说弄清楚万贵妃是怎么制造出这么多盐的。

    至于结果如何,还不好说。

    因为他们才开始计划。

    这是盐商们的动作,而盐政部门之所以有些崩溃,倒不是他们被开除啥的,他们崩溃的主要原因是在于过去那些盐商想要买盐引之类的东西,必须要通过他们部门走。

    这油水不要太大。

    他们的私下收入也很多。

    如今盐业基本都被万贵妃给垄断了,打的还是皇家盐业的名号。

    压根就不需要盐引啥的。

    如此一来他们还能有什么油水可捞,别说油水了,恐怕内部还得裁员,所以他们只能要么想办法找人把自己从盐政部门调走,去其他部门,要么就是继续坚守,等着看有没有转机,或者继续熬日子,寄希望于就算盐政部门解散,上级领导也会把他们安排到其他的部门。

    可以说乔木的一番操作。

    直接改变了盐业整个行当。

    而这,却仅仅只是开始。

    在盐价正式稳定下来,并且再也没有许多百姓争着抢着买盐,同时还把妄图劫掠盐场的盐商,全都清扫干净后,乔木就继续开始了接下来的计划,继续扩张商业版图。

    最开始,她的那些商铺当中只售卖一些日化用品,以及盐,不过随着乔木本身的商业势力扩张,并且大量购买荒地山脉,开荒开山。

    其他东西也都陆续上线了。

    总体来讲东西不多,但是却足以保证衣食无忧,最重要的是这些东西都是乔木自产自销的,完全不会受到其他人挟制,或者掐脖子。

    卖的米面油粮都是自己种的。

    自己榨的。

    卖的丝布棉都是自己产的。

    鸡鸭鹅猪也是自己养的。

    不过这些东西的价格乔木并没有定的特别低,而是跟周围其他人家的东西是基本卖一个价,甚至还略微贵一点,具体原因,那当然是因为,乔木暂时并不想大量售卖。

    她需要大量囤货。

    准备进行第二步计划。

    在取消田税和人头税之前,她必须得先把商税树立起来,并且收起来,而想要全面征收商税,同时顺带着提高商税,各地的阻挠也必然不少,甚至可能会有商人联合起来作乱,乔木现在大量的囤积能够给人提供温饱的物资,就是为了提前做准备,做好商户做乱的准备。

    这一准备就准备了两年。

    过程中,乔木不仅自己不断的开荒种田囤积,同时还顺带着在不影响整体物价的情况下,从各地收购了不少温饱物资,甚至于还组建了不少船队,前往南洋区域收购。

    如此搞了两年,她才攒够了每家每户限量购买,足够大明所有的百姓,维持一年温饱的各种物资。

    朱见深的军队也训练好了。

    训练到足以镇压大部分叛乱。

    直到一切准备就绪,朱见深这才在朝堂上正式提出重修商税法。

    要求全面征收商税,关税。

    并且提高征税额度,实行阶梯征税,以及增加个人所得税等等,

    最后,他还特地点明。

    个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