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1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都只是土崩瓦狗。

    而听了乔木这番言论的朱见深也很快沉思了一会儿,并且连连点头,觉得乔木这番话的确有道理:

    “爱妃所言甚是啊。

    这天下安稳,明面上的确需要百官维持,可实际上却需要百姓安居乐业,过去那些文人一直说什么皇帝应当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可是事实上,这分明就是纯忽悠的话。

    帝王的统治是在于百姓认可。

    帝王和百姓是一边的,士大夫之类的官员又是另一边的,只是帝王们必须依靠士大夫去治理百姓罢了,这个作为中间枢纽的士大夫如果是好的,那自然上传下达极为通畅,百姓安居,帝王也没有烦恼。

    可如果这个中间枢纽是坏的。

    那便是欺上瞒下。

    上瞒君王,下欺百姓。

    最后却还得由君王来背锅。

    而如果帝王也是坏的话。

    那百姓生活便更糟糕了。”

    经过乔木的多番引导,以及自己亲眼见证到的各种事实情况的对比分析,朱见深难得的头脑清醒。

    看穿了君臣百姓的核心关系。

    “确实如此,所以还请陛下再替我提些字,把为人民服务和百官当为百姓公仆这两句话写到报纸上。

    明天我就将之发行天下。

    并且多多宣传,尽量宣传到所有地区,所有角落,到时候我再把我的低价官盐买卖铺开,算是让利于百姓,到时候,效果必然更好。

    这些功劳都算在你身上。

    百姓必然大呼圣天子!”

    乔木很清楚,虽然加大宣传能够有一定引导舆论的作用,但是大多数百姓其实并不怎么关注这些。

    他们更加关心的还是利益。

    还是温饱问题。

    所以让他们得到好处,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加有力的引导舆论。

    而乔木准备的好处便是——

    价格低廉的精盐。

    比如今官盐的价格低廉上十几倍,品质好上十几倍的精盐,这盐一出,不但能够把所有私盐全部都打压下去,同时也能够顺利达成乔木的目标,在让百姓得到好处的同时,增加他们对成化帝的认可度。

    至于盐商和与盐商有关的官。

    他们要是默默忍受,那也就罢了,她也懒得去对付他们,可他们要是胆敢反对甚至作恶的话,那就怨不得乔木把他们给斩草除根了。

    乔木的物流体系说是物流,可何尝又不是散布整个天下的士兵。

    再加上乔木还给他们配备了一些更加先进的火器,除非那些盐商有能力调动大军,否则他们但凡有所动作,最终结局都只有一个,那就是被乔木各地的物流体系工作人员一网打尽并且顺手抄家充国库。

    “就按你说的来……”

    朱见深话音未落,宫殿外就传来了太后到的声音,周太后她两三个时辰之前就派女官过来叫朱见深过去了,结果那女官非但没把朱见深叫过去,自己还不回去了,这真的可以说是,打了周太后的脸面。

    让周太后愤怒不已。

    不过她还一直僵持着,她觉得她儿子应该不会这么过分,不会真的不理她,然而一个多时辰,两个多时辰之后,即便她再怎么不愿意相信,也不得不承认,她儿子绝对是故意不来,如果要来,早来了。

    路途再远,也不可能两个多时辰还赶不到她那,这无疑让她更加的大丢脸面,在过来告状的那些娘家亲人和诏命夫人面前大丢脸面。

    不过即便如此,要面子的她也不愿意当着众人的面生气,更不愿意让别人以为皇上不理会她,所以最终只能随便编了个借口,表示皇上有事忙,并且把过来告状的她娘家亲戚,以及一些诏命夫人撵走。

    然后气势汹汹赶往承乾宫。

    既是来找她儿子朱见深。

    也是过来找乔木。

    在她看来,她儿子只在万贞儿的身上昏过头,如今做出这些动摇朝政的举措肯定也是被万贞儿迷惑的,不然她儿子绝不会出这昏招。

    一次性把百官都得罪的招。

    不是昏招是什么?

    随着周太后进来,还没等乔木跟朱见深行礼,她便愤怒不已的大声斥责起来,还让乔木跪下要废她等等,总之是什么话难听,她就说什么话,对方都这么不客气了,乔木又岂会因为她的身份忍辱负重。

    下一秒她便一边假装要跪。

    一边直接用精神力引爆了周太后脑子里的几根血管,然后她就突发脑溢血,直接哑口无言,并且昏倒在地,因为昏倒的太突然,速度太快,边上那些人都没反应过来。

    距离她最近的是朱见深。

    此时同样没反应过来,所以下一秒她便猛然摔倒在地,本来乔木引爆她几根血管,最多也就是让她昏迷,不过她现在这么一摔,血管爆裂出来的那些血,被她彻底给摔散了,颅骨还出现了一定的骨折。

    接下来不用说,当然是朱见深赶紧跪下来扶周太后,乔木则是在边上一边安慰一边吩咐太医过来。

    半刻钟后太医很快赶来。

    并且得出没气了的诊断结果。

    至于具体死因,一是过于气愤导致脑溢血,二是摔倒的时候没有人扶,导致颅内出血,颅部骨折。

    与人年纪大了骨质疏松有关。

    也与乔木这地板比较硬有关。

    面对这一结果,乔木赶紧在边上做起引导,周太后在她这边气的脑溢血,并且摔倒死亡的罪过肯定是不能安在皇上身上的,安在皇上身上,那岂不是皇上把他妈给气死了,按在乔木身上乔木也不想认。

    虽然这事的确是她干的。

    但是她绝对不可能承认。

    所以,在乔木的引导下,真正的罪魁祸首,很快就被定了下来。

    那无疑就是周太后的娘家。

    毕竟如果不是他们告状,周太后也不会生气,不会生气又怎么可能死,反正本来就要对他们动手。

    如今又多了一个罪过。

    正好把他们给清除干净。

    于是当天晚上,朱见深那是一边连夜对外宣布了太后去世,开启国丧这一消息,一边派出锦衣卫将周家人全部都抓了起来抄家,连夜严格审讯,把他们的罪都审出来。

    并且第二天就按律判刑。

    杀的杀,流放的流放。

    他这一手的威慑力,那真的是彻底镇住了百官,想想看,亲妈刚死,他就敢对自己舅家动手,而且毫不留情的动手,连亲戚都这个样子了,他们官员能比亲戚更亲吗。

    于是阴差阳错之下。

    乔木低价盐计划还没开始。

    百官就基本偃旗息鼓了。

    至少暂时都偃旗息鼓,不敢再在明面上,直接跟朱见深对抗了。

    随着周家倒台,朝堂当中的外戚便全部都被清理干净了,至于宗室,因为宗室所涉及的势力实在是太多太广,虽然不担心再有王爷起靖难,但是显然也不是好对付的。

    所以朱见深暂时没敢折腾。

    打算再积攒积攒实力,并且在朝堂上多收拢些听话官员后再说。

    而乔木的相关计划。

    也因为国丧的原因暂时延缓。

    大家的注意力和关注度是有限的,现在大家的注意力都在国丧和周家万家倒台上面,一时间可能并不会太过于关注为人民服务啥的。

    而且卖盐肯定要大肆宣传。

    这在国丧期间也是不允许的。

    所以乔木只能暂缓计划。

    一边继续再多积攒个几百万吨盐,一边继续守孝,等国丧结束。

    好在出于考虑到百姓生计,国丧的具体时间并不是很长,反倒是乔木和朱见深他们这些直系,需要守孝的时间比百姓久上不少,百姓基本七天之后就能正常生活,二十七天之后就能正常婚嫁了,而乔木他们要守孝四十九天后才能恢复。

    在这期间,即便民间恢复了。

    乔木也不好让自己的商铺直接大规模的搞活动宣传卖盐啥的,毕竟大家都知道那些商铺是她开的。

    即便不是她在大规模搞宣传。

    那也绝对会影响到她名声。

    实在也没必要赶这一时半会。

    所以乔木只能继续等,一直等到四十九天守孝结束,周太后埋下去之后,这才正式重启原先计划。

 第两千四百零三章 千古贤后万贞儿(23)

    于是,休刊休了一个多月的大明官报,总算在周太后死后的第五十天凌晨,复刊发布了第九期内容。

    开页第一句就是为人民服务。

    字体比报刊名称还大。

    相当清晰并且显眼。

    而第二页则是论百官当为天下百姓公仆,还是天下百姓父母官。

    中间虽然多了很多论证,但最终结果是毫无疑问的,那就是所有想当百姓父母官的官员,都不是什么好东西,官员当为百姓的公仆。

    在这两页的内容后面。

    才是朱见深本来应该在半个月前就发布,一直拖到现在才发布的不以言论罪诏书,从皇帝圣旨的层面直接明确表示,他不会因为百官有理有据的斥责而惩罚百官,而百官也不得因百姓有理有据的斥责。

    而责怪或者惩罚百姓。

    在这些内容最后面,也就是报纸最后一页,则是乔木特地准备好的大广告,宣布从今天开始,她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的店面,都会对外售卖皇家特许,皇帝亏本的官盐。

    皇家直售。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一斤精盐只卖十文铜钱。

    粗盐更是只卖两文钱一斤。

    不同于很多不管厨房事的文人士子,只顾着各自汇聚一团,或是在茶馆,或是在书院商讨大明官报前面那些内容,普通百姓,以及很多家里与盐政相关的官员和盐商。

    他们在看到最后面广告时。

    早就忘了前面写了些啥,眼睛里,只看得进最后那一页的内容。

    普通百姓是兴奋激动不已。

    盐商和相关官员,则基本都是一脸震惊,并且赶忙一边派人去查看情况是否为真,一边跟其他同行和同利益者汇聚一堂,协商应对。

    随着乔木报纸广告宣传到位。

    她准备开始卖盐的那些商铺还没来得及开门呢,门口就已经堵上了数百上千个人,堵的负责开门的掌柜和伙计都挤不进去,负责运盐过来的人也挤不进去,最后还是掌柜的跟边上一户人家借了个铜锣。

    在外面大敲了好几声。

    并且大声说了下自己身份,这才好不容易让人群散开一个通道。

    让他以及负责运盐的人进店。

    然后正式开业卖盐。

    虽然乔木运用的是更加先进的晒盐法制作的盐,但毕竟她制作的时间还短,而且人手也不是特别的充足,最重要的是价格定的不高。

    所以她还真不敢敞开了卖,真敞开了卖,让某些人几十万斤几十万斤的买,虽然能榨干一些盐商的钱,但也的确会给她造成一定程度上的盐荒,不能及时供应所有店。

    因此乔木的店一开业就限购。

    一户人家一个月,只能买十斤盐,不管是精盐还是粗盐,反正只能买十斤,至于凭什么鉴别,那当然得凭借各家的户籍证明,但凡纳税的百姓,那肯定都有户籍证明。

    没有户籍证明的要么是隐户。

    要么就是山民黑户。

    这一类人,乔木暂时也顾及不到,只能先把他们给放弃了,大不了过段时间再做个全国人口普查。

    如果有愿意恢复身份的再让他们恢复,重新登记成为大明百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