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1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杂七杂八的加起来。

    每人大概能领三十种票卷。

    基本已经考虑到了所有人的正常饮食以及饮食的丰富度,甚至按比例算,可能还有专业的营养师参与规划,不然不可能定这么全面。

    “还不错,比当年好多了。

    不论是数量还是丰富程度,都比五十多年前好多了,就是不知道再过几年,这些票还能不能有用!”

    看着手机里的票券,乔木已经不由翻起了原身几十年前的记忆。

    颇为感慨道。

    “奶奶,怎么可能会没用。

    这不是都有日期呢吗,只要在有效期内肯定有用啊,上面不会出尔反尔的,这一点我觉得没问题。

    就是票卷有点杂,有点多。

    每次买不同的东西都得出示不同的票券,然后还有规定数量,感觉以后购物一定是一件麻烦的事。”

    刘志明同样也是刚刚看完自己的票券,那是一边跟乔木解释,一边还说着自己的担忧,颇为苦恼。

    因为采购这事一向都是他干。

    债券种类多,限购的麻烦。

    自然也就是他的麻烦。

    “我不是担心日期之类的。

    我是担心,如果物资真的紧缺到一定程度的话,到时候很有可能拿着票卷,拿着钱都没有东西买。

    他没有货你能怎么办?

    你以为网上售卖的那些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的粮票之类的玩意是哪来的?是有人专门玩收藏的吗?

    大多数不都是有票有钱,但是实在买不到东西或者抢不过别人。

    最后过期了也没用掉。

    又舍不得扔攒下来的。

    你小子没经历过那年代,你奶奶我可是经历过的,咱们家过去手里也压了不少各种票,不过十几年前你爷爷看有人几十块钱一张收。

    就都卖了,卖了好几千呢吧。

    后来那几千块钱给你爸治骨折用了,你应该记得吧,那时候你也不小了,就是你爸花了大半年积蓄买了辆摩托车,开了不到两天就撞上了桥墩出车祸,腿断了的那次。”

    因为乔木是一边翻原身的记忆一边说的嘛,所以翻着翻着,就不由顺嘴又往后面稍微延伸了一下。

    延伸到了刘建国车祸上。

    “我爸出过车祸?我好像不记得了,那是多久啊?”刘志明有点懵。

    “十七年前吧,你九岁了。

    没有记忆吗?”乔木继续回道。

    “妈,那么久的事,你怎么还记得那么清楚啊,不说我都要忘了。

    咱还是聊点其他正事吧。

    那么久的事没啥好聊的。”

    刘建国是显然不想提及过去那段往事的,最关键的是那是一段比较丢脸的往事,再细说就得说到他当年哭天抢地哀悼摩托车的事了。

    所以,他那是赶紧转移话题:

    “妈,你为啥这么不看好未来?

    咱们国家的粮食产量不是一直都挺高的吗,就算是受天气的影响产量有些降低,可是那也不至于像您说的那样吧,几十年前是几十年前,现在是现在,现在的科技多发达多进步啊,怎么可能会没粮卖。

    最多价格因为成本的原因。

    稍微高点罢了!”

    “你是不是没有仔细看过新闻。

    你没看新闻里面写,北方大量土地变成永久冻土层吗,我就在这边跟你撂一句实话,我敢保证,三五年之内,上面一定会想方设法的把土豆定为主粮,因为现在很多土地已经不再适合种小麦和水稻了。

    只有耐寒高产的土豆。

    才足以在这种气候条件下满足十几亿人口的日常生存饮食需求。

    除非气候恢复,或者有人造出能够改变气候的设备去改变气候。

    否则未来必然如此。

    你没发现,现在市面上卖的土豆和各种土豆制品远比过去多吗?”

    早在去年就已经翻阅过各国秘密资料库的乔木,那是相当有底气说这番话,因为这的确就是事实。

    甚至于推土豆为主食这件事。

    她都见到了相关计划案了。

 第两千二百三十章 冰河时代种太阳(21)

    “土豆?怎么会,应该不至于吧?

    妈,你可别危言耸听啊!

    数千年的习惯怎么可能改变……”

    刘建国一边说着,一边已经掏出自己的手机,搜索相关内容了。

    “爸,奶奶说的恐怕是真的。

    前段时间我就在网上看到有人作出相关推论了,在耕种面积减少以及没有办法再进口各种粮食,饲料水产和肉类的情况下,粮食紧缺问题在未来两三年内,必然会成为最亟需解决的问题,而大量种植耐寒土豆替代主粮是最简单的方法。

    到时米面恐怕会成为奢侈品。

    只能偶尔吃一顿的那种。

    您可别觉得这有什么不可能。

    在生死存亡,乃至于种族文明生死存亡面前,饮食习惯又能算得了什么,为了活下去什么不能变?”

    不同于刘建国的不信任,刘志明平常闲下来也经常上网,有些信息他就算没有注意,那也肯定是有见过的,所以此时觉得乔木的话。

    还是蛮有道理的。

    至少不是张嘴就来胡编乱造。

    “照这么说的话啊,咱们家多囤点这个糯米粉做成粮食砖还蛮有用的,至少未来买不到米面的时候。

    还能用这个粮食砖解解馋!”

    苏文娟嘴上是这么说,但内心还是哀叹了一番,这日子怎么就被她给赶上了,等她死了再来也好。

    一想到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

    她就不由生出了些胆怯。

    不太想面对的那种。

    “所以还是再多做点准备吧。

    好了,别看手机了,继续帮我做粮食砖,做好了再找个地储存。”

    有些未来可能发生的事儿,乔木也不想说太多打击他们的信心。

    所以稍微提了两句。

    便催他们继续先前的工作。

    与此同时,所有政策下达地方的人,也都为此争论担忧了起来。

    他们当中有些开始疯狂囤粮。

    想要借着各自人脉渠道。

    赶在现在上面管的可能还不是特别严格的时候,再囤一批东西。

    还有的,则是很有先见之明的准备下乡种地去了,限制购买就自己种,怎么也不能把家人给饿着。

    当然了,更多的其实还是随波逐流,认了这事,并且日子还正常过着,只是一日三餐不再像过去那样浪费,都是尽量吃多少做多少。

    不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相关部门最新的调研数据就显示,食物浪费数据呈断崖式下跌,不论家庭的食物浪费还是酒店餐饮的食物浪费,都呈现断崖式下跌,虽然没跌到零,但也只剩平常情况的一成。

    这已经是相当好的结果了。

    不得不说,限制购买真的是减少浪费的最佳渠道,比任何宣传呼吁都有用,由此也可见,人性这种东西,的确是很难靠思想道德去约束,还是规矩法律约束效果最佳。

    食品浪费问题解决后,普通百姓是依旧正常过日子,有些特别馋的人,最多也就是在新的黑市里面鼓弄鼓弄,想办法弄点好东西吃。

    而国家层面,则是开始将举国之力投入到两大科研场所,一个是农学研究所,还有一个是人工太阳计划组,前者主要研究更多类型的抗寒作物,研究农作物的产量提升以及增加新的暖棚种植作物种类。

    后者就特别简单了。

    他们只研究一样东西,那便是人工太阳,通过将近一年的努力。

    目前他们已经能够设法点燃微小型人工太阳了,但是点燃之后的应用和控制问题却依旧毫无头绪。

    目前需要克服的就是这两点。

    而且估计短时间恐怕很难有什么结果,因为科研不是文科,不像很多文科那样,就算不会也能编些内容出来,科研近似于数学,不会就是不会,就算打死了也是不会。

    技术难点无法解决。

    就是卡十年二十年都很正常。

    这不是靠人多就有用的。

    癌症问题多少人研究过,又研究了多少年,可这么多年这么多资金投入,核心问题不一样没解决。

    所以这事儿也只能慢慢来。

    ……

    粮票等食品票券重出江湖的第一年,一切都还正常,所有票券都能正常使用,基本很少出现某样东西缺货导致票卷过期的情况,大多数过期情况都是有些东西某些家庭不喜欢吃,一直没想得起来或者说忘了用,这才导致那些票卷过期。

    不过到了第二年的时候。

    各种问题就开始出现了,缺货少货的现象也陆续出现,甚至就连票卷种类都已然有所变化,有些票卷数量减少,有些票卷类型改变。

    比如说主粮和杂粮。

    过去是主粮米面二十斤,杂粮十斤,如今已经变成主粮十斤,杂粮二十斤了,而且杂粮二十斤基本只能兑换到土豆,红薯,想要兑换其他杂粮,那得运气好并且能及时赶上,同时抢得过其他大爷大妈。

    这才只是第二年。

    到了第三年下半年的时候。

    米面已经降到了五斤,土豆彻底占据了大半壁江山,成为主食。

    而乔布他们家情况还好,一来是他们家过去囤的东西比较多,二来是他们家有大型暖房,不但可以自己在暖房里面稍微种那么一两季小麦或者水稻,好供给自家食用。

    同时还可以用自家饲养的鸡和猪跟收购站交换,交换米面油粮。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便利,所以他们家的饮食变化不大,与过去唯一的区别大概就是,蔬菜水果的种类没有以前那么多了,很多热带水果,目前更是已经很难吃到了。

    不过这只是第三年。

    第四年,物种灭绝再次开始。

    实际上,寒潮降临的那年,整个星球上的生命就骤然死亡过半。

    但还是有不少生命扛了过去。

    不过生命能扛得过寒冷。

    却扛不过饥饿。

    随着全球气温降低,整个世界上的植被都在陆续减少,植物减少则意味着食草动物的难以生存,进而通过食物链,使得食肉动物也难以生存,最终导致全球物种灭绝。

    最开始几年之所以没有发生这一情况,那主要是因为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在寒潮降临的时候死伤过大,所以即便植物在陆续消失,死伤过多的动物们也依旧还有足够的植物食用,不至于在短时间饿死。

    可是随着动物逐渐适应环境。

    植物却很难适应。

    该灭绝的还是灭绝。

    如此几年下来,一到冬天,大量动物就再也找不到东西吃了,饥饿之下他们要么袭击人类的暖棚。

    要么就只能饿死冻死。

    所以物种大灭绝自然开始了。

    这一次,就连那些环保组织和动保组织都无力挽回,连人都快难以存活了,谁又还能顾得上动物。

    此时此刻,甚至还有人呼吁要赶紧多使用减少臭氧,增大臭氧空洞的物质,希望能借着增大臭氧空洞,促进全球温室效应,让温度稍微提升一些,也好给予喘息之机。

    当然,这种胡话是没人理的。

 第两千二百三十一章 冰河时代种太阳(22)

    物种灭绝的影响无疑是极大的。

    ——————

    首先一点是,原本的物种多样性遭到了破坏,大量食物链断裂。

    这些情况都会直接,或者间接的使得整个自然界的生物循环出现问题,本来极寒天气就已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