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1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再次停电,我觉得电力局应该还是会先抢修城里面各大小区的电路吧,乡下可能会被放弃诶。

    到时候恐怕非但赚不了钱。

    鸡鸭之类的还能都冻死。”

    苏文娟想了想,也特地挑了点可能会出现的问题,着重提出来。

    希望借此打消乔木念头。

    然后乔木还没来得及说话,她孙子就兴奋道:“奶奶,我同意诶!

    爸,妈,你们怎么就光想奶奶的建议有问题,不想解决方法呢?

    有问题咱们就解决呗!

    首先,我找女朋友这一点压根不着急,况且住在城里乡下又有什么区别,这一点我都不介意,你们介意什么,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

    还有所谓的通电问题,我们不是有这个小型柴油机嘛,而且到时候我们也不一定非要在家里面装地暖,我们完全可以在家里面修炕。

    在暖房里面修火墙之类的。

    这样的话,到时候我们只要多储备点煤炭就可以了,现在煤炭价格还是蛮便宜的,而且我们还可以在房子下面挖个地窖,这样至少能在冬天储存一些白菜萝卜,土豆红薯,总之我感觉比在城里好多了。

    只要布置妥当的话。”

    不得不说,刘志明这么多年的末世文真没白看,零下二三十度的情况下,只要准备妥当,那的确是没有多大问题的,所以他的这番建议,总体来讲也相当的有可行性。

    就是搞起来有点费钱费时间。

    “可是不是说不让烧煤炭了吗?

    还有建暖房得花多少钱啊?

    咱们家哪还有那么多钱……”

    刘建国继续无奈地纠结着,他还真的是如他儿子所言,光会提出问题,也不知道在提出问题之后。

    再把问题给解决了。

    这次不用刘志明说了,乔木立刻开口道:“现在已经允许烧炭了。

    今年冬天不少地方的人都是靠烧炭活下来的,不允许烧炭是想把大家都逼死吗,而且你最近有没有看新闻啊,现在只要是建暖棚的。

    那上面都是一路开绿灯。

    只有嫌少,没有嫌多的。

    通电问题也是,不说今年,就说去年的情况,去年冬天,虽然乡下的通电问题是最后才解决的,但是在乡下有暖棚的,有大棚种植基地的那些农户和商户的通电问题。

    可是比我们小区还先解决。

    所以现在弄暖棚,绝对利大于弊,上面也绝对会多加扶持帮助。

    至于说最后的资金问题。

    把我那房子卖了。

    虽然现在房价跌了点,但咱们这边好歹是学区房,把我那房子卖了,应该也能卖个几百万,到时候不论是挖地窖还是盖暖房,又或者是做其他事,应该都没有大问题。”

    “不行,妈,这怎么行。

    我们怎么卖您的房子?”

    虽然内心有些心动,但是刘建明还是立刻拒绝了乔木的建议,因为他妈要是真把房子卖了,帮他的话,那恐怕会很麻烦,他妹那边是没什么问题,可是他弟那边,特别是他弟媳那边恐怕肯定会有话说。

    他爸他妈最重要的资产就是那套房子了,要是他妈把房子卖了都帮他的话,同样作为儿子的他弟弟怎么可能会满意,不满意才正常。

    “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我又没说免费给你们,或者免费帮你们。

    等回头各种设施建好了,要么就全都归我名下,你们给我打工。

    要么就算我借你们的。

    你们回头还我,签个合同。

    随便你们自己选择。”

    作为人精的乔木,怎么可能会看不出来她大儿子担心的是什么?

    因此,立刻就提了个不错的建议,这建议虽然不能百分之百让她二儿子一家满意,但是至少这理由说得过去,况且她觉得她就算是稍微偏心些大儿子也是理所当然的。

    毕竟她现在住在大儿子家。

    而且过去几十年,原身也是跟她大儿媳妇处的比较好,隔三差五的就来蹭饭,举个小例子,原身大儿媳妇知道原身喜欢吃菜粥,那是只要家里煮菜粥,就一定打个电话通知原身,家里午饭要是吃点什么好的,那也一定会请原身夫妻去。

    做父母的,在没有瘫在病床之前,对儿女孝顺要求又能有多少。

    无非就是有吃有喝惦记着。

    逢年过节惦记着。

    买节礼,买新衣服之类的呗。

    不一定真缺了一口吃的,也不一定真缺了一件新衣服,但是子女惦记着,送过来,那心里就舒服。

    二儿子那边呢,二儿子长年在外打工,原身跟二儿媳妇关系又不好,也就逢年过节才会偶尔去趟。

    要不是最近几年,二儿子那边的小孙子,要原身丈夫帮忙接送上学,还要他们家帮忙做中饭,估计他们彼此之间的往来,会更加少。

    所以有些偏向很正常。

    “这,媳妇你看……”

    听到这,刘建国有些犹豫了。

    不由想听听他媳妇的看法。

    苏文娟则是在迟疑了一会后转头看向了儿子:“志明,你看呢?”

    她这一句你看呢,那真的是让刘志明感觉相当的得意,没想到他妈有朝一日竟然也要听他建议了:

    “我觉得,还是很可行的。

    要是你们觉得不方便,不好意思的话,那也可以用奶奶的房子去抵押贷款,或者用咱们自己家的房子去抵押贷款,就是修建暖房的利润不太好说,不知道能不能还上。

    我觉得吧,今年冬天的鸡鸭猪肉价格可能不一定会跌多少,但是蔬菜的价格肯定是会跌的,去年冬天蔬菜价格之所以那么贵,主要还是因为大量小型暖棚,塑料暖棚之类的被毁,蔬菜种植基地变少了。

    今年上面一直在努力的增加暖棚数量和蔬菜种植基地面积,所以今年蔬菜价格一定会下跌,至少拦腰砍,这样光靠卖菜的话,咱们家能赚二三十万就不错了,估计得好多年才能还上,总之,即便是这样的天气,咱家也很难两三年回本。

    所以具体如何的话。

    还是你们再商量商量呗。”

    刘志明这么一说,他爸妈很快就再次商量嘀咕了起来,最终还是决定不能动乔木的养老房,还是抵押他们自己家的这一套房子好了。

    之后,就是具体操作了。

 第两千二百二十七章 冰河时代种太阳(17)

    房产抵押这方面进行的很顺利。

    虽然前段时间,因为天气过于寒冷以及不少家庭断供的原因,房价降低了不少,但是,不是有八千万北方人迁到南边来了吗,先前没办法,他们只能住集体供暖场所。

    可现在天气稍微回暖了些,有些有想法的人,还是想要买房的。

    太贵的一线城市,二线城市的房子,可能大多数人舍不得买,或者说根本就买不起,但是,往一些偏远些的小城市买房不是一样嘛。

    他们也只是想有个地方住。

    没有必要非往一二线城市挤。

    城市人越多,回头有什么事。

    各种物资还更紧缺呢。

    因此三四月份的时候,一二线城市的房价没多大变化,十七八线小城市的房价,不但逐渐回暖,甚至于还比原来的价格稍微贵了点。

    乔木他们县城的平均房价也就七八千左右,而他们小区的价格之所以贵,之所以一百多平方能卖两百万,那是因为他们小区靠学校。

    左边是小学,右边是幼儿园。

    然后往后面再走,不到一里路是初中和高中部,还都是本地最好的学校,房价那是真的想低都难。

    因此,他们家的房子根本就不愁卖,银行方面自然也不会太过于为难,很快就替他们把手续办好。

    然后给他们贷了两百万。

    本来是贷不到这么多的,最多贷一百多万,因为房子大概价值多少,不能等同于能抵押贷款多少。

    但是因为他们说要用贷款的钱去弄暖房,所以银行那边给他们申请了一个绿色通道,这才给他们多贷了不少,凑了个整,当然了,相对应的就是他们这笔钱不能乱用。

    必须得真的用在建暖房上。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他们这笔贷款可以算县政府新出的绿色助农低息贷款,利息很低。

    但是如果他们被银行发现,他们把钱用在了其他地方,没有用在先前说的建暖房,种大棚蔬菜之类的地方的话,那是要追究责任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

    结果目前还是好的。

    一拿到钱,刘建国他们全家包括乔木在内,就赶紧开车回老家。

    雇人对老家进行大修整。

    包括稳固房屋建筑,翻修房顶水电,挖地窖,以及修火炕火墙。

    与此同时,他们也没忘了把自家租给别人的土地收回来,并且顺带着通过村干部租了不少土地,租了不少就在自家院子附近的土地。

    他们家当时住的比较偏。

    所以附近不少土地都算集体土地,大部分还是荒地,所以价格并不贵,不到二十万就租下了十年。

    当然了,良田也是租了点的。

    这一点他们计划的很好,良田是准备用来种植各种蔬菜,适当的时候还可能会种点粮食,而荒地的话,主要是用来养殖,来养鸡鸭和猪,具体如何还在规划,但反正先把土地租好,回头慢慢来就是了。

    因为即便天气有所变化,愿意回乡的人依旧不多,所以这方面刘建国他们全家进行的也都很顺利。

    不到一个星期就全都搞定。

    并且正式开始建大型暖房。

    建既能用电,也能用炭的那种双向保险,危险相对较低的暖房。

    这耗时就比较长了。

    等刘建国把老家整修好,地窖也挖好,并且将小区那边所有东西全部都搬到老家时,用来种植和养殖的暖房才刚刚奠基,还没弄呢。

    但是为了能够早点还完贷款。

    刘建国他们并没耽搁时间,反正现在气温已经上升了,即便没有暖房,种菜和养殖也没多大问题。

    所以一搬好家。

    他们都开始了种植和养殖。

    种一些耐寒蔬菜和植物,同时开始养鸡和猪,至于鸭,因为他们家人都不太喜欢吃鸭肉和鸭蛋,再加上觉得养鸡和养猪就已经挺费事了,再加个鸭,实在是管不过来。

    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养鸭。

    只养鸡和猪。

    然后他们家便过上了鸡飞猪叫的日子,那真的是每天天还没亮就有一群公鸡打鸣,一群猪开始吼。

    人还没吃早饭。

    就得先准备鸡食猪食。

    吃完早饭,得打扫卫生,不是打扫家里的卫生,是打扫养猪养鸡的临时猪圈鸡圈的卫生,养猪养鸡必须要保证干净,不干净就容易出问题,万一出了点什么瘟,那真的是,大半身家都得瞬间打水漂了。

    所以刘建国压根不敢松懈。

    他跟他媳妇,每天那真的是忙得要死,早上五点钟就得起来,晚上八九点还得给猪再喂顿夜宵才能开始洗漱,就这样,他们也不敢睡得太死,生怕突然降温或者有黄鼠狼,甚至有人过来偷他家的鸡猪。

    他们都忙成这样了,乔木也不好意思啥事都不干,所以就顺理成章的接管过了家里面的一日三餐。

    至于说刘志明。

    他虽然不干活,但他是目前家里面每个月最大的收入来源,为了能让他安心工作,多写文章,多给别人写论文,多运营自己的账号。

    乔木他们,特地让他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