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1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困难且辛苦的过日子。

    时间久了,几个年纪本来就不大的孩子,也基本都忘了小时候的事,很快就真以为自家是真的这么穷,并且逐渐的习惯了这种日子。

    之后的几十年里。

    原身无数次地庆幸自己当年的抉择,并且愈加的不敢花钱,一日三餐只要饿不死就行,身上衣服就算都是补丁,只要没有彻底烂掉。

    那依旧还得继续穿下去。

    反正怎么看着穷怎么来。

    不过她再怎么装穷,与真穷终究也还是有点区别的,因为她过去从来没有过过穷日子,所谓的装穷那也只是她自以为是的穷人生活。

    如果有人仔细观察的话。

    初期还是能够看出原身在很多方面都与普通穷人不同,但好在村子里面都是逃难过来的,大家初期正忙着解决温饱问题呢,哪有空去仔细观察原身的行为,等他们安顿好,并且开始与原身接触交流时。

    原身已经知道模仿其他人了。

    之后,就是周边邻居正常吃什么,原身也就吃什么,周围邻居和孩子穿什么衣服,他们也穿什么。

    甚至必要时候,原身还会尽量让自家吃的看起来比邻居家正常吃的还要差点,衣服之类的也都同样类比,因为原身觉得她一个寡妇拉扯四孩子,生活过的怎么都不能比邻居家夫妻两个一起干活的还好。

    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

    原身一直都是这么过的。

    并且也逐渐的习以为常了。

    一直到了七八年七九年,各方面政策都开放了许多,很多教授之类的都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一些先前被收走的房子也基本都还了回去时,原身她也没敢有所动作。

    依旧还是跟过去一样。

    一日三餐,粗茶淡饭。

    不过原身受得了,同样习惯了的原身儿女也都受得了,但原身的孙子孙女辈就不太受得了了,他们还是比较向往城里的繁华生活的。

    八一年三月份,原身的大孙子二孙子和三孙子,连带着大孙女二孙女五个孩子,就一起联合起来不顾家人的阻止,带上他们五个人好不容易凑到的一百多块钱出门了。

    出门去隔壁省打工。

    再之后,世界那真的是日新月异的变化着,一切似乎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着,虽然物价一直都在缓慢上涨,但是,收入其实也在涨。

    不过原身对这一切。

    却是依旧不为所动。

    直到第二年,她那三个孙子和两个孙女,带着一年攒下来的工资回到家,整个人精神十足地跟原身描述着,他们在私人老板的手下干活,每个月工资都是按时发,跟在国营企业上班基本没什么区别时。

    原身这才总算确定,这世道又变了,又跟过去那几十年不同了。

    私人老板竟然又出现了。

    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原身这才逐渐起了把当年藏起来的那些东西,重新找出来,带回来的想法。

    不过因为相关政策才出现没多长时间,原身不是很放心,有些担心会不会再有所反复,再加上儿子儿媳都在身边,她一个人实在不好找借口出远门,所以,她的想法也只能暂且先搁浅,留待日后再说。

    这个日后并没让原身等太久。

    原身孙子孙女们外出打工一年赚的钱,比原身儿子儿媳在田里辛苦一年赚的钱多数倍的实际情况。

    无疑极大刺激了原身儿子。

    让她那两个,当年才刚刚过完四十岁生日没多久的儿子,同样生出了,想要外出打工赚钱的念头。

    不过村子里还有田要种,他们要是再去打工,总不能让原身一老太太,带着两个儿媳妇去种田吧。

    所以当时他们也只能想着。

    本身还是得在家里种田。

    不过八三年的时候,家庭亩产承包制总算推进到了他们这边,这番变化无疑给原身儿子带来了新的希望,他们虽然分了田,但是转手就把手里的田全都租给别人种了。

    倒也不需要交租金啥的。

    只需要种的人每年给几百斤粮食就行,这一点,基本没人拒绝。

    等这件事办完了。

    转租契约签了之后。

    原身那两个儿子,就十分迫不及待的同样外出打工了,之后过了不到半年还特地打了个电话过来。

    让他们两人的媳妇也过去。

    那一年原身刚过七十没多久。

    这时候,原身就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回老家那边,把当年藏的东西带回来了,因此特地把留在家里的,几个大的十一二岁,小的才八九岁的孙子孙女们,都暂时送到了两个女儿家,跟她们说自己想要回老家寻亲,希望她们帮忙照看一下侄子和侄女,别让他们出事。

    之后原身就一个人回去了。

    并且顺利的找到了藏宝地。

    只是那么多黄金的重量着实是不轻,原身又没有随身空间啥的。

    她一个七十岁的老太太还能把好几吨的黄金直接搬回家去不成?

    所以那次回藏宝地。

    原身最终只带了几件首饰以及五十斤黄金回去,即便如此,那也差点没把原身给累死,回到家的原身,愣是歇息了好几天才缓过来。

    之后原身虽然还想继续不断的前往藏宝地,把所有黄金珠宝和古玩奇珍都运回来,但是一来她女儿不是很愿意隔三差五就要照顾侄子侄女,二来她一直往外跑,也是蛮奇怪的一件事,所以接下来好几年里,原身总共才设法回去了两趟。

    前后运了百五十斤黄金回来。

    再然后,就是原身的儿子在外面安了家,并且还把一直留在老家的那几个孩子全部都接走了,当然了,原身那两个儿子也不至于真的白眼狼到,就这么弃原身于不顾。

    实际上,原身大儿子是有想把原身接到他那边住的,算是奉养老人,二儿子也表示原身可以在他跟他大哥家轮流住,但是原身还惦记着她藏起来的那些东西呢,如今那些原本是累赘的孙子孙女都被她那两儿子接走了,可不正好能让她再无忌惮的频繁回去搬东西回来吗?

    所以原身当然是拒绝了。

    拒绝了两个儿子的好意。

    并且开始频繁的搬黄金回来。

 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人死了钱没花了(5)

    但是吧,原身毕竟已经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太太了,带着几十斤重的黄金来回奔波,对于原身而言。

    压力还是相当之大的。

    同时困难度也相当大。

    最关键的是,她在把黄金带回来之后,出于担心,她还得想办法把这些黄金藏起来,虽然他家院子下面本来就有地窖,但是那个地窖是用来存放粮食的,家里所有人都能进去,把黄金放在那里面,显然是十分之不安全的,也容易泄露。

    所以原身在搬运黄金之余。

    还得自己一个人,偷偷摸摸的在原来的地窖下面再挖个新地窖。

    专门用来藏黄金的地窖。

    可是原身是个老太太啊,就是一个成年人想要挖地窖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又更何况一个老太太。

    她那是早也挖,晚也挖。

    反正吃完饭闲下来就挖。

    然后就把自己给累病了。

    身体病了,那办法,原身只能暂时停下挖地窖的行为并且修养身体,直到身体休养好了之后,才又继续,降低工作强度的继续下去。

    如此这般折腾了要有七年。

    一直到九零年七月份左右。

    原身这才好不容易,在自家原来的地窖下面,挖了一个足够存放所有金银珠宝和古玩奇珍的地窖。

    不过这样还不够,这种刚挖出来没多久,同时也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地窖,存放黄金之类的东西还好,但是如果存放古玩奇珍的话。

    那绝对是对东西的伤害。

    所以紧接着,原身又花了三年时间陆陆续续的出去买东西,运黄金和改造地窖,直到将地窖彻底的改造好,原身才开始搬运除黄金之外的其他东西,不过这显然也不是容易的事,相比较于能碰能砸的黄金,那些古玩运起来更加的困难。

    原身每次最多只能运一两件。

    有些特别容易磕碰到的。

    更是每次只能运一件。

    再加上她做这些事,还得尽量对所有人保密,因此频率自然不能太高,平均下来,一年最多也就出去七八次,这样又能运出多少呢?

    一直到乔木过来的时候。

    也就是现在。

    九四年七月份。

    原身也还没能把原先藏的那些东西都运过来,到目前为止,原身只运回来了一吨的黄金以及不到十分之一的古玩奇珍,藏宝地那边除了剩下的十分之九古玩奇珍之外。

    还有一吨半容易运的,一小块一小块的黄金,以及十个金南瓜和十二个银冬瓜,其中容易运的小块小块的黄金,都是原身的丈夫和原身变卖家产得来,并且被原身弄进去的,而金南瓜和银冬瓜,则是原身家的藏宝地里面,原来就有的。

    是原身家过去多年的积攒。

    被特地放在藏宝地里面,算是以后家里出事,东山再起的资金。

    为了避免被人偷走。

    原身家的先祖,特地把那些黄金和白银铸造成了南瓜和冬瓜的模样,每一个都特别大,一个金南瓜的重量就是半吨,也就是整整一千斤,银冬瓜的重量就更恐怖了,平均每个都是五千斤左右,也就是两吨半,这么重的金块银块,还是完整的,显然是十分难以搬运走的。

    这么做……

    主要是了防贼和防不孝子孙。

    小块黄金可能被偷走,这么大的黄金和白银块,没有哪个贼,是能在不惊动别人的情况下弄走的。

    不孝子孙亦然。

    至于原身家哪来这么多金银?

    那当然是过去几百年积累下来的,原身家虽然经商,但是还真没有囤积土地的兴趣和爱好,因为他们家上上次改朝换代的时候,囤积下来的土地,不知道损失了多少。

    从那之后接下来的几百年里。

    原身家就不再以屯囤积土地为主了,而是改成了囤积金银,土地之类的,只要数量能够维持住家族体面就行了,不需要太多,也正因如此,他们家才能在几百年时间里积攒下这么些个金南瓜和银冬瓜。

    这两样东西。

    就是原身无能为力的东西。

    她别说搬了,她推都推不动。

    想要弄走只有两个办法,那就是要么叫吊车进去,要么弄一批熔炼金银的仪器进去,把金南瓜和银冬瓜,全部都融化重铸成金银条。

    “家族数百年的积累啊。

    底蕴还真是深厚。”

    梳理完原身的记忆,就是乔木也不得不感慨一下原身家能攒钱。

    一个金南瓜半吨,十个金南瓜可就是整整五吨啊,那可就是整整十万两黄金,再加上十二个加起来大概六十万两的银冬瓜,诶,细算起来好像也没有多到离谱,按照过去金银一比十的比例来算,那原身家几百年也只攒了一百六十万两白银,跟一些当官几十年就攒下几百万两,甚至上千万两身家的贪官相比,原身家攒钱速度简直弱爆了。

    平均算下来。

    每年连一万两都攒不下了。

    这还真是攒点辛苦钱,估计他们家每年拿出去的孝敬银子,都比他们家每年能积攒下来的银子多。

    不过不管怎么说了,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这些金银,价值还是相当之高的,这些东西,也的确如同原身所说的那般,足以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