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1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他也没活多久不是。

    影响不大,可以忽略不计。

    “师尊,您也看好秦国?

    如今农家基本都去了秦国,师兄也在秦国,甚至还算受重用,师尊,你要不要跟我们一起去秦国?

    若是能亲眼看到天下一统。

    那真是人生无憾了!”

    听荀子这么一说,原本就有前往秦国投奔李斯想法的张苍和陈嚣两人,内心的信念便更加坚定了。

    甚至还邀请起了荀子。

    “为师年纪大了,就不奔波了。

    况且我受春申君所托,在此为令,又怎能随意辞去位置离开呢?

    你们想去就去,莫要挂念我。

    日后有空多来几封信就好。”

    该教的他也已经教了大半,剩下的自己出去走走,见识见识,靠着实际验证学习,效果应该更好。

    况且他们此时心已经乱了,留下来再学习,效果也好不到哪去。

    还不如让他们去秦国呢。

    “师尊……”

    ……

    这是楚国兰陵县的事。

    与此同时,其他国家,其他地方,也有很多相类似的事情正在发生,或即将发生,就目前来看,很多学派即便不怎么喜欢秦国,但也基本都觉得,的确秦国势力最大。

    最有可能一统天下。

    再加上秦国招贤令还有用。

    因此,自秦王政八年始,向来被人称为蛮秦的秦国,总算多了些除法家农家之外的其他学派子弟。

    当然了,在一部分百家学子们汇聚秦国的同时,一些真正心向自己家国的百家学子,也都纷纷开始为自己国家的安危而担忧,开始倡议抵制精盐,开始倡议联合抗秦。

 第一千八百八十九章 始皇祖母夏太后(25)

    秦王政八年,十月初,蕴霞宫。

    通过为期大半年的试验,嬴政总算顺利的将草纸,宣纸,硬纸等十几种纸,全部都鼓弄了出来,同时也将秘密实验的火药弄出来了。

    这些东西刚一弄出来,除了火药有些危险他没带之外,剩下的第一批产品都被他分出一半,兴冲冲地带到了蕴霞宫这边,给乔木看。

    “祖母,您看这些纸怎么样?”

    为了暂时保密,东西带过来的时候一直都是密封保存的,直到乔木让宫人全都退下,嬴政才打开密封箱,把纸张逐一展示给乔木看。

    并且询问乔木有什么看法。

    乔木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先翻了翻箱子里面的那十几种纸,并且逐一的摸了摸手感,这才说道:

    “看着还行,但是不够细腻。

    这边这十几种纸用来书写是没有问题,不过很难书写出比较好的水准,而且对墨的要求还比较高。

    水稍微多点就有可能出现极大范围的散墨吧,这是纸张不够细腻的缘故,以后还需要再慢慢改进。

    不过暂时拿来用是没问题的。

    再者就是这个草纸,你下次有空多造一点,除了原材料弄的再细腻一点之外,其他方面都不要做改变,就这样就行,多送点过来我要使用,你别看我,这是如厕用的。”

    提到草纸的时候,乔木明显能看到嬴政脸上露出了丝疑惑,显然他已经实验过在草纸上写文字了。

    只是效果应该非常之差。

    所以乔木立刻跟他解释了下用途,这点她上次写造纸术时没写。

    不过现在说也不迟。

    “原来这草纸是如厕用的。

    我说怎么写起来散墨散的非常厉害,根本没法用,祖母你也不早点说,我差点因为这以为是匠人不用心弄错了步骤,想惩罚他们呢。

    不过这草纸柔软方便。

    原材料又极其廉价。

    用来如厕的确相当不错,倒省得每次如厕完,都要沐浴一番了。”

    嬴政虽然刚开始有些惊讶,但反正这时候纸张还没有被冠以文教圣物的名头,所以他也不觉得用当中的一种纸上厕所有什么不妥的。

    只觉得这样做应该会很方便。

    也很省事。

    甚至还能避免一些贵族用绢帛之物去上厕所,造成极大的浪费。

    “确实如此,的确省事。

    这纸张造出来之后,你可以暂且归于内府,由内府对外售卖,赚来的钱也能填充国库内库,而且有了这些纸张,想来应该能吸引更多的百家之人来我秦国,传道授业。

    对了,活字印刷也快好了吧。

    到时候活字印刷和造纸术两相配合,百家之人只要想让他们的学术快速传播出去,就不得不低我们一头,只有我们允许他们印刷才能迅速印刷,否则光靠他们自己抄。

    抄死了也传不出去多少本。

    只要有这两样东西在,最多不超过五年,我大秦便足以建出远超当年齐国最鼎盛时期的稷下学宫。

    到时大秦便是文武并重了。

    不至于朝堂之上文官就没几个秦人,不是出自卫国,就是出自楚国,齐国,魏国,既要用他们,还要担心他们会不会心向自己祖国。”

    先不说文官忠不忠心,但秦国文教的确是相当薄弱,朝堂之上属于秦国的大将军多的是,但是真正出生秦国的重量级文官,太少了。

    不提那些没什么名气的。

    就提几个有名气的。

    吕不韦,卫国人。

    尉缭,魏国人。

    李斯,楚国人。

    也就赵高算秦国本地人。

    这还是现在的情况,再往前面追溯,追溯到嬴政他曾祖父,太曾祖父那几代的时候,商鞅之类的。

    那也不是秦国人。

    商鞅是卫国人,白起姓芈,算起来勉强还能算楚国的王室后裔。

    张仪是魏国的。

    范雎也是魏国的。

    照这些人国籍看的话,其他国家失败,那真是理所当然的事,自家人才一个留不住都跑秦国来了。

    不败亡才怪呢。

    “祖母,虽然朝中文臣几乎都是来自其他六国,但是朕相信,他们入我大秦,必然会为我大秦服务。

    您以后可莫说这些话了。

    容易伤了他们的心。”

    不得不说,真正能做大事的人其他方面不说,至少在成事之前。

    基本都还是能做到用人不疑。

    疑人不用的。

    就比如嬴政一统天下之前。

    就比如刘邦一统天下之前。

    他们正式开始怀疑手下人忠心的时候,那基本都是在成事之后。

    不过总体来讲嬴政还好点。

    至少嬴政并没怎么卸磨杀驴。

    但是他的天下,很大程度上也正是毁在了,他没卸磨杀驴上面。

    要是他把赵高李斯这些个功臣都弄死的话,指不定他的大秦帝国还能再多续几代命,不那么早亡。

    刘邦虽然是卸磨杀驴第一人。

    但是他卸磨杀驴。

    也的确稳定了他的帝国。

    “哀家知道,这不就咱俩人吗?

    但不管怎么说,文官还是得多培养点自己的亲信,现在多培养一点,以后若是天下一统也能有用。

    免得到时受制六国贵族。”

    乔木有分析过秦朝二世而亡的各方面原因,其中文官吏治人手不足就是核心原因之一,嬴政扫平六国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快到他们根本来不及培养一批,他们自己的官吏体系和相关人员去接管六国。

    只能动用大量六国旧贵族。

    而那些贵族依旧心向祖国。

    这无疑埋下了祸根。

    如果历史上的嬴政扫平六国之后,有足够的忠心人手去接管六国事务和土地,那根本就不会生出一有人起义就立刻群雄并起的局面。

    “祖母对朕倒是有信心。

    这样吧,祖母,我处理朝政之事就已经很忙了,实在是没有精力再去主导文教,而这事十分重要。

    交给其他人朕又不是很放心。

    要不您来帮帮我吧。

    您得仙人传法传术,懂的知识并不比那些个大臣来的差,甚至在我看来,您懂得比那些大臣还要多得多,由您来建设教学学宫的话。

    我想绝不会比稷下学宫差。

    甚至还能更胜一筹。

    您看如何?”

    因为乔木提的建议一向都很中肯,且相当正确,所以嬴政压根不敢忽视乔木说的话,此时在自己并没能立刻想明白文教重要程度的时候,还是立刻提议让乔木做这事。

    反正他祖母肯定不会害他。

    有啥建议照办就是了。

    ------题外话------

    白起姓芈,白氏,楚平王之孙,白公胜后裔,是被秦昭襄王的舅舅提拔起来的。

    秦昭襄王被他母亲和舅舅联手压制了几十年,对他们两个都快恨之入骨了,所以不喜欢甚至忌惮白起,最后赐死白起也算合理。

 第一千八百九十章 始皇祖母夏太后(26)

    “我来主管?这倒也不是不成!”

    乔木刚开始有些迟疑,但是一想反正现在也没什么其他事,而且主管这事还能随便进出王宫,变得比过去更自由,又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有些话,她还是想提前说一下,免得做的时候,再来质疑:

    “政儿,这事我可以替你办,但有些情况我得提前跟你说清楚了。

    我如果办学宫的话。

    那是不可能只收贵族子弟的。

    只要是有天分的我都收。

    不论是贵族,还是平民。

    就是奴隶子女,那都无所谓。

    除此之外,不论是教学方法还是教的内容,可能都会与现今主流有些不太一样,这你能够接受吗?”

    “祖母,您就跟我说,这么做对我大秦是有好处,还是有坏处,只要有好处,那又为什么不可以呢?”

    出于对乔木的信任,嬴政这次连迟疑都没有迟疑,就立刻回道。

    “好处肯定是有好处的,但是初期也必然会遇到一些议论和抵触。”

    虽然此时是百家齐鸣,各种思想讨论最为自由的时代,同时还不断有平民崛起,正在逐渐打破原先的贵族垄断,但实际来讲,那些崛起的平民大多数其实都是没落贵族后裔,与纯粹平民还是有区别的。

    所以这个时代,如果想要做到真正的一视同仁,全力培养一些天资比较出众的平民的话,还是有一定阻力的,这一点可以说是必然。

    乔木很清楚,也不会隐瞒。

    “议论和抵触吗,这倒无妨!

    祖母,那你就放心去做吧,议论抵触自有朕来挡着,不用担心。”

    嬴政现在正是最自信的时候。

    压根不担心乔木提的问题。

    回复的依旧很是直接。

    “如此甚好,我明天就开始。

    到时候你让内府配合我。”

    乔木也是点了点头。

    “没问题,我回去就下诏令。

    让他们见您如见我。

    对了,祖母,我还有一件事。

    想要跟您稍微探讨一下看法。

    火药和火药包之类的武器,我其实已经派人研究好了,甚至都已经实验过了,效果的确十分非凡。

    只是因为太过于危险。

    所以我就没有带过来。

    有这些火药在的话,我觉得以后攻城略地应该就都不成问题了。

    我比较纠结的一点是在于,这些火药实在是太危险可怕了,我不是很放心将这些武器交托给手下。

    而且有这些火药在的话。

    以后攻城略地对名将的要求好像就不是很高了,普通将士想要获取军功的难度也会有一定的提升。

    我担心朝中大将会有意见。

    所以有些纠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