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快穿之养老攻略-第10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是你比我先走还好,可要是我比你先走的话,恐怕就是我留下青砖瓦房你也保不住,到时候岂不是平白做他人嫁衣,你说是不是!

    闺女那也不知道得受多少苦。

    没有娘家兄弟依仗的媳妇。

    在婆家的日子怎能好过。

    我们必须得趁咱们现在年纪还不是很大,想办法生个儿子下来。

    不然咱们家什么也保不住。

    死了还没有后人祭拜。

    香火断绝,沦为孤魂野鬼。”

    在这时候,男孩不仅意味着家族的传承,更意味着财产的保证。

    一家人就算生十七八个女儿。

    只要没有一个男的。

    那就算绝户。

    而同宗同族欺负绝户人家,霸占绝户人家的家产都是平常事,闹起来也没人管,因为这是家务事。

    赚来的钱都传不下去的话。

    谁又愿意累死累活赚钱。

    得过且过得了。

    王二栓在家里一直都没有什么斗志,也不愿意给自己媳妇和女儿争取什么好处,就是这么个原因。

    没底气,没念想。

    更不愿意因此得罪了侄子。

    毕竟他没儿子。

    死了还得侄子帮忙摔盆。

    “我知道,那我们现在就去吧。

    现在就去医馆看看。

    咱们两人都看看。”

    朱慧又何尝不想生个儿子,只是小女儿出生都已经将近八年了。

    她这肚子一点动静都没有。

    因此她早就不报什么指望了。

    觉得自己应该是不能生了。

    愣是就没想过可以看大夫。

    如今想到了,手里也有那么一点余钱,那自然得去看大夫问诊。

    “好,我再去多请会假!”

    王二栓当即笑道。

    说完就立刻转身往不远处的管事那边跑,匆匆跟管事请了一下午假,随后便又回到了他媳妇身边。

    然后拽着他媳妇往医馆走。

    他们这情况当然是有病的,不仅朱慧身体有点问题,王二栓他自己身上的毛病也不少,做苦力活的身上怎么可能会没有伤,为了能尽快调养好身体,生个健康的儿子。

    他们两个很快就被医馆的大夫忽悠着买了一大堆中药回去,就他们每天要喝的中药量来看,他们以后都不用吃饭了,喝药就能喝饱。

    不过他们对此却是甘之如饴。

    当天下午就带着一堆药回去。

    开始炖药喝了。

    然后还没等他们大嫂找他们的麻烦,他们两人就提前表示他们明天就搬走,绝对不会在这边多呆。

    人家明天就要走了。

    今天在这炖点药过分吗?

    那是一点都不过分的。

    曹大妞再怎么着,那也不能对三叔家一天都忍耐不了,因此只能捏着鼻子忍受着这药味,然后不断的安慰自己,明天他们人就走了。

    只要再忍忍就行了。

    而到了第二天。

    王二栓他们家也的确如约开始搬家,开始跟村里人借了牛车之类的东西搬家,花了足足大半天的时间,才把家里东西基本搬空离开。

    至此他们家才算分家完成。

    当然了,老四没走。

    毕竟老四还没有结婚。

    都算要分,那至少也得等王世尧结了婚之后,才能把他分出去。

    而且王李氏也不一定舍得把她小儿子分出去,老二老三那是王二丫闹的实在太大了,这才迫不得已把他们给分出去的,小老四这边的话,只要大儿子和大儿媳妇不闹。

    估计王李氏应该不会刻意提。

 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请诛妖邪重孙女(13)

    随着王二栓他们一家五口也搬走后,老宅这一下子就冷清了下来。

    原本住了二十个人的院子。

    现在只剩下九个人。

    能不冷清吗?

    就是乔木都觉得沉闷的很。

    以前王二丫他们一家都在的时候,这家里好歹还吵吵闹闹的,如今他们一走,家里面都没有吵架拌嘴的人了,有时候静的让人发慌。

    日子波澜不惊,毫无起伏。

    如同一谭死水般日复一日。

    老四王世尧除了吃饭的时候会出来一趟之外,剩余时间基本都在自己的屋里背书温书,或者练字。

    王大毛则是带着他大儿子以及两个超过十四岁的孙子下田干活。

    捡柴劈柴之类的。

    偶尔还会去山上外围打打猎。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之外。

    剩余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

    因此正常在家动弹说话的基本也就只有乔木和她儿媳妇,以及大孙媳妇外带她大孙媳妇的小儿子。

    家里就这么几个人。

    活是绝对没有办法推脱的。

    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妯娌之间互相推脱了,因为已经没妯娌了。

    曹大妞她是能把手里的活推脱给她婆婆做,还是能推脱给她太婆婆做,家里三个女人她辈分最低。

    再加上她大儿子还没结婚。

    她也没儿媳妇可以使唤。

    因此这家里大部分活都是她来干,活基本都由一个人干了,王李氏这个做婆婆的又能再说些什么?

    要求再多那就太苛刻了。

    就得被人家骂恶婆婆了。

    家里总共就三个女人,曹大妞一个人忙得团团转,乔木嫌呆在家里无聊,是基本不在家呆着的,吃完饭就出去溜达,这就导致家里唯一一个没什么事干的王李氏,显得格外孤独,没人说话的那种孤独。

    过去王李氏的话可是很多的。

    每天早上从起床开始,嘴就一直没停过,早上要开始指使家里三个儿媳妇做早饭刷碗,还要监督家里那些个孩子不能吃太多,不能偷懒等等,哪个儿媳妇,孙女活干的不仔细,或者没干好,她就有了大发雌威的借口,可以训斥她们了。

    从早到晚,家里事不断。

    她嘴里话也不断。

    可是,那是过去,那是家里人多矛盾多的时候,是家里各种家务可以推脱,有人偷懒,有人耍滑。

    而且她一般只指责儿媳孙女。

    对于儿子和孙子。

    是基本不会指责斥骂的。

    现在家里就三个女人,乔木她肯定是不敢说的,剩下唯一一个她能说的大媳妇从早忙到晚,她是能说她大儿媳不勤劳,还是能说她大儿媳妇啥,人家啥错事都没干,她要是再去说,那就是在无理取闹。

    所以王李氏最近只能憋着。

    一天都说不了一刻钟的话。

    还是只能在餐桌上说。

    都快憋出病来了。

    这种日子对于王李氏而言,那真的是要她命呢,为了防止自己被话憋死,她在纠结了两天后就决定出去做媒婆找人说话,打发时间。

    这媒要是做成功了,做好了。

    那能得到别人的感谢。

    还能赚点谢媒钱。

    要是做失败了,做差了。

    那还能一次性得到两家可以吵架的对象呢,正好能让她跟别人对骂一段时间,过一过骂人的嘴瘾。

    怎么着都不亏。

    不过做媒婆也是要有底蕴的。

    不是说想做就能做。

    你至少得有那么一两起帮人成功做媒的经验,这才能跟别人说我是个媒婆,啥经验都没有,人家也不敢请啊,王李氏目前显然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在没有人请没经验的媒婆拉媒保纤的情况下,她也只能拿自己家人下手了,小儿子她不舍得霍霍,可不还有两个孙子呢吗?

    大孙子二孙子也到年龄了。

    现在先定下来。

    明后两年结婚正好。

    曹大妞虽然有心阻止,但她也扛不住王李氏用婆婆的身份压她。

    因此只能满怀担忧的放弃了她那两个儿子的父母之命和媒妁之言权,从此之后,王李氏既是父母之命,也是媒妁之言,彻底的断绝了她那两个孙子自己找对象的可能。

    具体娶谁只能听王李氏的。

    乔木本来是想帮帮忙的,不过在她私底下问过她那两个重孙子。

    并且得到无所谓的回答之后。

    她也就懒得帮忙了。

    当事人对此都无所谓,她没事插什么手啊,真插手了,指不定回头还能被人嫌弃多管闲事什么的。

    所以她就继续坐壁旁观咯。

    权当看热闹了。

    王李氏那是真的说做就做,当天做好决定之后,第二天就拿着她小儿子练字的废纸和一只碳笔,出门从他们山沟村开始做调研去了。

    虽然王李氏不识字,但是她是有一套自己的认知逻辑和记载逻辑的,她用笔记下来的那些东西,别人都看不懂,但是她自己看得懂。

    而她又用不着别人看得懂。

    所以带着纸笔记录很合理。

    至于调研什么,那当然是调研他们村适龄男女以及适龄男女的家庭情况,亲戚关系,本身性格,父母长辈妯娌相处的好不好之类的。

    她自己就是既当人婆婆,又当人儿媳妇,本身也跟妯娌小姑子之类的相处过,因此很清楚家庭和谐关键看什么,也很清楚什么样的人家可以嫁,什么样人家的闺女可以娶,什么样人家勉强可以嫁,什么样人家的闺女勉强可以娶,以及什么样的人家绝对不能嫁,什么人家的闺女绝对不能娶,嫁或者娶,就是把自家和把自家闺女推进火坑。

    这件事吧。

    显然不是个小工程。

    不能说他们村家家户户都有适龄男女,但十家里面有八家有,这是肯定的,因为现在都是大家庭。

    一家二三十口人,三四十口人都很正常,这么多人,肯定是难免会有那么几个适龄的男女青年的。

    所以这意味着,王李氏想要让她的调研结果更加准确些,那就必须摸清他们村八九成以上的家庭的具体情况,这里所谓的摸清不是指摸清表面情况,而是得摸清有些家庭不愿意透露出来,或者没有被人所知道的情况,光知道一些家庭的表面情况是没用的,因为知人知面不知心,谁家会没点不好说的事。

    谁家找媒婆拉媒保纤的时候。

    不是只挑好的说。

    媒人一张嘴,东施变西施。

    媒人一开口,大郎变潘安。

    不过那不是给别人说亲吗,她这是给自己亲孙子说啊,当然得弄清真实情况,哪能就看表面现象?

 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请诛妖邪重孙女(14)

    王李氏上蹿下跳的在村里搞起了调研,估计没有几个月的时间,应该很难得到详细具体的准确信息。

    就算弄到了详细具体的信息。

    接下来她也得忙两孙子婚事。

    王老三和魏三菊则是依旧一如既往地过着自己的日子,虽然总体来讲,比没分家的时候还要稍微辛苦一点,但是他们却是甘之如饴。

    依旧在努力的多攒钱。

    既是为了攒买房子的钱。

    也是为了给儿女攒聘礼嫁妆。

    相比较于王李氏和魏三菊她们那边鸡毛蒜皮的小事,显然还是穿越女王二丫那边的日子过得更加惊险刺激,涉及到的大人物也更多。

    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

    王二丫就已经靠着自己的手段能力,与六皇子展开了深度合作。

    本来吧,即便王二丫救了六皇子他们,六皇子他们也不可能看得上一个普通老百姓,还是个女子。

    有些话说出来不好听。

    但的确是事实。

    勋贵世家们看不起没有功名底蕴的普通老百姓,更看不起这些普通老百姓当中的女性,普通老百姓在他们心目中就已经是愚昧的存在了,又更何况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