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南明第一狠人-第4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行家面前李定国没必要班门弄斧。
李定国说罢,郑成功便点了点头道:“可,我这便去和于七、何守义等人商议。”
宁远大捷!
消息传到京师,京师百姓欢欣鼓舞。
至于天子朱由榔更是龙颜大悦。
这是明军重返辽东后的第一战,赢得如此干脆漂亮,可谓士气大振。
此战过后明军的信心大增,对接下来的战斗大有裨益。
作为大明皇帝,朱由榔自然要颁旨奖赏有功将士。
普通士兵们自然好说,论功行赏即可。
但高层将领就有些麻烦了。
尤其是李定国、郑成功这两位。
二人都是一字亲王,可谓是位极人臣。
再封赏朱由榔实在不知道封赏什么了。
总不可能朱由榔把皇位让出来吧,再说一个皇位也不够分啊。
朱由榔自嘲了一番,暗暗思忖道。
加封太师太保?还是多赏赐些金银。
恐怕也只有如此了。
随着辽东战役的步入正轨,朱由榔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考虑向辽东增派人手驻防了。
宁远只是第一步,之后还有松山、杏山、锦州。
这些地方原先都是明军的地盘,现在朱由榔要一个个收复之。
再之后才是攻打沈阳、辽阳。
这两地目前是清军囤积重兵之地。
可以说清军的家底都压到了这两座城池。
如果能够拿下辽阳、沈阳,才是真正意义上拿下辽东。
之后一路平推拿下赫图阿拉,便彻底完成了几代帝王未完成的事业。
大明能够走到今天殊为不易,朱由榔自然会好好珍惜。
这些都是大明将士们用鲜血换来的,朱由榔不会忘记他们。大明也不会忘记他们。
大明真的要中兴了吗?朱由榔觉得十分激动。
第七百二十一章 民心所向(第三更!求订阅求月票!)
宁远失陷的消息传到沈阳,孝庄直接昏死了过去。
御医好不容易才把她救活,孝庄情绪彻底崩溃,直是嚎啕大哭停不下来。
她也顾不得威严顾不得失仪,就像一个孩子一样发泄着情绪。
群臣们也不敢多说一句话。
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太皇太后如此失态。
不过也难怪,太皇太后在宁远城耗费了太多的心血,甚至派了遏必隆、索额图两名重臣数万大军驻守。
一招失守,全部心血付诸东流。
有道是一处守不住,处处守不住。
明军已经拿下了宁远,便在辽东有了据点。
靠着这个据点为跳板,明军可以很好的向北推进。
虽然还有松山、杏山、锦州等地,但多半也是守不住。
这口气没有咬住,多半是要一泻千里了。
其实清军虽然元气大伤,但也不并不是完全丧失了战斗力。
毕竟清军八旗主力也只是折损了两成,剩下的还有七八万人左右。
七八万八旗兵就是满清皇族的安全保证。
只要他们在辽东就翻不了天。
可是明显可以看出太皇太后已经没有多少底气了。
接连的失败让大清自上至下都弥漫着一股颓败的气息。
这种状态下清军基本打不了硬仗。
但现在的情况是现实推着你往前走,让你不得不陷入到泥沼之中。
你不想打也得打,不打就是等死。
哎,希望太皇太后能够尽快的从阴霾之中走出来。大清不能没有她啊,若是太皇太后倒了大清也起不来了。
沈阳城的氛围并不怎么好,这是自上至下传导出来的信号,城中百姓人人自危。
有门路财力的都在想怎么改换门庭,提前逃出去。
毕竟如果明军真的打过来,作为战败方他们是没有任何议价权的。
而如果能够提前投靠明军,待遇肯定是要比战败的时候再被迫投降来的好。
至于清廷方面会怎么想他们根本就不在乎。
自古以来就是能者坐江山。
当年崇祯末年风雨飘摇,朱家江山不稳,百姓们还不是都跟着剃发易服。
如今朱家有了上天垂青,气运占了绝对的上风。
这种情况下百姓们转而投靠明廷是再正常不过了。
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沈阳城中首富何明昊便是起了投靠明廷的心思。
他叫来自己儿子何存旭在屋中聊了起来。
“存旭啊,如今清廷失势,依为父看估计是撑不了多久了。据说宁远如今驻扎了明军二十万大军。不日他们就会开拔继续向锦州方向。我估计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打到沈阳了。”
“嘶!这么快!父亲大人,明军莫不是脚下踩了风火轮吗?”
“且不管这些了,为父是在为家族考虑。咱们何家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主动向明廷示好。”
“父亲大人说的是,您的意思是?”
“趁着沈阳还没有被清廷下令封城,你替为父跑一趟锦州吧。若是能够遇到明军将领,把咱们愿意投靠的意思带到。”
“尊命,儿子一定不让父亲大人失望。”
…
…
何存旭得了父亲的命令立即开始准备出发。
由于这件事不宜让太多人知道,何存旭并没有告诉太多了。
他只带了几个亲随便出了沈阳城,驾着马车沿着官道一路向锦州方向而去。
“大少爷咱们这是要去哪里啊?”
“去锦州。”
“啊?锦州,那么远?去那里干嘛啊。”
“不该你问的事情不要问,驾好你的马车。”
“是,是小人多嘴了。”
虽然已经是春天,可辽东的官道上仍然看不到什么生机。
路上偶尔能够看到不少流民,好在不是成群结队的。
饶是如此,何存旭还是感到很恐怖。
若是流民饿极了是什么都吃的,人也不例外。
像他这样白白胖胖的富家子弟,在流民眼中就是肥肉。
何存旭后悔自己没有带太多的护卫。
但是转念一想带那么多护卫,花销多且不说,实在是太引人瞩目了。
似乎也只能低调一些。
罢了,他们运气应该不会这么差吧。
…
…
于七跟何守义在拿下宁远之后立即率领水师北上。
他们十分希望复制觉华岛成功的经历,只要能够再寻找到一处岛屿落脚,然后配合明军主力推进,拿下几处城池应该不在话下。
对此于七跟何守义可谓是信心满满。
“于总兵,你说我们在牛驼岛落脚如何?”
何守义一边看着地图一边分析道:“牛驼岛在觉华岛北边,大小和觉华岛相仿,这里距离陆地也近,十分适合进攻。”
“这牛驼岛上应该不会有鞑子吧?”
于七有了上次在觉华岛的经历,对此事十分看重。
万一真的有清军或者容易引起清军的注意,那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应该不会。有了宁远大捷,鞑子估计已经吓破了胆。他们能够守在松山、杏山、锦州就已经算是不错了,怎么可能还有精力驻守牛驼岛。咱们啊尽管放心的去。”
“好,那就去牛驼岛!”
…
…
三日后明军抵达了牛驼岛。
和觉华岛不同,牛驼岛没有码头,很显然是一个较为原始的岛屿。
好在有一处港湾比较适合停泊船只,明军并没有为此耗费过多的精力。
只是上岛之后的事情就比较麻烦了。
毕竟岛上几乎没有人住过,营房这种东西都得从头搭建。
这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没有营房将士们睡觉都有问题。
于七跟何守义商议一番后立即决定到就近的灌木丛中砍伐树木来搭建营房。
营房不能搭建的太过简陋,毕竟这之后的个把月乃至几个月他们可能都要生活在这里。
营房搭建好之后还要搭建寨墙。
这既是为了抵御清军也是为了抵御野兽。
毕竟这牛驼岛上是肯定有野兽的。万一晚上的时候这些野兽外出觅食,将士们没有任何保护很容易受到威胁。
于七跟何守义还是要对将士们的性命负责的。
事关自己的切身利益,将士们都很积极热情,立刻投身到营房建设中。
…
…
第七百二十二章 进攻塔山(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过了宁远,最近的城池便是塔山。
李定国和郑成功的大军并没有做太多时间的耽搁,而是直接向塔山进发。
如果想要在夏天结束前收复辽东,他们就必须使自己的动作更迅速一些,不能在这些城池上耗费过多的时间。
与宁远类似,塔山也是距离海边很近的。
所以李定国和郑成功决定故技重施,利用水师的优势先占据一个岛屿。
一来便于打探情报,二来也容易以此做跳板进行又一轮的进攻。
所以于七和何守义从海路先行一步,李定国和郑成功则率领大军向塔山挺进。
原本以为清军会像在宁远一样死守,没想到抵达塔山附近后,他们发现清军已经提前构建好了一条防御工事。
很显然,这条防御工事是模仿明军战壕来的。
不管是外围的障碍,还是供士兵们躲避炮火的战壕,一切都和明军的套路很相似。
这帮清军真的不要脸啊。
李定国心道。
“忠王你觉得现如今该如何行事?”
清军的变招有些出乎李定国的意料,如此一来于七跟何守义的作用就淡化了。
但还是可以通知他们从背后发力,虽然无法彻底将塔山围死,但总归是会给到清军压力。
当然,主要的进攻还是由李定国他们发起的,是以他才会这么问郑成功。
郑成功沉吟了片刻道:“其实正面强攻也不是不可以。鞑子虽然也搭建了防御工事,挖掘了战壕。但他们的火炮没有我们适应这种阵地战。真的打起来,我们还是能够占据优势的。”
李定国点了点头。
郑成功说的不错。
单纯就火炮的威力而言,清军的红衣大炮并不输明军。
但要论火炮的适应性,肯定是明军的野战火炮更为犀利。
据说这些火炮都是普鲁士人的发明,皇帝陛下十分信赖。
“那就攻吧。既然鞑子不想玩攻城战,我们就陪他们玩玩对攻战,让他们输的心服口服。”
事实上对攻战对明军反而更有利。
只要掌握了节奏,明军可以迅速的击溃对手。
既然李定国和郑成功已经达成了一致意见,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传达命令了。
明军主力有十余万人,要将命令全部传达下去也颇会耗费一些时间。
几十上百名传令兵骑着马在军中飞驰,将两位王爷的命令尽可能快的传达给每一名士兵。
“终于能跟鞑子痛痛快快的干一仗了。”
“以往鞑子都是龟缩在城池里,不敢跟咱们正面硬刚,今日是怎么了?”
“你管这么多作甚,能正面硬刚还不好?就鞑子这帮怂样,能有个屁的出息。咱们只要一发力,他们就得做鸟兽散。”
“就是,就是。打的鞑子屁滚尿流。”
“跟鞑子们拼了!”
“为了大明,为了陛下!”
明军将士们士气如虹,个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但各级军将却没有立即下令进攻。
因为在进攻之前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