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南明第一狠人-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怕什么,上一次鞑子不就是来势汹汹吗,结果呢还不是被于将军打的屁滚尿流,跑的人影都不见了。”

    “此一时彼一时啊。这一次鞑子据说要调集大量八旗兵呢。”

    “啊?八旗兵?真的假的啊?”

    “这还能有假啊,布告里写的清清楚楚呢。于将军已经决定撤离,贴出布告呢就是想看看有没有百姓想跟着一起走。凡是想要跟着于将军走的都可以报名,然后就可以登船转移了。”

    “这这是要去哪里啊”

    “听说是浙江。”

    “浙江啊我就知道杭州,杭州是个好地方啊。不过好像很远的样子。”

    “若是走陆路是有些远,不过若是浮海走海路倒不算太远。”

    “这样子啊,你你打算走吗?”

    “当然要走了。留在这里作甚?等着鞑子打过来杀吗?你可别忘了我们现在可是都把辫子剪了的啊。鞑子若是真的打过来,我们是必死无疑的。”

    “是啊,差点忘了这事了”

    “那报名的地方在哪里?”

    “就在城中府衙外面。”

    “走,我们这便去!”

    一时间城中府衙外的空地成了登州城中最熙熙攘攘的地方。

    城中的百姓们闻讯后蜂拥而至,他们生怕自己来的晚了就没有名额登船了。

    若是被留了下来岂不是死路一条?

    鞑子来了岂能放过他们这些剪掉辫子的人?

    但在得知报名没有名额限制,只要报名皆可以登上船去浙江后,这些百姓们总算可以长松一口气了。

    他们一边念着于将军是个大善人,一边将自己的亲戚名字全部过一遍,生怕忘了一个。

    具体的登船时间会另行通知,据说是分批次的走而不是一次拉完。

    这也好理解,毕竟登州的船只有限,肯定要跑好几次。

    于七起义后的这几个月可以说是登州百姓们过得最幸福的一段时间了。

    轻徭役、薄赋税,百姓们几乎没有什么压力可言。

    虽然知道这也只是暂时的,但能过一天好日子算一天啊。

    相比较于鞑子的压迫式统治,他们的日子已经好了很多了。

    至于说到了浙江以后日子会怎么样谁也说不好,但再差也不会比留在登州继续被鞑子蹂躏强吧?

    即便是分不到土地,但做点小生意谋生应该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人嘛,挪到哪里都能活,没必要在一个地方拴死。

    就当这次去浙江是一个新的开始了。

 第四百零五章 天子驾临(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朱由榔的圣驾在群臣的前簇后拥下过九江经安庆,终于抵达了南京城。

    郑成功父子早已携城中官员在燕子矶迎接。

    朱由榔见到浩浩荡荡的迎驾人群心中十分满意。

    郑成功还是用心了啊。

    其实一开始朱由榔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紧张的,但现在这种情绪已经荡然无存。

    “忠王辛苦了。”

    见到郑成功,朱由榔第一句话便是夸赞。

    郑成功连忙道:“臣惶恐。”

    这都是老套路了,不过君臣二人却是动了真感情的。

    “陛下,城中一切事宜都已准备妥当,还请陛下入城。”

    郑成功态度十分谦恭,也确实只有当今天子能够令他如此。

    “入城倒不急,朕想先去拜祭一下孝陵。”

    朱由榔毫不犹豫的说道。

    郑成功听的一愣。是啊,他怎么把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当初他攻打南京时都在入城前拜祭了孝陵,何况当今天子乎。

    作为朱家子孙这种时候要是不去孝陵拜祭实在有些说不过去,甚至还会被扣上不肖子孙的帽子。

    只是郑成功之前毫无准备,天子突然说要去孝陵他有些手足无措。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

    朱由榔和声问道。

    “呃,没有臣这就去准备。”

    朱由榔看的出来这件事是在郑成功意料之外的。不过他心意已决,只会在祭拜太祖皇帝之后再入城。

    对于孝陵郑成功可谓是轻车熟路了,他连忙命人去准备,天子的銮驾也在缓缓向之移动。

    双方十分有默契的配合着,等到天子驾临孝陵时,那里的人刚刚准备好。

    太祖皇帝,朕来了!

    朱由榔在心中如是感慨道。

    在左右簇拥下朱由榔走在神道正中。

    左右两侧是郁郁葱葱的松柏。

    哪怕满清入关拿下南京后,也没敢破坏孝陵的一草一木。

    大概是他们怕朱元璋来找他们索命吧。

    不管怎么说孝陵是保存的很完好的,这一点确实值得欣慰。

    朱由榔从城门洞进入方城,算是来到了孝陵的核心区域。

    主殿之中供奉着太祖皇帝朱元璋的牌位,香显然是一直点着的,从积下的灰烬就可见一斑。

    朱由榔走到正前跪倒在蒲团之上。

    群臣见状连忙也都纷纷跪倒。

    朱由榔来之前早已打好腹稿,此刻便顺势念了出来。

    “不肖子孙朱由榔拜见太祖高皇帝。得蒙祖宗庇佑,朕接连光复数省,大明中兴有望。这才敢到您老陵寝前叩拜谢恩。”

    朱由榔说的几度哽咽,倒不是有意为之,而是确实情之所至。

    天子都这般模样,群臣都将头埋得更低了。

    在场众将臣之中除了张煌言基本都有黑历史。

    譬如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出卖了隆武帝。又譬如夔东十三家当初追随李自成逼死了崇祯帝。

    李定国就不用说了,他当初是巨贼张献忠的义子,唯张献忠马首是瞻,甚至连姓氏都改了。

    如今在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牌位前,他们或多或少觉得有些紧张和不自在。

    “朕能有如此成就,非朕一人之功也,实乃群臣诸将拼死效力鞠躬尽瘁矣。还请太祖高皇帝您老庇佑,让不孝子孙能够荡平虏寇,光复天下!”

    听到这里包括夔东诸将、郑成功父子、李定国等人在内的一众文臣武将皆是眼前一亮,心中的那份惶恐也随之一扫而空。

    天子在太祖皇帝牌位前的这段话就是在给他们定性啊。

    他们不是曾经的“乱臣贼子”,而是有功于江山社稷的能臣功臣!

    就像当初大唐刚刚建立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一样!

    其实一开始他们心中多多少少会有些担心,皇帝陛下会不会秋后算账。

    可现在看来,天子的心胸真是比大海还要宽广啊。

    他们之前有过那种想法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朱由榔又在祖宗牌位前起誓一番摆足了样子,这才起身朝外走去。

    群臣见状也纷纷起身相迎。

    “陛下英明神武!大明中兴有望!”

    “大明天下无敌啊!”

    “鞑子已如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了!”

    “臣等愿为陛下效死力!”

    朱由榔双手向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

    他清了清嗓子道:“诸位的决心朕是知道的,不过还是等到出了孝陵再说吧。莫要扰了太祖高皇帝他老人家清净。”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自己实在是有些聒噪了。

    朱由榔在群臣的簇拥下出了方臣,一路沿着神道往外走。

    等到彻底出了孝陵朱由榔才开口道:“可以准备入城了。”

    朱由榔是大明天子,一举一动都受到万民关注。

    便是小小一个入城事宜也得准备的妥当才行。

    既得让百姓们看到天子尊容,又不能威胁到朱由榔的安全。

    这个度的拿捏确实不太好做。

    不过朱由榔相信郑成功一定能够把这件事办好。

    他有这个能力。

    南京城可谓是整个江南最繁华的所在,也就是杭州可以和之一争高下。

    城中百姓逾百万,市井繁华百姓安乐。

    哪怕是满清南下后这一点也没有太大的改变。

    毕竟底子摆在这里,再折腾也差不到哪里去。

    当然最重要的是南京并没有受到过满清大规模的屠城,这一点是其他城池比不了的。

    终于在一应事宜准备妥当后,朱由榔在群臣亲军的簇拥下骑着一匹白马进入城中。

    百姓们得知天子要入城,纷纷站在街道两侧拼命伸出脑袋想要一睹天颜。

    “这就是皇帝陛下吧?果然长得有帝王之姿啊!”

    “啧啧,这副金甲实在太衬陛下了。”

    “怪不得大明能够一直打胜仗呢。原来是有这么一位英明神武的陛下啊!”

    “有如此强军,何愁天下不兴,鞑子不除!”

    “嘿嘿,我早就说了鞑子不过是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多久了。等到王师一来,他们就只有跑路的份。”

    “听说湖广、江西都收复了,接下来该是南直隶了吧?”

    “若是扬州收复了,我倒想去游一游瘦西湖。”

    “唉,都回来了,都回来了啊!”

 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的展望(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朱由榔进入南京城后直奔宫城而去。

    南京紫禁城比北京紫禁城营造时间更早,规模也更大。

    除了稍显的有些破旧之外,几乎找不出任何的缺点。

    之前朱由榔不管是在滇都昆明还是在蜀中,基本上住的宫殿都是微缩版的。

    更不用说在湖广和江西住的离宫行在了。

    与南京紫禁城相比,朱由榔之前住过的宫室全部加在一起还不足一成。

    朱由榔在群臣簇拥下来到大明门。

    这里在满清入主后曾经改为大清门,现在理所当然的重新改回了大明门。

    过了大明门就算进入了皇城,六部九寺等各个衙门基本都在这里。

    沿着宽阔的青石板道继续向前走便能来到宫城大门前。

    朱由榔本来可以乘轿,但他特地下旨要步行。

    正是将士们无所畏惧的浴血奋战,让朱由榔有了机会重新站在这里。

    他要好好享受这种君临天下的感觉。

    朱由榔放眼望去,南京紫禁城真是太雄伟了。

    先人们费尽千辛万苦修建的宫殿,创下的基业不能毁在朕的手里!

    朱由榔在心中暗暗发誓道。

    虽然时间有些紧张,可郑成功还是把宫殿打扫的很干净,做到了一个人臣该做的一切。

    朱由榔从汉白玉石桥上跨过,望着金水河有那么一瞬间出神。随后他阔步向前,从最中间的门洞进入午门。

    进入这里便是真真正正的紫禁城了。

    南京紫禁城损毁比较严重,弘光帝登基的时候三大殿中有两个都已经损毁到不能使用的地步。

    虽然后面有所修缮,但因为弘光朝廷只存在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所以其实也没有完全修好。

    好在朱由榔也不打算在三大殿临朝。

    现在朝廷班子还没有搭起来,满打满算文武官员加在一起也就几十人,上朝连人都凑不齐也太寒碜了。

    朱由榔决定在寝宫召见群臣,也算是一个微缩版的朝会。

    召见的臣子中以武将为主,夔东诸勋、郑成功父子、李定国及其心腹是必有的。也不乏一些早年就追随朱由榔的文官。

    虽然他们的能力未必比得上文安之,但忠心程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现如今朝廷人才紧缺的问题暴露了出来,朱由榔决定开设恩科,尽可能的网罗一批人才。

    虽然科举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毫无疑问眼下科举就是最好的维护朝廷统治的方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