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开局绑架太平,我守捉三十年-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定要让全天下的士绅百姓都知道,她武媚乃是天命所归!

    裴绍卿微微一笑又道:“却不知天后准备让秘书监和翰林院抄录多少卷?”

    武则天已经有些不耐,但还是忍着不快说道:“我大唐之疆域不下万里,共辖有十道三百六十余州一千五百余县。”

    “各州府及县府至少五卷。”

    “还要赠与四夷之藩属邦交国。”

    “所以怎么也得抄录一万卷吧。”

    “要这么多啊。”裴绍卿笑了笑,又岔开话题,“这个书卷是真长啊,却不知道总共有多长?五丈不只的吧?”

    高凌松道:“六丈三尺。”

    “这么长?”裴绍卿道,“读起来岂不是很麻烦?”

    说完伸手指了指高凌松等太监,又接着说道:“天后为了阅读此卷,竟需要七八个人协助,太也麻烦。”

    “又比如,我要查阅卷末的某首诗,”

    “岂不是就要将整个卷轴全部展开?”

    “如此实在费时费力更费人手,太不方便。”

    刘祎之道:“裴司丞的意思是说,将之截为数卷?”

    “此断然不可!”武承嗣反对道,“文曲星君所献之1024首祥瑞诗乃是一体,怎可以为了方便阅读而将之截为数卷?”

    这下武则天彻底不耐烦了。

    乱七八糟的在呱噪些什么呢?

    “裴司丞,你究竟想说什么?”

    裴绍卿便知道火候已经差不多。

    当下裴绍卿从衣袖中取出刚做好的线装书。

    “禀天后。”裴绍卿双手托举着线装书说道,“臣有本奏。”

    武则天还道裴绍卿托着的是奏疏,随手就拿过来。

    但是拿过来之后随手一翻,就发现了不对。

    奏疏本质上其实还是卷书,只是将卷轴改成折叠。

    但裴绍卿呈上的这本奏疏,却并不是折叠的卷书,而是裁开的一页页纸张,并且通过右侧的页边用麻线装订在了一起。

    翻了几页,发现竟是意外的方便。

    武则天一下就意识到了这本“奏疏”的不凡之处。

    要是将大唐的卷书改成这个样式,阅读将变得极其方便,收藏书籍所需要占据的空间也将大大的减少。

    此物功在千秋啊!

    武则天内心已经风雷涌动。

    但是脸上却仍是波澜不惊。

    “裴司丞,此物可有名称?”

    “回天后。”裴绍卿恭声道,“此物名曰,线装书。”

    “线装书?”武则天看了看装订的麻线,颔首道,“倒也贴切。”

    站在旁边的刘祎之、元万顷等人也是十分的好奇,此物竟也是书?

    可是,书籍自古以来不都是卷册状的吗?哪有这样装订起来的书籍?

    武则天随手将线装书递给身边的刘祎之,说道:“诸位爱卿也看看吧。”

    元万顷、杜审言等人便立刻围到刘祎之的身边,争相目睹这本线装书。

    只是看还不够,众人又先后传阅了一遍,然后一个个在那里啧啧称奇。

    “啧啧,书籍竟然还可以装订成这样子?”

    “翻阅起来实在是方便至极。”

    “收藏也是很方便。”

    “是啊,占用的空间可是比卷轴小多了。”

    “要是改成线装书,秘阁能收藏书籍百万册!”

    “天才,这真是天才的创意,裴司丞功在千秋啊!”

    四个翰林学士外加四个弘文馆直学士聚集在一起,先把线装书一顿夸,紧接着就夸到裴绍卿的头上,而且很诚恳的样子。

    裴绍卿伸手一指高凌松他们还举着的卷轴,说道:“启禀天后,何不将此卷轴改为线装书发行天下?如此当可以极大的节约国库用度。”

    武则天闻言顿时间神情一动,倒是个不错的建议。

    武承嗣却眉头一蹙,反驳道:“不可,文曲星君所献之1024首祥瑞诗何等重要,非黄绫卷轴不足以彰显其庄重。”

    “此言差矣。”裴绍卿摇头道,“文曲星君所献之祥瑞诗,重内容,而不重形式,天下士绅百姓也只会传颂诗文及天后的教化之功,而不会在意朝廷是以黄绫卷轴颁行天下,还是以线装书发行天下。”

    “还是不行。”武承嗣急声道,“线装书用的是纸,非常容易破损。”

    “此事简单。”裴绍卿笑着说,“线装书造价低廉,多多发行便是,若五册不够,每地发行五十册够不够?”

    说到这一顿,裴绍卿又对武则天说道:“正因为线装书之造价低廉,所以才更利于此祥瑞的大规模传播,若一县只分得五幅卷轴,要多久才能传遍全县的士子?而若是有五十册线装书,其传播速度便十倍于卷轴,且很有可能传播至乡野最为闭塞之处。”

    武则天便有些意动。

 第44章 皇商第一单

    不当家不知柴米贵。

    对武则天来说,这是一道很简单的选择题。

    当下武则天问:“裴司丞,这样一本线装书的造价是多少?”

    裴绍卿反问道:“臣想抖胆请问天后,这样一幅黄绫卷轴的造价又是多少?”

    这个武则天还真不知道,当下问高凌松道:“高公公,这幅卷轴造价几何?”

    高凌松扳着手指头算道:“这幅卷轴一共用了六丈三尺绫,而且是顶级的江南丝绸,足足比普通的丝绸贵出了四倍。”

    “一匹也就是四丈普通黄绫的市价为1000钱。”

    “所以只黄绫这一项的用度就是7000钱。”

    “此外装裱费用这一项,大约2000钱。”

    “所以这幅黄绫卷轴的造价为9000钱。”

    武则天目光转向裴绍卿,问道:“裴司丞?”

    “高公公,不对吧。”裴绍卿道,“你还没有计算抄录成本。”

    “抄录成本?这个如何能够知道?”高凌松愕然说道,“也没办法计算啊。”

    “有办法的。”裴绍卿道,“为了抄录这一幅黄绫卷轴,刘掌院等八名学士,一共花掉了六个多时辰是吧?”

    刘祎之说道:“确切点说,是六个时辰又七刻。”

    “那就是说,要计算六个时辰又七刻的工钱。”裴绍卿道。

    “这个不对。”武承嗣道,“颁行天下的卷轴又不会让刘掌院他们八人抄录,到时候自然会有秘书监以及翰林院的抄录吏代劳。”

    裴绍卿说道:“那便计算抄录吏的工钱。”

    说到这一顿,又问:“抄录吏月俸禄米各多少?”

    刘祎之答道:“流外官分九等,抄录吏的等级也有高有低,但若一概论之,月俸大约为一千钱,禄米约二十石。”

    裴绍卿点点头又道:“禄米二十石,折一万钱、月830钱,也就是抄录吏的平均月收入为1830钱,算上逢年过节的赏赐福利,月收入应该有3000钱。”

    刘祎之点点头说道:“流外吏员的正当俸禄差不多就是如此。”

    “灰色收入不讨论。”裴绍卿笑笑,又道,“月收入3000钱,按30天计算,那么分摊到每天的工钱就是100钱。”

    “刘掌院等八人花了六个时辰又七刻才抄录完卷轴。”

    “六个时辰又七刻,差不多就是两天的上直时间了。”

    “抄录吏肯定没有如此效率,所以人数和时间得翻倍。”

    “也就是说,至少需要十六名抄录吏,抄录四天时间。”

    “每人每天工钱为100钱,那么总的人工成本就是6400钱。”

    “如此,这幅黄绫卷轴的造价就已经是15400钱,考虑到肯定有污损消耗,所以总的造价至少也得一万六千钱,16贯!”

    听到这,武则天眼皮微微一跳。

    只一幅卷轴的造价就高达16贯。

    一万卷,那岂不是要耗费16万贯?

    眼下国库用度紧张,真不一定拿得出。

    毕竟马上就要举办太子册封大典,过段时间太平也要成亲,还有北境的东突厥西陲的西突厥又反了,真是到处都在等着用钱。

    刘祎之道:“却不知道裴司丞献的线装书又价值几何?”

    “只怕是也不便宜吧。”武承嗣算是跟裴绍卿杠上了,“若用纸张抄录诗文,就必须得用上等蜀纸才行。”

    “上等蜀纸一刀两贯。”

    “抄录1024首诗至少需要两刀蜀纸。”

    “用纸张抄录诗文也一样需要抄录吏。”

    “就算纸张抄录诗文比卷轴要方便些,”

    “但是每本书的抄工费用五贯总是要。”

    “所以每本书的成本也是高达九贯钱。”

    “如此相比黄绫卷轴也就便宜一半不到。”

    武则天脸上露出失望之色,线装书好像也没那么省,关键档次低了许多。

    裴绍卿的目光转向武则天,郑重的说道:“启禀天后,臣有办法将抄录有1024首祥瑞诗的线装书成本价压低到2000钱!”

    “2000钱?”武则天问道,“此话当真?”

    2000钱一本,就可以极大的节约朝廷用度。

    “当真。”裴绍卿肃然说道,“若是朝廷采买五万卷,臣可以更进一步将此书成本价压低至1500钱!”

    “好。”武则天道,“那就采买四万卷!作价六万贯!”

    裴绍卿闻言顿时心花怒放,皇商第一单就此大功告成!

    不过脸上却一脸苦色涩的道:“天后,臣说的是成本价,臣虽说是皇商,但是皇商也是商啊,也是需要食利的。”

    武则天冷然说道:“你竟敢与朝廷言利?”

    “这有何不敢的。”裴绍卿道,“皇帝也不能差饿兵哪。”

    “就六万贯,多一文钱都没有。”武则天若有所思道,“顶多其他方面找补给你。”

    裴绍卿说道:“这样的话,臣有一个请求,秘阁藏书由卷书转录为线装书的项目,必须得交由臣来操办。”

    “而且其采买价格,”

    “得以成本价往上浮五成。”

    “可!”武则天爽快的答应下来。

    在她想来,秘阁藏书虽数量巨大,几达十万余卷之多,但也不是每种都需要转录,有许多藏书除了保留原本外,都可以集合成一册,所以就算以成本价上浮五成的价格采买,又能费得了几个钱?

    看到武则天答应得这么爽快,裴绍卿也是暗暗的得意。

    武则天根本不知道秘阁藏书的真正价值,他真正的意图其实是要盗卖秘阁的版权,别的不说,光是售卖经史子集给关陇贵族以及山东士族就够他赚个盆满钵满了。

    何况就算是1500钱一册的祥瑞诗集,裴绍卿也有得赚,他早就计算过。

    他刚才拿来给武则天他们看的样书是一页纸只录一首诗,但是实际刊印肯定不可能这么浪费,实际刊印时不仅正反面都要刊印,而且每一面要印刷两首甚至三首诗,五言绝句的话一面甚至可以印六首诗。

    所以根本就用不了两刀蜀纸。

    半刀蜀纸就已经是绰绰有余。

    还有抄工,这个就更是全省。

    因为他根本不打算让人来抄,而是准备采用活字印刷术。

    所以四万册一分摊,其成本价充其量也就一贯钱还不到。

    而且裴绍卿还准备改进造纸,用遍布秦岭的毛竹来造纸,到时候纸张成本也会更进一步降低,利润率也会更高。

    最后他还能卖诗集。

    这本诗集卖给朝廷是成本价,卖给关陇贵族和山东士族就不可能是这个价格,怎么也得五贯。

 第45章 弘文馆

    武则天道:“四万卷线装书多久能好?”

    裴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