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匪事-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独龙王竟然在自己眼皮底下逃走了,说出去影响声誉啊!

    “将军不必着急,现在我们还没有离开凤州,只要愿意找还愁找不到独龙王?”百夫长对贺人龙说道。

    “你说的对,本将一定要生擒独龙王,亲手将他交给总督大人。”贺人龙信誓旦旦的说道,“好,你这就安排将士们化妆成百姓前往街道、山寨以及官道周边打听。独龙王是这里的名人,只要愿意打听一定会有他的消息。”

    天下事最怕认真二字,当贺人龙认真对待土匪的时候,按说独龙王的好日子应该为时不远了。

    不过这一次贺人龙失望了,将士们派出去了好几批,官道、山寨、街道、山林,凡是能够想到的地方都安排了暗哨,但几天过去竟然一无所获。原本土匪很猖獗的秦岭里一下子变的安静了,静谧了,万物都安详了,和谐了。

    原本很活跃的独龙王犹如水汽一样在人间蒸发了。

    咋回事呢?

    贺人龙知道土匪是一帮耐不住寂寞的兔子,几天不出来蹦跶蹦跶,心里就憋得难受。

    这次是咋回事,土匪们竟静若处子,一动不动了。

    他们也能忍得住?

    “这是咋回事?那么多的土匪咋一下子都消失呢?”贺人龙把混驴叫来问道。

    混驴属于那种上不了席面的劣质菜。

    虽然投降了贺人龙,但在官军的眼里他依然是土匪,属于不入流的货色。大小事情,贺人龙是不会跟他商量的。

    如果不是还有点利用价值,贺人龙说不定会一个在阳光普照的日子里把混驴给灭了。

    对于贺人龙来说,杀混驴这样的货色根本不用选择时间,不管是阳光普照,还是阴云密布,想杀他只是一个意念。

    听到贺人龙的质问,混驴紧张的不行,“将军英明神武,所到之处,摧枯拉朽,土匪们闻风丧胆,哪里还有胆量出来折腾呢?”

    这倒也是,但如果土匪们都不出来,贺人龙剿灭谁呢?又怎么完成任务呢?拿什么给洪承畴交代呢?

    不行,我不能让土匪们蛰伏不出,必须让他们跳出来,然后将他们一网打尽,全部斩杀。

    “你给本将想个办法,让山里的土匪都出来活动,然后本将一次性将他们连根拔起。”

    这话的意思很明确,我带兵过来是挖根的,不是来割韭菜的。

    挖根和割韭菜都是俗语。

    挖根的意思就是一次性了结永绝后患,甚至连对方的后代都给解决了。用在剿匪上就是从此以后秦岭山里再也不会土匪为患了,彻底解决了,连土匪的后代都给弄死了。

    割韭菜的意思就是割完这一茬之后,过不了多长时间,还会长出一茬新韭菜。

    贺人龙想挖土匪的根,但土匪们却躲藏在山里跟他躲猫猫,就是不出来。

    秦岭大的去了,只要土匪们躲进山里自力更生,过着男耕女织的神仙生活,官兵是绝对不会找到的。

    咋办呢?

    要说这土匪的坏点子或者孬伎俩真是不少,混驴听罢狠狠的思考了一会儿对贺人龙道:“将军如果时间充足完全可以采取虚实结合的办法对付土匪。”

    虚实结合?

    “说说你的思路。”贺人龙一听这话就知道这小子又想出坏主意了。

    “经过这两场战斗之后,独龙山和草坪山两大土匪折损严重,残匪所剩不多,而且四散逃离;也让周边的土匪们意识到自己根本不是官军的对手,野牛坡、神仙岭等土匪得到消息之后蛰伏不出。”

    “嗯………,有些道理。”贺人龙对混驴的分析表示认可。

    混驴继续说,“只要将军待在凤州,他们是绝对不会出来的。但如果将军离开凤州,我想过不了几天土匪们一定会出来的。不仅如此,甚至连躲藏起来的独龙王也会出来抢劫。”

    混驴的话让贺人龙茅塞顿开,“你说的很对,土匪们之所以蛰伏不出,主要还是因为官军在城里,你的意思是要本将离开凤州。”

    “我正是这个意思,如果贺将军愿意离开凤州,我想用不了几天时间隐藏在山里的土匪们一定会出来折腾。到那时,将军只需要一个回马枪,定能将他们一网打尽的。”

    自己人整自己人一定是整的最狠的,因为他最清楚自己人的软肋在哪里。

    贺人龙一听立即明白混驴的意思了,“你说的很对,依你之见我应该带兵藏在什么地方?”

    这倒也是,山里城池之间距离是很远的,地方选不好,要想杀回马枪很有难度。

    混驴淡淡一笑道:“将军只需要把消息放出去,然后带兵出城做做样子即可。至于藏兵马的地方,小人也想好了,将军可以将本部兵马化整为零隐藏在凤州城以及周边村子里就可以了。”

    好办法,真是一个好办法啊!

    听完混驴的建议,贺人龙心花怒放,“你小子真不愧是当土匪的,想办法的思路都跟人都不一样,好,就这么办。”

    凤州府衙。

    贺人龙真是行伍出身,做事性子很急,说干就干,当天晚上,贺人龙将凤州乡绅贵族以及有头脸的富商里正召集在这里。

    “诸位凤州士绅,自从月初本将带兵进驻凤州剿匪以来,经过几场战斗,现在凤州周边的土匪几乎被全部歼灭。昨日,本将接到总督府公文,要求我明天一早带兵赶回固原,我本想多待几天,无奈军令如山,不得不走啊!”贺人龙对凤州士绅说道。

    要走了?

    听完贺人龙的话,有人说话了,“将军神威盖世,武功超群,短短几日便解决了危害多年的匪患,让凤州重回大明治下。只是将军走后,凤州的事情该由谁管理呢?”

 第132章 无主的凤州

    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你来的时候凤州是有人管理的,而且还管理的不错;现在你要走了,凤州谁来管理呢?难不成让凤州人自己管理自己。真以为凤州是人民自治管理啊?

    面对这个很现实的问题,贺人龙笑了:“我刚来的时候就已经给诸位选好治理凤州的人选了,我走之后,诸位可以请老书吏暂时代管凤州。”

    哦……,原来是这样。

    老书吏虽然脾气怪了点,但人家毕竟是在府衙干过的,多少有一点管理城市的经验。

    “既然将军把什么都想好了,我等恭祝将军一路顺风,回营后步步高升。”凤州士绅说道。

    此时凤州士绅说这话其实跟请你赶紧滚蛋差不多。

    虽然贺人龙是官兵将领,也是朝廷命官,但自从此人进驻凤州之后,并没有给凤州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市场关闭了,城门关上了,就连百姓家的房门也要关闭,这哪里是治理州县,纯粹是要困死百姓啊!

    好端端一座城池让你管理成这样还不让土匪管理,至少人家还让百姓上街做生意,还允许商品贸易,还知道派兵护商。

    虽然方法简单了点,但实际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现在独龙山被烧了,草坪山也被打烂了,今后凤州百姓去哪里找这么好的土匪呢?

    “人龙感谢诸位士绅在这一段时间对我和大军的关照,我们就此别过。”说罢,贺人龙起身准备离开。

    客套话还是少说点吧,要走就赶紧走。

    既然贺人龙起身准备送客,诸位士绅知趣的起身离开凤州府衙。

    走就走,贺人龙为何要向凤州士绅通报此事呢?这其实是他的计谋。

    在贺人龙看来凤州之所以土匪这么多,肯定有民匪勾结的现象,官匪一家,民匪一家的事情见得实在是太多了。

    现在土匪躲在山里不出来,并不代表他们没有跟城里有往来,只不过是把过去明面上的往来变得更加隐秘了。

    今天他之所以当着这么多士绅的面说自己要离开的消息,实际上就是想通过士绅百姓的嘴,把消息传给山里的土匪。他坚信用不了几天,土匪们一定会知道自己离开凤州的消息。

    第二天一早,贺人龙带领的大军便浩浩荡荡的开出了凤州城,为了让声势更大一些,贺人龙命令官兵边走边敲锣,而且还声音很大的喊叫道:“将军凯旋,闲人避开”等口号。

    在众人注视的目光中,贺人龙的队伍离开凤州向北边的凤翔府方向而去。

    走了,就这么走了。

    望着贺人龙大军离去的背影,城里看热闹的,路边拔草的,官道上走路的,山边采药的等等,各色人等无不感到意外,感到兴奋,或者是感到无所适从。

    要不是怕人看见自己失态,有人都准备跳骑马舞了。

    官兵走了,凤州这块蛋糕又空出来了,该由谁来分蛋糕呢?

    临时代管的老书吏在思考这个问题,士绅中有想法的人在觊觎这块蛋糕,更重要的是山里的土匪也重新打凤州的主意了。

    要说临时代管的老书吏还真是一个不错的人,辛辛苦苦读书那么多年,又在府衙里当差那么多年,在别人思考如何投机倒把的时候他在认真工作,当别人喝酒聊天的他在认真工作,当土匪打进来的时候,如果不出意外他还会认真工作的,只不过府衙给的钱太少了,不足以让他养家糊口,只好上山采点药材,打点野味补贴家用。

    因此躲过了土匪的屠杀,这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官军占领凤州的时候请自己来管理城池,无奈性格耿直不愿意当别人的傀儡,又一次回到家里种地去了。

    现在终于把管理城市的机会留给自己了,但他却犯难了。

    管理城池需要钱财,他该从什么地方弄钱呢?

    按说应该是朝廷发放,可自从陕西大旱之后,朝廷就不给凤州发银子了。

    朝廷不给也行,凤州府衙自己可以通过税收的形式自筹资金,但是凤州府衙又在哪里呢?

    官兵没来之前是土匪管理,所有的税收土匪早就拿走了。官兵来了之后也收过税,虽然为数不多,但也被官兵连同独龙山抢回来的财产一起带走了。

    临走前贺人龙到时给凤州留下了几十两银子。

    但偌大的凤州府衙是这点银子能维持下去的吗?显然不行。

    咋办呢?

    那就按事情的紧要程度来办理。

    当下什么事情最重要呢?应该是守卫城池。

    上任后的老书吏立即用这点银子请了十多个人把东南西北四座城门看好,严防死守,防止外人入侵。

    城之所以称之为城,因为有城墙、城门和城垛等守护着里面的百姓,如果没有了城池,凤州百姓跟住在野外是差不多的。

    但是四座城门才十多人守护,太少了吧。

    这种守城方式简直就是看门大爷的守门方式,咋行呢?

    老书吏也知道不行,但他也没有办法,因为手里没有更多的钱雇人。

    就这点钱还指不定能坚持几天呢?

    雇人守好门之后,老书吏便把凤州的士绅豪门以及读过书的秀才举人请来商量事情了,顺便想让这些人出点钱帮助凤州度过危机。

    经过这次商量,老书吏才知道这些有钱人真他妈不是东西。

    城东的李财主说,“出钱可以,但你要把我的左右邻家都搬走,把我家的院子扩大一倍。”

    城南的王掌柜说,“这几年兵荒马乱的,我其实根本就没钱,你们看着办,我就不出钱了。”

    城北的何掌柜说的更绝,“此前我们老何家的祖坟城南,自从明洪武年间跟城南的王氏发生争执后,这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