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匪事-第2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从这里出兵除了进攻西安城比较近之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可以分兵进攻凤翔城。

    在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周耀宗早已经想好了说辞。

    现在,高迎祥的农民军还在湖北襄阳地区,要想从傥骆道进攻西安城,首先应该从这里继续向西进入汉中平原,然后才能够翻过秦岭进入关中。

    所以,当下高迎祥的主要任务就是进攻汉中平原,然后实行他的第二步计划通过傥骆道进攻西安城。

    就在高迎祥计划进攻西安城的时候,新任陕西巡抚孙传庭也没有闲着。

    说实在的,这位新任的陕西巡抚孙传庭大人真可谓是大明王朝最后的忠臣。

    虽然顶着很大的压力和别人的非议,但年今五十的孙传庭依然风尘仆仆的来到了陕西。

    不过等待孙传庭的不是夹道欢迎而是没人理会。

    更为重要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孙传庭意识到此时的陕西虽然有那么多的官员在管理,但关键时刻能够起到作用的一个都没有。

    三边总督洪承畴他是指不上他,因为人家的驻地在宁夏固原,而且人家防守的重点也不是陕西的关中平原,更不是你孙传庭的西安城。

    山西总兵虽然距离陕西不远,但自从曹文诏战死之后,新任的山西总兵能够把自己地盘上的事情管好就很不容易了,更不用说管你陕西的事情。

    由此可见,陕西的事情还得陕西巡抚自己来管。

    怎么办呢?

    兵马是没有的,因为能打仗的兵都在洪承畴那里。钱粮也是没有的,因为陕西的钱粮基本上都用来赈灾了,如果还有剩余的话,也让陕西的官员们瓜分的所剩无几了。

    既然什么都没有,那么孙传庭这个陕西巡抚该怎么办呢?

    大家都在看他的笑话。

    老祖先告诉我们,谁笑到最后谁就是英雄。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孙传庭做出了一个谁也不会想到的巨大决定,他要自己招兵买马来对付农民军。

    英雄啊!

    到了这个时候,人家还能够想出来如此扭转乾坤的好办法。

    既然要招兵买马,钱粮咋办呢?

    孙传庭决定省吃俭用也要养活军队。

    想法一旦成熟之后,孙传庭没有在西安建立自己的军队,而是来到了陕西的最北端榆林。

    为什么要选择榆林这个地方呢?

    那是因为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都是这里人,孙传庭决定用当地人对付当地人。

    唯有这样才能够一举成功。

    要知道明朝末年,陕北一带是很穷的,只要有人愿意给他们吃喝,随随便便召集几万人的军队是不成任何问题的。

    更何况这次招兵还是巡抚大人亲自招兵,所以报名的人就更多了。

    在这些报名的人中间,孙传庭经过慎重挑选,最后留下了一万多人,要不是考虑到自己钱粮不够用,孙传庭或许会召集更多的兵马。

    经过慎重考虑,反复揣摩,孙传庭给这支军队起了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秦军”。

    没有听错,孙传庭的这支军队就叫做秦军,跟春秋战国时期大秦军队叫一个名字。

    这支军队的人数不多也就是万把人。

    但是,一定不要小瞧这一支军队,孙传庭自从有了这支军队,底气和实力一下子增长了不少。以至于那些准备看他热闹的陕西官员个个都不由得换了说辞。

    “百无一用是书生,没想到这个书生还有这一招,竟然会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组建起军队。”

    “先别急着下结论,他的这支军队没打过仗,到底行不行等打了仗再说。”又有官员说道。

    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之后,孙传庭就带着这支军队重新回到了西安城,他坚信这是由自己建立起来的军队一定能够在未来的战争中赢得荣耀。

    其实,谁也不会料到这一支由孙传庭自己建立起来的军队,他的战斗力竟然在大明王朝末期排在了前列。

    按照当年明月的说法,明朝末年大明军队的战斗力由强到弱分别是关宁铁骑、秦军、洪兵、天雄军。

    其中关宁铁骑不用说了,那是大明王朝用来防范关外满人主要力量,而洪兵是由洪承畴建立起来的军队,天雄兵是卢象升建立起来的军队。

    现在明白了吧,孙传庭的秦军虽然建立的时间短,但是人家的战斗力却排在了第二位,足以说明这位孙传庭大人还真是一个军事奇才,至少是一个建立军队的奇才。

    崇祯九年七月,高迎祥带领的农民起义占领了汉中平原。现在他已经做好一切准备,打算越过秦岭进攻关中平原的西安城。

    得到消息的孙传庭不敢怠慢,日夜坚守在秦岭沿线,严阵以待防止高迎祥进攻西安城。

    高迎祥到底会不会再次来到关中呢?

 第453章 兵家大忌

    北京,紫禁城。

    公元1630年秋天的一个平常的早晨,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早早来到太和殿,再过一会儿,早朝就要开始了。

    为了开好每天的朝会,崇祯都要比大臣们来的早,这已经成了他的习惯。

    昨晚又是一夜没有合眼,他有些疲惫,坐在龙椅上有点犯迷糊。

    一般情况下,年龄大的人才容易犯迷糊,难道崇祯皇帝年龄很大,已经到了犯迷糊的程度。

    其实不然,这一年,他虚岁才二十岁,实际年龄只有十九岁。

    虽然只有十九岁,但崇祯皇帝显得要比常人老成的多,成熟的多,也沧桑的多,头发已经灰白,眼角的鱼尾纹也很深,“皇帝老儿”这个词用在他身上很是贴切。

    这么年轻的人咋就长成这样呢?难道是某种喜欢做的事干的多了伤了身体?

    其实不然,崇祯真不是那样的人,历史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说他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中从无宴乐之事。

    吃不香,睡不着,多病缠身,没有宴乐之事。

    一个当皇帝都活成这样了,跟乞丐有啥区别?

    说实在的,崇祯皇帝的日子过的真不如乞丐,至少乞丐没有他那么多的烦心事,至少人家能够睡的香。

    《好了歌》唱得好,道尽了崇祯皇帝的辛酸苦辣。

    “人人都说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宰相权大睡不好,选才选官更难搞;要是官吏选不好,贪污治不了;最怕地方造反了,身家性命也难保。”

    此时的崇祯皇帝面临的实际困难比歌里面唱的还多。

    多到什么程度呢?

    多到了崇祯皇帝快要神经的程度。

    每天清晨一起床崇祯皇帝就像和尚念经一样开始念叨“朕不想当亡国之君,朕要重振大明王朝”这句口头禅。

    为了不当亡国之君,凡是大明帝国能想到的事情他都打算亲自办理,如果有可能的话,他也许会亲自提刀上阵杀敌,或者是外出平叛。

    一般情况下,勤勉的皇帝都能够开创盛世华年,不分昼夜的崇祯皇帝能不能开创下一个太平盛世,崇祯之治呢?

    实话告诉你门都没有。

    经过几年的努力,海晏河清,载歌载舞的盛世没有到来;饿殍遍野,盗匪猖獗的乱世接踵而至。

    “启禀圣上,陕西巡案马懋才有事奏报。”

    陕西?

    怎么又是陕西,能不能换个地方?

    当上皇帝以来,陕西这两个字多频次出现在大明王朝的朝堂之上,都有些泛滥了。

    听到陕西这个名字,崇祯皇帝原本就已经很疲惫的脸上立即露出不耐烦的神色,“陕西?又有何事,呈上来!”

    太监将马懋才的奏章递给皇帝,崇祯打开奏章,第一行字就让他的脸色更难看了。

    “自去岁一年无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其粒类糠皮,其味苦而涩,食之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诸树惟榆树差善,杂他树皮以为食,亦可稍缓其死。间有获者亦恬不知畏,且曰:死于饥与死于盗等耳,与其坐而饥死,何若为盗而死,犹得为饱鬼也。”

    这话的意思就是说与其坐等饿死,不如起来当盗贼而死,至少临死前还能够吃饱一回。

    崇祯放下奏章,无奈的坐在龙椅上,脸色煞白。

    我太难了!

    坐在皇帝的位置才三年时间,遇到的事情咋就这么多呢?

    崇祯愿以为老太监魏忠贤是自己人生道路上最大的绊脚石,只要搬到他,今后的皇帝之路一定能够顺风顺水,一片坦途,没想到老家伙只是崇祯当皇帝道路上一块小石子而已。一脚踢飞之后,身后遍是荆棘枣刺。

    特别是陕西这个地方最令他烦心。

    崇祯元年,陕西大旱,赤地千里,寸草不生;为了节省钱财救灾,崇祯和大臣们左思右想之后,决定裁撤驿站,裁撤冗员,开源节流。

    崇祯二年裁撤陕北驿站,驿站兵士李自成失业。全陕天赤如血,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最后腹胀而死。

    今年是崇祯三年,陕西就到了“何若为盗而死,犹得为饱鬼也”的地步。

    天下这么大,为何只有陕西这么不省事呢?

    其实当时大明王朝各地的日子都不好过,只不过陕西更突出一点罢了。

    “诸位爱卿,大家都说陕西的事情该怎么解决?”崇祯皇帝疲惫的说道。

    怎么解决?

    自上台以来,陕西的事情已经说过不止一次了,拿出的方案也不止十个八个的,但是能彻底解决问题的方案一个都没有。

    现在陕西又出事了,该咋办啊?

    虽然皇帝很心累,也很心烦,但大臣们一点也不心累,该吃的吃,该喝的喝,上朝的时候往那一站跟木桩子似的,建议一条都没有,办法一个也想不出来。

    上朝的目的就是为了混时间,时间混够了,皇帝就是坐也该坐累了,于是下朝的时间也就到了。

    日落西山,又混一天,晚上的娱乐项目还比较多,大臣们乐此不疲的相互宴请,听曲,玩杂耍。陕西距离北京城远得很,饿死一个两个一点也不影响大臣们的生活质量。

    为了应对崇祯皇帝,几年时间过去,大臣们也练就了一身好本领。比如站立,由于崇祯皇帝很勤勉,开朝会的时间也比较长,所以大臣们也练就了站军姿的本领,一般情况下站一两个时辰是不成任何问题的。

    偶尔有几个夹不住尿的老臣,皇帝也会恩赐他门中间上个厕所,顺便也能出来透透气!

    除了练就站军姿的本领之外,站在后排的几个大臣还练就了站着睡觉的本领。由于位置偏后,一般情况下,皇帝是不会征求他们意见的,所以当大家都站的人困马乏的时候,后面的大臣就可以闭着眼睛稍微眯一会儿,个别能力超强的还练就了睁着眼睛睡觉超级本领。

    眼睛睁的很大,但头脑早就不转了!

    还有的大臣,出席朝会的时候,充分发挥了不干正事净干坏事的本领,当别人都在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的时候,他们会一哭二闹三上吊,拿出一副痛苦流涕的样子,高呼几声“大明走到今日,都是臣等无能,我等无颜见先帝爷啊!”

    如此以来,原本紧张的朝堂立即变成了灵堂,哭声一片。

    既然是你无能,为啥不离开朝堂回家抱孙子呢?

    不,我决不能离开朝堂,我就是来这里搅局的,喊叫完了,也就完了,回到家里该咋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