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明末匪事-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知道不,这是典型的“被代表”。

 第191章 草坪山要换天了

    看到张老三带回来的张敦实,和尚知道这绝对是有意为之了。

    “和尚,这个人你应该认识。”回到府衙,张老三指着张敦实对何尚说到。

    和尚见状对张老三说道,“老三,你过来我有话要单独跟你说。”

    张老三很清楚和尚要跟他说什么,故意说道,“有话就在这说,大家都是自己人,没必要藏着掖着。”

    和尚明白了,心里清楚是怎么回事了,立即换上一张笑脸对张敦实说的,“张公子回来了,欢迎欢迎,今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你刚才为啥不给我开门?”张敦实并不领情的问道。

    “开门?我不知道啊!”和尚一脸无辜的说道。

    装蒜,耍无赖是吧?

    张敦实是一个很实在的孩子,也是一个执拗的孩子,“就是你我让他们给我开门的,不信咱们现在就问看门的小土匪。”

    都什么时候了还纠缠这些没用的事,张老三看了一眼张敦实,“别说这些没用的,就说你回来到底想干啥?”

    说主题,说重点,就说你到底想干啥?

    “实话告诉你们,我这次回来是要当大王的。”张敦实把自己那个原本就很充实的肚子鼓了鼓,闷声闷气的说道,“草坪山是我爹创立的,现在我爹死了,就应该由我来当大王。”

    你爹死了你来当大王?真把草坪上当成你家啦!

    可别说,人家还真把这当成了他们家。没办法,国人有这个传统。

    老子英雄儿好汉,他爹挑葱儿卖蒜。这都是有传统的,也是有继承的。

    听完这话,和尚笑道,“张公子不知道咱们山寨已经有大王了,更何况你爹在世的时候,军师就一直负责咱们山寨的事情,你爹去世后,军师继承大王的位置,合情合理,理所应当。现在你回来说自己要当大王,岂不可笑?”

    张敦实铁了心要回来当大王的,不管你和尚说什么,他只有一个理由,“草坪山是我爹创造的,他去世就应该我来继承大王的位置,谁也不能跟我争。”

    看见没?底气挺足啊!

    既然这孩子如此执拗,和尚恨不得上去给他两巴掌,让他清醒清醒,但一想人家的身份还是算了。

    “张公子想当草坪山的大王,要看兄弟们答应不答应?”和尚知道自己是挡不住的,于是把矛头转向在场的草坪山土匪们,让他们来决定山寨的去向。

    这显然拦不住张敦实,转身对张老三等人说道,“张老三,你们说到底支持谁?”

    现在是表明立场的时候了,谁都别想耍滑头。张老三环视了一圈,高声说道,“我支持大王的儿子继承草坪上大王,还有支持的站到我身后来。”

    听到张老三的话,老拐子等十几个人迅速站在张老三的身后。

    一场政变在所难免,而且是谁下手早谁得利。和尚见状,也高声说道:“支持赛张良为大王的,请站在我的身后。”

    很快也有十几个土匪站在了和尚的身后。

    你十几个,我也十几个,几乎是势均力敌。

    剩下的几十个土匪思想正在徘徊,谁争取的人数多谁将起决定性作用。

    “各位兄弟,你们可要想清楚了,争夺大王的做法只能使我们草坪山走向分裂,为了山寨的将来,希望大家继续支持赛张良为大王。”和尚对还在徘徊的几十个土匪说道。

    土匪们当然知道如此下去的后果,本来就不算清澈的水经这么一搅就更加浑浊了。

    “赛张良一介书生,优柔寡断,一点都不像当土匪的,这样的人不配给我们当大王。”张老三也跟着说道。

    分裂了,彻彻底底的分裂了。

    和尚见状说道,“张老三,你不要忘了,你能有今天全是赛张良一路帮衬的结果,再说了赛张良有思想有头脑,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带领我们草坪山一次次走向壮大。”

    “和尚你说的我都知道,但是你别忘了咱们是当土匪的,土匪的本质是干什么的,抢人抢钱抢东西,但你好好想想,赛张良当大王的这段日子里我们到底都干了些啥?这样下去,我们还像个土匪吗?”张老三也不甘示弱的说道。

    有些人从骨子里就是当坏人的料,有些人怎么教他也坏不到哪里去。像张老三老拐子这样的人,就喜欢做那种干尽坏事,丧尽天良的事情。而且,这些人还喜欢滚刀王那种没文化的作风。周耀宗太斯文了,他们反倒不适应。

    “张老三,看你这样子是铁了心要离开赛张良大王了?”

    “不是我要离开,而是兄弟们不愿意跟着他了。”

    说话的过程中,还在徘徊的草坪山其他土匪三三两两的走到和尚或者是张老三的身后。

    从分布情况来看,原来草坪山的老人手几乎都站在了张老三的一边,大约有60人左右。而新招进来的土匪大多数站在和尚的身后,基本上有40人左右。

    4比6,这样的结局令和尚有些失望。

    “和尚,你也看见了大多数兄弟还是喜欢跟老大王的儿子在一起,我奉劝你不要再跟着赛张良了,我们大家一起呆在这城里,过逍遥快活的日子。”实力发生扭转之后,张老三对和尚奉劝到。

    “你休想,像你这样背叛大王的小人我是不会跟你呆在一起的。”和尚愤怒的对张老三说到。

    “哼哼,背叛大王的是你们,子承父业,张敦实回来做大王理所应当合情合理,你们才是背叛大王的叛徒。”

    两个人都是大王,就看是背叛谁了?

    就在这时,张敦实说话了,“你们两个都是我父亲提拔的堂主,应该联手来辅佐我,啥都不说了你们都留下,我让你们继续当堂主。”

    呦呵,没想到这小子还有点头脑,关键时刻还是会拉拢人的。

    不过,和尚和他身后的人是铁了心要跟赛张良的,更何况此时就算和尚和他身后的人转而跟随了张老三,也会被贴上赛张良支持者的标签,今后的日子一定不会好过。

    和尚于是对张敦实说道,“张公子既然愿意当大王,那就请你把跟随你的人带好,千万别让别人替你做了主。”

    很明显,和尚已经话里有话了。

    “你放心,我是这里的大王,别人没法替我做主。”张敦实自信满满地说道。

    听完张敦实的话,和尚说道,“张老三,既然你一心要把草坪山的水搅浑,那咱们就各为其主,你说吧你愿意呆在凤州城还是继续回到草坪山老营?”

    小孩儿才做选择,但许多时候大人也是要做选择的。

    没等张老三说话,张敦实说了,“我要呆在城里。”

 第192章 崇祯七年

    城里还是山里,这是一个大问题。

    别看张敦实年龄不大,但人家从小也是在城里玩大的。

    小的时候,他爹在凤翔府北门卖肉,张敦实没事就在肉摊跟前闲转悠,凭着一身力气,时不时帮他爹提个猪头,拽个猪腿,或者给邻居送二两肉,凡是你杀猪宰羊有关的事情他几乎都干遍了。

    当然了,城里的繁华,街上的人群,走街串巷的叫卖声,临街招揽客人的妓女,他也是见识过的。

    繁华见识的多了,就受不了山里的清贫。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张敦实是屠夫的孩子,但也是城里长大的,自然不喜欢草坪山那种山野生活方式。

    听完张敦实的选择,张老三气得直翻白眼,他可是草坪山的老人手,很清楚这座山寨的作用,也知道滚刀王在世的时候,在山里藏着不少的金银财宝。

    现在,虽然生活在城里,在山里的宝贝一分也没带出来。

    把草坪山留给和尚等人,张老三一万个不愿意。

    张敦实这个蠢货居然愿意留在城里,“张公子,草坪山老营可是我们的根基所在不能丢掉啊!”

    关键时刻,张老三只好打感情牌了。

    早说过,张敦实是个很执拗的孩子,认定的事情绝不更改。

    “我不愿意呆在山里,我就喜欢呆在城里。”不管张老三怎么说,张敦实依然的坚持自己的想法。

    既然没有办法说动张敦实,张老三只好对和尚说到,“草坪山是滚刀王一手打下来的天下,张公子是滚刀王的唯一继承人,理所应当占据草坪山老营,你们既然不愿意跟着张公子,也就不能占据我们的老营。”

    看见没?这就是土匪逻辑,也是土匪们思考问题的思路。

    想到了,就要把别人的路堵死。

    做事留一线,日后好见面。

    张老三能这么说话,看来是打算彻底跟和尚等人翻脸了。

    和尚一听这话,指着张老三,“张老三,你这么做是准备与我和几十名兄弟为敌了,我劝你想清楚一旦翻脸谁都不会有好下场。”

    和尚这样说话也有基础的。

    60对40,真要打起来,指不定谁输谁赢了。

    这时,张敦实又说话了,“我都说过了,我不愿意呆在山里,草坪山那个破地方要啥没啥,我们不要了,送给他们算了。”

    关键时刻,这孩子总能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判断,还算有点良心。

    和尚知道,是该离开的时候了,再不走指不定会发生什么。

    “我们走。”和尚带着自己的追随者快步走出凤州衙门。

    转了一大圈儿,最后又回到了起点。

    回到草坪山老营的和尚等人把大门好好收拾了一番,同时要求所有人员分成班次加强守卫,做好各种准备。

    狗急了会咬人,人急了会黑心。谁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事呢,为了安全起见,还是早做准备的好。

    等一切都准备好了,何尚这才想起了大王,“赛张良啊,我的大王,你到底在哪里呢?”

    赛张良在哪里呢?其实他的日子也不好过。

    就在草坪山发生内讧的时候,大王周耀宗已经进入了凤翔府境地。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人才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啊,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理国家的人才难以找到,就连土匪人才也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已经是崇祯七年了,虽然关中的大旱已经转到河南,但恢复经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陕西巡按马懋才在《备陈大饥疏》上说百姓争食山中的蓬草,蓬草吃完,剥树皮吃,树皮吃完,只能吃观音土,最后腹胀而死,崇祯六年,“全陕旱蝗,耀州、澄城县一带,百姓死亡过半”。

    先一年还是这样,第二年还能好到那里。这样的场景要想恢复经济,发展生产,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基本上是胡扯。

    当周耀宗带着几个人来到关中的时候,道路两边的景象和当初自己离开的时候没有多大区别,光秃秃的土地上除了有尸体就剩下野狗和野狼了。

    如果还有竞争,那就是狼与狗之间的竞争。

    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具尸体,狼想吃,狗也想吃,咋办呢?

    拿出看家本领,来吧!

    本来是一匹狼与一只狗的战争最后就引发成了狼群与狗群的战争。

    打的好不快活,咬的血肉模糊了,双方依然没有停歇的痕迹。

    这就是富饶的关中平原吗?

    “大王,你以前来过这里没有?”望着一望无际几乎没有人烟的关中平原,土匪们都感到吃惊。

    来过没有?

    听完这话周耀宗好伤心啊!

    我该给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