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港岛豪门-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没有明指是哪家公司,但至少给股民提了一个醒,避免了股民不必要的损失。

    11月13日,本周最后一个交易日。

    牛奶公司和置地公司的股票依旧正常买卖,港岛的其它媒体依旧保持沉默;

    其实,置地公司收购牛奶公司的事情,基本已经明了;

    但是奈何港岛的普通股民,认知水平实在有限。

    而且,从11月11日起,这场战火已经燃起;

    置地收购牛奶公司的事情,甚至还被人泄密,有人在浑水摸鱼;

    让吴光耀奇怪的是,交易所和证监部门居然没有发出询问函,这不就是典型的‘内幕交易’吗?

    吴光耀倒不好奇置地公司为什么在消息泄露后,依旧选择沉默;

    按照常理,消息泄露后,牛奶公司的股价势必要暴涨,这岂不是对收购者不利?

    置地却选择沉默,不立马发出公告,要求停牌;

    其实很简单,置地根本没想过掏钱;

    他们会以收购战发动前(11月11日)的收盘价,通过换股来达到收购效果;

    所以中间涨多少,其实跟置地没有关系。

    。。。。。。。

    11月14日,星期六。

    置地在报刊上刊登全版广告,宣布对牛奶公司进行收购:

    “怡富有限公司和和顺有限公司(均为置地的财务顾问)现在草拟文件,准备于1970年11月21日分别寄与牛奶有限公司各股东;文件内将载列——以两股面值5港元的置地公司股票,交换一股面值7。5港币的牛奶公司股票的建议。”

    置地的意思很简单:两股置地股票换一股牛奶公司股票,不论股票价格。

    置地还在报刊上刊登广告:以11月11日的收盘价计算,牛奶股值78港元每股,置地股值54港元每股,置地两股就值108港元;那么牛奶公众股东若通过换股,就可获得30港币的增值。

    置地还在报刊上承诺,声称重组后的新公司,对双方股东都有利;

    为了提高诱惑力,置地甚至把重组后的置地牛奶公司的资产进行评估,给出13。5亿港币的高价。

    。。。。。。。。。

    “弥天大谎!英资公司果然抢华资公司有一套,太阴险了!”

    吴光耀看完报纸,忍不住骂置地公司的阴险。

    收购战不用现金收购,且不去说他,毕竟这个时代的港岛时有发生;

    但是置地公司却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置地能担保它的股价维持在54港币不变吗?

    如果以市值为78港元的牛奶股票计算,以一换二,那么置地的股票是不是只值39港币?

    可见置地公司巧妙的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此时,吴光耀的办公室坐了不少人,都是自己的顾问或者参谋。

    “老板,你掌控这港岛的舆论,如果你现在提出现金收购,我们只需一天就能左右战局!”刘禹说道。

    吴光耀摆摆手,说道:“既然你对我们这么有信心,何不多看看戏!再说了,我不仅要牛奶公司,还要一个好名声!”

    荣本生说道:“确实,置地这招虽然高,但却不是立竿见影,没有20多天的时间,是不会成功的;我觉得我们应该先去和周锡年爵士结盟,这样就名正言顺的参与进来。”

    吴光耀还是摆摆手,说道:“此事,我已经有了腹案,你们就等着好戏看吧!再说,现在去找周锡年,他恐怕也会有芥蒂;所以,我们要把握好时机!”

    按照11日的收盘价,牛奶公司的市值是3。98亿港币(总股本510万股),置地公司的市值是18。9亿港币(总股本为3500万股);

    置地公司换股的股份自然是通过发新股来交换,也就是说,置地公司无需掏一分钱,就想把股民手中的股票给拿过来。

    可想而知,这个时代的港岛收购战,有多么的缺乏法律!

    当天,吴光耀派出东方集团的记者,前往牛奶公司打探虚实;

    正可谓是明目张胆的打探,让吴光耀觉得,自己有传媒公司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傍晚5点,记者传回消息!

    面对如此惊天动地的变化,牛奶公司竟然无声无息,也不召开董事会研究对策,也不在媒体上发表言论。

    这周锡年在搞什么?

    莫非,他真以为自己稳操胜券?

    其实,吴光耀不知道的是,牛奶公司的执行董事正好在国外,现在已经在往回赶;

    周锡年毕竟只是德高望重,经营公司的能力还是差一些。

    记者还说,置地大班亨利·凯瑟克在上周末,拜访过牛奶主席周锡年爵士,商谈收购事宜;

    亨利·凯瑟克对收购极具诚意,认为开发牛奶公司剩余地盘,对双方股东大有裨益,毕竟此时地产正旺,开发地产比养牛不知道要多赚多少;

    亨利·凯瑟克还大赞周锡年德高望重,希望成功收购后,周锡年爵士继续留任主席一职,而自己则居之副位。

    好在,周氏不为所动!

    吴光耀听完也虚惊一场,要是周锡年同意了,自己可不是白忙活一场!

    要不是牛奶公司是个华资公司,也是自己收购英资的导火索,吴光耀才不会费这些事情。

    。。。。。。。。。。

    11月15日,牛奶公司董事局终于在港岛商业电台和无线台发布了新闻:

    牛奶公司聘请国际知名的财务公司——罗富齐父子(伦敦)有限公司作为财经顾问;牛奶公司和罗富齐呼吁股东慎作决定,等牛奶公司董事会进一步通知。

    双方磨刀霍霍,准备正面搏杀!

    吴光耀看得心痒痒,恨不得马上下场,杀得这些英资屁股尿流;

    奈何,如果自己现在登场,万一周锡年不配合咋办?

    周锡年说我不需要你帮助,你也是想图谋我公司,吴光耀该多尴尬!

    而且,吴光耀还得让置地再嚣张一点,这样自己才有理由收购九龙仓!

    比起九龙仓,牛奶公司还是不够看!

    。。。。。。。。

    牛奶公司和置地公司闹的动静这么大,哪怕吴光耀不是专业的金融人士,也知道两家公司应该立即停牌。

    然而,并没有这回事!

    吴光耀记得自己在前世炒股,这种大事一般提前就停牌了,而且停牌挺久的,有的一个月,甚至还有一年的,当然事前有‘内幕消息’的人会获利不菲;

    吴光耀还记得前世看港岛记载,港岛在七八十年代,像这种大型收购案,停牌绝不会超过三天,基本都是一天。

    可见,两地的差异之大。

    11月16日,股市开盘,双方的股票正常交易。

    在置地广告亮相的第一个交易日,置牛收购战的消息,灼得正在发热的股市立马沸腾起来。

    牛奶公司开盘价82港币每股,升水25%,达到了102。5港币每股;

    置地公司的股票稍逊,但是也拽着‘牛尾巴’升天,升水10%,达到了64港币每股。

    因为,牛奶公司股东过户置地公司,需要去毕打街‘中央登记处’登记;

    所以,吴光耀排人去盯住那里,看看当天有没有大量的人去登记。

    结果回来的人向吴光耀诉说了一天的结果,还行,人不算很多,甚至还算稀少!

    刘禹说道:“老板放心,现在手上有牛奶股票的人,正在炒高价格,换取现金!自不会这么傻去换股。”

    吴光耀一想也是,换成是自己,一天上涨25%,肯定会选择观望,或者套现!

    除非市场上的牛奶股票因为价格过高,卖不出去之后,才会选择去换股。

    这样一想,吴光耀就明白置地公司为什么不心急——牛奶股票暴涨了,股票价格越高,越不利于流通,到时候股民还不得乖乖过来换股。

    毕竟大家都知道,牛奶公司没有前途,置地公司‘才能’改变牛奶公司的前途。

    吴光耀顿时感觉,自己在这一方面还很欠缺;

    不过以自己的实力,需要搞这么复杂吗?

    在绝对实力面前,敌人有希望逃脱吗?

 第468章 【置地饮牛奶 肆】

    11月16日到11月20日,五个交易日里,牛奶公司和置地公司股票纷纷大涨;

    小市又烧热了大市,其它个股均有一定上涨,恒生指数逼近260点;

    在当周的第一个交易日,港岛股市的交投金额,更是创纪录的达到了3。2亿港币。

    而牛奶公司和置地公司,在这五个交易日,并没有什么大动作,似乎在为后面的大战蓄力;

    吴光耀每天除了听一下,派往必打街的职员汇报情况之外,和往常一样工作,也没有当一回事。

    这种收购战,一般都分为预热期、高朝期,最后再一锤定音;

    显然,此时大家都还在预热!

    。。。。。。。。。。

    11月21日,星期六。

    在置地公司寄与牛奶股东收购文件的的这一天,牛奶公司开始反击;

    牛奶公司在各大报社刊登广告,旗帜鲜明的表示拒绝置地的收购计划,并呼吁股东不要接受置地的收购建议。

    牛奶公司同时回应拒绝的理由有二:

    “第一,牛奶公司是一家拥有2000名工人的大型公司,长期以来奉行的是持续、稳定的发展;港岛的老牌公司不知凡几,但大多数的老牌公司在多元化经营失败后倾家荡产,股民们因为公司管理层的盲目扩张而损失惨重。牛奶公司经营的奶牛场、制冰厂、牛奶厂,在港岛并无挑战者,且经营良好,可为股东带来可持续的利益。”

    “第二,置地公司发起对牛奶公司的收购,其目的不言而喻;但是大家都知道,置地公司经营地产保守,被后来者纷纷赶上;所以,置地公司未必就能够成功开发牛奶公司的地皮,到时候股民将损失自己的利益。”

    深水湾,高尔夫球场。

    看完报纸,吴光耀忍不住骂道:“稳健有余,进攻不足,简直就是败笔!”

    此刻,吴光耀正在和一众参谋和高管在高尔夫球场的餐厅包厢;

    大家吃着粤式早餐,晚点大家还要打一波高尔夫友谊赛。

    史俊开口附和道:“港岛地产正热的发烫,事到如今,牛奶公司居然还不提开发剩余地产的事情,股民能有几个买账?”

    刘禹也说道:“据我们调查得知,牛奶公司的闲置地皮一直未被充分利用,仅仅贱卖过一些地皮;对这一做法,股东已经颇有微词!”

    可以说前世牛奶公司输的一点也不冤,甚至输的非常彻底,因为置地公司直接拿到了80%的牛奶公众股。

    前世的置地为什么以这么大胆优势获胜呢?

    吴光耀也是经过了总结,以次来告诫自己。

    首先,当时置地公司收购牛奶公司时(1972年),地产大旺,蓝筹股走俏,而置地公司又是蓝筹股中的明星股;相比之下,经营保守的牛奶公司自然成为了鲜明的对比;

    其次,置地属于怡和系,怡和当时为港岛第一大公司,威名如雷贯耳;在香港,吃穿住行,无一不与怡和有关;

    最后,自然与亨利·凯瑟克的高明的收购艺术有关,前世的这一站,号称经典之作。

    吴光耀点头说道:“不管怎么说,置地收购牛奶公司暂时不会立马得逞,我们还是要沉住气。不瞒大家,这一战之后,我将发起对九龙仓的收购,震慑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