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要做港岛豪门-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年下来,吴光耀旗下的公司,起码已经收留了三千多人了。

    当然,也有很多人在不被英军抓住的情况下,抵达了港岛,这些人无疑是幸运的。

    港岛人口已经突破300万,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1959年到1962年期间,港岛起码增加了20多万人口,他们都是来自对面的饥民。

    至于向对面运输粮食,因为董云浩在做这个生意,吴光耀不可能把价格降的太多,以免让别人赚不到钱。

    再加上对面的财政也不富裕,环球航运也只派了5万吨的载重量货轮,帮忙在加拿大、巴西等国采购。

 第327章 【身家大增】(求月票)

    九龙交易所自成立以来,并没有大规模的让企业上市,而是选择了谨慎起来;

    当然,符合上市的企业,九龙交易所也不会刁难。

    紧随长江实业其后,在九龙交易所上市的企业是华联成衣厂,老板是港岛商会的副会长林胜才;

    华联成衣厂一共集资1500万港元,占总股份的26;

    集资用途是购买土地建新厂,扩大规模。

    第三个上市的企业是一个很让人意外的公司——先施百货,华人老牌的百货公司;

    先施百货集资2000万港元,占总股份的30;

    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在九龙新开一家百货公司,并继续打开国外的的采购渠道。

    第四个上市的企业是一家犹太资,叫做大利企业,主要是做百货、服装的;

    集资1800港币,占总股份的30,所得资金用于扩大企业规模。

    目前九龙交易所的四个上市公司,可以说都是属于优质资产,让人挑不出毛病;

    而成立九个月,只批准了四个公司上市,也属于正常水平;

    既不是滥发股票扰乱市场,也不是尸位素餐不干实事。

    4月底,港岛一建的上市申请资料,摆在在了九龙交易所主席李福兆的办公桌上。

    “集资2500万港币,占总股本的25!”

    李福兆倒抽一口冷气,这‘鲨胆耀’的随便一个企业,都可以价值上亿了,简直可怕。

    当然,李福兆并不会因为吴光耀是九龙交易所的前任主席,就会徇私舞弊;

    一切都需要按照规矩来,首先就是亲自带人去港岛一建调查财务、经营状况。

    只有附和条件的公司,才有资格上市!

    当然,李福兆从内心上来说,还是相信这个上市资料的,毕竟港岛一建的业绩都有证据可查。

    而且,港岛一建是港岛最早获得C级牌照的建筑公司,C级牌照是港岛最高级别的建筑牌照;

    拥有C级牌照的建筑公司,就可以投标无限量的工程。

    港岛的建筑牌照分为三个级别——ABC,是由港府工务局颁发的;

    其中A级牌照,属于入门级牌照,可以承接100万港币以下的小工程(80年代放宽到300万港币以下)。

    别看一个A级牌照,其实对于一个刚入行的公司,也是非常难以获得。

    如果你不是建筑专业毕业的,或者没有建筑方面的人才,港府是不会给你颁发A级牌照的。

    陆孝佩的公和建筑一开始,就拿到了A级牌照,已经属于相当的不容易;

    这是因为陆孝佩是一位正宗的建筑大学毕业的,而且在内地就从事了很多年的建筑承包。

    B级牌照已经属于相当牛的建筑商了,拥有B级牌照的建筑公司,可以承接1000万港币以下的中等工程。

    别小看1000万港币的工程,这个时代的楼盘开发,95以上的楼盘建筑价格不会超过1000万港币。

    港岛目前为止,还没有地产公司开发出上千个单元住宅的项目;

    当然,这其中不包括长江实业,长江实业属于例外。

    究其原因,是所有的地产公司,都热衷于开发小楼盘;

    投资不算高,收款速度快,这个楼盘开发的差不多了,又可以接着开发,就像流水线一样。

    而长江实业开发的那种楼盘,一个楼盘就要动用几千万的资金;

    一般公司开发一个这样的楼盘,要在里面耗上两年;

    万一发生意外,岂不是亏死。

    而有实力开发这种楼盘的公司,要么因为经验不够,要么担心亏损,比如置地公司、和记

    至于最高级别的C级牌照,那可是要看业绩的,没有建设几幢商业大厦和高楼住宅的经历,绝不可能给你颁发。

    而港岛的建高楼,起步才1955年,那时候谁有那个技术来建呢!

    还不都是请的欧美建筑公司。

    港岛一建可以说是踩着欧美建筑公司,上升到C级牌照的;

    当然这个所谓的踩,自然是合作开发楼盘,花钱购买技术,高薪聘请欧美建筑师。

    李福兆来到位于长江中心商厦的港岛一建写字楼,见到了陈成。

    “陈生,港岛一建说将用融资的钱去收购一家美国的建筑公司,你能不能给我具体说明一下?”李福兆的语气不卑不亢,虽然九龙交易所是吴光耀所筹建的,但是相信自己做事越认真,吴光耀越会觉得没有托付错人。

    毕竟,财神爷的为人处事,李福兆还是略有了解的!

    可以说,港岛至今没有什么关于财神爷的不好新闻。

    其实李福兆不知道,就算有吴光耀的不利新闻,很少有报社敢发出来的;

    因为东方通讯社现在已经成为了各家报刊的太上皇,没有报社想得罪东方通讯社的老板。

    陈成坐在自己的总裁位置上,心情颇为愉快,见李福兆来找自己了解情况,自然不能摆谱。

    “好的,李主席!我们收购的美国达令建筑公司,是三藩市一家实力不俗的建筑公司”

    两人一问一答的聊了起来,而其他的九龙交易所工作人员则在港岛一建的财务室做客。

    上市就有这样一个问题,上市之后,公司的财务就得被人知道的一清二楚;

    所以,很多人不愿意把自己的公司上市,为的就是隐藏财富,或者隐藏一下见不得光的事情。

    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大家普遍认为只有上市公司,才是一个真正有发展潜力的公司;

    因为它的制度完善,还接受公众的监督。

    这也是国外有很多公司,可以存活上百年的一个原因!

    此次港岛一建可以说是骑牛上市,得力于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今年的股市交易特别活跃,前四个月的交易额已经高达5亿港元。

    而吴光耀之所以让港岛一建在5月初就上市,也是有原因的;

    原来怡和洋行在6月份会选择上市,到时候会受到港岛民众的疯狂追捧;

    其场面比长江实业上市还要疯狂几倍,可见港岛民众在这个时代,对于英资洋行的信心,还是远高于华资企业的。

    港岛一建的上市方案是:发行新股1000万股(共20万份),股价25港元,集资2500万港元,占总股本的25。

    吴光耀持有港岛一建3000万股,林月如持有港岛一建1000万股,两人合计持有港岛一建75的股份。

    可以说,吴氏家族一不注意又增加了7500万港币的资产;

    而吴氏家族持有长江实业的股份,也升水到135港元每股(发行价7港元每股);

    长江实业的总市值接近入市的一倍,高达65亿港币;

    吴氏家族手中的股份价值,也来到4亿港币。

    好家伙,难怪后世的老板热衷于上市,这身家涨的也太快了!

    当然,吴光耀不会现在抛掉部分股份;

    因为,长江实业的市值远远没有达到预期,因为港岛的地产业这一波涨势要到1965年初。

 第328章 【想拥有秘书】(求月票)

    在这个时代,价值一亿港元的建筑公司,在外人眼中难免有点天方夜谭;

    因为这个建筑公司没有自己的物业,固定资产只有一些机械而已。

    但恰恰,港岛一建就敢这么集资,就是这样豪横。

    五月初,港岛一建登陆九龙证券交易所,立马引起了港岛市民的追捧。

    人潮如涌,现场一片火爆,显然港岛一建被大家所看好。

    “张生,你觉得港岛一建的股票有没有搞头?”

    “呵呵,没有搞头我来挤什么!港岛一建可是港岛持有C级牌照的建筑公司,再加上背靠长江实业,市值上亿再正常不过。而且,从港岛一建收购美国建筑公司的事情来看,港岛一建可能要走出港岛,征战世界了!哼哼,到时候港岛一建就是世界性的建筑公司了,他的股票还不是水涨船高。”

    “有理,我怎么没有想到这么多!”

    “你才炒股几年,多玩玩你就懂了,这里面的水深着呢!”

    到中午的时候,吴光耀在办公室得到消息,港岛一建的股票已经升水3港币,涨幅20。

    “看这形势,突破35港币也是有希望的!”吴光耀对前来的陈成说道。

    陈成此时也有点兴奋,因为老板提前给了自己50万港币的个人奖金,用于购买港岛一建的股票。

    陈成虽然是港岛一建的总裁,每月工资也不过2000港币,加上年底分红,年收入在3万港币;

    此时,港岛成年男性平均工资在150…180港币左右;

    所以50万港币对他来说,确实是一个天文数字。

    当然,熟知港岛一建发展的陈成,自然不会傻到现在就出售手中的股份;

    因为港岛一建的价值,远没有体现出来。

    而吴光耀私人给这些手下钱,让他们购买公司股票,也是因为这些年来,这些公司并没有实行员工持股计划,股权都集中在吴光耀手里。

    但是这些高管确实付出了很多,再加上他们已经是独挡一面的总裁级别,吴光耀自然要好好拉拢一番。

    “股票的事情就过去了,你以后就不要过多关注了;毕竟股票的涨和跌,和我们没有太大的关系。你这次去美国收购达令建筑公司,我安排了我的私人顾问团陪同,你好好的学习一下。你虽然在港岛也算是出众的管理高管,但是在国际领域方面的视野,还有所欠缺。总之,谦虚一点,多向别人学习,总归对你是有好处的!”吴光耀叮嘱道。

    陈成的成长还是比较让吴光耀欣喜的,最开始吴光耀认为,港岛一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势必要重新选择一位具有大能力的一把手。

    没想到陈成很争气,自学了很多专业知识,再加上做事有魄力,所以让吴光耀取消了这个念头。

    “是,老板,我不会给你丢人的。”陈成激动的说道,自己当然知道自己的短板,那就是出身不好。

    所谓的出身就是亮眼的学历、以及工作经历。

    可以说,陈成是港岛一建从底层培养的一个人才,他最开始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建筑师而已。

    吴光耀挥挥手,让陈成去工作,陈成激情的走出办公室,看来老板的鸡汤还是有作用的。

    当然,这个老板的鸡汤,可是放了鸡大腿的。

    陈成离开之后,吴光耀躺在办公椅上面,揉揉眼睛,把椅子旋转到窗户放心,眺望外面的蓝天和大海。

    “可惜没有一个秘书!不然此时此景,揉揉肩也是极好的!”吴光耀自言自语的说道。

    长江实业有一个住宅楼盘即将开盘,作为长江实业的股东何显和钟子光,两人来到港岛;

    吴光耀邀请了两人在香格里拉酒店吃饭,并叫上了自己的岳父林有德。

    吴光耀在港岛再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