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仙师独秀-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守碑老人道,“儒碑不平则鸣,天地之间怨气深重,儒碑不平,自然时时震颤。今日闻听诛心之论,儒碑感动,意已难平,飞走他方,就在这一二日间。”

    邓神秀听得想死。

    耿长青面色如土,“碑老,又要飞离,岂不是又要布阵,书院真的已经筋疲力竭,能不能”

    他想说将儒碑转赠他人,话到嘴边,却实在说不出口。

    守碑老人面上无悲无喜,沉声道,“宋穷方已和我说过了,无妨,缘聚缘散,自有天定。要取碑者,可上前听吾代碑发问。”

    宋穷方正是岳麓书院山长,当今天下有数的鸿儒。

    守碑老人话音方落,耿长青闭上眼睛,脸上写满痛苦。

    儒心碑和岳麓书院几乎相伴而生,如今,岳麓书院竟被儒心碑拖累得不得不将其舍弃。

    这个中甘苦,唯有耿长青这种半生都奉献给岳麓书院的长老们才能体会。

    “某来听问。”

    詹事府少詹事聂清一晃身,来到守碑老人身前。

    此时,两千多人再度汇聚,看着这罕见的热闹。

    守碑老人眉心也不抬一下,“何者为儒?”

    聂清朗声道,“字林有载,儒者,柔也。圣王之前,儒者乃术士也,圣王之后,百家争鸣,夫子临世,儒术大张,儒者,今之士子也。一言蔽之,祖法圣王,宗夫子之学者,为儒。”

 125章 儒者何为

    守碑老人微微摇头,“寻章摘句之论,不足道也。

    换个问题,儒者何为?”

    刷刷刷,连续三道身影立在守碑老人前,瞧见这三人闪现,还有想要近前的,也都止步了,实在是这三人的名望太高。

    左侧白衣面容清癯者,乃是白鹭书院戒律堂首座宁小寒,居中红袍中年乃是青龙书院副山长程文运,右侧的黑袍老者乃是东林书院首席长老陶开来。

    此三者皆为当世文宗,他们既然出面,旁人只有退避三舍的份。

    耿长青沉下脸来,今日送出儒心碑,他本就不痛快。

    且接收方早就议定,这三家书院突然插进来,他分外不爽,“三位,今日乃我岳麓书院……”

    “无妨,且听三位同道高论。”

    岳麓书院副山长刘秀叫住了耿长青。

    他当然知道,这三人并不是要争夺儒心碑,而是事关道统,不能不出头。

    当今儒门内部,同样派系林立,各自解读圣人之言。

    今日守碑老人忽然发问,事关道统,这三家紧张也是自然。

    反倒是岳麓书院一方,连年颓唐,早就熄了争竞之心,旁人愿意争夺儒门道统,岳麓书院只愿作壁上观。

    “儒者当兼爱济众,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秉圣心行事。”

    宁小寒高声答道。

    众人听得宁小寒的高论,无不颔首称是。

    “圣心何心?”

    守碑老人又问。

    宁小寒凝眸不语,却听一声道,“圣心乃天心,以圣心立天心,合天之道。

    儒者,当以己心从圣心,以圣心立天心。

    为儒,当为天地立心。”

    轰!儒心碑发出一阵悦耳的鸣响,全场俱惊,连始终古井不波的守碑老人猛地高昂了头颅,眼泛异彩。

    刷的一下,儒心碑忽地投射出一缕微芒,落在了宁小寒身上。

    宁小寒激动地浑身发抖,赶紧盘膝坐定,接受儒心碑的犒赏。

    虽然“为天地立心”

    的宏论,非他所发,但终究是他起的引子。

    邓神秀并没有因为儒心碑的忽略,而心怀不满,此刻,他的绝大多数注意力已被大欲珠内的异变引动。

    就在他一句“为天地立心”

    引爆全场之际,白猪“显”

    也喷出了一个透明条状物。

    霎时,众人头顶溢出青色清气,一条白线缓缓在条状物中缓缓推进。

    邓神秀懵了,这是什么情况,以往飘来的清灵气只会经过大欲珠过一道,随即直接被他吸收使用。

    现在改成了太清气,直接进了大欲珠,成了进度条模式。

    不能第一时间入手太清气,让他心生隐忧。

    “尽其心者,知其性也。

    知其性,则知天矣。

    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故儒者,当修身以立命。”

    青龙书院副山长程文运朗声答道。

    守碑老人道,“修身而立者,一己之命。

    以此为儒,只得一偏。”

    说着,他一指邓神秀,“敢听阁下高论。”

    众皆骇然,守碑老人何等身份,说是儒心碑的化身也不为过,任你何等大儒,在他面前,也不敢拿大。

    他竟然对邓神秀尊称“阁下”

    ,岂不令人动容。

    邓神秀朗声道,“民,吾同胞;物,吾与也。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儒者立志,须令天下无一物不得其所,方为圆成,岂能只安己命?夫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有如此气象乃是为生民立命。

    故,我辈儒士当为生民立命。”

    “嘤”

    儒心碑发出越发悦耳的鸣响,一缕微芒射出,投在程文运身上。

    程文运立时盘膝坐地,闭目体悟碑心。

    “这还是人么?天降圣贤也不过如此吧。”

    谭明瞠目道。

    秦清一张俏脸写满了兴奋,奋笔疾书,深觉此次真是来对了,多好的素材啊,不行,专访啊专访,必须和这小子做一次。

    宁小寒、程文运先后得了机缘,陶开来激动不已,深吸一口气道,“儒者,当明辨之,慎思之,审问之,精研学问,继承圣教。”

    守碑老人道,“学不可以已,固然是夫子教诲,但士不可以不弘毅,岂能无远大抱负。”

    说完,又看向邓神秀。

    连续两波存在感刷到了极致,太清气进度条也走完了十分之一。

    一看此种情况,邓神秀就知道大欲珠变了,太清气的提取难度超过了以往十倍。

    换作是以前,这等规模的装比场面,汩汩太清气早就将大欲珠干到休眠状态了。

    太清气收集愈难,他越是珍惜眼前这难度的机会。

    陶开来回话之际,邓神秀早在腹中打好了底稿。

    守碑老人才看过来,便听他朗声道,“元崇道,清崇佛,崇道无为于天下,崇佛耽于报应因果,我儒道圣教沦微数百年,至本朝才稍稍发扬。

    但相较于全盛时期,如萤火比之皓月。

    故我辈儒士,当复兴圣教,为往圣继绝学。”

    明朝之前,便是清、元二朝,各有三百年国运,一崇道,一崇佛,儒道在这六百年的确不彰。

    是儒家各宗,最耿耿于怀之事。

    邓神秀此番话出,满场响彻冲天叫好声,连带着儒心碑的越发悦耳的鸣响都被压了过去。

    刷的一下,儒心碑再度射出一抹微芒,投在陶开来身上。

    陶开来心生万千之喜,赶紧盘膝坐定,体悟被芯。

    就在这时,守碑老人忽地离地起身,正视邓神秀道,“儒者何为?”

    邓神秀正色道,“当今天下,烽烟处处,流民四起,内有诸侯割据,外有异族窥边。

    上辅圣皇,下安黎民,讨平叛逆,扫荡边关,开创太平盛世,非我辈儒者不能为也。

    故,儒者,当为万世开太平。”

    吼,全场炸裂。

    儒家发展到如今,最讲事功,虽然平日素手谈心性,依旧是时下主流,但没有一位儒家弟子不将出将入相,建功立业,当作毕生追求。

    邓神秀此一句当真说到众人心坎里去了。

    “儒者,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

    守碑老人忽地冲邓神秀拱手一礼,举步便行。

    众人正惊疑间,守碑老人一步十丈,转瞬消失无踪。

    便在满场惊骇之际,儒心碑忽地拔地而起,四周阵盘应声崩碎。

 126章 成符一境

    邓神秀暗道要遭,若是儒心碑被人夺去,他此番的任务可就完不成了。

    与此同时,聂文清与何求道几乎同时率众出手,迎着儒心碑追去。

    岂料,儒心碑才腾于半空,便猛地下坠,钻入地底消失不见。

    下一瞬,一道金光,从地下冒出,投于邓神秀之身。

    才被金光扑中,邓神秀脑海一片空白,仿佛天与地在这瞬间都变得开阔了。

    “慧光开天。”

    邓神秀立时醒悟过来,赶紧封闭周身穴窍,那金光在他周身游走一圈,不得其门而入,又遁入地下不见。

    邓神秀也是无奈啊,慧光十分珍贵,所谓慧光开天,说的是儒心碑这等神异奇宝散发出的慧光,能打开天地之间的屏障,驱散心头的蒙昧。

    在修行时要堪破关隘,若有慧光加持,则能事半功倍。

    邓神秀不接纳慧光,只因他现在没有什么修行上的困惑,此时借助慧光开天,没有任何意义,不如不受。

    至于下次还有没有机会,二度激发慧光,邓神秀认为是有机会的。

    慧光是儒心碑所发,当慧光加身那一刹,他似乎体味到了儒心碑的情绪。

    就冲这一点,他觉得下次再来,儒心碑必定会将属于他的慧光再还给他。

    与此同时,场中的震撼已到了极致,邓神秀甚至从好几人头上收获到了白色清气。

    大欲珠内,进度条竟已推进到了十分之七左右处。

    太清气不能立即转化为实力,他很无语。

    “神秀四句,足以光耀千古。

    如此佳士,可愿入我岳麓书院修习。”

    岳麓书院副山长刘秀再也忍耐不住,行到邓神秀近前,高声留人。

    邓神秀正待婉拒,却听一人道,“教书育人,谁人能及我白鹭书院。

    邓神秀如此一块美玉,还得我白鹭书院的能工巧匠才配雕琢。”

    此君正是白鹭书院讲习长老谭山。

    “谁说白鹭书院教书育人第一,今科状元可是出自我青龙书院。”

    青龙书院的戒律长老张峰如盯宝贝一般盯着邓神秀,“别听他们胡咧咧,只要到我们青龙书院,房师任由你选取。”

    他这番话先惹恼了东林书院长老黄琦,“今科中试者,论人数我东林书院独占鳌头。

    邓神秀,你大好才华,远大前程,千万不要错付。

    你的座师苏青,便出自东林书院,从根上论,你就是我们东林书院的人,千万不要受他们蒙蔽。”

    四大书院皆是朝廷敕封的书院,地位无比尊崇。

    四家长老同时虎争一位弱冠儒生,这在历史上还是头一次。

    江寒川、吴道灵、高北斗等人,一张脸化作了冰雕,仿佛连情绪也冰封了,奈何从他们头顶丝丝冒出的白气,昭示了他们内心是何等的滔天风浪。

    “多谢诸位前辈好意,晚辈已有授业恩师,此事也早已告知我的座师苏青大人。

    恩师教导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神秀不敢不听吾师教诲行事。”

    邓神秀知道自己的水平,儒学方面,只能是干啥啥不行,抄书第一名。

    真入了学院,和这帮之乎者也的宗师朝夕相对,用不了多久,就要露怯。

    还是安静地做个传说中吧。

    “尊师重道以至于斯,看来传言不可轻信。

    令师能道出‘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之语,不愧是能教授你这样英才的贤人啊。”

    刘秀沉声感慨。

    四家相争,他能争赢的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