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不以汉奸的身份死去,为了不庸碌无为的死去,洪承畴是一定会有所行动的。说起来,这也和黄台吉有关。
如果满清还是当年的那种,高层全是满人的局面,洪承畴就是有万般智慧,也没有用武之地。
可是,如今的后金高层,汉人着实不在少数。虽然他们人数比不上满人,但他们有刀把子!
这种时候,文人士大夫们那天赋一般的政治斗争能力,就有了用武之地,若是用的好了,让后金的实力跌落个一成两成甚至三成,都不是没有可能。
“所以,师叔我其实只是给了洪承畴一个暗示,一个自我催眠,让他提前了一段时间作出决定,即使没有师叔,他也会加入多尔衮的阵营,因为他也没得选。”
想要重获实权,就必须让汉人彻底压倒满人。
想要让汉人彻底压倒满人,目前后金方面,也只有多尔衮符合这个条件了。
只要多尔衮对豪格等满人进行了肉体消灭,那么这场汉人对满人的大清洗,就不会停下来。
到了那个时候,多尔衮就没得选!
哪怕是他,也不可能停止汉人对满人的清洗,直到彻底汉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满人、汉人高层混合,满人居多,汉人多是副职。
……
“王爷,想要坐视满清灭亡,然后被汉人擒杀吗?”洪承畴淡淡的道。
此刻的洪承畴,已经被包围了,脖子上还架着一把刀,可是他却镇定自若,毫不在乎,就好像不怕死一样。
挥了挥手,众人离去,多尔衮说道:“妖言惑众!”
“王爷应该清楚,如今的大清已经到了关键时刻,要么彻底汉化,从今往后,不分满汉,只有旗人和非旗人,只有如此,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才能让大清再次伟大。”
“要么就彻底野蛮化,恢复太祖时期的状况。至于继续和稀泥,终有一日,满汉会彻底内战,谁也容不下谁,到那时,就只能彻底消灭一方,而不是统合、融合双方了。”
“王爷若是想要当中国之主,华夏之主,那么汉化是最好的选择。王爷若是想要当辽东之主,那么此刻立即野蛮化,至少也能维持个三五十年和平。但若是一直和稀泥,恐怕最多只有十年好活。”
“危言耸听!”说到这里,多尔衮将架在洪承畴脖子上的弯刀收了起来。
“当圣上死去之后,王爷想继位吗?豪格等人肯定是不让的。可是王爷甘心从此以后做一个忠臣吗?王爷肯定也是不甘心的。”
“那么王爷要做大权臣,可是不篡位的大权臣有好下场吗?”说到这里,洪承畴微微一笑:“没有!”
“哼,彻底汉化之后,你洪承畴不就是大清的内阁首辅了?哪怕是宁玩我、范文臣他们,也没法和你竞争这个位置吧?说了这么多,不还是为了你自己?”
“不错,老夫就是为了自己!”洪承畴毫不犹豫的道。
“老夫自诩满腹才华,可是却遇到了崇祯那样的天子,他若是能多信任老夫几分,老夫即使灭不了后金,也不至于落到今日这种地步。”
“所以,老夫不甘心就这样以汉奸、小人的身份死去,老夫要辅佐大清君临天下,也唯有如此,老夫才能洗刷汉奸的名声!”
“王爷,如今速速做出决定,一切都大有可为。只要王爷够狠,有的是汉人愿意帮助王爷杀掉豪格甚至是杀掉福临小儿。只要圣上没了儿子,那么按照兄终弟及的原则,继位的除了王爷还有谁呢?”
“这个法子,是内耗最小,见效最快的。”
瞥了一眼多尔衮,洪承畴知道,多尔衮动心了。于是他话锋一转,就换了个话题:“如今天下四分,分别是占据关外的大清,占据北地的孔丘,占据南方的王诩,占据关中、川蜀的墨翟。”
“若是他们团结一致,那么大清几乎没有任何机会。然而,孔丘对士绅很不友好,王诩对士绅的恶意,也没有任何掩饰,墨翟更是想要消灭传统士绅。他们的想法是好的,士绅确实是万恶之源,但是即使他们消灭改造了旧的士绅,也自然会有新的士绅产生。”
“更何况,士绅哪里是那么容易彻底消灭的?所以,这就是王爷的机会,王爷大可打着帮助崇祯清君侧的名义,入关讨伐孔丘。到时,在公然宣布,入关之后,保护士绅利益,同时开科取士,就一定会获取士绅的支持。”
“或许有少数士绅,会反感大清,但若是王爷彻底汉化,给自己取一个汉名,再找一个汉人祖宗,那么大清就不再是夷狄,而是诸夏。到那时,即使是那些喜好华夷之辩的士绅,也无话可说。”
“有了士绅的支持,再加上大清的强军,至少也能有个南北朝的局面。若是一切顺利,再取得江南士绅的支持,那么即使是一统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王爷,一切都是为了大清,为了让大清再次伟大,王爷应该速速作出决断。”
……
第二天晚上,多尔衮进入皇宫之中,不久之后,黄台吉驾崩。多尔衮秘不发丧,令大玉儿发布皇后令旨,急招豪格入宫继位。
多尔衮屏退左右,与豪格商谈良久,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宫人所说:他们曾经听到斧头扔到地上的声音。
不久后,豪格离去,归家,旧伤复发,当场血流不止,临终之前,瞪着皇宫方向,死不瞑目。
当夜,福临患病,第二天就得了急症而死。
不过据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宫人所说,在黄台吉身死的当天夜晚,曾经看到过有一个几岁小孩,被从皇宫之中带到了城外的一个庄子里。
“烛影斧声?黄台吉死了,多尔衮也做出了决定!”风逸看着收集而来的信息,做出了判断。
“世上只有妈妈好,大玉儿用豪格的命,换了儿子福临的命。从此以后,世上再无福临!”
“鳌拜死了!”
“索尼也死了!”
“两黄旗之中忠于黄台吉的骨干,纷纷死去,半年之内,两黄旗战力起码减弱三成。”
“多尔衮继位了,直接当了皇帝,以大玉儿为皇后,这可真是兄终弟及,兄终弟及啊。此举,一定程度上的缓解了满人高层的忧虑之心。”
“多尔衮改革官制,以金为姓,以勇为名,自号金勇,八旗纷纷改名,没改名的也给自己起了一个汉名,这次的汉化比较彻底。”
“不过,平静都是暂时的,满人不过是被打懵了而已,他们不会放任汉人占据自己的位置和利益,他们一定会更加猛烈的内斗。多尔衮为了平息内斗,一定会发动一场前所未有的大战。这个时候,也只有战争,才能转移一切内部矛盾。”
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
第三十六章 大一统与中央集权(只欠七更了马上就还完了)
出征!
出征!
出征!
刚刚登基并改名为金勇的多尔衮,其实并没有太多选择,一切就像吴起预料的那样,多尔衮虽然名义上贵为皇帝,但实际上已经没有太多选择。
为了平息内部矛盾,他选择了倾国而出!
这一次,要是不成功,那就完了。
当然,多尔衮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动用倾国之力的,主要是他收到了来自于吴三桂的邀请。至于他为什么恰到好处的收到吴三桂的邀请,这肯定和吴起无关,一切都是巧合!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
吴三桂其实也很无奈,因为他也没得选!
至少,他自己是这么觉得的。
这一次,倒是没有人抓住陈圆圆,也没人拷打吴三桂他爹吴襄了,这一次吴三桂他爹以及吴三桂的家人,都被孔子当做使者,在崇祯十七年夏末之时,送回了辽东。
所以,这一次吴三桂起兵造反之时,终于不能把理由往女人身上推了,他就是反贼、汉奸,洗不白的那种!
当吴襄以使者的身份,回到辽东,给吴三桂下最后通牒的时候,吴三桂也曾犹豫了很长一段时间。
是否造反这个问题,吴三桂也不是一开始就作出决定的,他曾经徘徊、犹豫了很长时间,一直希望孔子能给他个机会,但孔子没有!
按照孔子的想法:你们辽东军阀在过去的那么多年里,坑了朝廷起码上亿两的辽饷,结果一个东虏都守不住,以至于让东虏数次入关劫掠。
怎么看,都是辽东军阀不合格、不仗义,光拿银子不办事儿!
所以,若是按照孔子的想法来处理,那肯定是要抓一批、杀一批的,在抄家一批的。不然,大明朝国法何在?那些北地因为东虏入侵而死去的百姓,又怎能瞑目?
甚至还私底下和东虏有着直接联系,多次倒卖粮食、铁器甚至是火药、火炮、兵器、战甲给东虏,还曾多次出卖朝廷信息,这样的汉奸军阀,朝廷有实力之后,不给你铲除了、杀干净,还留着过年?
所以,孔子给吴三桂等人开出的条件,在吴三桂等辽东大小军阀的眼中,就极为苛刻。
“丞相说,朝廷一定会清算我们。如果我们及时投降,那么命还能保住,但是家产是保不住了,兵权也保不住。不过丞相可以保证,只清算一次,日后不会继续找其他的理由或借口清算我们。”吴襄看着在座的大小军阀们缓缓说道。
“不给兵权?”
“对!”吴襄肯定的点了点头。
“没有兵权,我们凭什么相信他?”
“对啊,没了兵权,还不是朝廷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们过去替朝廷保卫辽东,抵抗东虏,死了那么多人,如今不需要我们了,就直接开始清算了,这不是过河拆桥吗?”
“这是卸磨杀驴,他孔丘也不怕风大闪了舌头!”
“不错,真以为东虏是泥捏的?真以为我们这些年都是在白拿朝廷银子?没有我们,东虏早就入关占据北方了。结果如今朝廷却如此苛待我们这些功臣,朝廷这是有奸臣啊!”
“不错,朝廷出了奸臣,孔丘就是这个奸臣,他手撕国公,掌掴陛下,如今更是篡权,意图谋反,我们作为大明的忠臣,怎能坐视不理?”
听着众人的言语,吴襄瞥了一眼许久不见的儿子,看着一动不动保持沉默的儿子,吴襄瞬间就知道了儿子的想法。不过他也没有当面反驳,而是等到众人都离开之后,才悄悄的关上门询问吴三桂的想法。
“长伯,你到底是怎么想的?你可知晓丞相麾下的中央军有多强大?你可见识过君子营、勇士营的勇猛?你可知道,如今京城之中,光是新兵就有不下三十万之数。”
“除此之外,王太师还通过天津,每月至少从南方、海外,运输五百万石粮食,如今北地已经初步安稳,朝廷还有大义,你到底在想些什么?”
听到这里,吴三桂却轻轻的摇了摇头。
“父亲,我的恩主乃是陛下而不是丞相。无论如何,丞相掌掴陛下,都乃大不敬之举,与造反有何区别?”
听到这里,吴襄生气的拍了拍桌子:“此地只有你我父子二人,长伯连为父都信不过吗?”
听到这里,吴三桂左右看了看,露出了无奈的表情:“不是孩儿怀有二心,实在是丞相太过分了。”
“早在两月之前,丞相府就发来政令,要求查清楚关宁军的具体数额,然后朝廷会派遣监察御史过来,一个人一个人的发放粮饷。”
“父亲你也知道,这些年来,为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