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从守藏室之史到太上-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入定可以帮助诸位迅速的学会观想法,入定也能帮助诸位迅速练成象形拳,入定甚至可以……”
“老夫将入定分为入定、常定、恒定三个阶段,这么说吧,恒定阶段,普通人只需一年,便可将自身提升到人体极限。如果恒定配合化劲的话,兴许只需两月、三月时光便可。”
“稍后老夫也会上传一本入定心得,感兴趣的道友可以看一看。”最终,老子也给自己的新书打了一个广告。
片刻之后,会议终于开始了。
“南子见过诸位道友,今日诸位道友齐聚于此,主要是交流沟通,可以讲述自己对于玄门的看法,也可以讲述自己在桃源镇收集到的情报,还可以说一说自己在大明朝未来想要做什么。”
“下面,请仲尼先生先上来讲一讲。”
“老夫就是孔丘,丘本是鲁国人,可是今日却可以在这里见到来自于各国的道友们,这都多亏了玄门,多亏了太上前辈。”
“在玄门之中,我们可以第一时间得知天南地北的变化,我们可以互相交流沟通,共同进步,我们可以学习到那些来自于其他世界的知识,这真的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好的机缘,我们的未来,真正的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感谢玄门,感谢太上前辈!”孔子总结道。
“感谢玄门,感谢太上前辈!”南子接着道。
“感谢玄门,感谢太上前辈!”赵无恤跟着道。
“感谢玄门,感谢太上前辈!”
……
在一阵感激声之后,孔子接着道:“今日我就讲一讲我在桃源镇的收获,讲一讲我对于科举制的看法。”
“科举是一种通过读书考试,大规模选拔人才的方式,考中进士之后,更是前途无量!无论你是贵族之后,还是普通平民,都可以参与科举考试,一视同仁,非常的公平、公正!”
“这样的制度,实在是太完美了。若是未来丘有幸掌握了鲁国大政,一定会进行改革,在鲁国也实施科举制!”
第十七章 墨子 难道匠人们扬了儒家老祖的骨灰
狂吹了一会儿科举制之后,孔子便继续介绍科举制的详细内容:“当然了,科举制并不是没有缺点。比如,不是什么人都能参与科举,女人不行,即使是天子的女儿,也不行!至于男人,技女之子、宗室子弟等身份,也无法参与科举。”
“但整体而言,科举仍然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制度。这个制度之中,读书人需要经过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等一次又一次的考试。考试成绩越好,身份越高,最终的前途就越广阔。”
“但即使只是最低级的童生,也算加入了读书人的圈子,可以以读书人的身份自居,若认识一些秀才、举人朋友,那么从此以后,你便可以逃脱小吏的盘剥。”
“秀才就更了不得了,可以直接免去徭役,不会有不长眼的小吏去盘剥你。到了举人,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称上一句老爷。可以保护朋友,不受小吏盘剥,可以接受地主、商人的投献,可以避税,甚至还拥有直接面见当地县令的权利。”
“至于进士,则是大明朝未来的主人,是真正的高层。三甲进士起步便是县令,二甲进士可以在京城当京官,从六部各司主事做起,优秀的二甲进士,甚至可以成为庶吉士。”
“一甲进士起步便是翰林官,而翰林官有储相之称。非翰林不得入阁,而大明朝最高机构便是内阁,内阁大学士们总领全国政务,权利非常大!”
“所以,丘的选择便是读书、科举、考进士、做大官。正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也是丘一直以来的愿望了。”
“那么如何参与科举呢?如何成为一个读书人呢?很简单也很困难,只要你有银子,就能加入书院。”
“只有加入书院,才能参与科举。因为科举考试是需要保人的,这保人又必须是读书人。如果你不认识其他的读书人,他们是不会给你做保的。而结识读书人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加入某家书院。”
片刻之后,墨子走上了高台。
“正如仲尼所说,科举制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制度,虽然我随口都能说出科举制的不少缺点来,比如那些读书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们除了读书之外,什么都不会,就是纯粹的铁废物!”
“他们中的大多数不会种地,甚至都不懂得什么样的季节该种什么庄稼。他们不会算学,甚至认为算学只是末流,不值得读书人学习。他们认为匠人是低人一等的,他们认为读书人是最高贵的,他们将种种先进技术视为奇技淫巧,比末流还不如。”
墨翟发现,这个所谓的儒家,所谓的读书人群体,好像特别针对匠人,难道匠人们曾经扬了儒家的骨灰,杀了儒家的老祖不成?
“用读书人的话来说就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说到这里,墨子不屑的摇了摇头:“科举制本身当然是一个很优秀很公平的制度,即使是真正的平民,也有希望通过科举制,一跃成为内阁首辅,从这个角度看,这个科举制真的非常非常优秀!”
“所以,我墨翟是发自内心的佩服这个制度,也佩服当初开创这个制度的人。不过可惜的是,当我询问究竟是谁发明了这个制度的时候,却得不到任何答复。”
“起初之时,我以为是我询问方式不对,后来我才发觉真相,这里终究只是一道时光碎片,记录的只是太上前辈的所见所闻。所以,当太上前辈不愿意让我们得知前朝之事的时候,我们一切有关前朝的问题,都会自动被此地之人忽略。而那位发明科举制的前辈,显然是前朝之人。”
这终究只是一道时光碎片而不是真正的世界!
“好了,这个问题就到此为止好了。如今大明朝的科举,明显是出了问题的。但我一不是朱家天子,二不是内阁大学士,所以这个问题与我无关。”
“说到这里,大家也应该知道我的选择了。是的,虽然科举才是此界真正的通天大道,但是我却没有选择科举。”
“一方面是因为,科举实在是太过复杂,那些读书人们别的不行,勾心斗角特别厉害。这几天啊,我通过一些私人关系,获得了此界的邸报。上面记录着皇帝谕旨、臣僚奏议和一些政治情报。”
“尽管我只大致浏览了最近几年的邸报,但也从细节之中得出了很多结论。”
“首先,当今天子乃是天启皇帝,今年是天启元年,这个皇帝是喜欢木匠,民间甚至称其为木匠皇帝。”
“其次,这个皇帝重用宦官。”
“最后,我觉的大明朝接下来的政局可能会混乱一段时间。”
?
?
?
这是什么逻辑?
天子喜欢木匠活儿,天子重用宦官,所以大明朝接下来高层会混乱起来?
墨翟先生,你到底是如何通过前两个条件推导出最终的结果的?
“这个问题解释起来非常复杂,我只能说懂的都懂。如果非要穷究原因的话,那就是天子不听文官的话,文官们又想要让天子听他们的话。”
“简而言之,这是皇权和文官整个阶层的斗争!”
“在这样的斗争中,皇帝失败是迟早的,一个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一个阶层的对手!”
“唯一的区别就是,皇帝什么时候失败?皇帝失败之后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我阅览此界史书发现,正德皇帝和文官争斗,最终落水、生病,病死。临死之前想要换一个太医给自己看病,都被文官给拒绝了!”
“嘉靖皇帝和文官斗了一辈子,一开始把文官当猴耍,最后被文官当猴耍。”
“万历皇帝想要效仿嘉靖,让文官斗文官,所以试图立郑贵妃的儿子福王为太子,可谁知却被文官给识破了,根本就不上当,最后只能通过一辈子不上朝这种近乎赌气的方式给文官点颜色看看。”
“如今的天启皇帝,他重用宦官是为了什么,文官们可谓是一清二楚。所以文官已经开始反击了,如今的民间已经有木匠皇帝的称呼了,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
“普通百姓会知道天启皇帝在皇宫大内做什么吗?”
第十八章 转折点
在墨子看来,天子和文官的斗争已经再次开始了,这也是大明朝的特色,是难以避免的。没有宰相,天子想要做个事情,就必须直接下场,正面与群臣交锋。
这么做的结果是,如果输了,天子的威信就变少了。如果赢了,臣子也不会觉的是天子英明,反而会觉得这是天子利用自己的权利强行这么做,是暴君、昏君。
而如果有了宰相,天子和群臣之间就有了缓冲。一旦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群臣的第一方向是宰相弄权,宰相是奸臣,天子是圣明的,这都是宰相的锅!
而当天子对朝政不满的时候,那就换一个宰相吗!
整个文关阶层势力太大,不能轻动,可是宰相就是一个人而已,只要不满意,天子随便换就是了,总能换上一个让自己满意的。
然后就是宰相冲锋在前,天子架车在后,等到群臣的怒火、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再轻飘飘的换个宰相,多简单的事儿!
想到这里,墨子微微摇头。
如今的天子还很年轻,还喜欢做木匠活,所以他的身体一定非常健康。这就意味着,即使他失败了,也能像他爷爷万历皇帝那样,长达数十年不上朝,用这种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恶心文官至少三十年、四十年!
甚至这一次他做的会比他爷爷更过分,连续三四十年,不批准文官请辞,不批准文官上任,不批准文官升官,这样的未来是可以预见的。也就是说,无论胜负,这大明朝的高层,迟早要混乱一段时间。
“所以,即使在座的道友们,有人能幸运地成为内阁大学士,你也根本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精力去做些什么,因为无论到那时,头等大事已经不是做些什么了,而是努力的在天子和文官之间保持平衡,好保住自己的官位!”
“说完了高层,我再说说中层。如今大明朝的官员,考不中进士,在官场上就没有前途可言。”
“三甲进士的前途,通常止步于知府,二甲进士也要看能不能进翰林院,进不了翰林院,也很难真正的进入大明朝核心,可翰林院是那么容易进的吗?”
“老夫就不说翰林院这种没影子的事情了,即使是进士,即使是看上去没有太远大前途的三甲进士,都不是一般人能考中的。每三年才考一次进士,全国两京十三省的举人们聚集在一起,才有那么两三百个进士名额。”
“即使你考中了进士,成为了中层官员,你以为你就可以一展所学了?没有的事儿!你还要面临党争!东林党、齐党、浙党的争端、北人南人之争、晋商、盐商之争,每天都有数不尽的斗争等着你。”
“至于考不中进士,举人老爷们的前途最多止步于县令。当县令还不如早早的投身某个门派,成为真传弟子,往长老、掌教的位置奋斗呢。”
“所以这也是老夫拒绝科举的原因,以老夫的资质、悟性,若是一心一意的科举,考进士是迟早的,但是这要花费老夫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呢?”
“五年?”
“十年?”
“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