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巨星从铁锅炖自己开始-第2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愣神的老头并不知道,也就是万幸自己没说出筚篥的另一个称呼,不然恐怕网友们再也无法直视这件古乐器了。
管子
而管子这个东西在北方的某些地区有歧义。
尤其是不少人喜欢以“捣管子”来喻指“打飞机”
而想要演奏筚篥,不仅仅需要用手去堵上面的眼,还得用嘴吹,这样音乐才能从出口处倾泻而出
吹管子?
“玉人何处教吹箫”估计要被老司机们说成“玉人何处吹筚篥”了!
箫都已经被玩坏了,请放过管子。
网上网友们热切的讨论着,但音乐却在指挥的示意下缓缓响起。
编钟古朴厚重的低音钟蓦然敲响。
这种响声很奇特,仿佛是来自于灵魂的深处。
编钟的音色,仿佛能直通仙境!
一串低密的鼓声响起后,高音区轻灵的钟声便是如同玉珠落鼓,争相而鸣般庄严的响起。
奇特的造型正是编钟最独特的奥秘。
乐钟皆扁,如合瓦形!
不仅仅是能够用钟来演奏,更是可以一钟双音!
圆钟延音非常长,所以演奏旋律时互相干扰,不能成乐!
就连宋人都不懂!
但战国之时却已经拥有了这样恐怖的铸造,冶炼,音乐水平!
两段圆弧形成的奇特钟形,敲击正面与侧面,会产生不同的振幅。
而一钟的双音,居然刚好就是三度双音!
甚至会让了解乐理的人感到有些恐怖。
编钟随着鼓点变得更为沉重!
但随后,轻灵的笛声响起,而伴随而响的编钟,让这种轻灵缥缈之意中,多了丝庄严。
《霓裳羽衣曲》!
作为唐代最著名的乐舞,霓裳羽衣曲是绝对不可不提的!
但令人痛惜的是,霓裳羽衣曲的失传,就是因为曾经被人认为是亡国之音而被焚毁破坏!
当然,失传归失传。
你《霓裳羽衣曲》失传了干我李文音什么事。
拿去用!
于是,这盛唐礼乐乐舞中的“文舞”之音,便响在了这阿尔伯特音乐厅之中!
柔美的音乐之中,却不失端庄!
大气磅礴!
一如开放民风的盛唐,海纳百川,百国来朝!
虽然没有舞蹈,但人们却似乎依旧看到了一副生动的大唐仕女图!
随着音乐舞动着婀娜的身姿,轻灵的步伐中,更有着稳重,柔美的动作却完全不缺少力量!
闭上双眼,一幅幅画面的浮现,人们似乎有些理解了。
为何那么多皇帝会沉浸在歌舞之中!
在娱乐发达的今天,都会感觉这样缺少舞蹈的音乐是如此优美,更遑论娱乐缺乏的古代了!
人们仿佛看到了那个璀璨辉煌的盛唐。
桃花渐暖岁渐寒!
梦里长安今犹在!
梦回唐朝!
琵琶,箜篌,轻轻奏响。
但主角依旧是这磅礴大气的编钟!
似乎在编钟这如同君皇一般的音色之下,一切乐器都成为了陪衬。
风吹仙袂飘飖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这就是唐明皇所向往的仙境!
这样的仙境歌舞升平,丝竹入耳,仙气飘飘。
这样的音乐端庄,大气,稳重,高贵,典雅!!
鼓点与编钟的声音随着逐渐推进的情绪,慢慢变大!
逐渐加快的旋律,犹如佳人翩翩起舞,令君王欲罢不能!
但这样的加快,并不显得有任何匆忙急促!
佳人们的舞姿也依旧力量与柔美并重,充满了英气,显得不急不缓!
随着急促的鼓点,编钟旋律的音量加大!
节奏却依旧不显得慌乱!
稳重的节奏,递进骤强的音色!
观众们仿佛感觉到,自己也成为了那九五至尊!
攀登到了高台之上!轻酌微醺!俯瞰人间歌舞升平!
三百三十二 起棺下葬
音乐虽然已经结束,但余音却仿佛依旧回旋不绝。
随着军乐合唱团的亮相,前一首乐曲所营造出的那仙气渺渺,恍若登仙的感觉,却被接着响起的低音大鼓猛然砸醒!
轰!
若说之前所演奏的霓裳羽衣曲,是唐朝礼乐乐舞中的文舞,那么这一次演奏的,便是武舞!
与文舞雅乐歌颂的文治相对,武舞演出时,手执斧盾,于郊庙祭祀及朝贺、宴享等大典之上,歌颂统治者的武功!
《秦王破阵乐》!
当年,陈玄奘出使印度之时,印度国王都曾听闻《秦王破阵乐》的大名!
曾被异族尊称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在登基为帝前,便被封秦王!
而多数学者都认为,这首《秦王破阵乐》,在最开始的一初,是作为军歌的!
战鼓与号角扬起!
低音钟与清脆的高音钟响起!
唐代尚武!
即使在音乐之中,也蕴含着沉重的杀气!
雄伟,豪迈!
编钟与战鼓如同唐朝铁骑一般整齐严肃!
秣马厉兵向异族!
雄壮厚重的高歌长吟!
“受律,辞,元首!!”
雅乐的唱法早已失传许久,再nb的大爹也无法复原。
毕竟,如何唱,并没有相应的典籍具体描述,就算有谱子也完全无法复刻。
但即使是现代合唱技巧,在这样的音乐搭配之下,也能窥得一丝大唐风采!
而吟唱的这个歌词,也是挖来的!
“相将,讨,叛,臣!!”
唱腔威武雄壮,却隐藏着一种压抑!
仿佛是即将开拔的大军,满溢着杀气的音乐中,颇显一丝悲凉。
编钟清脆的震荡声,仿佛如同前行的士兵们,行进之中碰撞着兵器,慷慨高歌!
“啊啊~咸歌,破阵乐!”
恍若西北的黄沙铺面而来,金戈铁马仿佛一触即发!
马背上的将军手中枪尖寒光闪闪!
明光铠胸前的亮甲之上,仿佛刻着“见日之光,天下大明”!
“共赏,太,平人!”
歌声唱罢,军鼓与编钟变得急促起来,仿佛如同那大军,铁蹄铮铮般碾压而过!
前方烽火,身后黄沙!
无数对中原大地虎视眈眈的异族,为何在盛唐之时,称唐朝为天朝,将唐皇称为天可汗!
贞观之治,便是靠着兵马打下来的!
占比世界经济百分之六十的gdp,正是因为唐朝人思想开放、包容自信。
唐朝的繁荣、商业贸易的发达在当时的世界上是绝无仅有的。
深厚文化底蕴,积极向上、包罗万象的宽广胸怀,强横的武力,都让盛唐的歌舞升平,海纳百川,闻名于世界!
古老的编钟,沉重的战鼓!
钟鼓齐鸣间,仿佛让人们看到了那传奇的天朝之景。
让北方游牧民族俯首称臣的盛唐,让可汗当众献舞的盛唐!
万国来朝,位于世界之巅!
这《秦王破阵乐》,便是那盛唐的军魂,将士们杀气的体现!
稳重的音乐,没有任何高音量,高音阶!
但所有的观众们,却仿佛是被一条巨龙盯上了一般,似乎随时都要接受马踏江山万里般的冲击!
高歌后富有节奏的战鼓与编钟,构建出了令人画面感无穷的音乐时间织体!
而乐器编排,空间之上的织体,却又清晰明朗!
便仿佛那森严的军队,层次分明!
一声军令如山倒!
冲锋陷阵之势油然而生!
却又在战士的歌声之中戛然而止!
震撼的音乐!
李文音编排的谱子,并非是靠着自己书写音阶。
而是靠着挖掘出来的古谱,还原成现代的音准,以最为相似的配器去模拟唐风!
这样的复原极难,无异于是摸着石头过河。
音乐消失后不久,全场掌声雷动。
此时观看节目的华国观众们,恍若梦醒般回过神来,只觉得似乎刚刚一切都没听明白一般。
唱的什么?
乐曲的旋律?
听过既忘!
但那种盛唐一晃而过的镜花水月,却令人印象深刻。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编排并不复杂,但铺面而来的形象却极其立体。
就仿佛是高端的食材,并不需要多么复杂的做法。
编钟便如同这高端的食材一般,轻轻敲响间便恍若仙音,转瞬即逝,如梦似幻。
这件无比神奇的乐器,真正做到了“大音希声”!
与西洋乐团的乐器不同。
一件乐器往往是非常单调的,就算是不需要任何伴奏的饱满乐曲,也是由复杂的织体和声,通过复杂的技巧,去变现一件乐器的全部魅力。
但编钟却似乎完全不同。
仅仅是敲响,便似乎不需要任何复杂的弹奏技巧,也不需要那么多的伴奏的锦上添花。
编钟中蕴养两千四百年才露面的神与灵,便仿若华夏民族几千年传承而下的魂魄!
如同无锋的重剑,以堂堂之势横扫八荒,大巧不工!
编钟被工作人员们抬了下去。
这件国宝,会被严密的护送回国,去到它该去的地方,受到世人的瞻仰。
奇迹般的乐器!
台上的李文音很是感慨。
身为后人,身为一名搞音乐的,能够让这样的乐器演奏在世界的舞台上,打心里感觉到一种骄傲与自豪。
而华国只有编钟吗?
显然不是!
地大物博的华夏,民族遗产多到数不胜数。
即使是作为传承者中微不足道的一员,将其发扬光大的思想也要常含心中。
看着台上将编钟撤下,王学民教授示意,准备奏响最后的篇章时,李文音笑了。
看到李文音意味深长的笑容,陈冬林忍不住问道。
“你突然笑什么?”
李文音摇了摇头,轻轻一笑。
“你说说,这下一首音乐的名字是啥?”
陈冬林有些发愣。
“你自己写的你问我?不是《送》吗?”
“嘿嘿嘿”
李文音笑的越来越鸡贼,陈冬林甚至感觉身上泛起了鸡皮疙瘩。
“那你猜猜这是送什么?”
“你总不能是送终吧!”
陈冬林翻了个白眼,将脑海之中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甩走。
我觉得应该是送别国际友人。
诶?!
不对啊!
我们是t客人啊!
这小子搞什么呢?!
一种非常不好的感觉顿时从陈冬林的心里蔓延。
果然!
“其实一开始是想叫《astronoia》的,是天文的意思,本来吧,是想做一首电音,想要在静谧无垠的太空之中,恍然如同流星擦肩而过,陨星碰撞。”
只见李文音笑的超贱,贼兮兮的小声说道。
“后来觉得上上下下跌宕起伏的旋律,形容抬棺比较合适,你看,就仿佛那种棺材一上一下,隐喻着人生起起伏伏嘛!而且用民乐编排有种非常悲壮的气息!所以想叫《起棺厚葬》的”
李文音在陈冬林的耳边絮絮叨叨的小声嘀咕着
“后来我想了想,还是不能那么直截了当,好歹得给国际友人们一些面子,所以就”
“噗!!”
陈冬林的脸色越来越奇怪,旋即满脸通红,忍不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你这臭小子太坏了!”
“我哪坏了!”
闻得此言,李文音仿佛受到了莫大的侮辱一般,差点就要跳脚。
“你看看啊,今天的演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