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巨星从铁锅炖自己开始-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何况,每一次李文音的演奏,总能给自己带来惊喜。

    “同学们,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来自华国的年轻人,就是李文音大师!”

    李文音?

    这个名字似乎在哪听过。

    学生们想着,却蓦然看到了手上的曲谱。

    帕格尼尼6。

    或者说,现在是李文音大练习曲6

    “我的上帝!是本人来了!”

    “原来曲谱作者这么年轻啊!”

    “就是他!就是他祸害了全世界的钢琴学生!”

    李文音笑着走上讲台附近的钢琴,感觉有些浑身发抖。

    当这种狂热,怨念,杀气,与好奇混合在一起。

    就仿佛一个人带着狂热的怨念,想要把你宰了,然后好奇的翻看你的内脏一般。

    “各位同学们好,我是来自华国的李文音,很高兴能在这里,与各位交流。”

    打了声招呼,又仔细的想了想,李文音笑着开口,用流利的英文说道。

    “谈起德国音乐的话,我们肯定无法忘记这几位大师,贝多芬,舒伯特。”

    贝多芬!舒伯特!

    台下的学生们顿时升起了一丝自豪感。

    自己国家出来的古典音乐大神,自然会有种自豪感与荣誉感。

    “而舒伯特的一曲《魔王》,曾让我感到无比的震撼。”

    《魔王》!

    这是德国天才的音乐家舒伯特,在十八岁那年,以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词,创作的通体歌!

    所谓的通体歌,正是没有重复性的又长又大的音乐材料!紧随着歌词从头贯通到尾的音乐形式!

    《魔王》正是其中的经典。

    “多的话自然是也不用说了,我现在,就为大家演奏,由舒伯特的《魔王》,改编的钢琴独奏曲。”

    李文音还是决定少说两句话比较好。

    在别人的教学地盘上,就算邀请自己来交流教学,但肯定还是不要这么干比较好。

    最稳妥的方式,还是来弹奏一曲比较好。

    这群深受李文音折磨的钢琴专业学生们忍不住瞪大了眼睛观看着。

    要说服不服?肯定是服的。

    毕竟,作品摆在这,弹奏的音频视频也都有。

    但喜欢吗?

    你上中学那会儿能喜欢李白杜甫吗?!

    能喜欢高考卷里,阅读理解的文章作者吗?

    那么多佚名是啥意思?那还不是怕你们打他?!

    ……………………………………

    但很快,随着琴声的响起,同学们的目光瞬间就呆滞了起来。

    李文音轻呼一口气,右手猛然间敲击在钢琴上!

    装饰八度与三连音呼啸而过!

    正恍若那疾驰的马蹄声,与席卷而来的暴风雨的呼啸!

    就快出现了残影的手速让学生们当场呆滞。

    捏紧了拳头。

    上来就是雷击,令人忍不住揪起了心弦!

    李文音的双手,在键盘上掀起了一连串魔王般的幻影!

    富有力度的双手不断的落在键盘上,仿佛那高贵冷艳,却凶恶狡诈的魔王!!

    狂风过后,乌云席卷了天空,教室里仿佛暗淡无光,四处尽是狂风呼啸!

    马蹄声揪人心魄!那父亲紧张的脉搏,孩子微弱的呼吸!

    在树林中一闪而过!

    魔王的诱惑之下,隐藏着黑暗深渊般的恐怖!

    但很快!

    钢琴的伴奏型从象征着雨夜的震音,流畅的转变为了快速的织体!

    仿佛是魔王的起舞。

    平稳,流畅,慢慢弱化了动力感,似乎充满了一种甜润柔媚的旋律。

    流动的织体,柔和的琶音音型,仿佛像是魔王所描述的那“美好的世界”!

    鲜花,美人。

    在日空下起舞,酒水与果实。

    但这样的场景却迅速的破碎!

    半音化的进行,仿佛要将紧张程度不断的推向!

    孩子向着父亲呼唤!

    父亲安慰着孩子,于风雨交加的夜里,却更加的焦急,匆忙!

    李文音左手的半音进行,听在人们的耳中,却仿佛如同孩子的惊恐与挣扎!

    起起伏伏,大跌大落!

    心脏似乎正在随着这时而安稳,时而狂暴的琴声不断的起伏着。

    魔王越来越着急!

    逐渐黑暗的面容显露!

    蓦然,风雨似乎止住了。

    最后一次的挣扎,反而没有了半音。

    仿佛如同孩子生命走到了尽头,已经无力抵抗了!

    贯穿了全曲这紧张的三连音戛然而止!

    轻柔安静的琴声舒缓的响起,似乎阳光投射而出,魔王消失不见。

    但孩子却在此刻,停止了呼吸。

    随着两个强和弦落下,观众们仿佛是刚刚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般,开始轻轻的喘息着。

    李文音松了口气。

    无论是学生们,还是教授,阿登纳,都忍不住鼓起掌来。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这么一次亲眼见到李文音演奏这样一首曲子,当真是忍不住感叹这复杂困难的技巧,更是感叹李文音这种举重若轻的驾驭能力!

    动作越快!放松的也越快!

    手指的上下触键非常的敏捷,声音明亮!

    一首曲子,为什么有人弹着呆板,有人弹得灵活呢?

    正是因为这音符中的弹性!让乐曲富有了活力。

    这可怕的八度,正是李文音的风格!

    同学们仿佛想起了被钟那不要脸的八度支配的恐惧。

    看来,这样的恐惧,又要再多一个了

    这群学生们的第一反应

    这恐怕又是一个未来的必练曲目

    毕竟,身为一个德国人,本国音乐家舒伯特的曲子肯定是无法避免开来的。

    你李文音,居然用我们德国人的曲子,改编以后来祸害我们德国的音乐生

    但这样的怨念很快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毕竟相比未来才会有的折磨。

    现场围观大师演奏的激动更胜一筹!

    “我的天,果然好厉害!”

    “我还怀疑呢,《钟》居然会是十七岁少年写的!”

    “现在一看,真的傻了,李现在好像应该不到二十吧”

    “别和他比,不然没信心了”

    掌声慢慢落下。

    阿登纳与教授忍不住对视一眼,皆是点了点头。

    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倒是王学民教授,忍不住眼皮子又是一阵的抽动。

    你到底有多喜欢八度?!

    王学民教授的音乐造诣很高。

    虽然是指挥,但什么乐器也都会一些。

    钢琴也是王学民教授常弹的乐器。

    但是奈何天生手短,指距有点短

    偶尔几个八度还好说。

    你这

    八度不要钱的

    是在为难我们这群短手的老人家!!

    “真是名不虚传!”

    阿登纳赞叹道。

    “李文音先生今年也不过十九岁啊,甚至在谱写《钟》的时候,也不过堪堪十七岁!”

    想到这里,阿登纳忍不住拿李文音与舒伯特做了一个比较。

    蓦然发现,李文音在音乐上的一些成就,已经丝毫不逊色于舒伯特了。

    甚至可以说,李文音足以与巴洛克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那些惊才绝艳的天才们比肩!

    短暂的说了几句话,李文音一行人也离开了教室。

    毕竟不能打扰教授继续上课。

    而教授也是满脸的兴奋。

    台下的学生们还在小声的交谈着。

    “汉斯,你不是擅长八度吗?你觉得这个曲子咋样”

    “别问,我不行!降速弹奏我估计都要累死,我再也不敢说我擅长八度了!”

    被问到的这位叫做汉斯的同学,此时一脸苦笑的摇着头。

    普通的曲子中擅长八度,一般来说,或许是最习惯的指法上,手指距离刚好八度。

    虽然可以,但对这首歌来说,通篇的大量八度。

    你觉得简单?!

    汉斯估计会骂娘。

 二百九十九 小提琴学生:我谢谢你啊!

    一行人兜兜转转的,各种令李文音头痛的见面应酬。

    终于,找个机会,李文音借口四处转一转,体验一下柏林音乐学院学生们的生活,独自一人在学校的校园里四处浪。

    虽然知道保镖也在跟在某个不知名的地方,但李文音也没想着去找。

    人家有自己的经验与想法,到了必要的时候,两人是会现身保护自己的。

    有时候,身边围着保镖,反而更容易暴露身份。

    李文音走在学校里,看上去就像是一个人畜无害的留学生。

    身边时不时路过的外国人嘴里说着令人听不懂的德国话。

    珍贵的定向技能开启机会还要留着再看。

    在学校中走着,感受着完全不一样的氛围,李文音不知不觉便来到了一个音乐厅的附近。

    里面似乎正在排练着。

    小提琴的声音响起,李文音忍不住停留了片刻。

    如同莺啼般的高音极具穿透力,却并不显得刺耳。

    贝多芬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李文音就在音乐厅之外站住,靠着墙边,静静的听着。

    那几个音色把控极佳,非常稳定的高把位高音引起了李文音的兴趣。

    继续听着,李文音蓦然发现,自己这有着绝对音感的耳朵,完全找不出小提琴的一点音准问题,反而是伴奏的乐团中,出现了一些令自己感到非常不和谐的声音。

    与小提琴对话的单簧管的音准仿佛稍微高了那么一丝丝,半音的半音都没到。

    或者说,在这样大型的协奏曲之下,多样乐器衬托着主乐器小提琴,完全没有感觉单簧管有什么突兀。

    但李文音依旧皱起了眉头。

    这首贝多芬所写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从艺术上来说,被誉为小提琴曲中最为经典的旷世佳作。

    技巧的难度上来说,虽然在很多地方的处理可以说是极难,甚至处处都充斥着翻车的沟壑。

    但对李文音来讲,大概等于基本没有。

    照比很多小提琴演奏家来说,别人能演奏的曲子,李文音也能演奏,只是需要在感情表达,个人风格的处理这方面费一些功夫而已。

    但李文音有些能演奏的曲子,别人却不一定能演奏

    感情表达的再好,技巧不足以驾驭曲子的话,只能成为车祸现场。

    这首曲子演奏难度很高,但对李文音来说,攻克这首经典的难度却在另一个方向。

    记谱

    就算是很熟练的练下来了,想要背谱子也得耗费很长的时间。

    光是三个乐章按照标记节奏正常演奏下来,差不多就有四十多分钟。

    这么长时间的演出,对于小提琴演奏者的体力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更何况,长达四十多分钟的三个乐章,其中需要与乐队配合的地方更是多的不计其数。

    这个曲子,基本上敢与乐团配合,拿到明面上演出的演奏者,无不是大佬中的大佬。

    仔细听下去,不知不觉,李文音居然听完了整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走了两步活动活动,感觉身体都有些发酸了。

    音乐厅里响起了掌声,音乐厅外的同学们甚至兴奋的向着厅内看去,热切的说着李文音听不懂的话。

    回顾这这首壮丽诗篇般的演奏,李文音忍不住对演奏者产生了几分好奇。

    能演奏这首歌的,不一定是天赋极佳,但一定是个沉得住气的肝帝。

    或者说,小提琴能练到专业水平的,都是肝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