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所有人都知道我是好男人[快穿]-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了,他肯定不能这么跟老师说,于是还是夸道:“长泽之前是心思不放在上面,但也到底是老师教出来的,如今他肯用心钻研,假以时日,必定能做出一番成就。”

    这话刘庆如自己知道这是恭维话,纪父也一清二楚学生是想哄他开心,笑着又抬起俩板砖,一边运动一边说:“你骗骗我也就算了,可别这么跟长泽说,不然他信以为真了怎么办,一会你看看他那些稿子,觉得好就拿去,觉得不行了也别因为我不告诉他,年轻人,还是要多点挫折才行。”

    刘庆如答应下来了,心底却想着不管师弟写成什么样子,就算他写出一坨翔来,也要好好的拿走。

    老师一向不肯收他们的钱财,以前也就算了,如今老师家里有了难处,他是怎么也要施以援手的。

    这么想着,刘庆如又和纪父聊了两句才出去,纪长泽果然拿了稿子给他。

    他看之前,心态是这个样子的“不管小师弟写成什么样我都要夸夸夸”,结果一看进去,就完全忘记自己之前在想什么了。

    纪长泽写的是修仙。

    讲的是一个穷小子阴差阳错踏上仙缘的故事。

    而新鲜的地方就在于,这个穷小子他就是民国人,纪长泽用的第一人称,名字是修仙回忆录。

    也就是说,这是一本民国穷小子修仙的故事,虽然是编造的,但纪长泽用的真实背景,很容易让人看着看着就相信这本书里的“我”是真实存在的,这不是一本,而是一本真的回忆录。

    纪长泽写这本书的时候没考虑什么情怀,他就是冲着钱去的,所以要写的越大众越好,越多人喜欢越好,爽感自然也是足足的。

    刘庆如看着看着就忍不住浸入其中,直到看到最后一页才如梦初醒这不是真的回忆录,只是他小师弟写出来赚钱用的,虽然理智这么想着,心底却还是有种恍惚之感,他颇有些依依不舍的放下手里稿子,问纪长泽:“长泽,这真的是你写的?”

    纪长泽分外骄傲的样子:“当然是我了,师兄,你看我写的怎么样,能发出去卖钱吗?”

    刘庆如望向师弟的眼神复杂极了。

    怎么说呢,本来以为自家师弟是个草包,毕竟之前长泽是个什么样子他这个做师兄的一清二楚,那是从来都没好好学习过的,结果如今他因为家境问题认真起来这么一写,居然就写出了这样的好稿子。

    刘庆如自己是把控着投上来稿子的,已经能非常清楚的分辨出这个稿子能不能受欢迎赚不赚钱,纪长泽写的稿子连他都沉浸其中,看完了还依依不舍的想看下一章,肯定是能受欢迎的。

    而同时,他因为看多了稿子,更加清楚要达成纪长泽这样的水平有多难。

    要知道这可不是全员上学的后世,如今华国大部分人都不认字,而认字又能写出好文章的倒是多,但能写出让大部分人喜欢的文章可就难了。

    纪长泽这才第一次写稿子就能写成这样,说不是天赋型选手都不可能。

    发现自家的草包师弟竟然还是个好苗子,刘庆如颇有些激动高兴,一方面是为老师,他可是十分清楚要是写好了能有多赚钱的,如今纪长泽写的这样好,老师家里的财政危机可不就解除了吗?

    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若是长泽写的能爆火,他们家的报社自然也能跟着销量上去一波,而他这个挖掘出长泽的人,自然也能在报社里地位更加往上。

    越想越兴奋,刘庆如小心翼翼的收起了稿子,再问纪长泽:“长泽,你用什么笔名发?可想好了?”

    如今的人发这种文章基本上都是用马甲的,纪长泽也清楚,他从兜里掏出一张纸,展开来递过去。

    “这是我准备的笔名,迟迟不知道该选哪个,要不师兄帮我选一个?”

    刘庆如看着面前这张至少写了一百个名字的纸:“你准备的,还挺充分。”

    纪长泽挥挥手:“这些笔名我都打算用的。”

    刘庆如:“”

    他望着手里的一百来个名字,差点没手抖把这张纸摔地上去:“都打算用??这么多?”

    纪长泽也是有理由的。

    现在乱糟糟的,他只用一个笔名容易成为靶子,还不如弄多一点写不一样的东西,要是哪个笔名得罪了人,直接弃号跑路就行。

    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要在江湖飘,马甲不能少。

    这也就是纪长泽了,他脑速手速都快,刷刷刷能写出不老少,马甲多一点他也能挺得住。

    刘庆如听完了师弟的伟大设想,都要惊呆了。

    这是多一点吗?

    人家最多也就弄七八个笔名,他倒好,百十来个。

    不过此刻的刘庆如对纪长泽的手速还不太熟悉,只以为师弟从前没有接触过写稿这才异想天开,心里想着以后等到师弟写多了自然就知道写书不易,开新马甲要谨慎,低头点了一个有眼缘的名字。

    “慎泽如何?”

    泽不用说了,慎则是刘庆如想着之前师弟还只知道玩闹,如今家中出事这才开始用心努力,希望他能一直保持这样的良好品质。

    纪长泽对自己的一百来个名字都挺喜欢的,听了点点头;“那就听师兄的,就用慎泽。”

    说了一会话,刘庆如心底的激动却还没有平复下来,当然也不排除其中一大半的激动心情都是在看稿子时代入主角引发。

    他一个忍不住,又回了纪父屋里,难掩激动神色的当着纪父的面将纪长泽夸了一通。

    老师你是不知道,小师弟他天赋实在是太高了。

    他写的稿子真是好看的不得了,我觉得他能火,他肯定能火!

    之前您还说小师弟不好好学习没什么文采,现在看来,小师弟这分明是天赋在写上面啊。

    总之就是东边西边都一阵吹。

    让刘庆如佩服的是,不管他吹成什么样子,纪父都能始终面色如常,平静无比,脸上连一点惊喜波动都没有。

    他立刻陷入脑补。

    难道老师早就知道小师弟的本事?!要不然怎么会是这样毫不意外的表情?

    怪不得,他就说老师这样的本事,怎么可能将小师弟教成一个纨绔子弟。

    不愧是老师啊。

    而就在他这么想着的时候,纪父却在心底叹气。

    这孩子,都说了不要看在他的面子上给长泽开后门,结果刘庆如不光开了,还为了宽慰他这个老师的心,各种夸耀长泽好让他放心。

    诶,就算是他将长泽夸上天又如何。

    知子莫若父,难道他还不知道长泽是个什么本事吗?

    那边的刘庆如“想清楚了”,眼见着老师都如此沉稳,他也不好意思这样大惊小怪,连忙收了收脸上神色,也跟着平静下来。

    纪父见他这样,更加肯定了心中猜测。

    要是长泽真的有他夸耀的那么厉害,学生能这么快平复下来吗?

    诶,算了,到底是学生的一番心意,还是不要戳穿了。

    刘庆如也在感叹。

    老师不愧是老师,他还是要多多学习啊。

 127|第 127 章

    刘庆如回去之后就安排安排将纪长泽给他的稿子挑出最吸引人的部分截断; 放在了他所在的柔安日报上。

    原本报社中还有人质疑的,刘庆如也没什么打脸的想法; 谁质疑就把稿子拿给人看; 看完了,自然就不说话了。

    在报社这么久; 刘庆如对纪长泽这么赞不绝口的自然不会是因为“老师儿子滤镜”; 发出这篇修仙回忆录; 他是信心满满的。

    很快; 修仙回忆录开始“连载”。

    现在在报纸后面附加也不是什么稀罕事; 稀罕的是今天附加的作者是一个从未出现过的人。

    有家老医馆家的三儿子和他爹一样喜欢看柔安日报; 只不过他爹喜欢看的是上面各种大小事; 而他每次都是看后面的。

    今天报纸照旧是他爹先看了正面的大小事; 心满意足放下了,他才拿起报纸。

    家里最小的弟弟早就等着了,一见他拿起报纸立刻凑了过来; 歪缠道:“三哥; 你看的时候也念给我听听吧?”

    这个最小的弟弟刚刚开始念书,很多字都不认得,他也习惯了每次自己都被缠着让他念; 等到听着他念完了这个最小的弟弟再去跟他的同窗炫耀; 他对自己成为炫耀中的一员还是很喜闻乐见的,不过兄长的尊严让他没有表露出来,而是颇有些矜持的点了点头,说:“那你可不要发出声音影响到我; 可别像是上次那样,咋咋呼呼不成个样子。”

    “不会的三哥,我保证一点声音都不发出来。”

    他这才满意,而正坐在桌子后面,这家的当家人老大夫听着兄弟俩的谈话微微皱眉。

    老大夫是不喜欢家里的孩子的,他觉得这不是正经东西,虽说现在不用看四书五经了,但看医书也比这些强吧。

    他看不惯,想张口训斥两兄弟的时候,那边的三儿子已经开始念了。

    “为什么要在柔安日报发出这篇文章呢,因为我是柔安人,我出生在一个普通人家,小时候的事记不清了,只记得家中有七个弟弟妹妹,那阵子可能是闹饥荒,家里每天只有因为饿肚子发出的哭声,弟弟妹妹们刚开始还哭的很大声,后来声音越来越小,越来越小,某一日,二弟和七妹不见了,再某一日,三弟四弟也没了踪影,我问父亲母亲,他们面色苍白,只跟我说,弟弟妹妹不用挨饿了。

    直到有一天,我挖了树皮回来,一路上都小心翼翼的护着,不停的吞口水怕自己忍不住吃掉,只想着赶快送到刚刚生下妹妹的母亲那,好让她能有奶水喂妹妹,结果刚回去,便见着我那个从出生就没吃饱过的小妹妹青白着脸,被父亲抱出家门,找了个地,挖坑埋了,没做坟头,就只搬了块大石头压上去,而这块刚刚被搬上去的大石头旁,还排列着五块大石头,我这才知道,原来他们是死了,那个时候的我还不知道,现在的我竟会踏上一条不死的路”

    这个开头一下子就吸引了老大夫,挖树根,饿死孩子,挖坑埋孩子上面放石头,这些稍微年纪大点的人都清楚是真的。

    那个时候,饿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老大夫作为大夫,清楚记得当初有多少人找自己救命。

    这么一听,他心里不由自主的就被代了进去,心里也觉得这是真人真事,再一听后面的不死,立刻就愣了。

    “不死?什么不死?人还能有不死的?”

    三儿子被老大夫这一声给吓得声音一停,他也清楚亲爹不待见他,停下来就懵懵的看着老大夫。

    老大夫见此反倒是急了:“看我干什么,接着念。”

    三儿子赶忙接着念了下去。

    纪长泽写的这个修仙回忆录,通篇就是占了第一人称以及身边有纪父这样一个百事通的便宜,这个时候可没有后世那样的信息爆炸,老百姓很多事都是道听途说,要不就是报社上看,一般报社上不登的他们就不知道了。

    但纪长泽描写的“我”在无意中踏上修行路之后就一直东南西北的四处游走闯荡,他往里面写了不少现实中真发生过的事,详细描写了发生事时“我”的心态和“我”都做了什么。

    比如说去年,东部有雷雨,连续下了好多天,天上雷电密布,这时候也没多少避雷意识,劈死了好多人还登上了报纸。

    纪长泽就在里写,“我”刚刚踏上修行路,因为没有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