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回一把火-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百分之五,一个不算起眼的数字,分摊到电脑城的上百个商家里,根本就不算什么。

    可问题是,这百分之五一旦集中到一家身上,就足以让所有的商家都妒忌了。

    连王友青自己都妒忌!

    当然,他现在考虑的不是装机生意,而是他的电源机箱生意。

    仅仅是装机生意的话,就算江大的生意被人垄断,对他的深蓝科技影响并不算大,百分之五再分摊到上百家的话,其实每家也分不到太多。

    装机生意比原来少百分之五?

    对于一个月的装机生意才几万块利润的深蓝科技来说,这点减损王友青还负担得起。

    可对于电源和机箱生意来说,那就不同了。

    一个月三百套机箱电源,对王友青来说毛利有多少?

    如果按同行拿货价算,起码三万块。

    就算是按二级代理价,起码也是一万五。

    这样的利润可远远比装机生意的那点减损要大得多。

    这笔生意他要是不拿,就会被别的商家或其它品牌拿去。

    也就是说,现在他的态度,将决定他以后每个月多赚还是少赚上万块的事。

    一句话决定每月数万、每年数十万的利润!

    换做任何一个人来当老板,都知道该如何选择。

    管他是不是狼,这笔生意我都吃定了!

    王友青暗暗下定了决心。

    深吸了一口气,他又面带笑容冲着李一诚说道:“李老板,你想怎么操作?”

    因为确实是大生意,一直再跟他搭话的余文钢这个马仔被他忽视了。

    “王老板,你还是跟我谈吧,我们老板架子比较大,他只拍板,不讨价还价的。”

    出声的还是余文钢。

    李一诚:“……”

    架子大你妹!

    你就不怕我出声,把你生意给搞砸了吗?

    又一次被冤的他欲哭无泪。

    王友青却不得不再次转向这位他有点摸不清来头的年轻小伙。

    背钱的是这小伙。

    在老板面前没大没小的也是这小伙。

    如此看来,这小伙应该是李老板的亲信,关系特别密切的那种。

    那就跟他谈吧!

    “好吧,你想要我这边怎么配合?”

    王友青很清楚,对方之所以要跟他来谈,绝对是想在价格上做文章,否则的话,直接让小莫带钱来拿货就是了,没必要惊动他。

    但他对此事还是只字不提。

    “很简单,第一,送货上门,第二,给我们二级代理商的价格,而不是同行拿货价。”

    余文钢的要求很直接。

    “送货上门没问题,但给代理商价格的话,这不可能!”

    王友青立即拒绝道。

    但此时他心里却暗暗有些吃惊。

    他没想到,眼前这年轻小伙竟然知晓代理商价格这一概念。

    通常来说,在电脑城这一块,同行拿货价这一概念,是所有从业人员都知晓的一个概念,可是代理价这一概念,通常只有当老板的才清楚,没有哪个老板会傻到去告知下面的员工。

    事关赚钱多少的事,任何一个老板都会哭穷。

    因此王友青有理由相信,二级代理价格这事,就算是在他这里干了两年的莫逢春也未必清楚,清楚的只有他自己,以及负责财务的小姨子。

    “王老板,电脑城里做机箱电源的,远不止你一家,这单生意如果你不想做的话,我们完全可以找别人做。”

    余文钢先冒出了这么一句。

    王友青听了心里立即就一咯噔。

    没错,在电脑的各种配件里,机箱电源跟主板、cpu那些核心产品不一样,并非不可替代品,只要价格合适,任何一款机箱电源都有足够多的替代品,如果他不做这笔生意的话,对方确实可以找别的商家和品牌。

    在整个电脑城里,稍有名气的、主流的机箱电源起码不下五种,至于不怎么出名的就更多了。

    “第二,不要以为我们是外行,机箱电源这一块,如果是同行拿货价的话,你的毛利起码在百分之二三十,还有足够的降价空间。”

    余文钢又来了这么一句。

    王友青听了心里立即又是一咯噔。

    果然是内行,连毛利是多少都一清二楚!

    “说实在的,要不是嫌麻烦,以我们的需求量,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去粤省订货,不管是太平洋电脑城还是华强北电脑城,拿货价肯定比你这里要低得多。”

    余文钢又补充了一句。

    王友青再次心里一咯噔。

    连太平洋电脑城跟华强北电脑城都清楚,果然内行得很!

    没错,在电脑配件这一块,粤省就是全国市场的发源地,不管是核心部件,还是边缘部件,大多数是来自粤省,就好比说他所代理的机箱和电源,厂家就在深圳。

    那边的价格确实比江陵这里要更便宜。

    “我最后再说一句,我们找你拿货,不压货,每次都是货到付款,现结,你考虑一下。”

    余文钢又来了最后一句。

    这一句彻底压垮了王友青。

    现结!

    这对任何代理商来说,都是一个难以拒绝的诱惑。

    通常来说,如果是同行拿货的话,普遍的运作模式,就是先拿货后结账,结账周期快则一两天,量大的话,通常在一周左右。

    如果是代理商拿货的话,结算周期则长达半个月甚至是一个月。

    压款!

    这是让所有代理商都头疼的一件事情。

    就好比说他的深蓝科技来说,别看每个月的毛利有几十万,可成本高不说,还得有大额的资金投入去压货,万一要是下面的某个代理商卷货跑人了,那他只有哭的份。

    而现在,一个月需求量达到三五百套的商家,竟然承诺货到付款,他相信这样的条件,任何一个代理商都难以拒绝。

    “你确定每个月都有三五百套?而且现在就要拿货吗?”

    王友青的语气松动了。

    没办法,他不能放任一大笔钱从自己眼皮子底下溜走。

    重回一把火

 第330章 不死之局

    事实上,王友青根本就没得选,因为哪怕是同行拿货价,随着一次性拿的数量的不同,也会具有一定的优惠措施。

    打个比方说,如果是同行来深蓝科技拿机箱,一次只是一套或三五套的话,价格可能没什么区别,若是一次能拿到十套以上,价格就会在同行拿货价的基础上再打点折扣,只是不会折到二级代理价那么低而已。

    事实上,整个电脑城就是这么运作的,那些没代理资格的小商家,就只能靠压货去多赚一点点微薄的利润。

    而余文钢现在不仅是一次性拿货数量多,每个月的总量也还多得吓人。

    王友青想不答应都不行。

    最终,在余文钢答应键盘、鼠标等小部件也从他这里拿货,让他可以再赚点小利的条件后,长期供货约定愉快地达成。

    王友青也没有失望。

    经莫逢春跟店里那边确定过后,光是这一次,各种档次的机箱电源就要了六十套,附带配套的键盘鼠标,光是这一单,王友青就能收获近四千块钱的毛利。

    要是这样的客户再多几个,他的生意又能再上一个台阶了。

    在确定好机箱电源的型号订单后,他痛痛快快地安排人去仓库发货去了。

    余文钢等人也离开了深蓝科技的店铺,准备去攻下一单。

    “老板,还是你牛,这么低的价格都能拿到。”

    一离开王友青的视线,莫逢春就由衷地送上了一记马屁。

    确实很由衷。

    按照余文钢原本的目标,是在机箱电源这一块,每套争取把成本降下来三五十块,可最终的结果却是在同行拿货价的基础上,又降了10个点,一套机箱的成本降下了五十块还不止。

    “有句话叫店大欺客,但反过来也是有效的,客太强了的话,也是可以欺店的。”

    因为莫逢春是自己打算培养的亲信,余文钢不介意在关键时刻指点他一两句。

    李一诚也暗暗琢磨起余文钢的话来。

    店大欺客,客大欺店!

    这就是刚才余文钢砍价的逻辑。

    道理很简单,可如果不是余文钢最终说穿的话,一般人恐怕未必能领悟得了,就比如他自己,在余文钢进深蓝科技之前,他也不相信他能把价格再砍下这么多。

    处处留心皆学问啊!

    李一诚突然觉得,自己这趟跟过来算是跟对了,立即就有了收获。

    当然,他也有了其它的担忧和疑惑。

    “等一下,咱们找个安静的地方聊几句。”

    在余文钢准备去谈下一单之前,李一诚叫住了他。

    几人又来到了二楼的消防通道楼梯口。

    该怎么说呢?

    李一诚先琢磨了片刻。

    在此之前,当余文钢甩锅给他,说他是老板,并且说垄断了江大的装机生意时,他立即就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树大招风。

    别忘了,江大是一向抵制校园内过度商业化的,正因为如此,不管是在信息学部的学生活动中心,还是在文理学部的学生活动中心,那么多一楼的铺面,也只开了极少数便民性质的商铺。

    而余文钢的这家电脑服务社,虽说也带有便民的性质,可毕竟是带有盈利性质的,若是生意一般的话,可能还不不露水,问题不大,可若是生意太火的话,还是很容易招人妒忌、非议。

    妒忌是一种病。

    有人妒忌,就会有人在背后捅刀子,最终给此事带来一定的麻烦。

    要不要跟他谈谈这事?

    想了想,李一诚决定这事稍后再谈,先谈另一个他所好奇的问题。

    “有个问题我想问你,你现在之所以能谈下这么优惠的价格,是建立在量的基础上的,你能保证过了这段时间以后,真能保证每个月都有三五百台的量吗?”

    这个问题让余文钢稍稍思考了几秒。

    这其实是一个市场预测的问题,每一个做生意的人都应该提前做预判。

    只是该怎么跟李一诚表述呢?

    他很快就有了思路。

    “我跟你算一笔账吧。

    “就以我们班为例,我们班现在有39人,加上我在内,一共已经买了三台电脑,也就是说,平均每40人左右每年最起码有三台电脑的需求。

    “而我们学校有本科生两万多人,硕士生博士生也有近两万,加起来总共超过四万人,按上面那个比例来算的话,光是学生,每年对电脑的需求起码超过三千台。

    “事实上,大二、大三、研究生、硕士生,他们对电脑的需求远比我们要高,再加上校园网即将开通,网线将拉到每个宿舍,实际的需求远比我预估的要多得多,翻倍还不止。

    “按这个估算,你觉得我每个月三百台的目标算高吗?”

    余文钢以数学的方式,给了李一诚一个非常开放的答案。

    事实上,他所说的这个数字已经是极其保守的,因为他知道,一旦等校园网开通,哪怕像他们这样的新生班,电脑的数量都将超过十台以上,老生班和研究生班则会更多。

    如果时间再往后推移,电脑这东西在校园里,除了个别特别贫困的学生以外,几乎能普及到人手一台的程度。

    可以说,他所说的这个数字其实已经是极其保守了的。

    李一诚却又问了一句:“若是有竞争呢?你真有把握垄断校内的电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