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们村驰名全球-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弄农场,不仅能成为一个游玩景点,以后出产的农产品,更是白云村的又一名片。

    这么两全其美的事,他怎么可能不做?

    两人说话间,一辆出租车慢吞吞地开了过来。

    车上下来一个头发全白的老人,正是胡正林胡老师。

    客套一番后,胡老师急切地来到河边,看着已经做好的巨大桥墩,激动不已。

    “好啊!这个桥修好了,咱们的农场项目,就应该能够重启了。”

    张会计听了一愣:“重启?”

    “对啊!”胡老师道,“最近我联系到了尤老板,他前段时间去国外忙生意了,加上村里路不好,所以才一直没时间管农场的事。

    “现在他回来了,只要桥修好了,农场项目肯定能重新启动的!”

    余真和张会计对视一眼,心里都很清楚是怎么回事。

    什么去国外忙生意,不过是骗人的鬼话而已,国外的生意就那么忙,连打个电话的时间都没有?

    可能是因为胡老师,太想把农场弄起来,一厢情愿地相信了他的说辞。

    但也不是绝对。

    万一那个尤老板,真的要重新启动农场,倒还是个麻烦事。

    “胡老师,”张会计心里快速打着算盘,最后道,“其实,我们打算自己弄农场。”

    “你们自己弄?”胡老师听后吃了一惊,满脸的不可置信,“小张,这可不是什么小项目,村里有那么多的资金?”

    说着他又看了看河里巨大的桥墩基础:“对了,看这个基础的大小,这个桥应该不小吧?村里哪里来的钱,修这么大的桥?”

    “胡老师,你已经很久没回来了,”张会计道,“你不知道,现在咱们白云村,跟以前已经大不一样了!”

    “怎么个不一样?”

    “这事我一时也说不完,还是等刘支书来了,带你去村里走一走、看一看,你自然就明白了。”

 第41章 量力而行

    同作为老人,刘支书和胡老师有着更多的共同语言。

    所以陪同胡老师这件事,自然落在了他的头上。

    两人刚到村委门口,胡老师就闻到了一股特有的香味。

    “这是酒糟的气味?村里在酿酒了?”

    “对,白云村酒,今天中午你一定要喝一点。”

    两人走进临时的酿酒工坊,胡老师发现地方并不大,工人和设备都不多,心里又有了疑问。

    “这一天能产多少酒?”

    “现在加了产量,每天能有两百斤。”

    “那才能卖多少钱?”胡老师问,“就算十块钱一斤,也就两千块,要什么时候才够修那么大一座桥?”

    “十块?”老支书呵呵一笑,道,“咱们白云村酒,可不止卖十块钱一斤。”

    “那能卖多少?二十块、三十块?”

    “五百。”

    “多少?”

    胡老师差点一个趔趄。

    五百块一斤的白酒,你当酿的是五粮液呢?

    关键就算比五粮液还好喝,问题是没有名气,谁又会来买啊!

    “能卖得出去吗?”

    “销量不是问题,每天都不够卖呢。”

    “其实要按我说啊,咱们这个酒,一千块一斤还能值的,现在市面上已经炒作到两三千一瓶了,还是供不应求,”刘支书道,“之所以定五百块一斤,是我们新来的小余村长,为了照顾他的粉丝定的友情价。”

    两三千一瓶?

    胡老师更不淡定了。

    他离开白云村也就刚好一年,怎么村子就有这么厉害的东西了?

    “那为什么不加大产量呢?”

    “你看这地方,就这么点大,想做也做不出来啊,”刘支书道,“不过等把桥修好,材料可以运进来,我们就计划修建一个大酒厂,到时候就能多产了。”

    胡老师点了点头,白云村的交通情况他可是很清楚的,想要运个砖头进来,都要用三轮车一点一点地转。

    而建酒厂可不是一点点材料。

    想致富,先修路。

    从这一点来看,这个新来的余村长,倒还是有点思路的。

    他又试着问:“那酒厂的股份是……”

    听他说这个话,刘支书就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安慰道:“股份是这样的,村里占了45,酒厂的技术厂长占5,村民们一共20,余村长是30。”

    多少?

    村长一个人就占了30,这是不是太多了?

    他刚才就在担心,人都是自私的。

    白云村酒厂,肯定是白云村共同的财富,千万不能沦为个人赚钱的工具。

    没想担心成真。

    公家的东西,新村长一个人就占了30,这怎么行?

    “老支书,这股份分配得太不合理了。”

    刘支书很是感慨地说道:“是啊,很不合理,但我我们也没办法。”

    “为什么没办法,难道这个新村长有后台?”胡老师沉着脸,说道,“老支书,你们别担心,如果真是这样,我还是可以找人说点话的。”

    “呵呵,你误会了,”没想刘支书听了一愣,又乐呵呵地说道,“我说的不合理,是小余村长只拿30股份,太少了!”

    “啥,少了?”

    胡老师瞪大眼睛,这话怎么说?

    村里的酒厂,村长占了30的股份,还少了?

    “肯定少了,”刘支书道,“这个酒这么好喝,都是他的技术。没有他的秘方,谁也酿不出这么好喝的酒。

    “能卖得这么好,也都是他通过什么直播打开的市场。

    “而且我跟你说吧,其实他一点股份都不想要的。

    “后来我们村委商量,那样不太好,就硬给了他30的股份。”

    真的是这样?

    “不光是这样,”刘支书继续说道,“那个怪石山你还记得吧?现在也开发出来了,打造成了景点,等桥修好就要开放了,等下我就带你去看看。

    “村子里的村民,家家户户都在搞民宿,也有人准备开小吃店这些。

    “最多再有一个月,白云村就要热闹起来了。”

    胡老师听了他的话,久久地回不过神。

    难道这个世界上,真有这种一心为公,丝毫没有私心的人?

    肯定是有的。

    但他没想到,自己竟然能够遇上。

    如果能早两年遇到这个小余村长,那就好了。

    现在……有些事木已成舟,想改变也改变不了了。

    “你怎么了?”刘支书见他脸色不太好,便问道,“一见面我就感觉你有心事,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

    “没什么事。”

    “你就说出来吧,”刘支书道,“我们虽然不是亲戚,但也算是革命的老同志了,难道你还信不过我?”

    稍微思量了一下,胡老师还是说出了他的苦衷。

    原来当初弄农场的时候,他投资的那些钱,大部分都是借来的。

    可他一个退休老头,又没有什么收入,那些钱到现在还没有还清,银行考虑到他的情况,决定再宽限一段时间。

    但几十万啊,宽限得再久,他也拿不出来。

    “如果到时候还不出钱,我那房子就要被收走了。”

    刘支书看着一脸沮丧的胡老师,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他才好。

    说他笨吧,他当时也是为了快点把农场搞起来,给村里造福。

    但也不知道量力而行。

    “不过没关系,”胡老师道,“尤老板说了,过几天空了就来看看,农场应该能够重启,到时候我就有钱了。”

    “你听他的?”刘支书没好气地说道,“等他弄好,黄花菜都凉了!”

    “那还能怎么办?”

    “我听小余村长说了,农场,我们自己弄,”刘支书道,“到时候你看看吧,如果不愿意跟村里合资,就把你的钱退给你。

    “如果你愿意,那就根据比例,分你一些股份。”

    “但能收回来吗?”

    “这个不用我们操心,小余是个很稳重的人,要是他没有办法,就不会提前说出来,”刘支书道,“反正你也退休了,这段时间你就安心地在我家住下,让我陪你到处走走,喝点好酒散散心,很快就会有结果的。”

    看着刘支书如此的胸有成竹,胡老师心里感慨不已。

    跟刘支书打交道也有好些年了,还没见过他如此信任和推崇一个人,而且还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看来这个新来的余村长,的确有真本事。

    那就在村里住几天吧。

    希望他真能想到办法,把农场收回来。

 第42章 老赖什么的最讨厌了

    半个月后的早上,白云村所有村民,都来到了漆树堰新建的大桥前。

    因为用的是早强水泥,加上最近气温回升,所以这座大桥,现在已经能够通车了。

    噼里啪啦——

    老吴和几个村民,一起点燃了挂在桥上的鞭炮。

    顿时山谷里炮声震天、浓烟滚滚,响彻天际。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啊!”

    看着一辆辆三轮车通过桥面,刘支书和胡老师两人,连脸上的皱纹都舒展了许多,还气势磅礴地吟了一句诗。

    余真在一边听着,也是觉得有点过了。

    通途倒是通途,但一个小河沟而已,还谈不上什么天堑。

    而且现在也只是能通三轮车,想要过几十吨的大卡车,还要再等半个月以上。

    不过即便这样,大家也都非常高兴。

    特别是老吴。

    他是汽车兵退伍啊,好久之前就想买辆小货车了。

    之前酒厂组建,他没舍得投资太多,就是想把钱留着买车。

    前几天他就去把车看好,交付了定金,只等大桥的保养期一到,他就能把货车开回家了!

    这事情,他这辈子做梦都在想。

    现在,终于实现了!

    虽然很想跟余真说点感谢之类的话,但他觉得一个大老爷们儿,说那些又显得矫情了。

    那就用实际行动,来表达他老吴的感激。

    以后村里搞建设,他就少收点运费,每天多跑两趟,跟着余村长一起,把白云村建设得更好!

    滴滴——

    鞭炮声刚刚响,桥对面就传来了喇叭声。

    透过还没消散的白色烟雾,胡老师一眼就把这辆车认了出来。

    “是尤老板来了。”

    余真一眼看去,发现是一辆黑色的奔驰s320l,百万级的车,这个尤老板看来真的是个有钱人。

    把车停在路边,尤老板带着驾驶员从车上走下来。

    年龄大概在四十多岁,身材微胖,穿着合身的西装,手里拿着一个阿玛尼的手包,是不是正品不知道,但至少展露了主人的“品味”。

    “挺热闹嘛。”

    带着司机,尤老板走过新建的桥,脸上带着笑容。

    要是换做以前,张会计多半要很是热情地迎上去,毕竟尤老板是“财主”,是来带领村里脱贫致富的,每年还要给村里拿承包费。

    但现在再看他,大家心里就有点不是那么回事了。

    特别是村民们。

    没想过靠他脱贫致富,但当时征用大家的土地时,白字黑字写得很清楚,每年的钱年底都会准时给。

    结果现在已经两年了,大家一分钱也没看到,农场到现在也每个动静,没有现在把他围起来要钱,已经算很给面子了。

    见没人热情地来迎接自己,一些村民还看着他冷笑,尤老板脸上的笑容隐隐消失不见。

    不过他是有气度的人,也不跟一群乡下人计较。

    “刘书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