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太子失忆后-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裴织表情有些怪异,终于明白刚才那位太子爷的眼神为何那般古怪。

    她扶额笑了下,“放心,他只是看起来凶了点,事实上他从不对无辜之人出手,外面的传言是不实的。”

    温如水点头,嘟嚷道:“他是男主嘛,男主肯定不是什么烂杀无辜的坏人,道德上肯定没问题……只是他的外表欺骗性太强,没人不怕他。”

    **

    另一边,昭元帝看着太子带给他的东西,表情狐疑。

    “贽儿,这是什么?”

    太子平静地道:“儿臣刚才回东宫,见太子妃和福宁郡主正在享用,便问了句,听说是用西红柿和土豆做的,这是番茄酱,这是黄金薯条,父皇您尝尝。”

    昭元帝的目光落到番茄酱上,表情变幻莫测。

    李忠孝按规矩试毒,然后在太子的指示下,将沾了番茄酱的薯条递给皇上。

    昭元帝吃了一口,眼睛一亮,朝殿内的人挥手让他们离开,他对太子道:“贽儿,你的太子妃是不是对朕有什么意见?”

    秦贽不解地看他,“父皇何出此言?”

    “要不然,为何西红柿已经可以食用,太子妃却不告诉朕一声?难不成她嫌弃朕吃得多?”昭元帝心里不得劲。

    他其实也没做什么啊,最多是太子妃庄子里的庄稼成熟时,第一时间派人去薅些回来尝尝味道,或者不小心截胡太子给太子妃的食物……他真没做什么,太子妃应该不是这么小气的人吧?

    秦贽无语地看他,父皇原来你也知道自己做得不对?

    哪有公爹总是暗搓搓地抢儿媳妇的东西?

    昭元帝见太子的表情,果断地当没看到,轻咳一声,询问西红柿的事情,然后让太子去告诉太子妃,明儿让庄子送一筐西红柿过来,到时候宫里的大小主子们一起陪太后吃顿西红柿宴。

    秦贽能说什么?当然是应下了。

 第 162 章(宿慧之人。。。)

    每年进入腊月; 便是朝廷最忙的时候。

    秦贽几乎每天都是早出晚归,若非裴织早上起来时,发现床榻之间、身边的位置有睡过人的痕迹,几乎都以为太子殿下没回来过。

    不过至少不管多忙; 他都要爬上她的床; 也算是乖了。

    相比众人的忙碌; 裴织这太子妃便显得格外的闲适。

    也不是她不忙; 而是不管什么事; 到她手里很快就处理完,游刃有余的模样; 显得轻松安泰; 让人十分羡慕。

    太后也发现太子妃真的能干; 什么复杂的事到她手里; 都不是事儿。

    因为中宫无皇后,宫务一直都是让两位贵妃管掌,怎么看都有些名不正言不顺的。

    太子妃作为太子的嫡妻,未来的皇后,在她嫁进东宫后; 这宫务便应该移交给她,由两位贵妃从旁辅佐。是以太后早就决定等太子妃嫁过来后; 会慢慢地将宫务移交给她。

    可惜今年大禹发生很多事; 这些事和太子妃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导致太子妃的地位无形中拔升; 太后也无法用对待正常的孙媳妇那样对她。

    太后觉得自己活到这把年纪,就没见过像太子妃这般会搞事的。

    幸好她只在暗中搞; 明面上太子妃还算是可以的。

    也因为如此,太后一直没找着机会将宫务交给太子妃; 仍是由两位贵妃一起协同处理,最后有什么事交给她过目。

    不过眼看着年底到来,太子妃看着暂时不会再往庄子跑,太后决定将宫务转交给太子妃,让她来练练手。

    若无意外,太子妃将来就是皇后,宫务迟早要交到她手里的。

    是以趁着快要过年,太后终于找着机会,让太子妃接手宫务。

    原本太后还担心宫务交给太子妃,她年纪轻、经验少,会吃亏,哪知道太子妃不仅处理得很好,还很轻松的样子,压根儿就没向她求救。

    这让太后的安排都没什么用。

    将宫务交给太子妃时,她特地让华嬷嬷派人多注意太子妃,如果太子妃那边出什么事,赶紧过来禀报,她也好及时为太子妃补救。

    然而这些都没发生。

    太子妃接手宫务时,确实有人不服她,她的命令发下去,奴才们也是阴奉阴违,压根儿就没将太子妃放在眼里。

    甚至还有奴才在办事时,光明正大地唬弄她,以为太子妃刚接管宫务,面皮薄,就算遇到什么事,也不好去向太后求救,会自己死扛着,打落牙齿和血吞……

    一般新妇接手管家事宜,为了证明自己,不都是如此吗?

    当初丽贵妃和梅贵妃就是一个例子,什么都死撑着。

    然而所有人都想错了。

    太子妃压根儿就不惧,谁不给她脸,她就将对方的脸扒在地上使劲儿地踩。

    最后那些不服太子妃的宫妃,阳奉阴违的奴才,都被太子妃削了一顿,严重些的,还被送去辛者库。太子妃的手段可谓是雷厉风行,丝毫没有什么怀柔之策,将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烧得极旺,令一干宫人胆寒之极,战战兢兢。

    从此,没人再敢唬弄太子妃,也不敢针对太子妃,宫人们也比以往更勤快,整个皇宫的气氛好像变了个样。

    这事最后还传到昭元帝耳里。

    昭元帝特地将太子叫过来一起用晚膳,晚膳过后,父子俩窝在暖炕上喝茶下棋,昭元帝便和太子说起这事。

    “听说最近太子妃接管宫务,手腕凌厉,丝毫不容情,不少宫人吓得战战兢兢,宫里的气氛倒是肃穆不少。”昭元帝手里执着一枚黑棋,意有所指地说。

    若是其他人听到这话,早就吓得赶紧跪下请罪。

    什么事到皇上嘴里,小事也变成大事。

    秦贽却是一脸无所谓,甚至反问道:“父皇,这样不好吗?最近宫里的气氛好多了,宫人也不再懒懒散散的,主子们想要让他们跑个腿,还要给银子打点……这像什么话?”

    他先批评宫里的某些陋习,毕竟偌大的皇宫,人心复杂,很容易便形成陋习。

    以前梅贵妃和丽贵妃管宫务时,因为名不正言不顺的,她们手段绵软一些,对某些事也是睁只眼闭只眼,尽量不要得罪人。

    但太子妃是太子嫡妻,这皇宫未来名正言顺的女主人,她想怎么管,谁敢有意见?

    太子妃的手腕凌厉,说一不二,对宫里的某些陋习丝毫不容情,再倨傲的奴才,到她面前也得服软。虽然极大地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但那些份位低的宫妃和小宫人,反而不受磋磨,比以前生活要好多了。

    对此,太子是十分赞同的。

    不管太子妃做什么,他只管支持就行。

    也有人跑到他面前隐晦地提太子妃如此不妥,让他帮忙劝一劝太子妃。

    对于这些人,秦贽都是让人直接打发了,要是打发不了的,那就强势地给其换个清闲些的位置,省得本事不大,却操着不必要的闲心。

    现在听皇上提这事,秦贽第一时间认为,有人跑到父皇面前求情,说太子妃的不是。

    他心里十分不悦,“父皇,太子妃可是帮您管好皇宫,您不能因为一些奴才的求情,就觉得太子妃不好。”

    “朕什么都没说呢,你就护上了?”昭元帝有些不高兴。

    不管怎么样,太子妃都是他的儿媳妇,算是自己人,他是个护短的,不护着自己人,会因为奴才来求个情就去质疑太子妃的行事吗?

    就算知道儿子自从娶了媳妇后,满心满眼都是他媳妇,皇上仍是有些淡淡的失落。

    果然儿大不由爹。

    秦贽怀疑地看他,“既然如此,您为何突然提这事?”

    昭元帝在棋盘上落下一子,淡声道:“自从太子妃嫁入东宫,不管给你出主意赚银子,还是种粮食之类的,都有你和福宁郡主在前面挡着,她闷不吭声的,似是不在乎身外名利权势……朕看不透她。”

    秦贽没有说话。

    “直到这次,太子妃管宫务,这会儿没人挡在她面前,需要她出面,没想到她竟然是个雷厉风行的,手段更是出人意料……”昭元帝摇头,“岑尚书性子看似古板,其实懂得变通,为人亦不失正直。岑尚书的两个儿子,也是秉直之人,听说岑尚书唯一的女儿岑云娘,亦是一个性情柔和不失聪慧的女子……”

    最后,他总结道:“岑尚书到底是怎么教出这样的太子妃的?”

    太子妃的双亲去世后,姐弟俩时常被接去尚书府小住,太子妃更是深得岑尚书喜爱,不因她是女子有所忽视,据说岑尚书将太子妃当成男儿一样教养。

    当初昭元帝会轻易同意这门亲事,也因为这个原因,太子妃不仅要家世、品行兼具,还必须有一定的才智匹配。

    能让岑尚书喜爱并精心教养出来的姑娘,智慧才情方面肯定是不错的。

    但岑尚书一家都挺正常的,为何太子妃被养得如此复杂矛盾?这让昭元帝十分不解,也因为如此,他才会将太子的胡言乱语放在心上。

    听到他这话,太子依然没多紧张。

    他也落下一子,抬眸看向对面英俊威仪的帝王,说道:“父皇您不是已经清楚,太子妃不是寻常之人,她是……”

    “别说,朕不想听!”昭元帝明智地打断他的话,不想再听那种“秦氏之子是男狐狸精”的话。

    秦贽道:“父皇,您不能讳疾忌医。”

    “朕如何讳疾忌医?”昭元帝不悦地道,“朕只是不想听你胡言乱语罢了。”

    秦贽见状,也不再勉强,反正就算他不说,父皇心里也是明白的,难得他想揣着明白装糊涂,作儿子的也没必要拆穿他,省得他恼羞成怒。

    父子俩连下几盘棋,眼看着天色越来越晚,秦贽终于起身离开。

    殿外刮着北风,夹杂着风雪之声,秦贽拿起一旁的貂毛斗篷披上,突然道:“父皇,您相信这世间有宿慧之人吗?”

    “宿慧?”昭元帝微微一怔,看向太子。

    秦贽笑了笑,“上次儿臣大病一场,没有记忆,父皇给儿臣说了秦氏的秘辛,据说秦氏祖上遇到一位宿慧之人,得其相助,太、祖终于打下秦氏的江山……”

    太子离开后,李忠孝进来。

    见皇上坐在暖炕上,盯着炕桌上的棋盘,不由探头看了看,发现白子和黑子呈绞杀之势,互不相让,不由缩了缩脑袋。每次太子和皇上下棋,父子俩都是争锋相对,没有谁让过谁。

    从这棋盘可以看出,父子俩的脾气确实极为相似。

    “皇上,可要歇息了。”李忠孝问了一句。

    昭元帝将棋盘上的黑白棋子弄乱,突然问了一句,“李忠孝,你相信这世间有宿慧之人?”

    李忠孝微微一愣,然后笑道:“皇上,奴才曾听相国寺的住持说过,所谓宿慧,都是那些大功大德的圣人才能有此机缘,就像相国寺的高僧,据说他生来有宿慧,与佛祖有缘。”

    这话说得漂亮,却也没正面回答相不相信。

    昭元帝唔一声,“大功大德……可不是大功大德吗?”

    他下了暖炕,走到窗前,看着窗外黑暗的天幕,纷扬而下的雪飘进来,不由问道:“李忠孝,这雪下得真大,也不知道是不是瑞雪兆丰年,大禹会如何。”

    “皇上放心,大禹会越来越好的。”李忠孝肯定地说,“今年大禹的国库丰盈,日后百姓手里有粮食,不再饱受饥荒……可见大禹会越来越好。”

    他没什么大学问,却知道能让百姓吃饱,国家就会越来越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