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风华于晋-第1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凤珠道:“我们夫人与刺史夫人是故人,请求一见。”

    “故人?”

    卫兵心想,哪个府上的都说不清,怕又是商贾之家,想见夫人,让刺史大人行方便的吧。

    于是卫兵笑了:“这一年下来,想拜见夫人的故人数不胜数,若是你们不能说出是哪个府上的,可真是为难我了,我恐怕无法通禀。”

    随后,卫兵板起了脸,不再理凤珠。

    杨韵从车里已经看到凤珠碰了钉子,于是便将凤珠叫了回来。

    杨韵吩咐道:“你去买一个黑窝头,让刺史府的门房转交,就说洛阳故人转给夫人的,感谢她在掖庭窟室冒死相助。”

    “是!”

    不多时,凤珠回来了,她绕过卫兵,到侧门的门房处,按杨韵的说法,又给了门房一锭银子。

    门房狐疑的看着凤珠,看在银子的面上,将用丝帕包起来的黑窝头交到老管家手上,并按凤珠的说法原原本本的说了一遍。

    在门房看来,怎么见大人和夫人的都有,而这拿窝头的倒是头一个,反正有银子挣,回头打发了便是。

    却见老管家脸色凝重:“洛阳,掖庭,故人?”

    “是这么说的。”门房毕恭毕敬。

    老管家是见过世面的,他想或许真是夫人的故人,否则给一百个胆子,也不敢跑到刺史府来诓刺史夫人呀。

    又见包着这黑窝头的绣帕,这这是宫中之物。

    来人倒底是什么身份?

    老管家不再迟疑。

    “你等着,我进去问问。”

    王氏见到这黑窝头想到了当年在掖庭曾经救她一命,与她相互照顾的穆易雪,她不由得激动起来。

    “快,快将她请进来。”

    此时老管家见夫人的如此,知道对方定是与夫人关系非同一般,于是又提醒到:“夫人,你看这绣帕,是不是之前我们进贡给陛下的贡品?”

    王氏认真的看了看:“没错。这是去年湘州给宫中的贡品。”

    以我这妹妹的品貌,嫁给圣上也不足为奇,若果真是这样,我还要亲自去迎才是。

    “来人,更衣。”

    王氏此时心情无比激动。

    很快,刺史府门大开,王氏竟然亲自出门来迎接。

    杨韵从车驾上下来。

    故人相见,分外眼红,两个人不由的都泪眼婆娑。

    王氏将杨韵请到了内院。

    像刺史府这样的府第,都是有卫兵把守的,除非身体贵重之人才可以从这大门进来外,其他的来客都要从侧门进。

    像奴仆,还要从角门走。

    而杨韵是皇帝的夫人,就再她再屈尊降贵,也不可能到侧门去等。

    这也是为何小元可以从侧门打听到消息的原因,毕竟侧门的门房都是些见钱眼开的小厮。

    而杨韵则特意让凤珠准备了湘州的贡品,也是在提醒王氏,好让她有个准备,以免见面时尴尬。

    姐妹二人自是客套一番,然后开始又哭又笑的回忆着,又讲述起各自的经历。

    杨韵让王氏与自己继续以姐妹相称,不要拘泥于礼数。

    尤其是她现在需要王家姐姐安排与司马承见面。

    得到杨韵便是当今皇帝的郑夫人,王氏早已猜出她此行的目的了。

    所以,见面,这是必须的。

    忽然王氏倒觉得有趣,她不禁调侃道:

    “真没想到,这司马彦口中的妖妃,竟然是妹妹。”

    杨韵笑了,调皮的问道:“那姐姐觉得妹妹会是妖妃吗?”

    “妹妹说笑了,在没有见到妹妹之前,我和夫君对司马彦的檄文是将信将疑,如今见到妹妹了,便知那不过是司马彦蒙骗天下的手段罢了。”

    “这么说刺史也不是完全相信司马彦了?”

    “司马彦,贾后之女”王氏冷哼着。

    听到司马承和王氏并不相信司马彦,她放心了。

    随后王氏又道:

    “在夫君眼中,陛下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三定江南,一心为了天下着想,怎么会为了个女人便失了本性。再说了,当初也是陛下将我从掖庭救了出来,才有机会遇到夫君。”

    原来当时杨韵急着与慕容迦离开洛阳,在离开之前,她有很快事要做,所以就拜托当时的琅琊王,当今的皇帝,将所有关在掖庭的人都放了出来。

    王氏也就是那个时候遇到了司马承。

    因此,这也是司马承支持皇帝登基的原因。

    只是时间太久了,杨韵再来江南也没有想起这些,而司马景文更是没有提。

    “姐姐如今是刺史夫人,听闻临湘刺史对姐姐很是宠爱,妹妹真是替姐姐开心。”

    “是呀,我自天牢重刑伤了根本,一直没有生养,夫君对我却从未嫌弃,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待我也如生母,此生得夫君如此爱重,足矣。”

    王氏说这话的时候,脸上尽是满足感。

    姐妹两个正聊着,老管家过来了。

    “夫人,大人来了。”

    司马承从公廨回来后,听到老管家说夫人的故人来了,想见他,他便吩咐杨韵来正厅的。

    之后又听到老管家的汇报,是皇帝的郑夫人,他改变了想法。

    还是自己去见更为合适。

    于是他连官服都没有脱,直接来到了内宅。

    “临湘刺史司马承参见娘娘。”

    “大人请起。”

    司马承虽然已经五十开外,却也是精神矍铄,说话干脆,身形稳健,眼神清亮,一看就是一个正直之人。

    “夫君,郑夫人就是我曾经提起的穆易雪,穆家妹妹。”

    “哦,竟然是这般的机缘。”

    虽然司马承不明白为何穆易雪又变成了郑夫人,但既然当年曾经救了自己夫人,如今又是皇帝的夫人,他自当发自内心的敬重。

    “司马承拜谢娘娘当年救内子一命。”

    虽然事隔这么多年,司马承仍然对杨韵进行了拜谢。

    “大人,快快请起。都过去这么多年了,如今你们夫妻伉俪情深,我这个做妹妹,自是替姐姐高兴。我此番前来,还有要事与大人相商。”

    杨韵开门见山的说道。

    司马承怎会不知杨韵想要做什么。

    他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老臣惭愧,辜负了陛下。”

 第二九四章 临湘刺史 当场表态

    杨韵开门见山的将自己的来意说明了。

    司马承怎会不知杨韵想要做什么。

    只见他叹了口气,缓缓说道:“老臣惭愧,辜负了陛下。”

    “夫人,难道你答应了郑澹,与他起兵?”

    王氏不由的脸变了色。

    “没有,虽然我没有答应他,跟着司马彦一起起兵,但是我答应他暂时按兵不动。

    虽然那郑澹也是个小人,但是毕竟我们相交多年,又听他说陛下自从有了妖妃,便不理朝政,将朝廷大小事宜都交给裴兴和妖妃的舅舅。

    为了排除异已,谋杀朝廷重臣,陷害汉安公,致使汉安公惨死。

    我与汉安公曾有过同袍情义,听闻他的死讯,我怎能不痛心,不生气,我虽然不能起兵,但是我也便选择不反对他们起兵。”

    听了司马承的讲述,杨韵到是有些理解。

    毕竟他远在临湘,对朝堂上的事并不清楚,而且当年琅琊王氏支持司马景文南下,以致后来称帝,王敦和王导兄弟是有着汗马功劳的。

    尤其是三定江南,王敦的军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也是为何司马景文信任他们,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爵位都封给了王敦的原因。

    只是王敦后来变质了,膨胀了,不把皇帝放在眼里了。

    可这些,像司马承这样的外臣是不会知道的。

    而朝廷大员被杀,也确实是查镛的手段。

    如今被人都算在了皇帝头上。

    “老大人,我就是他们口中所说的妖妃,且不说我在陛下身边如何。

    说说他们口中的侫臣,裴兴裴大人。

    裴令公是大贤裴楷之子,自贾后灭了杨氏之后,裴家便倍受打击,避世于豫州,不再过问朝堂之事。

    中原大乱,无论是司马伦、司马冏,还是刘渊,石勒,都请过裴令公出山,但是老令公都拒绝了。

    石勒是什么人,他的侄子石虎拿裴氏族人威胁,老令公却宁死不从。

    直到祖逖大人带着陛下的亲笔书信,他才同意南下。

    老令公南下,一路被王敦的杀手营追杀,千辛万苦才来到了皇帝面前。他整吏治,图中兴,却影响了王敦的利益。

    虽然王敦曾经大力支持陛下,可以说没有琅琊王氏,便没有如今的陛下,可终究是君臣有别,王敦早就动了称帝之念。

    在陛下去鸡鸣寺为元敬皇帝祈福时,竟然派人刺杀陛下。”

    “陛下遇刺,竟然是王敦做的?”

    这个消息不由的让司马承感到惊讶。

    皇帝遇刺这样的大事,他肯定是听说过的,当时他还是气愤的不行,但是谁做的,他是不会知道的。

    如今听到是王敦,他当是吃惊不小。

    “那王敦不仅派人行刺陛下,还派人暗杀老令公,连他自己的亲弟弟,王导也一并要杀,就因为王导支持陛下。”

    “王敦竟然变成了这个样子,那他当是死有余辜了。”

    司马承嘴里念叨着。

    今天得到的信息,与之前听到的完全是不一样的。

    虽然之前他对司马彦的檄文半信半疑,又经郑澹的游说,选择中立、观望。

    但是现在听到王敦确实是死有余辜,而司马彦和王兴的谋逆便是师出无名,人人得而诛之。

    他知道,杨韵既然能冒死来到临湘,定是要他表个态才是。

    他中立,恐怕不是陛下所要的。

    司马承不说话,自己在那仔细的思量。

    而杨韵也不打扰他,给他时间考虑,毕竟这是大事。

    可王氏有些坐不住了。

    她本身就是非常痛恨贾南风的,继而对司马彦也没有什么好感,如今听了杨韵的讲述。

    这司马彦不是贼喊捉贼,颠倒黑白吗?

    一想到自己的先夫被贾后诬陷谋反,被逼自杀,自己被投进天牢受了那么多罪,甚至连孩子都生不了。

    王氏心中充满怨恨,对司马彦由讨厌,变成了仇恨。

    “夫君,那司马彦怎生得与她母亲一个样,竟是个祸国殃民的,这样的人人得而诛之。虽然我们是宗室旁支,却也是司马氏的血脉。夫君不能偏隅这临湘,而对即将到来的江南大乱,置之不礼呀。

    那司马彦即是个颠倒黑白的,夫君又如何能做到按兵不动。迟早她会算计到夫君头上。”

    王氏对司马承的犹豫,不由的有些生气。

    杨韵知道司马承是在思量着如何去走这一步,他即是正直之人,当不会与司马彦为伍。

    所以,她笑笑安慰着王氏:“姐姐不必着急,老大人是个心有乾坤之人,他定是要想好了才可。”

    看到一向稳重贤淑的夫人,今日竟然急得面红耳赤,司马承不免觉得有些好笑。

    “夫人,不必着急,我心中有数。”

    随后他冲着杨韵道:

    “司马承深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道理。

    司马家自高祖时,便坐拥天下,我们这一脉虽是宗室旁支,却也享受着高官俸禄,锦衣玉食,。

    如今是司马彦有求于我,所以才对我礼敬有加。他们看中的不是我司马承,而是我司马承手上的八千水军,以及临湘刺史之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