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老婆也重生了-第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年头哪儿的网络人士最多?

    不用说,肯定是中关村!

    从八十年代起,中关村就是国内人才最密集的地区,没有之一。

    九十年代以及新世纪之后,在各项政策的照顾下,更是迅速起飞,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科技园区,各大高校以及着名企业多不胜数,不但诞生了无数扮演了时代领头羊的企业,更诞生了无数可以填补国内空白以及追赶国际水平的专利发明。

    一句话,中关村很牛。

    就是中国的硅谷。

    按说徐杨和李玲玲现在也算小富翁一个,真要在中关村投资一个有前途的项目,真不算难。

    但问题是俩人都不懂技术方面的东西,真要贸然闯进去,被坑的概率很大,哪怕俩人都是重生者。

    重生者砸了?

    不懂计算机也不懂网络,本身也没有投资方面的经验,就凭那么点先知先觉的大势就想把这个国家里最聪明的一群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想屁吃呢。

    但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情找专业的人。

    俩人在中关村溜达一圈后,找了一家中介公司,注册了一家科技公司,公司名字叫“羚羊科技”,谐音“玲杨”,注册资金一千万,徐杨、李玲玲以及合盛投资分别出资三百万、三百万、四百万,分别掌握百分之三十、百分之三十和百分之四十的股份。

    当然,这个分配比也就是名义上的分配,实际上俩人这钱根本不分你我。

    什么?

    有可能闹到铛铛网那个地步?

    绝对不可能。

    徐杨和李玲玲的感情是毋庸置疑的,俩人又都是重生者,都亲历过生和死,不至于为了点钱闹到那个地步。

    俩人都有这个信心。

    至于为什么要分散持股,也是为以后可能存在的上市做铺垫。

    真要上市的时候,股份肯定要被拆分,所有股份都掌握在一个人手里,想要达到上市要求,得把股份分出去很多,搁在一个人手里容易被割肉,分开持股不但可以降低分割股份的比例,还比较好掌控公司。

    说的直白点,就是在股东身上套了一层马甲,几乎绝大部分公司都这么干,股权一层层的分散分割套马甲,如果只看明面上的股权分配,真看不出什么东西来,但细细琢磨,就会发现有很多明明持股比例只有几个点的股东手里实际上却通过交叉持股、代持股等方式掌握着为数不少的股份。

    当然,现在的羚羊科技还什么都不是,上市也只是俩人的美好想象,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到底怎么样操作,还得请教专业人士。

    到那个时候,多的是专业人士帮他们出谋划策。

    ……

    注册好公司,俩人就在希尔顿大酒店了的总统套房里开始招人。

    把希尔顿的总统套房当办公室,也真没几个人了。

    当然,招人的事儿也不用他们亲自出马,有猎头公司在,他俩只需要负责最终的面试工作。

    最先招募的肯定是公司的中高层,现在的羚羊科技一无所有,连办公地点都没,他俩还没有时间亲力亲为,所以必须先把大致框架搭起来,找个能替他们亲力亲为建设公司的高层,敢打敢拼又有一定经验且愿意在他们这个空白公司里奋斗的先锋官。

    这样的人,可不好找。

    真有本事的人,要么自己干,要么去大公司,不可能到他这一穷二白的小破公司里来。

    没本事的……

    徐杨和李玲玲还都看不上。

    在前几天一无所获的情况下,徐杨都想把叶宗祥从港岛调过来了。

    但想想叶宗祥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对内陆的形势、规则也完全不了解,这不得不放弃这个想法。

    好在他要求不高,在他好李玲玲在首都待了差不多一周之后,猎头公司总算给他找来一个还算靠谱的家伙。

    一个二十八岁的的女人,首都本地人,原来在首都国税局上班,没有任何品级的普通公务员,叫张晓颖,长的还有点小漂亮,中财毕业,从简历上看,没有什么太突出的经历和能力,就是一普通人。

    但简单聊了聊之后,徐杨才发现这女人很开朗,交流能力很出色,口才、思维都是一流的,而且专业对口,大学学的是工商管理,还有会计证,挺合适。

    最关键的是这女人是本地人,还有公务员工作经历,这对大部分公在首都混的公司来说都挺珍贵。

    虽然张晓颖之前只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但毕竟是端过金饭碗的人,人脉多少还是有些一些的,也懂得如何跟各个单位打交道。

    所以简单聊过之后,徐杨当即把手伸到张晓颖面前:“张总,合作愉快?”

    张晓颖却娇笑一声:“先不着急下决定,你满意,我还不一定满意呢,小老板,咱们公司到底什么个情况?老板到底是谁?准备做些什么?怎么做?”

    “老板就在你跟前,哦,还有个合盛投资,那也是我的,具体情况嘛,你也看到了,现在除了老板之外一无所有,所有工作都要你这个总经理来做,至于公司要做些什么,也简单,就是做门户网站,易网的那种,当然细节方面会有不同,等公司走上正轨的时候我会告诉你,”徐杨也认真的回答道:“总体来说,公司只有一个目的,赚钱,不过赚的是长远的钱,三五年内我没指望见到回头钱。”

    “待遇呢?”

    “说说你的期望待遇。”

    “月薪六千,百分之五的股权。”

 第43章 港商徐杨

    “月薪没问题,但股权别想,只有期权,而且现在只有05个点,因为我还没有看到你的能力和成绩,”徐杨的态度也很坚决,“我会留出百分之三十的期权池预留给公司高管、优秀员工,但想要拿到这些期权,就必须拿成绩和能力说话。”

    一家科技类的公司,必然要预留出一大块的期权池给公司的重要人才,管理人才很重要,但技术型人才也非常重要,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技术型人才更重要。

    管理型人才到处都是,每年刚毕业的相关专业学生多如牛毛,同时还有许许多多前辈级管理层在寻找新的职位,根本不缺。

    而且管理层的能力水平或许有高低之分,但差距一般不会非常大,因为管理这东西是建立在规章制度和岗位秩序上的,把基础性的制度和秩序建立好,普通管理层也能发挥出不错的水平。

    但技术这东西却完全不同,技术上跟同行差一线,那公司的档次就要差一个等级,甚至会直接被淘汰。

    徐杨前些天在欧洲考察人家的各行业公司时有这么一个小小的发现,大部分公司尤其是有技术含量的公司里,技术型人才不只是薪水高,职位也比较高,甚至很多管理层本身都是做技术出身,尤其是德国那边,这种现象非常突出。

    所以他肯定不会在期权方面小气。

    但不小气不等于傻大方。

    期权这东西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有了,但在国内却很少有人用,直到进入新世纪,大批科技类公司起步之后才被大规模正式引用。

    但在刚开始的时候,很多创业者为了笼络人才,各种乱发期权,结果到最后弄到发无可发,把公司弄的一团糟。

    也有创业者却截然相反,虽然弄出了期权这东西,却舍不得给人,死死的撰在手里用来忽悠员工,结果自然也不怎么好。

    所以如何正确高效的使用期权,那也是有技巧的,不能太大方,也不能太小气,单纯的按劳分配容易伤老员工的心,但只讲资历又会打击后来者的积极性。

    这个度,很难把控。

    徐杨之前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但他好歹也是做过中层管理的人,推己及人,并不难想到张晓颖的想法。

    张晓颖被当做公司的开路先锋,肯定会很辛苦,想多要一些报酬也是正常的。何况公司一旦走上正轨,她就是第一元老,1个点的期权确实不多。

    但还是那句话,分配期权不能只看资历,也要看贡献和能力。

    徐杨的态度很明确,只有张晓颖把公司带上正轨,这一切才有的谈,不然的话,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而且老板和员工之间的信任也是需要慢慢培养的,不可能一见面就视为心腹,现实不是写。

    不说其他,张晓颖刚才一开口就是5个点的股权,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她要的是股权,而不是期权,如果徐杨不懂两者的区别,或者根本不知道期权这么一个东西,那么还真有可能直接被套进去,直接在股权的分配问题上跟张晓颖讨价还价,那么哪怕最后降到1个火2个百分点,那也很亏。

    当然,股权和期权这玩意儿的操作方式很多,期权也是可以变更为股权的,而且股权与股权也是可以有区别的,怎么操作要看双方的动机是什么,至于结果,也要看双方的操作水平,国内外从来不缺乏管理层干掉股东当上老板的操作,也不缺乏股东赶管理层出门的案例。

    所以徐杨和张晓颖就这个问题足足探讨了一个礼拜,期间查阅了许多相关条例,更找了不少专业人士咨询。

    最终结果,张晓颖拿到了15个百分点的期权,月薪六千,担任羚羊科技的总经理,全方位负责公司的组建和筹备工作,并且明文约定,等公司走上正轨,期权提升到25个百分点,月薪也会提升到一万。

    02年的月薪一万,哪怕在首都也非常高了,别说普通公司的总经理比不上,哪怕是不少大的科技公司的总经理也拿不到这么多,毕竟国内的经济环境就在这儿摆着。

    不过羚羊科技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基本工资这么一点,如果工资不给高点,谁来啊?

    至于奖金什么的,肯定也不能少,不过张晓颖作为总经理会直接跟徐杨这个老板沟通,奖金多寡基本上全部取决于徐杨的心思。

    什么?

    明文规定?

    开玩笑,徐杨都说了,羚羊科技三五年你根本没打算盈利,在没有盈利的情况下怎么给总经理分红和奖金?

    而且说实在的,02年的国人,对奖金看的还没那么重,很多人甚至根本没有这么个概念,能稳稳当当的拿到全额工资就谢天谢地了,要是有五险一金管吃包住,人们都会对老板感恩戴德。

    当然,徐杨也不会舍不得那么点奖金,毕竟在大钱和小钱之间如何取舍,他看的很明白,何况也不是守财奴。

    完成简单的布局之后,徐杨和李玲玲赶在九月一号开学之前返回屯城。

    羚羊科技那边就全部交到张晓颖手里,包括一千万的注册资金以及两千万的先期费用,还有一套简单的公司相关构架、章程、规章制度等等。

    返回屯城,俩人先回学校报到,正式成为一名光荣的高三学生,然后才趁着周末回各自家里看了看情况。

    李玲玲爹妈的家具厂还没开始动工。

    但徐杨爹妈那边的大超市已经有机器入场,资金充足,一台台挖掘机、推土机轰隆隆的响个不停,非常热闹,以至于每天都有不少闲人在旁边围观,因为这年头的小镇子上没什么娱乐项目,也很少能看到这么轰轰烈烈的大场面。

    有机器的参与,进度当然很快,一座小山丘已经被挖掉了一小半,顺带着把山丘旁边的一个大沟壑填平了,那沟不在承包范围内,但小梁村允许徐杨在承包期间免费使用。

    徐杨找三叔了解过大致情况之后,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