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老婆也重生了-第1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位更是一个眼光高明的投资者,几乎没有失败的经历,日后不说,刚刚被亚马逊收购的卓越网就是这位的手笔。

    具体收购价格,徐杨不知道,但雷老板绝对赚的盆满钵满。

    重生前,雷俊雷老板是徐杨最最最佩服的一个个人投资人,虽然很厌烦这位无休止无底线的互联网营销理念。

    现在,这位以这样一个姿态突兀的出现在他面前,还真让他有点措手不及。

    而且看架势,雷老板似乎很低调,进门握了握手说了下名字就不再说话,低调到跟十年后那个疯狂炒作碰瓷的雷大善人完全不像一个人。

    要不是雷老板那还有点小帅的脸比较有辨识度,他都要以为自己认错人了。

    那么,雷老板是个低调的人吗?

    肯定不是。

    就算是个低调的人,在这种场合,介绍一下自己的履历以及投资成绩不是很正常的吗?

    只抱个名字就当起了隐形人?

    不用想,肯定有别的谋划。

    徐杨内心瞬间警觉起来。

    但表面上却完全不动声色,仿佛完全不认识这位雷大善人,笑呵呵的跟刘晓松以及另外两位寒暄。

    那两位,就高调多了,很快就把来历和盘托出。

    都是国内小有名气的投资人。

    嗯,倒不是说他们的投资眼光有多好,而是资本足够丰厚,以财大气粗着称,是刘晓松特意拉过来的,背景也都比较干净,非国资的传统地方豪强,做实业的,几乎没什么名气但资产非常非常雄厚。

    通俗地讲,就是土财主。

    这种人,是所有企业最喜欢的投资人,钱多事儿少还好忽悠,基本上,只要让对方的投资盈利能够跑赢通胀就行,要是能让对方小赚一笔,那更好。

    当然,国内土财主多的是,但真正可以跑赢通胀甚至实现盈利的互联网企业,其实是屈指可数的。

    互联网这东西,本就是赢家通吃的,越发展,寡头化越明显,这是互联网的特质决定的,很难改变。

    所以,一般情况下是其他创业者求这些土财主投钱。

    但在徐杨这儿,就翻过来了。

    原因很简单,徐杨和他的羚羊科技可以让投资者的钱继续生钱,风险低收益高,虽然投资额度也比较大,但对土财主们来说,这都不算事儿。

    于是,坐下交流了不到二十分钟。

    一份崭新的融资协议达成。

    5个点的优先股。

    三千二百万美金的融资额度。

    个人名义入股。

    刘晓松只出了二百万美金,拿到了5个点中的035个点股份。

    王志飞出资一千四百万美金,拿到了25个点。

    刘满出资一千万美金,拿到15个点。

    雷俊雷大善人很低调的出资六百万,拿到剩下的065点。

    跟着就拟定转让合同,转账,走流程办手续,完成股份交易。

    因为羚羊科技还不是上市公司,也没有启动上市程序,所以这些交易没必要也不需要公开,一切都在悄咪咪的进行,只有少数非常关注羚羊科技的相关人士才留意到这条微不足道的消息。

    这5个点的股份,分别由徐杨本人、李玲玲以及合盛投资出让,出让额度分别是2、2、1。

    而这笔钱,则分别转到徐杨和羚羊科技的账上。

    到徐杨手里的有两千七百万美金,剩下的五百万用于公司的发展。

    当然,到个人账户的这笔钱,要缴纳百分之二十的个税。

    这点,徐杨不会含糊。

    五百四十万美金而已,交就交了。

    不在乎。

    这钱当税收缴纳出去,总比留在银行账户上要强。

    而且缴税缴的多,也能在官面上留个好印象,总比那些想尽一切办法“合法避税”的企业要好点,以后真要有什么事儿,一个积极缴税,一个积极避税,在官面上的待遇那是绝对不一样的。

    这不,徐杨这边一缴税,张晓颖那边就传来了好消息。

    “徐总,你要的地搞定了。”

    “这么快?”

    “对,人说了,特事特办,”张晓颖笑道:“要是再拖下去,我估计啊,其他园区和地方就该来抢人了。”

    也是。

    个税这东西可以交到户籍所在地的税务部门,也可以交到居住地或者工作地的税务部门。

    徐杨这个税一笔接一笔的缴纳,谁看着不眼红?

    地方上还好。

    可在首都,连街道都有相应的税务所,比如说望京税务所。

    等羚羊科技搬到望京,以后的税务就可以到街道税务所办理,包括徐杨本人的个税,哪怕只是经手,对税务所来说,也是好处多多。

    而对现在的望京来说,羚羊科技以及徐杨个人所需要处理的税费,不说是天文数字吧,也差不了多少。

    另外,现在的望京实在是太穷了,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位置还偏,难得有羚羊科技这种前途无量的互联网企业入驻,当然要抓紧了,万一真被其他地方抢走,哭都找不到地方哭去。

    徐杨想到这里问:“多少钱?”

    “只要七千六百万,地方上还帮忙处理水电交通以及其他一切相关事务,还打了包票,说签了合同后的两个月内绝对可以开工。”

    “这么便宜?”

    “对啊,我都没好意思砍价,是他们自个儿降的,我估摸着啊,要是再时加点压力,还能把这个六百万的零头抹掉。”

    “……”

    徐杨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这地价,便宜的他都有点不敢要了。

    想想几年后潘石头在同样地段拿到的地价,简直……

    当时的望京soho拿了四万八千多平米的地块,花了四十个亿,单价十万多。

    而现在呢,一万多平,只需要七千六百万,均价只有七千多点。

    简直太太便宜了。

    嗯,潘石头拿地的时候是09年。

    现在是03年。

    这地价,相当于在六年内翻了十倍。

    要不是他资金不足,还真想也拿个四五万平呢,直接把潘石头的后路绝了。

    当然,他有钱也不会那么干。

    因为出发点就不一样。

    潘石头那就是做地产商,盖楼就是租和卖,是为了赚钱。

    而他不一样,盖楼是自用,够用就行。

    有这么一栋占地一万平,楼层高度五十层的大楼在,羚羊科技未来二十年内在首都这块都不用再为办公区域不足而发愁。

    说是一劳永逸也不过分。

    所以,徐杨也不墨迹了,直接点头:“没问题,尽快办手续,设计团队和建设团队也可以联系了,嗯,设计这块咱们搞个招标会,给那些个着名的设计师和设计团队发邀请,建设团队倒是不用那么麻烦,中建旗下那几个工程局联系一下,看哪家效率高就找哪家。”

    “不考虑质量问题了?”

    “中建的质量不需要质疑。”

    “你对他们这么有信心?”

    “呵呵呵,当然。”

    徐杨当然有信心。

    这可是绝对的国家队,基建能力和态度是有目共睹的。

    基建狂魔的称号是怎么来的?

    主要就是这批国家队打拼出来的。

    从国内到国外。

    从青藏高原到川蜀盆地。

    从跨海大桥到秦岭隧道。

    除了没办法上天,这些基建人的作品几乎遍布国内任何一个角落。

    盖个楼算啥?

    就怕人家还不一定能看得上。

    五十层高的地标性建筑大楼,听着很威风,但总造假也就几个亿而已,跟人家经常做的桥梁隧道等工程比起来,连过家家都算不上。

    不算桥梁和隧道,只说最便宜的高速路,一公里的造价就在五千万以上,这还是在平原地区。

    什么概念?

    在平原地区修十公里的高速路,造价就超过了他这五十层大楼的预算。

    如果在丘陵地区,都不需要十公里,六七公里就持平了。

    要是修桥梁挖隧道……

 第132章 商业明星认证

    桥梁和隧道的平均造价远超普通高速路,尤其是施工难度,更是高出好几个档次。

    所以啊,要是真能把国家队那些基建狂魔请来,都值得徐杨好好炫耀一番了。

    当然,修桥铺路那是公共设施,国家队能赚钱但有限。

    可给徐杨盖楼那又是另外一码事儿,难度低利润高,相当于福利局,就算是国家队,也会有兴趣的,说不定几个工程局还要抢一波呢。

    毕竟现在一切都在向前看,而国家经济状况又一般,这样的美事儿还是值得抢一波的。

    四五个亿的工程,在国家层面的基础建设面前连过家家都不算。

    但国家的钱和个人的钱,是不一样的。

    对吧。

    里面的道理,懂的都懂。

    所以,徐杨才信心满满的直接让张晓颖联系中建旗下那几个工程局。

    虽说盖高楼的难度不如挖隧道造桥梁,但好歹也是首都东北区的门面工程,国家队多少也要给点面子的。

    花花轿子人抬人嘛,都在首都混饭吃的人,不是没办法的时候,谁不想混个八面来风的好人缘?

    徐杨这次没当甩手掌柜。

    在安排张晓颖联系设计师的时候,他自个儿画了几幅草图,准备给那些个设计师们用。

    具体的建筑理念、技术参数,他不懂。

    但外观,他算大半个行家。

    而且这是给他自个儿盖楼,他自个儿的审美才是最重要的,不然的话,别人觉得再好的东西,他自个儿看着不顺眼,也不是那么回事儿。

    所以,他提前备下大楼外观草图。

    让那些个设计师们按照这个外观进行设计,需要调整的地方可以调整,但整体题材和风格不能变。

    他可不想自个儿的大楼成为若干年后天天被盘点的“怪、丑、奇葩”排行榜上的常客。

    设计师们?

    高明的设计师有,有不少设计师确实设计出了很多让人赞不绝口的好建筑。

    但是,纵观全世界所有的高楼大厦,外观达到水准纸上的有多少?

    屈指可数。

    绝大部分设计师的审美其实也就那么回事儿,偏偏他们还往往自觉很了不起,会沉浸在只有他们自个儿才能欣赏得来的设计理念中无法自拔,完全不管其他人能不能看懂,设计完了还一副你们都是煞笔的态度。

    真不是徐杨贬低那些人。

    而是事实就是如此。

    不然的话,国内国外那么多奇葩建筑哪儿来的?

    真当那些建筑的老板是煞笔?

    就算老板是煞笔,难道还能在专业层面压制住那些个设计师?

    没听说过。

    相反,只听说过那些个设计师们利用他们在建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权威去忽悠那些什么都不懂的金主。

    徐杨可不打算惯着那些人的坏毛病。

    他自个儿先把基调定下来,绝对不让那些人乱来。

    能接受就接受,不接受就滚蛋。

    他宁愿盖两栋方方正正完全没有设计感的普通大楼,也绝不让那些设计师乱来。

    除非,那些设计师能拿出更好的且足以征服他的方案。

    为此,他还专门叮嘱张晓颖一番,让张晓颖把他的要求提前讲明白。

    结果不到一天时间,他这边就接到十多分回信,全是着名设计师和设计团队,大部分是国内的,但也有两份国外的。

    看简历,都挺辉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