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袁耀传-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长弓的想法自然是来源于后世的英格兰长弓。

    长弓兵,无疑是强大的防守利器。

    在中原之地,虽然多是平原,骑兵优势巨大。

    但是这一到了防守攻城之时,那骑兵可是不大顶用了。

    到时候长弓兵往城上一站,那百丈的射程,如同弹幕一般的箭雨,还不把对面给吓的屁滚尿流了。

    就是在野战之时,那漫天的箭雨,也是有巨大的战略作用。

    想到此处,袁耀心里就不禁有些美滋滋了。

    然而现在唯一的问题在于,按照现在的工艺水平,能不能搞出这长弓来。

    其实按道理,这英格兰长弓应该也不是太过复杂的工艺。

    毕竟这又不涉及炼钢制铁,也不涉及皮革锻造。

    主要讲究的是弓弦的制作配合抛射的技巧。

    但问题是袁耀那是压根就一点也不晓得这英格兰长弓是咋做出来的,唯二的印象也是那弓弦够大,够长的。

    还有就是长弓的造法不用火烤,以免使弓失去张力。而是依靠一个专门的托架,慢慢拉弦。

    这么一想,要想批量生产好像也有些难度了。

    而除此之外,袁耀也是两眼一抹黑,和这个时代的人也没什么区别了。

    …

    袁涣虽然已经为的屯田一事辛劳了不少时日了,日常也和袁耀往来信件不断,但这还是几个月来第一次见得袁耀。

    比起大婚之时,袁耀看上去也没什么变化。

    只是不想才是短短几月,这形式已经变化的让自己都有些看不懂了。

    这变化不仅仅是地域的扩展之上,更是那名声的改变啊!

    如今后将军的声望,可是比起一年前好的太多了。

    这时节刚是秋收,袁涣也没像的之前如此日夜忙碌,稍是得空,就被袁耀唤来了江夏。

    当然了,袁涣的地位自不用多说,若是一年前,别说袁耀召唤了,就是袁术说话这袁涣都爱搭不理。

    只是如今袁耀所做也是让袁涣越看越顺眼,有的空闲,自也不会拿捏。

    而与袁涣同来的,还有一票上回为的水车制作而召集的工匠。

    …

    见得袁涣,袁耀也是亲切的很,毕竟这和自己当初一起迎亲的人啊!

    却见袁耀直呼道:“吾之典农中郎将!这些时日可是太辛苦了!”

    袁涣累归累,显然这心情也是不错,甚至是开玩笑的应道:“公子当真是给吾寻了份好差事。”

    “哈哈,此等要事,吾思来想去,除了曜卿,却还有何人所能胜任?”

    袁耀先赞叹了袁涣一番,再是直入主题道:“如今那工匠坊内水车研制可还顺利?”

    听得说起正事,袁涣也是立刻应道:“正是日夜不断完善,以期运作起来更是便利。”

    袁耀听得点了点头,却又说道:“我欲从明日起,使工匠坊暂停水车之研究。”

    袁涣听得一愣,立刻又是反应过来道:“可是公子别有他用?”

    却听袁耀高声说道:“正是如此,吾欲建得一强弓营,以对日后更为艰难的战争!”

    说着也是微微一顿,见得那袁涣并无多大反应,再是说道:“然强弓制作之法吾只略知一二,还需得工匠潜心研究。”

    袁涣听得立是明白了。

    弓者,揉木而弦之以发矢,自当是由工匠所制。

    只是听公子话里意思,其要所制的强弓,似乎却无参照可依。

    至于说公子话语中透露的雄心壮志,经过这一年时光,谁能看不出来,其所说的“更为艰难的战争”,袁涣自也是明白是什么意思。

    当下就是应道:“如今水车已能满足日常之用,既然公子对工匠坊有大用,自当是听得公子。”

    “只是这制弓之法,恐怕还要公子亲自与工匠们亲自相讨,若是让某去相传,只怕是多有出入。”

    袁耀听得直是点了点头。

    也是早就想到这制弓的法子必是要自己亲自与工匠们相论。

    虽说自己也没什么谱吧,但现在也不能漏怯了,只得说道:“如今江夏之地吾也抽不开身,吾欲在此再立座工坊,专做此用!”

    袁涣立刻应道:“公子放心,吾已令多数工匠来此,听候调用,只是”

    果然还是袁涣啊,说道最后还是忍不住提点建议来。

    袁耀自然是微笑以对,只示意袁涣说下去。

    袁涣也是被袁术给弄怕了,每次提的建议基本袁术都是左耳进右耳出,今日见得公子有卓越之资,反倒是有些患得患失了。

    不过终究还是拱手道:“不过这既是要制的新弓,还得依靠个好箭手,反复试用。莫不然,就如闭门造车,必不得要领。”

    袁耀听得却是大笑道:“吾当是何事,曜卿放心,吾已是备得这大汉天下第一等的弓手!”

    “第一等?”

    “不错,此人说是第二,可无人敢说第一了!”

    袁涣听得也不怀疑,亦是感叹袁耀做事之周全,终是赞同道:“既然公子万事俱备,那便早日而为吧!”

    而随后的一个月,袁涣更是一步步的看着这新式的弓箭是如何形成的。

    …

    “公子,你这等长弓样式实在匪夷所思,连是拉弦都难,却如何进行射击。”

    “哎,你们这却是不懂了,这平射困难,可用于抛射嘛。”

    “何为抛射?”

    “抛射嘛,就是自下而上进行射击,形成一个抛物线,能使得箭支射的极远之处。”

    “自下而上?这可能有的威力?”

    “这你就是别管了,只按着这式样来做就是。”

    “公子这么长的弓身,怎么拉弦啊?”

    “咳咳,这个么,还是要诸位多多尝试嘛,看看到底何种材质的树木适合做此弓身。”

    “公子这弓到底能不能成啊,咱都试了多少木料了,都是受不住啊。”

    “哎,不要灰心嘛,这成是必须能成的。反正诸位的家眷吾都是给送来了江夏,如今也无的牵挂,一日不成就做一日,一旬不成就做一旬,不用着急。”

    “公子,公子,你快看看,这把弓可是成了?”

    “倒是有几分模样了,可这箭支也得改变啊,莫着急,再是细细钻研钻研。”

    …

    “公子,你看这弓,可是大功告成?”

    终于!

    看着总算有几分模样的长弓,已经泡在工坊一月的袁耀,如同拿着个宝贝一般说道:“好弓!我这就去找的人试试,你们别停,接着制弓啊!”

    “黄老将军,你且试试这新制的弓箭。”

    “这弓身如此之大,如何马上骑射?”

    “自然不是马上骑射的,只用步战,更要用抛射之法,能射的百丈之远!”

    “哦?老夫且来试试!”

    “咻!”

    “多远了?”

    “十五丈”

    “再来!”

    “二十丈”

    “三十丈”

    “五十丈”

 第170章 长弓营与解烦军

    江夏,西陵城外的某处军营,今日聚集了不少军士。

    只不过这些军士并不从属一只部队,而是来自各个营帐之下。

    今日共同聚与此地,乃是为的一个叫“选拔”的事情。

    而之所以人数如此之多,实在是因为这若是选拔上,那报酬可太丰厚了。

    单就是那每月的军饷,就有原来的三倍之多。

    也不知道到底是选去做何的。

    心里虽俱是好奇不已,军营内却不吵杂。

    只因为军营的高台处,正是立着袁家的公子,荆州之地的最高统帅,江东小郎君袁耀。

    却听袁耀高呼道:“诸位将士听好了,今日吾等聚与此地,乃是为的选出两百最善射者。只要是被挑选上的,日后都归入长弓营,由黄教头操练!”

    黄教头?

    营内军士听闻袁耀所说,纷纷都把目光对象站在袁耀身后的一员老将。

    这老将军虽是看上去很是精壮,却同样也是面生的很。

    何况这在阵中也没听说什么姓黄的将军啊。

    “也不知这老将军行不行,担不担的起这大任来。”

    心下各自起来思虑,却也没人敢质疑袁耀的话。

    正是暗自疑虑,却听那老将军高呼道:“吾乃黄忠!今日之选拔,就由吾亲自挑人,若有不服者,现在就可提出!”

    黄忠!

    三箭定南蛮!

    百步穿杨,百发百中!

    谁人不服?

    虽然不晓得这黄忠怎么入了公子帐下了,但黄忠之大名谁人不知?

    自是各个都是站立的笔直,期待自己能是被选上。

    袁耀在边上把这一幕看的很是真切,也是一脸笑容,任由黄忠自己发挥去。

    黄忠等了片刻,却见无人说话,也是高呼道:“既然无人说话,那就开始选拔!”

    话音一落,立刻就有副官上前,把众人分成二十人一组。

    二话不说,就先是射靶,射不得中心范围者,就让是回各自的营中去了。

    只这一手,就是让众人心中一紧,也是明白今日的选拔可当真没有蒙混过关的余地了。

    当下就有些自知之明,企图蒙混过关,贪多些军饷的军士就是直接归了营。

    但更多的人却是跃跃欲试,欲要显出自己的本事来。

    黄忠也是穿梭于人群之中,把是一些突出者暗暗记在心里,着实是认真的很。

    “既然不能是为的公子在沙场上出力,那这教场上,却是要多下些功夫了!”

    由着黄忠的把关,整个选拔也是有条不紊,选出来的,那都是着有天赋之人。

    而这场选拔也是从日出到日落,整整选出来的二百余号人,个个是百里挑一。

    …

    长弓的锻造技术还在不断的摸索与精炼之中,如今这三国制造的淮南长弓,最多还只能射的五十丈之外。

    不过黄忠带领的长弓营却已经开始逐渐组建起来,由着本身还是个初学者的黄忠操练起来。

    只是工匠们对于这长弓的制作还不熟练,长弓营目前也只能有二百号人。

    不过正所谓“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二百人虽然很少,但是毕竟也是个开端嘛。

    等这二百人练成了,来个以老带新,一个个传下去,总是能发扬光大的。

    当然了,袁耀的强军计划也不能光光就是组建一个弓手营就是结束了。

    长弓的确是防守的利器,但若是在平原上交战,没有正面相抗的精锐部队,也是难以面对中原的骑兵。

    所以袁耀要组建自己的解烦军!

    …

    解烦军,原本是东吴的一只精锐部队。

    番号“解烦”,寓意“战无不胜,能解困危”。

    只不过出现的比较晚,其最初意在解刘备东征之烦。

    第一任将领为徐详与胡综,分别为左右部督。

    这两人袁耀是一点不熟悉,也就知道个名字罢了。

    其后的统帅韩当倒是有些名望,只是这解烦军比起虎豹骑,陷阵营,白马义从,白耳精兵这些其他精锐部队,似乎总是感觉差了那么点意思。

    不过如今孙策被自己赶去了北方,这东吴那是铁定没有了。韩当也是跟着孙策同往,更是当不得统帅了。

    这解烦军要是袁耀不设,那估计再也出现不了了。

    而至于如今这解烦军的统帅,袁耀也是欲让身经百战,骁勇善战的太史慈所担。

    所带之装备,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