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袁耀传-第3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在就如自己所料,既然是给“成都的抵挡”寻了一个背锅侠,给了袁耀一个追责的对象,自己该是无性命之忧。

    当即领着百官拜服道:“殿下仁义,殿下宽厚。”

    这说的可是真心实意的。

    毕竟自己这些人的,那是生是死,也就在袁耀的一言之中了。

    要是真就看哪个不顺眼,一刀给“咔嚓”了,那是谁也没的说。

    这会见袁耀当真放过了自己,还不得说上两句感激涕零的话语。

    说不得,这益州一地的权势,还不会有太大变动,自己家族的地位不说升上去吧,好歹也不会降低太多。

    至此,袁耀是带着几十万的大军,就这么轻而易举的入了成都。

    前头攻的猛烈,却在关羽张飞死后是戛然而止。

    除了成都的城墙被轰塌了几个角,加上战死的关羽张飞,外加损失的“益州敢死队”,实际上这益州将士也没什么损失。

    也就只有那刘巴倒霉些,被那刘备给当场在成都的大殿内捅死了,没享受到这最后的胜利果实。

    而袁耀入了这成都,也宣告了益州战事的彻底终结。

    在益州南面的几郡,听得成都的刘璋都降了,那投降的速度,是一个比一个快。

    袁耀也是一一认了这些个降服之人,没多做什么为难之举。

    又在成都又待了不少时日,好稳定住大局。

    顺便…

    也给了咱们这皇叔,最后的结局。

    三国袁耀传

 第652章 最好的归宿

    入驻成都的第一日,袁耀便是找上了被囚禁的刘备,说起了最后这并不重要的对话。

    对于刘备,袁耀倒是并没有多少特别的感情。

    唯独的,只是佩服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那股子精神罢了。

    是以袁耀与这刘备的对话,也是这般开始的。

    “皇叔,你这也算做的够多了,到的今日,便也该是放弃了才是。”

    成都的大狱之中,隔着那竖起的牢门,袁耀与刘备是相对而坐,还是袁耀先开的口。

    只是袁耀这声称呼,倒是出乎了刘备所料。

    刘备是怎么都没想到,这袁耀会如此称呼自己,是以也是摇头叹息道:“倒是不想,袁家太子会如此称呼吾来。”

    对于皇叔这称呼,袁耀倒是真心没什么其他特别的意思,唯独就是念的顺口,这才脱口而出。

    听得这刘备所言,才是反应过来,自己这大陈的太子,说起那大汉的皇叔,是多么讽刺的一件事情。

    不过袁耀自也是反应的快,当即就笑着言道:“只是看玄德心念那旧日王朝,才是如此称呼罢了,若是不愿听得,那就不说便是。”

    刘备听得却又是摇了摇头道:“不过只是一句称谓罢了,又有什么大不了的。以如今太子如此地位,爱是怎么称呼就是称呼,又有何人能说什么。”

    这刘备倒是还有些许不服气的模样。

    袁耀听着那刘备所言,也是心里感叹了一句。

    其实这也难怪,就按照这一世刘备的经历,最高光的时刻,无疑就是在徐州陶谦让位之后的那段时光。

    就在那时候,糜家都一门心思想着把自家那小妹要嫁给这素未谋面过的刘备来。

    只是徐州的高光时刻,就算是被袁耀给打灭的。自那以后,刘备是投曹操,叛曹操,接天子,伐杨奉,入蜀地,抗袁家。

    做的事情是不少,可惜也不过都是小打小闹的事情,不足挂齿。

    “只是到了今日,玄德再无生路,念汝也愿与那关羽张飞二人团聚,吾也该成全才是。”

    撇开了自己那乱七八糟的想法,袁耀也是单刀直入,直差就说让刘备再留点遗言来了。

    刘备听得沉默了半晌,就在袁耀都快等的不耐烦的时候,终于才是开口道:“吾汉家灭亡,当真不可避免呼?”

    临到死了,刘备心中最最挂念的,还是他那大汉王朝啊!

    袁耀也是初次与这刘备说些正经事,那前头每逢遇到,总归是当他那“喷子”。

    而今见刘备如此挫败的模样,许也是因为其乃是将死之人,心中会感些许怜悯,也是正经应道:“汉室灭亡,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乃是自和帝起,至今已有百年。”

    “积重难返,只得破而后立!”

    和帝始?

    刘备听得是细细品味起袁耀的话来。

    那汉和帝刘肇,绝对可算是个明君来。

    借助宦官扫灭窦氏戚族,亲政后从不荒怠政事,任命班超平定西域诸国,使东汉国力达到极盛,时人称之为“永元之隆”。

    拿在东汉的历史上,绝对就是鼎盛时刻。

    只不过是盛极必衰,从刘肇之后,汉朝就入了万劫不复之地,一蹶不起,再也没有了荣光。

    如今想来,还当真如此。

    刘备听得也叹道:“可惜吾非是光武帝,不能强起乱世,匡扶汉室矣!”

    西汉的灭亡与东汉的灭亡自然是完全不同的。

    那西汉充其量只能篡位,王莽从从安汉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计八年,叫中华大地,除贵族革命及平民革命之外,另开篡夺之例。

    虽说这现在袁术受让天子位,也是篡夺吧,但此刻天下诸侯并起,与西汉末年当真不同。

    就是将那文治武功大成的刘秀放在今日,也不定能再扶汉室。

    毕竟真说起来,这刘秀就当真能必然比得过曹操不成?

    只是这话袁耀也不会与刘备细细来说,只是心里转了转,面上还是“宽慰”道:“玄德,天下之民,受汉末乱世之苦实乃久矣。早些平定乱世,便是早些叫天下之民安居乐业。”

    “这天下是姓刘还是姓袁,可当真不在其所思之中。”

    “玄德啊,还是放过这天下之民,也是放过自己来吧。勿再思量太多,且安心去了便是。”

    袁耀可也当真是心善。

    这看袁耀到了今日还放不下心中的执念,还难得宽慰了一句,叫那刘备安心去死。

    刘备听得心头叹息一句,如今自己这处境,是当真也难说什么匡扶汉室的理想来了。

    只是又言道:“怕是此番过后,刘某拉着成都将士负隅顽抗之事,也要遗臭万年来了。”

    这刘备还当真是那刘备。

    那第一想的是匡扶汉室,第二想的便是自己的名声。

    然而成王败寇,这刘备的名声,必然不会如前世一般好了。

    袁耀总是要黑上几笔这刘备,毕竟是要打压敌人,抬高自己的嘛。

    不过此刻袁耀还是心情大好,又是宽慰了一句道:“正所谓是盖棺定论,那是非成败,自有后人评价。”

    “玄德勿要太过忧虑,说不得千百年后,你我二人的评价,是完全迥异。”

    “此事也非现在可思量的。”

    得,这袁耀是说来说去还是那句话,叫这刘备安心走便是。

    可怜这刘备啊,是临死了都要被袁耀忽悠一遭。

    话都说定,眼见无话可说,刘备才是最后求了一句道:“今日之结局,刘某自不悔矣。只是若太子当真仁义,且将吾兄弟三人埋与一处,死后也得同在。”

    这般小事,袁耀自不会不应。

    只是点的点头,站起身子,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道:“玄德安心,此求吾应下了,必叫汝三兄弟葬在一处。”

    说着想了想,又是跟了一句道:“至于那埋葬的地方,若是还能寻的,就埋在涿郡的那处桃园之中,该是汝等最好的归宿。”

    听得这话,刘备才是抬眼好好看了看那袁耀,端起身子,深深一拜道:“如此最好,多谢太子。”

    袁耀听了只是点了点头,旋即转身而去,只再留下一句话来。

    “只是玄德怕也命不过多久,吾明日便会起诏,玄德怕是只能再见一日的阳光了”

    言罢,便是出了这牢狱,只留得刘备,“体会”这最后的人生了。

    三国袁耀传

 第653章 最后的朝堂事

    益州平定之后,只剩下了辽东的公孙渊与交州的士燮。

    这两人,已都再翻不起什么风浪,只不过袁耀也不欲留其二人太久。

    辽东与交州,都是中华之地不可分割的部分。

    尤其是那交州!

    如今交州南部的九真郡与日南郡,就是如今的越南河内地区。

    原本的历史上,自三国之后,这交州南部的掌控力就是一蹶不振,再日益丢失。

    最终与中华之地,还是分割了开来。

    如今袁耀好不容易平定天下,那老祖宗好不容易打下的地方,可不能在自己手中丢失了!

    于是一面让人往辽东与交州送出劝降信,一面也是叫大将整兵备战,时刻准备要是真有个不开眼的货色,也好直接就出兵拿下。

    至于这要出征的大将,袁耀此番却不再打算御驾亲征来了。

    辽东一地,以那张合为大将,带的鲜于辅,阎柔等人,加上陈军与乌桓军马的混合部队,去征伐那公孙渊。

    交州一地,则以赵云为大将,带的文聘,沙摩柯等人,加上陈军与五溪蛮人的混合部队,去征伐那士燮。

    之所以用的混编部队,袁耀自也有自己的思量。

    这两面都是偏安一偶之地,实在是没有多少威胁,用的混编部队,一来不会对战局造成多大的影响,二来也能叫民族的融合加快一些。

    事实上,就袁耀内心来说,还挺希望这两个诸侯能像是刘备这般,负隅顽抗一下。

    可惜这公孙渊与士燮是一个比一个识时务,一个比一个能看的开。

    袁家劝降信还没到呢,这二人的称臣请表就已经到了。

    叫袁耀两计拳头都无处发泄,却又是有些无可奈何。

    不过总算这二人一降,那是真正的天下太平。鼎盛王朝的开端,就从今日起了!

    “天子到!”

    洛阳的皇宫之中,随着一声嘹亮的高呼,殿下众人纷纷垂手而立,各自低头,等待天子袁术入殿。

    不等的多时,却见那袁术缓缓入殿,朝着最上头的团蒲上一坐,目光扫视了一圈殿下诸臣,再是缓缓开口道:“诸爱卿平身。”

    众人这才抬头,目光不敢直视那最上头的袁术,只得有站在诸臣最前头的太子袁耀,来分担一些火力。

    旋即又听那袁术开口道:“诸位爱卿,可有何事来奏?”

    本来这话,该是有边上的内侍来问,只是或许是袁术那个性缘故,自当了皇帝之后,常就是自己开口来问,也叫诸臣都习惯久了。

    却见那司徒王朗当先上前说道:“禀陛下,辽东公孙渊与交州士燮,都已举族而出,如今正是来那洛阳的路上,想来皆是还有一月,怕是能至。”

    自那辽东与交州皆降,袁家也不向那二人客气。

    这各自的割据地是必然都不能再待着了,袁术直就下令,叫二人举族人来洛阳觐见。

    见过之后,再是封赏封地,至于安排在是个穷乡僻壤的地方,还是在个富裕之地,那也就看袁术的心情来了。

    当然了,也不会太过了。

    毕竟这二人,还是比较“深明大义”的。

    是以袁术听得也只是点了点头,只是应了一句“朕知晓了”,便算是作罢。

    再有司空袁涣,上前交待道:“寿春的大纪念碑,已是完工了近半,只是这越往上头,越是困难,怕是难再期限内完工。”

    袁耀在前头默默听得诸臣的报告,直听得袁涣所言这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