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袁耀传-第3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再不甘心,也当面对事实。

    今日听那郭嘉似乎亦有意动,曹操直忍不住问道:“奉孝,你这话里意思,却还当很觉得这袁耀可信不成?”

    却见郭嘉深深点的点头,直与曹操应道:“吾常说,那袁家太子却有异人之能。”

    “然此般能耐,非说是谋略深远,更非是什么胆气过人,只是其所见所识,非是寻常之人。”

    这话曹操还是很认同的,就说谋略,那袁耀也算不得什么一等一的能耐。再说胆气,就更不是什么值得一提的方面了。

    袁耀强就强在,裹挟着千年的知识,又保留了当代自幼培养的世家子弟的记忆。

    未来与当代的完美结合,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光说见识,自然是与被时代所局限的当代人有极大差别的。

    却听那郭嘉接着说道:“其想法虽是天马行空,却也往往能落得实地,非是凭空捏造。”

    “所无根据,吾却愿相信,此图,当是为真!”

    “只是路途究竟如何,那异族帝国又是何等形势,怕只有这袁耀一人清楚。曹公,若是当真要为此事,还当与那袁太子会个面才好。”

    曹操听得是直直站在那大帐之前,呼的长叹一气,直高呼道:“就算真要见那袁耀,也先拿下这长安再言!”

    袁耀其实压根没指望自己这信件能起多大作用,毕竟这信上所言之物,其实大部分都是危言耸听。

    就说“更有百年帝国所觎”这句话,那完全就是瞎扯的。

    真到了那百年帝国所觎的时刻,还得是再过个千年后!届时中原之地,汉家之民,才会有此危险。

    现在嘛,主要的威胁还是在那些异族部落身上。

    不过袁耀自然是要说的严重一些,不然怎么立在那高纬度上,进行降维打击?

    只是虽然如此,他倒是也不指望曹操能多大动心,只是给曹操指了一条出路,说不得还真会给民族的未来,带来深远的影响。

    不过此刻,他正是面对着自己的老搭档,从许昌来此的太尉阎象。

    自王朝新立之后,阎象就入了三公之位,是为太尉。

    在内政方面,那是勤勤恳恳,殚精竭虑,为王朝的稳定,付出了太多。

    尤其是摊上袁术这么一个皇帝,就更是不得闲了。

    好在袁术在前头几年,似乎因为等待时机的过程养成了些低调的好习惯,在称帝之后,虽然也有大修宫殿,骄奢淫逸的念头,不过被一群老臣死命相劝,倒是还能安得住。

    尤其是这许昌并不做大陈都城,那都城洛阳还未收复,以时机未到的借口,倒是也能耐住袁术的性子。

    只是耐住归是耐住,就说说袁术那性格,已经扯开了“天命”的束缚,那还能闲着么!

    必定是要整出点事来的!

    “就说今日是为三公的阎象都有时间来邺城见自己,看来咱们老爹称帝之后也不太平,怕又搞出什么幺蛾子来了。”

    袁耀心中对自己父亲是在没多大信心,

    “阎太尉,今日来此,莫不是许昌又出事了?”

    是以袁耀这一开口,就有些大逆不道的感觉。

    不过阎象自然也不会在意。

    再怎么说,这两人都是老搭档了,从坑害孙策开始,到后头延缓袁术称帝,二人都是亲密无间的配合。

    如今算是大功告成,阎象自不会为这一句无心失言,说未来的大陈明君什么坏话。

    是的,在咱们阎太尉的心中,这大陈的未来,那全在这太子的身上。

    要不然,也不能这么满怀热情,为王朝竭尽全力了。

    甚至有这心思的,压根就不只是阎象一人,不过谁都不会放在面上罢了。

    却见阎象直笑道:“太子说的何话,此番老臣来此,倒是真还不是坏事。”

    袁耀还真没想到阎象会从许昌带来一个好消息。

    面对阎象,袁耀也可谓是最放松的状态了,当即又问起道:“哦?既然太尉都如此说来,那看来是当真有的好事了!”

    说着也是大笑道:“倒是不知道吾那父皇,做了什么好事来了?”

    却听阎象说道:“殿下可还记得当年立下的纪念碑?”

    这玩意袁耀当然记得了,当年为了这纪念碑,差点还与阎象吵了一架。

    不过后续证明,袁耀的战略眼光是相当显着的。

    纪念碑的存在,极大程度的聚集了淮南百姓的凝聚力。

    而今既然王朝已立,纪念碑也成了大陈军马纪念碑,只是原来的淮南纪念碑也倒是留着,一直没有拿去。

    只是阎象此刻一提起,袁耀倒是忽然心有所感,忽然问道:“莫不是父皇要建立新的纪念碑?”

    阎象见自己提的一嘴,袁耀就听弦知音,心中忍不住赞叹一句,旋即就回道:“不错,陛下真要建个纪念碑,而且不是普通的纪念碑,是要建个能流传千百年的纪念碑!”

    得,袁耀一听就明白了了,自己这父皇是想要代替自己造奇观了!

    不过依照自己老爹那个性,似乎也并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老爹这好大喜功,不能称帝都要称帝,这称帝完了还能当真闲着不成。

    宫殿要留着回到洛阳去修,那修点别的总是可以的嘛。

    一看那纪念碑能聚集民心,也不会被账下老臣们反对,估计这才动的这念头。

    不过

    “父皇该不是要给自己建个碑吧?”

    袁耀实在是对自己这老爹没啥信心,虽是那阎象已说是好事,却还忍不住又“编排”了自己父亲一言。

    实际上在这种父君年代,这种话是很失体统的。

    甚至质疑父亲,都是一种罪恶。

    不过袁耀身份特殊,思想更特殊,阎象只当没听见,直是点头又摇头道:“倒也不说是为自己立的碑,只是那碑文上,总是要书写一些开国之事,难免要提的陛下两语。”

 第585章 吕布的进程

    说是两语,袁耀却也知道,怕是半面板书都得是自己老爹英明神武的形象。

    而为何阎象要亲自来此,只怕也是因为担心自己对自己老爹这自大行为有稍许不满。

    很有可能,那袁术还要把部分原本属于袁耀的功勋,给揽到自己身上去。

    这事情嘛,其实袁耀是一点也不在乎的。

    袁术要把自己吹成一个英明神武的明君,那便叫其吹嘘就是了。

    何况就是其不大书特书,就按照开立王朝,平定乱世的事件,就算事实上是袁术有些拖后腿,但一到史书上,谁人能如此说?

    只是袁耀倒也稀奇,阎象怎么不反对父皇劳民伤财之举。

    却听其半开玩笑的说道:“父皇立此纪念碑,必是劳民而伤财,怎么太傅倒是不反对?”

    此话一出,就见阎象神情又是变了几分。

    倒不是什么难看神情,只是有些汗颜模样,直拱手与袁耀说道:“殿下之见识,非吾辈能及。昔日反对,也是不知殿下深意。如今有此纪念碑,百姓长年累月前去祭拜,使境内百姓团结一心,举世罕见。”

    “就算是有神兵来犯,以此团结之心,也不可轻易破矣!”

    “虽是亦要求人力钱财来造此碑,总也是益处良多,自不好拒。”

    说来说去,这阎象话里意思还是因为知道那袁术绝对闲不住,与其做其他毫无益处之事,不如就立那新的纪念碑算了。

    既然皆无异议,那袁耀自然也不会坏了那袁术的兴致,只是又再问的一句道:“就不知,吾父要把那纪念碑立在哪里?”

    却听阎象再应道:“自然是许昌,陛下登基大位之地了。”

    这倒是也合乎情理,就依照袁术那个性,怎么也要在许昌留下点什么印记来的。

    袁耀听得也笑道:“此也是好事,太傅就安心协助陛下造的此碑就是。”

    言罢,也不管这大纪念碑的事情,还是重点关心的庐江之事。

    却听袁耀忽又问起道:“太傅,还有一事吾倒是要问,正好你来的巧,也不用吾在起书信而去。”

    说着也不停歇,直就问起道:“不知庐江公,去了庐江之地之后情况如何?”

    却见阎象听得一愣,随后才是缓声道:“庐江公此去,行事作风,实在非比寻常,”

    边说边是看的看袁耀的神情,接着道:“许是因为心中实在不安,这庐江的世家们已是有人起的书信,要求外援了。”

    “好在庐江之外,倒是无人相应,如今只是庐江一地,闹的有些凶猛。”

    袁耀也不意外。

    虽然其未能与吕布明言庐江形势,但其总要知晓,就按照吕布这条强龙,不把那庐江弄的个底朝天就见鬼了。

    至于那庐江世家求援未果,多少也在意料之中,不叫人惊讶。

    袁耀只叫那阎象是细细说来,切莫漏的一星半点。

    原来那吕布到的庐江之后,依着自己庐江公的身份,直接就一把拿下了太守刘勋。

    那刘勋哪里见过这等不按照套路出牌的法子,他还等着吕布来寻自己试探一番,自己与其推诿一番。

    再说庐江内部,刘勋早与世家们在这几日中做好了准备,吕布不花费些时日,定然是难以梳理清楚。

    时日一拖延下去,自会有办法处理这吕布。

    谁曾想,这吕布一到庐江,就带的兵马来此。

    更是不管不顾,直接就把自己给捉了去!

    就那刘勋想来,自己可是一郡太守啊!

    谁能部分青红皂白,就这么把自己给拿下?

    这是打陛下的脸面!

    偏偏吕布就能如此!

    直接寻的府上,把刘勋从府内揪出,直带去了公爵府。

    也叫是那刘勋万万没想到会有此事,若不然,早就躲在兵营之中去了,也由不得吕布如此猖狂。

    然而吕布捉归是捉了那刘勋,面对的问题也不少。

    外头世家人纷纷高呼吕布为虐,人刘勋好好当的太守,却被毫无理由的拿去了公爵府,更是几日都不晓得音讯,简直就是生死不知。

    这般暴虐之行,简直叫人愤慨!

    庐江的何氏,陆氏,联合其他大小世家,连番在公爵府上抗议。

    见那吕布根本不理睬,更是寻的庐江外的其他世家,要联名上书至许昌,请陛下定夺。

    这个庐江,这会就是沸腾的热水,上头雾气环绕,内里涌动异常。

    “在下来的邺城之前,陛下刚是收到了世家的信件,至于如何回应,倒不知晓了。”

    阎象说着,不由也是露出些许担忧神情道:“此事庐江公实在有些冲动,本不占着道理,如此冲动行事,只怕陛下也要有些想法。”

    “要是叫陛下也插手其中,只怕还是要庐江公吃亏了。”

    阎象说的是不错,刘勋到底是陛下任免的太守,吕布就这么拿下,的确算是给袁术难堪。

    何况袁术与吕布向来不对付,两人之间的维系,那全靠着袁耀的关系。

    也叫是吕布等于拱手送出了徐州与青州,袁术对于吕布进封庐江公的事情,才算没什么看法。

    如若不然,还当真以为袁耀什么都能说的算?

    而今这才到庐江,就直接拿了庐江太守,这般高调,难保袁术没点想法。

    袁耀听得也是沉默了片刻,才是摇头道:“若是只有吾那丈人去,倒是叫人忧虑。而今陈公台亦在庐江,倒是不用太过忧心。”

    “以公台之才,必不会犯下此等错误,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