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袁耀传-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甘宁一路冲杀,直杀到那袁谭面前。

    虎目一瞪,就是举起长枪猛然攻去!

    谁叫这袁谭是喊的响彻,甘宁压根都不需怎么辨认,就知道哪个是袁谭了。

    “战死沙场,总比祈首活命来的强!”

    就是到这时候,袁谭却还要在某些地方,寻个比自己那三弟强的地方,可见这执念是何其之深了。

    边上郭图见得高呼:“贼子休想!”

    就是举剑来抵,要冲在挡在那袁谭前头。

    可是那郭图之力,哪里能抵挡住甘宁的锋芒!

    长枪一出,却听“叮当”一声,那郭图的长剑就被直挑飞而去。

    “噗呲!”

    随后就在那袁谭眼里,就见郭图挡在自己面前,受的那致命一击。

    见得那郭图身躯缓缓垂败下地,袁谭即知自己身边最是忠心之人,已是无了生机。

    甘宁见一文士竟然挡在了自己面前,更是以身换了袁谭的活命机会,也是心中一惊。

    看的那文士义无反顾的模样,不由也起了些敬佩之情。

    虽不知道这人就是郭图,却也知道这必是个谋臣,却能在死境之时举剑来抵,不由也是心中暗叹:“这家伙,倒是忠心的很。”

    只是叹归叹,甘宁也不会因为那郭图的忠勇就动了恻隐之心。

    一击未能得手,又是要一枪而出,却在那蓄势待发之时,没了动作。

    倒是不因那袁谭要降,而是那袁谭猛然举起了适才被那甘宁打飞的长剑,却不直向甘宁,而只是架在脖子上!

    “呼呼”

    四周的狂风骤然吹起,直把那袁谭束缚的长发吹散。

    那披散的长发,直就呼在那袁谭的脸上,都叫人已是看不清其脸上的神情。

    唯有就在面前的甘宁,似乎看到在其面上留下的眼泪。

    “恨儿无能,不得为父报仇,恨天不公,不助吾河北袁氏!”

    “父亲!儿已尽力,今事不可为,只得以死报恩!”

    “谭儿这就来寻你!”

    沧海沉沉晨雾开,邺城烈烈秋风来。

    少年自古未得意,死来终叫人心撼。

    若是袁绍知道自己的几个儿子最后是此结局,怕是自幼会对那袁谭好一些,而不会钟爱这幼子了。

    可惜

    他是再也不能晓得了。

 第570章 卢龙塞

    袁耀接到邺城消息的时候其已经在无终县整顿完毕,又接来了鲜于辅与阎柔,做好了一切准备,是当真要干到乌桓人的老巢去了。

    不过在出征之前,知道了袁谭兵败身亡,彻底覆灭的消息,也是好事一桩。

    虽然知道有那么多大将坐镇,这袁谭必然是不能得手,但这袁谭死了,终究是了却了一桩心事。

    只不过袁耀也万想不到,袁谭最后竟然自刎而死!

    要说骨气,这袁谭确实要比那袁尚有骨气一些。

    只可惜,这袁谭的一生终究是个悲剧。

    从少年起,就被自己那三弟给压制,其父袁绍,就是临到死,似乎都存着扶那袁尚上台的意思。

    到的最后,却又被自己兄弟坑害。

    兵败身亡,却还只想着为父报仇。

    或许未能有雄才伟略,但也算是个不错的储君了。

    却不曾想,这袁谭竟然步了其父的后尘,也落得了个自杀的结局。

    还有那郭图,看不出来竟然愿意为的袁谭直就赴死。

    或许也正是因为袁谭那个性,才会叫郭图如此吧!

    心里感叹了一阵,袁耀继续看起来甘宁与许攸共同起草的来的报信。

    战场上的情况甘宁描述的很详细,战略上的过程呢,则有许攸解释。

    是以袁耀虽然不在邺城,整个经过也算知道的比较清楚了。

    郭图,袁谭阵亡。

    张南,焦触来降。

    袁熙被俘。

    到的最后,许攸也在信中提了提田丰在此过程中的“作用”,而对如何处置这田丰,也是要求袁耀的决断。

    袁耀终于算是有些明白当年那袁绍为何要杀这田丰了。

    他算是看出来了,这田丰有一个特点,就是把自己的名声看的太重!

    以前是往往不顾及君主的脸面,这也就罢了。这会竟然是不顾天下百姓的安危,要把袁谭给引入邺城,只为能报其那什么救命之恩?

    看来当初袁绍是早看出这田丰的臭毛病,这才不惜痛下杀手。

    咱们都误会本初兄了啊!

    而到的这份上,袁耀也当真不想再给那田丰机会了。

    这老家伙都是死过一回的人物,却还冥顽不灵,即是如此,也无留下的必要了。

    只怕许攸也是有这心思,却摸不准自己到底对田丰是何态度,这才来求的指令。

    袁耀当即就是大笔一挥,直接又叛了这田丰死刑,只是还念其有身份,这才给其留个全尸。

    至此,河北袁绍势力大结局终究定下了。

    赵王袁绍与长子袁谭相继自杀而亡,二子袁熙被俘,袁耀也不管他降不降的,直送去了继承了袁绍爵位的袁尚处。

    几个重要谋臣,未参合夺嫡之争的许攸身居高位,成了河北世家的领头人。

    逄纪投诚有功,亦加官进爵。

    沮授康概赴死,审配苟且偷生,田丰被袁耀下令处死。

    郭图战死沙场,辛评不知所踪。

    可谓是各自有各自的结局,也是各自做的选择。

    北方最大的诸侯,终于彻底覆灭了!

    以后这赵王,只能是个闲散王爷,日后命运,皆在袁耀一念之间。

    放下了田丰,袁耀整理了激动心情,把视线重现放在了极北之地。

    乌桓人虽然遭受了一场重击,却未动摇其根本。

    那柳城还离着自己远着呢,乌桓人有的是纵深,能与自己慢慢耗起。

    实不可放松啊!

    当下,又是与田畴,鲜于辅,阎柔议起北伐一事。

    时已秋季,袁耀北伐那乌桓,所要面对的最大问题还是那迢迢千里之路。

    袁耀本是打算出滨海道,过碣石以进攻柳城。然此路秋夏每常有水,浅不通车马,深不载舟船,为难久矣。

    是以这会,袁耀得寻个他路来。

    却听那袁耀当先说道:“今北伐那乌桓,滨海道泥泞难行,吾欲寻的一条畅通之路,诸位可有所见?”

    田畴当即就道:“回殿下,吾倒是知晓一条路。”

    “却说旧北平郡治在平冈,道出卢龙,达于柳城。自建武以来,陷坏断绝,垂二百载,而尚有微径可从。”

    说起这建武的年号,中原皇帝用的还真叫不少。

    像是日后的西燕帝慕容忠,南齐皇帝萧鸾,东晋元帝司马睿,乃至那西晋惠帝司马衷都用过建武的年号。

    不过这会说的,那指的只有汉光武帝刘秀的年号。

    这么说起来,那还当真要有两百年了!

    这个两百年前就逐渐废弃的道路,还能走么?

    当下就有些迟疑的说道:“百年弃路,还可走呼?”

    却见那田畴狠狠点头应道:“今虏将以大军当由无终,不得进而退,必懈弛无备。”

    “殿下若回军,从卢龙口越白檀之险,出空虚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备,蹋顿可不战而禽也!”

    卢龙就是卢龙塞。

    位于徐无山麓的最东面,坐落于两山之间。左侧是梅山,右侧是云山,是燕山山脉东段的隘口。

    出了卢龙塞,那可当真是出了昔日大汉边境,真杀的乌桓本家去了。

    袁耀心知此非小事,事关重大,不敢有丝毫大意。

    也不怕那田畴是否有想法,直又看向了新来的鲜于辅与阎柔。

    要说地形,三人中怕还是那阎柔最为熟悉。

    此人年少时曾被乌丸、鲜卑俘虏,后来却得到他们的信任,对这些异族人那是熟知的不得了。

    此回被鲜于辅劝说来相助袁耀,虽也是第一次见得,却见其年纪不大却异常沉稳,心中直是感叹这大陈太子果真不是徒有虚名。

    又见其把视线看向自己,当即就道:“子泰兄说的不错,若是能走此路线,那乌桓定难料得。”

    “只是兵贵神速,一定要抓紧时间才可。若是被那乌桓所觉,必是危险。”

    袁耀听得点了点头,猛然言道:“既然诸位都觉此事可为,那就依此路而行!”

    “定要袭破乌桓,永绝了北地之患!”

    言语中那强大的自信感,是深深感染了田畴与鲜于辅等人。

    若说本来这事只有八成的几率可成,那见了袁耀这般状态,众人都觉得此事必成矣!

    纷纷起身称诺,皆是入了袁家,就再也想走了!

 第571章 人人都有内讧

    向夕临大荒,朔风轸归虑。

    平沙万里余,飞鸟宿何处。

    卢龙塞外,当真就是这么一副情景。

    就算是从后世穿越过来,以袁耀的见多识广,也很难想象这年头塞外的景象,更何况是没怎么见过塞外风景的太史慈。

    周泰不在,作为中军的护卫大将,太史慈见得此景,也不禁是有些感叹道:“难怪这些乌桓人久久不得平,就以这般条件,都要惦记吾中原那肥硕的土地。”

    袁耀听得点了点头,也是应道:“子义只说对了一半,那乌桓人年年行乱,一是因这环境之困,二也是因其民族之存。”

    太史慈听得袁耀之言,当即就平气凝神,静心聆听。

    跟着袁耀时间久了,太史慈早发现这殿下年纪不大,所言却常常犹如警世之言。

    若是细细品去,可收获良多。

    是以这会,那听得是格外认真。

    却听那袁谭说道:“就算那塞外土地亦是肥沃,那乌桓人定也难治。”

    “其民族兴盛,靠的便是游而牧之,劫而获之。在血色中争夺,在杀戮中兴起。”

    “若是叫那异族人也学着吾民族春种秋收,定会失其民族之气节。”

    “那乌桓,即不复在矣!”

    袁耀这些话,也算是经过日后历史验证的。

    的确在每个异族入了中原之后,那总是要被汉化的。

    不过这番言论在当下听起来就有些新奇了,太史慈听得直是细细品味,边上的田畴更是惊为天人。

    “殿下看的透彻啊!”

    心中暗叹一句,更是看好这袁耀来了。

    “以殿下这广阔透彻的心思,一旦登上帝位,怕是要再兴盛世啊!”

    谁能想到,这田畴不过来的才一月不到,就能如此看好这袁耀了。

    袁耀还不知道自己在田畴心中的地位是水涨船高,他正是体验这北地的艰苦。

    一路带军,攀越徐无山,经卢龙塞退出边境进入滦河上谷。

    在这片艰难的地区进军五百余里!

    又在平冈转而东向,穿越鲜卑的牧地,再次进入边境的山脉。

    此时,袁耀军已经包抄了蹋顿的防守营寨,正直线前进,即将把敌军的领地一分为二。

    但即使是到了平冈,离柳城还是有百余公里的距离!

    这千里之地,可当真不是说说的!

    而终于,在耗尽千辛万苦之后,袁耀终于看到了蹋顿那毫无准备的军马!

    此时的蹋顿对袁军的动向是压根就不知晓。

    袁军开拔的时候,他已经受不住压力,往柳城退回去了。

    不过蹋顿也知道,一旦进入柳城,那楼班的压力必定会席卷而来。

    索性就以抗击袁耀的接口,屯兵与边地,不归柳城,却根本想不到,袁耀竟然已经寻的一条废弃道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