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袁耀传-第1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飞在边上听得真切,也是不由暗自思虑。

    “这董承所说之言或许为真,但这带兵打仗的都是知晓,哪个能是轻易放弃手下兵权。”

    “今日来此之说,只怕也是存着些心思,只是对于兄长,该是好事。”

    果然,就听得那董承说道:“若是皇叔有心,吾有一法子,使那杨奉不得不分的兵马出来。”

    张飞听得心下一动,直想让兄长快些答应。

    毕竟这没的兵马,可当真是只能当个护卫来了。

    然而那刘备却是摇头道:“国丈切不可如此,吾等初来乍到,未立寸功,安能分的兵马?此事休要再提,权且日后再言。”

    董承听得刘备的推辞心里却更是下的决心。

    “必是要把这刘备给扶上位了!”

    心中只是思量:“这刘备果真是有的仁义之心,若是日后当真得势,以其德行与汉室宗亲的身份,未来必是不能对天子相胁。”

    “其两个兄弟,又是有拔山盖世之能,实在乃是统兵的不二人选!”

    “此事必是要与陛下相商!”

    心里暗自是打定了主意,只是面上却是再不与刘备相劝,又是再闲扯了几句,说了说如今天子身边内外之形势,才是告退而去。

    只留得那张飞又是满脸不解,问的刘备道:“既然那董承有的此心,大哥听听有何法子也好,为何如此拒人于千里之外,岂不使人寒心?”

    刘备却只摇头道:“此事吾已言语,未立寸功,不敢邀兵,翼德勿要多言,吾自有思量。”

    “哎!”

    听得自家大哥如此说来,张飞有再多不满也只得化作一声叹息,就是再言语了。

    刘备在刘协身边搞事的时候,袁耀在西陵也是忙个不停。

    从强军计划到屯田之事,一刻也不得停歇。

    而近日,该是轮到于吉那老神棍了。

    “袁公子啊,你可莫在为难我了,你这让我胡编乱造,可是如何能想的到这五年之期的说法来。”

    于吉这几日也是想的明明白白。

    这事既然袁耀已提,不做当真是唯有死路一条了。

    可要是想完善的说出五年之期,哪里是那么容易。

    就算随便说个天命之法,那也要是经的起推敲的啊!

    于吉这几日憋闷在屋子中,那是苦思冥想,也未能想出个说法来。

    这愁的是胡子都掉了不少。

    袁耀看着这屋内一地的书籍,又是看了看直是在于吉边上的乐就。

    见得乐就隐晦的朝着自己点了点头,心里明白,看来确是有些为难咱们这老神棍了。

    哎,整的半天还是得自己动手啊!

    袁耀虽然对这些道义,天命之说是不大会,但是歪主意多啊。

    没有依据,咱可以造个依据出来嘛。

    当下就是对着那满面愁容的于吉说道:“哎,于道长勿要忧虑,实在不行,道长胡编上一段天命之言也可。”

    说着更是带着一些隐秘的笑容,附耳说道:“说不得某处隐藏千年的碑文上,还当真是有道长的预言。”

    于吉这一听哪里还是不明白。

    心头苦笑,这袁公子当真是花样百出,这歪门邪路,那是信手捏来。

    只是这古书上难寻源头,要是自己编造上一段话语还当真是不难。

    而且这自己编造的话语还不容易露出破绽来,毕竟这说法,完全就是听得自己的嘛。

    倒时候再是参合上一些古籍上的典故,半真半假,当是可行。

    却听袁耀当机立断,就是直呼道:“乐就!”

    这在屋子内陪伴了老神棍多日的乐就,哪里还不知道公子和这于吉的思量。

    心神早就是从最初的震惊,到了现在的激动了。

    当下就是拜服道:“末将在,公子请言!”

    “好好服侍道长,待是道长完成了天命之说,就立刻来是寻我,我还有事交待与你。”

    说着一顿,又是再叮嘱道:“此时万不可被他人所知,只得吾等三人知晓!”

    乐就听得当即就是应道:“公子放心!末将必是缄舌闭口,绝不会坏了此事。”

    袁耀听得这才是点了点头,重重拍了拍乐就的肩膀,也是让乐就仿佛感受到了肩上那万斤的担子。

    公子当真是信任在下啊!

    只是这公子之称谓,想来日后也是快要变成太子了吧!

    也不知我老乐能再进一步否?

 第180章 千年的石碑

    “听说了没有,咱们这县里突然出现了个石碑!”

    “早是听说了,你这消息可是已经落后的多了。”

    “说那石碑,可是由巨龟负之,从江水之中驼与岸上,乃仙人之碑文啊!”

    “唔竟是如此神奇,可还尚在,让我也去一观。”

    “哎,哪里能是等你这凡夫俗子所观。听闻那碑文才是出现了一个时辰,就是有人立刻盖了块布,随后就是给搬走了。”

    “我却还听闻,随那石碑而出的还有烟雾环绕,如是缕缕仙气,若仙人所出一般。”

    “也不知那碑文上写的什么玩意儿?”

    “不知晓,有人见过,不过却是生涩难懂,正是求县臣来看,不料却是直接被移走了。”

    “依我看,那碑文如此稀奇,必是写的什么大事,说不得,是咱们这县明年的收成如何,皆是写那之上了。”

    “呸!你个种地的汉子就知道收成,也不想想就你那两块破田,哪里经得起这般神迹,依我看,必是写的大事!”

    “哦?那你快倒是说说,这写的是什么大事?”

    “这我又是没见过,哪里晓得!”

    “嘘你都不识字,就是见过也不知晓,还扯的什么呢!”

    周围顿时就是爆发出了一阵笑声。

    而这突然冒出的石碑,也是在这庐江的某个县内,也流传起了一阵小小的谈资。

    只不过到底是未有人真切见过那石碑上的文字,所以这流传的范围,也是很是有限。

    这石碑自然是袁耀找乐就埋下去的,而那什么烟雾环绕,纯粹是于吉的手段。

    而袁耀想着让于吉这种高人来“哄骗”自己的老爹,那也不是空穴来风,随便想想的。

    其实袁术当年有的勇气认为自己是天命所归,要去称帝,其一自然是因为拿到了传国玉玺,其二却还有句话给了袁术某种暗示。

    正是那句“代汉者,当涂高”。

    其实这话倒是不是袁术自己给编造出来的,而是汉武帝刘彻亲口说的。

    只不过原话说的是:“汉有六七之厄,法应再受命,宗室子孙谁当应此者?六七四十二代汉者,当涂高也。”

    当然,汉武帝的本意是说到了大汉危难之时,会有一险峻环境中临危不惧之人,来力挽狂澜。

    结果一到了袁术这,那就变成了涂通“途”,而自己字“公路”,简直就是完美符合这句话好么!

    那还犹豫什么?

    玉玺在手,天命所归,即刻称帝便是!

    后面的结果么这汉武帝百年前说的话,自然是没点屁用的。

    当然了,三国里可不止是袁术用的这话。

    李傕,曹丕都是为此做过新的注释,只是此处,暂且不表。

    袁耀带着乐就,于吉与盖着黑布,结结实实捆在板车上的石碑一同往寿春而去。

    而所带的军士,也是贴身的心腹。

    不过虽是如此,袁耀还是小心谨慎,除了于吉“做法”时候让着石碑稍微露了露面,其余时刻皆是由着黑布所覆。

    当然,就算是露面的那一小会,那烟雾环绕的,若不是走的跟前,也是看不真切的。

    毕竟是不想让太多人知晓,只是为了应付袁术而做的戏罢了。

    而袁术也是早早就是接到了袁耀的信件,说是高人已寻得,这几日就是要来寿春。

    这已是稍有不耐的心,总算是稍稍平息了一些。

    一路倒是无有意外,袁耀一行人等到了寿春,直接就被引入了袁术的大殿之中。

    然而这大殿内,此时却是只有袁术一人在等待,连是阎象也不在旁。

    这也是袁耀预先叮嘱的。

    说是高人所言:“泄露天机,已是折寿之为,所听者越多,则更是易受天谴。”

    袁术听得也是有些道理。

    若是真泄了天机,那定是要有天谴的,这高人已是愿意为的我袁家泄露一二,自己也不好让高人为难。

    何况这高人若是真有本事,那将来的用处还多了去了。

    也不能让高人真是折寿太多了。

    “父亲!孩儿不辱使命,把高人给请回来了!”

    这一见得袁术,袁耀就是一脸激动神情,上前高声拜道。

    袁术见得袁耀如此神情,这心中就是瞬间吃了一颗定心丸。

    心中也是不自思量:“耀儿即是如此兴奋,那必是好消息,看来是大事可成了!”

    又是注意到边上那所谓的高人。

    却见是白眉白须,手持拂尘,身穿八卦道袍。

    虽是看上去一把年纪,却是精神的站立在大殿之中。

    乍看上去,倒是有几分仙人之貌!

    心里又是盘算道:“看来耀儿倒是没被诓骗,这人还真有几分道行。”

    这袁术当真是从来没是想过袁耀会和着自己演戏,自始至终都是觉得自己称帝的念头儿子是完完全全的支持的。

    毕竟自己唯有他一个儿子,称帝之后,这日后的皇位不就是他的?

    只是心里担忧袁耀经验不足,被个江湖道士给忽悠了。

    如今看来,光是从这外貌来看,倒是有点门道。

    却听袁术先是宽慰的一句道:“吾儿辛苦。”

    说的一句,就是急急把目光对象了那老道长,客气询道:“敢问道长名讳?”

    于吉如今站在这寿春殿内,明白是绝无退路可言,既然如此,还不如好好表现,索性就是发挥了起来。

    却见那于吉挥了挥拂尘,稍是行的一礼,直应道:“贫道于吉。”

    简单的回答,显然不好满足袁术,就听袁术再问道:“道长师从与何人?”

    就见那于吉再是挥尘高呼道:“贫道自顺帝时,于琅邪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青领书》。自此寻道传义,并无师从与人。”

    袁术听得大吃一惊,这自顺帝起就传道,那可当真是有些年头了。

    这老道,莫不是已有近是百岁之龄?

    心里更是重视几分,终于是忍不住问道:“敢问道长,今天下纷乱,王朝将覆,大汉天命已失!”

    说着也是稍是一顿。

    这说到重点之处,饶是袁术都不由有的几分紧张之情,忐忑问道:“如今这天命,可是有我袁家之份?”

    此话一出,却见那于吉目露精光,朝着那地上的碑文说道:“一切,皆在此石碑之上!”

 第181章 大汉天命将失矣

    “此碑为何?”

    听得袁术疑问,却见于吉一把扯开那覆盖的黑布,露出那斑驳的石碑,再对着袁术说道:“混沌初开,乾坤始奠,气之轻清上升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后三皇五帝立大善之功德,天地感化,起四柱与四方之极,平灾镇妖,立二碑与江河两地,记往言后。”

    “此碑,即是江中言后之碑!”

    “待遇天地巨变,生灵涂炭,人间出现极难之景,即会有神龟驼出与江面。”

    “待与有缘人相见,好早日平祸与人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