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能看见状态栏-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车顶上,有两扇车顶逃生窗。孙立恩使劲扭动了一下上面的把手,将这扇逃生窗努力拉来了。
几个伤势不算太重的年轻人从这个逃生窗里钻了出来,他们刚从车里钻出来后,就被孙立恩一把拽住了。
“车里面有多少人?”孙立恩现在可顾不上管什么态度问题,情急之下他几乎是在朝着年轻人们喊着。“有没有伤势严重的?”
“大概有十几个。”被孙立恩一把拽住的年轻人似乎眉骨处破了个口子,但出血速度不算太快。暗红色的血液顺着他的脸滴落下来,看上去有些吓人。“伤势我不知道,刚才好像是有几个人躺在车里没动静了!”
“去护栏外面等着!”孙立恩指了指身后的高速公路护栏,“后面的黑车上有医生,你们往黑车上走!”话一说完,他就低头钻进了车里。
大巴车里的情况一塌糊涂。那几个年轻人应该是系了安全带,才仅仅只是轻伤而已。孙立恩刚一爬进车厢,就被眼前的惨状吓了一跳。
一眼看过去,状态栏直接塞满了孙立恩的视野范围。三名躺在车右侧窗户位置的伤者已经没了动静。而状态栏则直接干脆的在这三个人头上显示出了三个字,“已死亡”。孙立恩大概看了一眼,这三人大概都是在车辆翻滚的时候直接撞在了地面上。死状最惨的那个遇难者,从脑袋开始一直到大概第三节胸椎的位置全都消失了。结合上孙立恩一开始看到的黑色痕迹恐怕大巴车在翻滚的时候,他的上半身就被甩出了车外。然后被车身和柏油道路共同研磨成了肉泥。
车里其他还能活动的伤员开始逐渐恢复了动作,他们艰难而缓慢的推开了大巴左侧的安全门。可惜因为高度原因,只有一个人爬了出去。而且剩下的人则在孙立恩的大喊和引导声中,通过已经打开的车顶逃生门爬了出去。
车厢里还剩下一个躺在窗户旁瞪大了眼睛不出声的中年人,以及一个明显左腿股骨骨折的年轻女人。那个女人看上去状态还行,孙立恩在她的状态栏上扫了一眼,左腿股骨骨折,左脚脱套伤,左臂骨折,第四、第五、第六节肋骨骨折,同时还有开放性气胸。
这些伤情就算放在抢救室里都是第一级别的严重伤患,但她的伤势和那个中年人比起来,却真算得上是“还行”了。
“宋华林,男,49岁,枢椎骨折,胸椎骨折,腰椎错位。”中年人头顶上三个症状闪动着,孙立恩只看了一眼,就觉得自己背后冒出了一股凉气。
车祸伤患身上出现胸椎骨折和腰椎错位中的任何一项,都会引起几乎整个抢救室的所有医生注意。如果有两项并发,在第四中心医院里,刘堂春主任就会亲自到场指挥抢救。但也仅此而已。这样的伤势很严重,高位截瘫几乎是肯定的。但患者的生命体征只要稳定下来,保住性命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可宋华林还有枢椎骨折这个症状。
枢椎,是人体脊椎的第二节椎骨。枢椎通过齿突和寰椎的齿突凹连接在一起,衔接起了颅骨底部和脊椎的其余部分。负责链接枢椎和寰椎的齿突,其实原本应该是寰椎的椎体部分。但在发育过程中却脱离了寰椎,并且和枢椎融合在了一起。
而作为人体最坚硬的脊椎骨骼,枢椎对人体来说意义重大。这节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同时保护着延髓尾端的脊椎骨一旦发生骨折,绝大多数患者会在骨折的瞬间死亡。医学界普遍认为,现在临床统计中,枢椎骨折死亡率仅有15是被严重低估了的。这些能够来到医院接受影像检查并且最后确诊为枢椎骨折的患者,其实都是幸运的幸存者。
孙立恩在第四中心医院实习加规培的14个月中,只见过一例枢椎骨折患者被送入医院进行抢救。当时的那名患者是因为意外坠楼而被送入第四中心医院的。在影像科确诊为枢椎爆裂性骨折合并椎管内硬膜血肿后五分钟内,郑国有和柳平川全都赶到了抢救室里。同时两人还带上了自己科室内几乎所有的骨干医生进行全面会诊。十五分钟内,急诊科,影像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骨科的大主任们全部到位。众人最后的会诊结论只有一个必须马上进行急诊手术。而郑国有和柳平川对急诊手术的成功率估计都很悲观。两人都认为,这种手术九死一生患者情况太危险,在手术台上因为延髓尾端受压迫而死亡的可能性太高了。
结果最后这名患者也没能上手术台赌一赌自己的命究竟是好是坏。正在抢救室的医护人员准备转运他的时候,他的呼吸心跳忽然全部停止了。在呼吸机和自动胸外按摩aue器械的辅助下,经过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抢救后,患者确认死亡。
在六位科室主任的协助下,那次的抢救仍然失败了。而在这种几乎没有抢救资源的地方,孙立恩却又看到了这样的患者。这让他心里顿时一凉,背后的汗珠几乎瞬间就打湿了贴身穿的衣服。
“孙医生!”正在孙立恩思索处理方案的时候,车厢外面响起了帕斯卡尔博士的喊声。“你还在车里么?”
“帕斯卡尔博士!”孙立恩这才反应过来,自己现在并不是独身一人战斗。pv上的七个人里,有三名医生和一名护士。“我发现了两名伤员,情况都比较严重,你们报警了没有?”说完后,孙立恩朝着宋华林走了过去。“我是医生,是来救你们的。现在请你听从我的指示,保持放松,绝对不要乱动。”
宋华林用呻吟的声音说了一声“好”。孙立恩走到他头顶的位置后,半蹲下来,脱下自己身上的羽绒服,又捡了几件散落在车里的衣服和塑料水瓶,将塑料水瓶平行贴放在宋华林的下颌到锁骨之间,又小心翼翼的根据操作流程规定,以“头锁”的方式移动了一下宋华林的脖子。把羽绒服垫在了下面,然后和塑料水瓶一起捆了起来。
“你的情况不太明确,我担心可能你的颈椎可能有问题。”孙立恩一边做着处理,一边安抚道,“为了防止伤势变化,得等到消防队来了以后才能把你搬运出去。”在紧急状况下施救,说清楚现状和自己的处理方式更容易获得伤者的配合。如果只是一味闷着头干活,可能会让伤者的情绪再度激动起来。
简单处理完了宋华林的颈椎问题后,他剩下的胸椎和腰椎损伤孙立恩暂时没有处理身后那个中年妇女有脱套伤,难忍的疼痛和持续失血再不处理,可能会要了她的命。而且和失血比起来,她现在开放性气胸的问题更大。
孙立恩凑到中年妇女身边,“我是医生。你请你平躺下来,不要有任何动作。”他看了一眼中年妇女的脖子,气管出现了明显的左偏。说明气胸发生在右肺的位置,而且右肺目前已经无法工作了。
孙立恩撕开了中年妇女身上的衣服,很快就看到了她右侧肋部有一处裸露在外的骨头。伤口处不停的有“嘶嘶”声作响。
对一百三十三章 宋华林
如果是在医院里处理开放性气胸,就需要尽快封闭伤口,让肺部重新恢复压力。随后在胸腔内行胸腔闭式引流。将引流管一段插入胸腔内,另一端插入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中,逐渐排出空气和血液以及脓液等。
但现在孙立恩和患者所处的环境,是在一辆翻倒在路面上的大巴,而不是有足够医疗器械和医护人员的第四中心医院。孙立恩在附近找了一圈,找到了一件看上去像是小孩穿的塑料儿童雨衣。他从上面扯下一块挺大的塑料布后,又用滚落在身边的电工胶带,将塑料布结结实实的贴在了年轻女人的伤口处。
按照常规治疗手段,应该选用厚实的凡士林纱布进行覆盖,然后进行支持治疗。等患者体征被纠正过来后,进行开胸手术,清创后再封闭胸腔,并且进行胸腔闭式引流。可这种地方,别说纱布了,恐怕连凡士林都找不到。孙立恩只能暗自祈祷这些电工胶带的质量足够过硬,而塑料雨衣的材料也足够结实。否则,她可能坚持不了多久。
封闭伤口,其实并没有完全扭转患者的情况。开放性气胸一般都会伴随有肺组织损伤。随着呼吸,空气会从破损的肺组织中不断渗出,并且重新进入胸腔。在这种情况下,她只不过是被人为的从开放性气胸,转换成了张力性气胸而已。而在这个转换的过程中,患者的情况会从坏逐渐变好,然后再次恶化。
如果不能尽快将她转运,孙立恩就得重新找根注射器针头之类的东西,在她的胸口上开个小洞释放压力了。
“消防队和救护车都已经在路上了!”大巴车外面响起了瑞秋的喊声,“孙医生,你没事吧?”
孙立恩又快速检查了一下年轻女人的伤势,电工胶带被他捻成了一条绳子后,孙立恩将这根临时制作的止血带迅速绑在了她的左侧大腿处止血带捆绑的位置处于骨折的股骨上方。“我没问题,但是这里还有两个伤员!”他有些为难的看了一眼年轻女人,“一名男性,意识还算清醒,但可能有颈椎损伤,具体情况不明。一名女性,有开放性气胸,以及下肢骨折和脱套。”
瑞秋大声喊道,“you keepg dea with it!我去找帕斯卡尔博士!”情急之下,这个说带京腔的美国人开始中英混用了起来。孙立恩听明白了瑞秋的意思,继续低头做着处理。雨伞加布条的组合让他得以固定这个年轻女人断开的股骨,而那只有一丝皮肉还连接在脚上的皮肤,也被孙立恩用身上的长袖内衣包裹了起来。等到他处理完了之后,孙立恩这才发现,自己在12月的首都机场高速上,上半身只穿了一件短袖而已。
周围的柴油味道越来越重,其他途经此处的车辆也一辆辆的停在了大巴车后面侧翻的大巴车几乎堵住了整条高速,横躺着的车身占据了整条应急车道,以及两条半的行车道。只剩下半条超车道,也只能让轿车勉强通行而已。热心的首都司机们干脆把自己的车停在了路边的慢车道上,留出应急车道给救援人员,然后拉着那些逃出生天的大巴车乘客上了自己的车。这天寒地冻的天气,高速公路上又没个遮挡。寒风吹上一两个小时,只怕这些刚刚逃出生天的可怜人都得病倒。
几个当过兵的司机下车赶来帮忙。但是因为缺乏担架和相应的急救设备。枢椎骨折的宋华林只能继续躺在大巴车里。而年轻女人则被几人小心翼翼的托举着,送出了大巴车厢。
孙立恩扒着车窗,朝着外面的胡佳嘱咐了几句注意观察张力性气胸的事情后又重新回到了车厢里。
他觉得自己身上很冷,车辆的主要结构是金属,而为了节油防火,大巴车这种体型的车辆基本都不会在车身里装什么隔热部件,调控车辆内部的温度全靠空调。而侧翻了的大巴很显然已经失去了调整车辆内部温度的能力。孙立恩有心去找件衣服来穿穿,就这么穿着个t恤衫在里面乱晃,也实在是太不把北方的寒冷放在眼里了。
可是看着躺在地上动弹不得,而且甚至可能是因为恐惧和痛苦共同作用而哭了出来的宋华林,孙立恩摇摇头,叹了口气。自己扶着座椅,走到了他的身旁坐下。
“你还能说话吧?”孙立恩顺手拽了个掉下来的座椅垫,垫在了自己的屁股下面。“你是哪儿人?来首都出差么?”
“我是沪市人。”宋华林艰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