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能看见状态栏-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什么叫我也在。我不在这里躺着,难道去太平间里躺着?”郑国有咂摸咂摸嘴,朝着孙立恩压低声音道,“口渴的要死,那个谁,小孙是吧?去给我弄点水来。”

    冠脉介入治疗后的患者和传统术后患者不同,他们需要大量饮水,这样才能尽快将注入血液的显影剂排泄出去。如果显影剂在身体内留存的时间过久,则很有可能导致造影剂肾病,甚至可能会造成肾衰竭。

    郑国有从接受pci冠脉介入诊疗术后到现在已经快12个小时了。排尿量一直不算太高。孙立恩低下头看了看老郑床边的尿袋,12个小时里大概只有600毫升的排尿量。这种情况可不太好。

    孙立恩去icu值班室里倒了两杯温水,又从护士站里要了一根吸管,端着水重新来到了床边。“郑主任,您从上午到现在没怎么喝水啊?”

    看得出来,郑国有也是渴的有些厉害。他叼着吸管,一口气就把杯子里所有的温水喝了个干干净净。“我刚醒过来没多久。要不是你和小徐刚才就在我旁边说话,搞不好我还得再睡一阵。”

 第五十一章 信息量(今日第二更)

    如果说郑国有是整个第四中心医院里最勤奋的三线医生,绝对不会有任何人有不同看法。就算有意见,最多也只是对郑主任“三线”的分类有意见而已。

    郑国有,是第四中心医院里最不像三线医生的科室主任。

    按照一般的排班顺序,住院医师和住院总医师是整个值班体系里最累的那一批人,也叫一线医生。他们需要全天24小时在医院里驻守,一周休息一天到两天是常态。而升级成为主治医师后,就可以作为二线医生,开始相对比较轻松的轮班制度了。比如在医院里值班36小时后休息半天,再来一个12小时的白班作为调剂。

    到了副主任医师以上的级别,就可以作为三线医生回家休息了。如果没有特别严重的病人,二线医生是不会给主任们半夜打电话求援的。

    而郑主任身为三线医生,却仍然保持着一个二线医生的值班习惯。虽然已经没有人敢给他安排长达36小时的值班计划,可郑主任却常常在下班后继续泡在医院里。值班室,办公室,抢救室,他瘦削的身影几乎无处不在。

    三线医生是其他医生们的后备力量,是真正的最终手段。尤其是对经常要参与抢救伤员的骨科医生们来说,郑主任在医院,自己就仿佛平添了三分底气。工作起来就像是憋坏了的狼狗,嗷嗷直叫的往患者身上扑。

    他甚至在参与林兰的手术前,刚刚通宵做了一台断指续接手术。而长期熬夜过劳下,郑国有也终于为此付出了代价。

    pci术后,郑国有在疲劳和止痛药的共同作用下昏睡了过去。这也就令他错过了最佳的术后补水时机。

    虽然有静脉通道一直在给郑国有补液,但考虑到他刚刚经历了心肌梗死,icu和心内的医生对静脉补液都持非常谨慎的态度。万一补液量多了,导致郑主任的心脏负荷过大,再引起一次心脏病来,那可就要出大事了。

    “郑国有,男,61岁,轻微脱水,部分肾组织缺氧。”

    孙立恩看了一眼郑国有的头顶,心里有些后怕,多亏郑主任听到了两人的声音后醒了过来。要不然自己肯定注意不到他可能有造影剂肾病。

    徐有容也去了一趟值班室,又拿了两杯温水出来,喂着郑主任喝了。这才对一旁的icu值班医生道,“既然郑主任醒了,那就把他的饮水量加起来。12个小时内自由饮水至少2000毫升,给他也加一瓶甘露醇。”

    “你们神外的医生可真是喜欢甘露醇。”郑国有对于徐有容的安排没有什么不满,他只是饶有兴致的问道,“你一年得给病人开多少瓶甘露醇啊?”

    “只要有用,多开一点没关系啦。”徐有容难得的露出了笑容,“甘露醇价格便宜,效果还特别好。”她看着挺有精神的郑国有笑着问道,“婶子知道了吧?”

    “知道啥?她啥都不知道。”郑国有佯装生气,可微微上翘的嘴角却出卖了他的内心真实想法。“我就没让人跟她说,估计她还以为我在值班呢。”

    徐有容摇了摇头,“郑老师,你这么个搞法,回去真的要遭殃的。”

    “她还能吃了我?”郑国有一脸不屑,“我现在可是病人,病人!她一个主任护师,能这点东西都不懂?”

    徐有容憋着笑,“也就是不会马上就把您锁到阳台上呀。郑老师,肖阿姨有个小本子您知道么?就是灰色皮封面带铜锁的那个。”

    “你见过?”郑国有一惊。

    “上次去您家吃饭,吃完饭以后不是您去洗碗嘛。肖阿姨给我看过的。”徐有容面带同情,“上面详细记录了您犯的每一条错,而且还标明了日期呢。听我一句劝,赶紧和肖阿姨说一声吧。不然等到了夏天,您肯定得住在阳台上喂蚊子。”

    孙立恩用最大的毅力,控制住了自己的声带,费了好大力气才憋住了笑声。只是脸上的表情扭曲的厉害。他连忙躲到了郑国有视线看不到的地方,使劲搓了搓自己的脸,这才让表情重新恢复了正常。

    给郑主任调整完了饮水量和用药后,孙立恩和徐有容继续看向了下一张床位。魏金水正躺在床上睡着。

    “哟,孙主任查房呢?”就在两人完成了查房,准备去九楼的picu看看陈雯时,却迎面碰见了刘堂春。

    刘主任看起来心情很好,他甚至开起了孙立恩的玩笑。“让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博士给自己打下手的感觉怎么样?”

    “刘老师,您来的正好。”平时总是跟在周军身后查房的孙立恩早就浑身不自在了。眼见罪魁祸首就在面前,孙立恩根本顾不上什么礼貌问好,直接一把抓住了刘堂春的胳膊就往旁边的楼梯间拽,一边拽着,孙立恩一边朝着身后的徐有容喊道,“你先去九楼,我马上就到!”

    连拉带拽把刘堂春带到了楼梯间,孙立恩一脸惶急的问道,“刘主任,这是怎么回事啊?徐医生怎么就来找我报到了?是不是哪里搞错了?”

    刘堂春不满的扯了扯自己袖子上的褶皱,“慌什么?动手动脚的,不就是让你带个治疗团队么?”

    “我的刘老师哟!”孙立恩急的差点把自己头发揪下来一撮,“我才是个规培生!人家徐医生是医学博士,要带也应该是她带我啊!”

    刘堂春摊了摊手,“她要是愿意我也没意见。可是她不肯呐。”

    “不肯带我那就不带了嘛。”孙立恩急道,“我继续跟着周老师学也挺好的”

    “不是她不肯带你。”刘堂春被搅的有些糊涂,理了半天后才悠悠解释道,“她只是不肯作治疗团队的带领人而已。”

    孙立恩彻底糊涂了,“刘老师,您说的是么?”

    刘堂春长长出了一口气,忍住了在孙立恩头上敲两下的冲动,“陈雯的病例比较特殊,我和柳院长商量了一下,打算让你和小徐一起写个论文发出去。”

    迟疑了一会后,孙立恩问道,“然后呢?”

    “徐有容不愿意,她觉得这是抢了你的功劳,属于不道德行为。”刘堂春又叹了一口气,“可是柳院长担心她的破格晋升不够分量,又希望她能有一篇分量重一些的论文。所以这就是权宜之计了让她和你搭个班子,这样后面的论文里她自然就是共同第一作者。”

    孙立恩抱头往地上一蹲,呻吟道,“可受伤的那个人是我啊”

 第五十二章 请教(第一更)

    刘堂春对孙立恩的确已经很够意思了,但孙立恩到底会不会在和徐有容的共事中受到什么“精神创伤”,这显然不在刘堂春的考虑范围之内。

    “要是没有小徐的头衔撑场面,你要凭自己的名字发论文,顶多是个国内核心。”刘堂春弯下腰来,轻轻拍了拍孙立恩的肩膀,“你要把握住机会。不是每个人都像小徐这么有道德的。”科研圈子里乱七八糟的事情刘堂春见得多了。

    告别了孙立恩,刘堂春自顾自的走进icu去探望老朋友。而孙立恩则擦着头上的冷汗,从电梯间里往九楼爬去。

    抓住一切机会锻炼身体,这是周军对孙立恩的要求。抢救室里工作繁忙不说,胸外按压之类的工作又是绝对的重体力活,身体不好绝对是坚持不下来的。医院的医生中,就数急诊科和骨科的医生身强体健。骨科不用多说,平时的工作和木匠差不了太多,在手术室里抡锤子扯大锯那是常有的事情。而急诊科,除了胸外按压之外,跑来跑去流窜于各个床位之间也是很需要体能的。

    孙立恩的身体素质还算不错,上高中的时候也曾经对足球痴迷过一段时间。可惜在他高二的时候,一个高三的倒霉鬼被足球场上的小坑别了一下腿,直接拧断了他的胫骨和腓骨。倒霉鬼的家长不依不饶,被折腾的焦头烂额的校领导们痛定思痛,决定干脆把整个足球场封闭掉。孙立恩的足球梦也就此破灭。

    花了大概一分多钟,向上爬了四层楼以后,孙立恩推开了楼梯间的大门。儿科诊室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由于自身的特殊性质,儿科是整个第四中心医院中,除了急诊科以外,第二个有专属重症监护室的科室。而与此同时,第四中心医院的儿科几乎可以称得上是全省最强甚至能和宋安省儿童医院一较高下。

    宁远医学院的上一任院长所研究的就是儿科方向,在长达三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老院长教过的儿科医生没有一万也有五千。在第四中心医院成立后,老院长更是拉下老脸去挖宋安省内各个医院的墙角。为第四中心医院的儿科硬生生挖来了一大批以前的学生。

    由于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依赖于第四中心医院大急诊的名头和充足的经费,以及宁远医学院的培训支持,这些曾经受教于老院长的儿科医生们迅速支撑起了第四中心医院的儿科门诊和急诊任务。甚至还能分出人手来成立急诊心内儿科和急诊神外儿科。这种细分程度的专业儿科诊室,就算在全国也极为少见。

    儿科是一个永远很热闹的地方。除了那些爱玩爱闹的孩子,忧心忡忡的家长也占据了不少空间。即使已经到了晚上九点,这里仍然显得很是热闹。

    避开了一群正在互相追逐玩耍的小朋友,孙立恩终于抵达了picu的大门口。换好了一次性无菌服的徐有容正在大门后的缓冲区里等着他。

    重症监护室基本上每天只开放一个小时的探望时间,进来探访的家属必须穿着统一消毒好的衣服,换鞋,然后带上口罩。以防止携带病菌并传染给重症监护室里的患者。而儿科重症监护室的要求就更加严格。第四中心医院的picu每两天时间里,只允许家属探望一次,时长不超过半小时。而且需要带发帽,穿一次性无菌服。并且为了保证最大限度的清洁环境,换上无菌服前,还需要在落尘区里的风淋室中接受长达一分钟的风淋。

    孙立恩在风淋室里凌乱了一分钟,顶着一脑袋鸡窝般凌乱的发型进了缓冲区。在缓冲区内换上了无菌服和发帽后,这才和徐有容打了个招呼。

    “你急匆匆的找刘主任,是为了问我的事情?”徐有容朝着孙立恩递过去一个口罩,自己则用省电模式的典型语气问道,“其实你不用太担心的,我没打算抢你的论文。”

    “我倒是希望你能抢一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