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斩碎诸天-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了确保组队形式,他不但给这帮学员提供伙食和武器,稍稍超越时代的特战装备也打造了一批。当然,仅限于单兵使用的技术含量不高的玩意。毕竟越是先进的东西,消耗杀戮点就越多。

    还没等孙铮验证组队效果,又有人找上了门。

    他早有思想准备,这边的训练迟早会引来关注。但没想到会这么快,而且这次来的还不是八路,也不是中央军,而是晋绥军!

 第二十章 混编特战小组

    两党都能合作,何况咱这么个无党派人士。心里再怎么p,脸上还得笑眯眯,礼仪之邦几千年传承,这点修养都不用人教。

    再说来访的,不光是友军,还是亲戚。

    孙铮那位堂哥孙铭,楚云飞团长的副官,亲自进山来拜访堂弟。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虽然是我党地盘,但人家毕竟是亲属,于公于私,都没法拦着不让进门。

    孙铭明显有内线消息,入山先去拜见外婆,送上仅有的一份礼。这才让人传话,约孙铮见面。

    孙家不是什么豪门旺族,却也有不少同族分支,开枝散叶住的远,来往并不怎么方便。没闹鬼子之前,每隔几年总会借着腊月祭祀的机会,聚上一回。尤其像孙铮这种嫡系子孙,免不了会被带去认个脸熟。

    依老规矩,离的再远,祭祀的老先人都是同一个牌位,烧纸都拜同一座坟,族谱也都还是同一系。堂兄弟之间,互论排行,就显得亲近。

    孙铮再怎么不待见这堂兄,也拉不下脸赶人,很客气的喊了声“三哥”。这货也有些门道,明知老太太喜聚不喜散,孙铮敢开口轰人,老太太指不定就要请家法教训外孙。这也算是拿准了孙铮的软肋。

    孙铭松了口气,只要肯认亲,就不怕他翻脸。几句问候之后,迅速切入了主题。

    “都是小鬼子造的孽!太原城破之前,我托楚团长帮忙,把家里人迁去了陪都,谁能想到小鬼子丧心病狂,竟然轰炸平民区……”

    提起这事,孙铭几度哽咽:“老爷子没挺过来,三十几口,只活下来七个!老九被埋在废墟下三天,是大嫂咬破手腕,喂他喝血才撑过来……他这条命,是大嫂用自己的命换来的!去年腊月,他和楚团长的本家弟弟,从重庆跑回来,要参军打鬼子报仇。可晋绥军那边,受制上峰,哪有什么打仗的机会!他们现在看我们,就觉得像汉奸!”

    “老六啊,给三哥个面子,让老九他们几个,在你这儿一起训练,回头你挑鬼子的时候,带上他们,生也好死也好,总胜过每天杵在哥哥面前往心口扎刀子!”

    堂堂七尺汉子,当着孙铮的面,哭的像个月里娃子。

    孙铮心里也不是滋味,这年头,谁都不容易!堂堂团副,也被搞的这么无奈。

    “来吧来吧,管他什么身份,只要愿意打鬼子,我这都欢迎!不过我把丑话说到前头,愿意打鬼子我相信,但训练不过关,我可不管是什么来路,哪来的回哪儿去!当然了,他要是想平平安安混日子,一线天方圆上百里,总有个活命的地方。”

    孙铭点头:“你放心,都是从鬼门关挣出命的,有那股子血性。不瞒你说,打去年投了我们,这小半年里,训练方面还真没拉过稀。就是总也没机会打鬼子,心里那口气出不来……都是上过学的好苗子啊,从重庆出发的时候,一共十六个,半道上,六个投了延安,还折了两个,现在只有八个。要不是冲你面子,楚团长都不舍得放人!”

    说是八个,实际上等孙铭送人来时,正好是十个,应该是又挑了两个好手塞了进来。就为这十个学员,晋绥军方面特意送了一批物资进山,充当学费。

    孙铮没有拒绝,这年头,谁家都不富裕。山里日子更辛苦,除了粮食不缺,其他啥都稀罕,这批物资正好应个急。

    至于特训队的消耗,空间里摆着河源驻军几库物资呢,三十个队员,再怎么超量供给,撑个一年半载也没问题。

    袁方没有任何意见,反而发动民兵,帮着多修了几处营房,将所有人妥善安置,让他们一心一意学本领,不必为琐事操心。

    孙铮借着“五鬼搬运”的名头,为这三十名学员量身打造了作训服装和装备,等熟悉了每个人的情况后,很快又把三十人分成六个五人小组,互相竞争、比拼,以优胜劣汰的方式,制定不同的训练科目。

    毕竟都是有底子的人,只要营养跟得上,根本不需要多少适应时间,特种兵训练科目轮番上,很快就能看出效果。

    让人意外的是,六个女人中,有一个叫李换芹的小姑娘,竟然完全跟上了最强节奏,与吕继亭、胡国华、孙错,楚雷四人一起,被编入第一梯队,参加最强科目训练。

    胡国华是独立团送来的战士,据说是革命先烈子弟,还曾在某位武林前辈门下习过武。孙错就是孙铮那位九堂弟,楚雷则是楚云飞的堂弟。吕继亭是土匪出身,李换芹却是个普通农家女,这么五个人,组成第一梯队,很是有些统一战线的味道。

    但这种排列毫无争议,所有的训练科目都被量化,更快、更高、更强,不是随便用嘴说的,是练出来,比出来的。

    经过一个月的初步整训,李雪娟、李亚娥等妇救会女同胞,不出意外被远远抛开。

    孙铮就将她们与其余人隔离开来,训练科目和方向也做了调整。

    随着时间推移,训练科目渐渐细化。除了妇救会小组渐渐转向后勤、救护方面,其余五个小组只是进度有差距,科目几乎大差不差。又接着安排了小组对抗,以训练队员之间的配合和默契。

    在饱和训练下,这二十五名特战队员,每天训练完都累到半迷糊,努力挣扎着处理完内务,就得抓紧时间补充睡眠。初期偶有发生的意识形态争论,早就消失无踪,根本没那个精力!

    夏收时节,县大队大队长马德彪带队进山帮忙夏收,特意跑来观摩体验了一番。袁方知道孙铮不在乎这个,就拉他一起蹭了顿饭。

    这顿饭吃的老马摇头晃脑,一个劲喊太破费。结果袁方告诉他,人家平常就这伙食,天天都是这标准。不然根本撑不住那么高强度的训练。

    马德彪吓的不轻,再不敢提让他的县大队学习判官训练科目的话。

    幸好,袁方告诉他,晋绥军方面每半个月就送来一批给养,倒是不用八路方面破费。

    这么一来,老马又觉得占了便宜,心里平衡了不少。临走前,特意打包了几个硬菜,不知道要给哪个老伙计打牙祭。

    时间进入八月,经过考核,孙铮宣布第一阶段的训练结束。给队员们放了几天假,让他们调整心情,迎接第二阶段。

    所谓的第二阶段,就是以战代练。训练成绩再好都是虚的,真刀真枪战场上闯一圈,能活着回来才叫真本事。

    放假这几天,孙铮根据队员们的特点,量身打造了特战装备。

    妇救会小组已经退出特战科目,强度低了许多,闲时间也多了些。

    一闲下来,李雪娟对传宗接代的念头自然又占了上风。幸好孙判官恢复能力超强,不然在训练场上打盹就丢人了。

    孙铮当然也喜欢鱼水之欢,可偏偏媳妇总是念着要肚子早点大起来。这让他感到自己更像个工具人,是个无情的配种机器。

    为了发泄这股怨念,孙判官对着地图上某个炮楼打了个叉。

    “就拿它来开刀,验一验训练成果!”

 第二十一章 我对你们很失望

    大孤镇东南十里,有个叫月亮湾的小河,河湾处的小镇就叫月湾镇,镇上驻着一支小鬼子,守着一座炮楼。

    孙铮把第一战选在这里,因为这地方和鬼子隔河对峙的,是晋绥军。根据惯例,晋绥军一般不会主动攻击,因此,这帮小鬼子比起其它可能遭到八路攻击的地方,算是比较幸福。

    就是因为他们想不到,所以才能打他个出其不意。

    为了这场战斗,孙铮提前做了好几天工作。包括与晋绥军的沟通,对小镇地形和炮楼敌情的实地侦察等等。

    虽然都是特战队员负责执行,但第一次放飞幼崽,身为教官的他放心不下,全程陪同,感觉比自己端炮楼还要费劲。

    凌晨两点半,五支五人小队先后潜行出发,悄然渡过月亮湾,如同出海蛟龙,扑向那座丑陋的炮楼。

    隔着一条河,孙铮努力不去多想,闭眼静坐等待结果。

    身边是同样放心不下的孙铭,手里举着望远镜有点呆:“要不是亲眼看着,真不敢想世上竟有这样的身手!老六,你就一点都不担心吗?”

    孙铮笑了笑:“担心有个毛用!既帮不上忙,又伤不了敌。与其操这闲心,还不如养足了精神,等着看结果。真要是遇到意外,潜袭变成强攻,不过是多出把力气的事。”

    另一边,马德彪也放下了望远镜:“这夜色,我一路盯着不放都看不清,小鬼子没那么神吧?”

    孙铮摇摇头:“这谁说的准呢?战场嘛,千变万化,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战前做足准备,战时奋勇向前就够了,至于结果,只要不死,总能看到。”

    打屁聊天,时间匆匆而过,凌晨三点十分,原本平静的夜空突然被几声乍起的枪声打破。

    几人同时举起望远镜观察,远远的,影影绰绰的炮楼不时闪过一道光亮,随之就是一声枪响。

    这阵枪响从开始到结速不过两三分钟,一共开了不到二十枪就再度沉寂。

    不一时,镇上响起此起彼伏的狗叫人吼。

    孙铮清楚的看到,特战队员们互相掩护着撤出炮楼,有一半人都扛着多余的枪支弹药。想仔细数下人头,毕竟是夜里,又隔着老远,费半天劲也没能数清。

    又过半个小时,河边响起蛙鸣、鸟叫,游击队员连忙上前接应。

    不一会,特战队二十五人全员到齐,孙铮一眼就发现,其中两人身上挂了彩,皱了皱眉没说话,处理伤口发现并不严重。

    毕竟是被大魔王整天虐待调教出来的,对危机反应已经产生了条件反射。避开要害已是本能。

    放下心来,带队撤向大孤镇358团驻地。

    进入特意为他们留下的营房,早有炊事班准备的早餐。一帮游击队员也跟着沾了光,喜滋滋的吃了顿蒋委员长的饭。

    上午七点,358团驻地操场。

    孙铮满脸失望的冲着五支小队训话:“十三个小鬼子!五个小组,二十五名队员,夜间潜袭,二打一!这都能让人还手伤了两个,你们是猪吗?放一群野猪进去拱,也要比你们强!”

    “我对你们很失望!”

    操场边,楚云飞、孙铭、马德彪等国共双方指战员面面相觑,端了一个炮楼,零伤亡啊!

    尤其这帮娃娃仔,很多都是第一次上战场,第一次杀人呀,没当场吐出来已经很了不起了。

    这都不满意,还被骂是猪,那我们岂不是猪都不如?

    尤其是马德彪,以前总吹自己曾率游击队,以五死十七伤,端过某个炮楼,整个晋西北都算是一号人物。可一听孙判官训话,感觉自己简直就是送部下上杀伤的刽子手,再没脸见人了。

    孙铮当然也知道这帮人是第一次杀人,但这是战争年代,不比和平时期。环境不一样,人们的思维自然不一样。大家都与小鬼子有死仇,要是这样都不能克服那道坎,活着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