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莲花十七巷之长情调-第3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公主为何要替顾家平反冤屈?”不是疯狂的爱恋?那是什么驱使着公主坚定信念,不变的决心。所有人都要遗忘了那场惨案,只有公主刻骨铭心的记着。

    为什么呢?桦绱也在心中自问:“情谊?愧疚?或许是道义吧!”

    那个占据了她心房的少年救了她,连一丝犹豫都没有,替她引开追兵,却被逼坠崖。古人言: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何况是救命之恩呢!

    父王听信陆铭远的谗言,促成惨案发生,纵使千万种理由却难辞其咎。她皇祖父因惧怕与猜忌,早已埋下怀疑的火种,一个小小的火苗就能燃起熊熊怒火,功高盖主是所有君王的忌讳。可无论如何开脱,最终下决断的人是皇祖父,明明不合乎礼法的审判,被怒火蒙蔽了双眼,失了判断。都是她的血亲,她怎么能毫无愧意的说一声与我无关,她做不到。祖父宾天,父王又薨,那时她还不知他活着,顾家就留两名幼女,于情于理她应当帮顾家,也帮四家洗刷冤屈。

    曾经,她的人生里,连欢笑的资格都没有。像囚禁于灌了冷水的地牢,彻骨的冷。眼神带着伤痛仰望夜空,她不敢回想,不敢回忆那段痛苦煎熬的岁月。

    连翘咬着下唇,忍不住说:“大人瞧着确是对公主有心,在袁州就能看出来。”

    大人总喜欢招惹公主,并以此为乐,每每公主气哄哄的走开或是狼狈逃走,大人望向公主的眼神专注中还透着令人看不懂的感情,可惜公主没有回过头。

    桦绱攥了攥交握的手,一阵沉默,才说:“好不容易冤案平反,各自安好,又怎么敢再去招惹他。他如今官运亨通,日后注定大有作为,我对他来说,并不是好的选择。”是这个道理,她该想清楚的。

    好不容易让一切勉强回归原位,又何必再去牵扯,喜欢是喜欢的,可是若再影响了他的仕途,那她可就罪孽深重了。她连看望顾夫人的勇气都没有,怎么去面对世人的抨击评论。现在她变得胆怯懦弱,哪怕一点点的挫折都承受不了。

    等时间久了,感情就淡了,他也会成家,然后那时她应该已经离开长安,与葳璟、与母妃回封地,过平静的日子。她这样想着,并一遍又一遍的提醒着自己,不要忘了与他保持距离。

    身后有脚步声,连翘回身轻唤一声并拜见。桦绱转身,没想到来的人竟然是徐万书徐太傅。相互见礼,桦绱走上前淡淡一笑。

    徐太傅虽鬓角已花白,可依旧儒雅谦和,揖手问:“公主可还住的惯?”

    自然指得是东宫生活,她又回昭阳殿居住了。可是离宫太久,宫中的一切多少让她感觉有些陌生了。

    桦绱摇摇头,直言:“住不惯了。”

    还是喜欢袁州的明月山,山清水秀,云雾缭绕,也更自在。

    “还记得第一次见公主的画面,那时臣还是太子殿下的授课师傅,一晃这么多年过去了。”那时他任太子太傅一职,常常出入东宫。小公主是东宫第一个孩子,太子夫妇宠爱,小女娃才学会了走,就已经是书房的常客了。

    后来太子薨,又经历变故,他接任御史大夫,公主也去了封地,一晃多年了。虽常常书信往来,可见不着面到底是不一样的。今日细看,不由得感叹时日过得真快,公主长大了,是大姑娘了。

    桦绱也感慨:“是啊,许多年了,我第一次写字,写的还是太傅的名字。”太傅将年幼的她抱在膝上,手把手的教着写了‘徐万书’这几个字,那是她人生第一次写字。

    徐太傅缓缓停下脚步,眉头紧皱,神情带着严肃自责,说:“臣心中一直有愧,愧对明皇重托,臣为太子太傅,当年应劝阻太子。”

    桦绱听懂了,忙说:“我父王的过谁都遮掩不了,但也不能将功一并抹去。他的努力我知道,他的过错并不是太傅的错。”

    一失足成千古恨,追悔莫及。

    。

 第五百七十七章 曾经他们两情相悦

    父王一直推崇太傅的政治思想,为君清正,政治清明。颇有贤名,皆是太傅教得好。而当年之事不是因政事引起,太傅如何劝得动?

    桦绱与徐大人顺着河岸边走边聊,徐大人问起她的近况,平反是压在她心头的巨石。如今真相大白,拨乱反正,忧愁也随之烟消云散,不再压抑痛苦。若是李乾成没有离开,她甚至不再哭泣。

    徐太傅看了一眼她的神情,问:“那为何公主依旧不开心?”

    太傅浸染朝堂几十载,又身居高位,常伴主君身侧,早就练就察言观色的本领。

    桦绱一怔,眨了下眼,有些不解。并看向一旁的连翘,最后又望着太傅,说:“我欢悦的呀!”

    她没有不开心,为何太傅会这样问?

    连翘目露担忧,公主的不快乐,谁都看出来了,只有公主自己不知道。

    徐太傅目光和蔼,劝道:“公主该放下了。”

    女孩子们的心思他并不太懂,可公主的忧他大体能猜想得到。可能是因案件重审,重显太子当年的所作所为让群臣、百姓悄悄议论纷纷;也可能是泾王离世,公主悲痛万分,还没有走出来。无论是什么都已经过去了,该开始新的生活。

    桦绱懂太傅的好意,点点头淡淡一笑。

    徐太傅突然想起一事:“若臣没记错,小顾公子之前是在公主的封地任职?”

    “。。。是。”猝不及防的听到那人,让桦绱脑中一瞬的空白。

    徐太傅认真的提醒道:“顾大人,很在乎公主。”

    那时的顾大人还是齐大人,随他一起去永州平息叛乱。公主曾失踪过,被四公主劫持,是顾大人主动提出前去营救公主的。

    还有大半年前,传出了公主取走杜大人存于商行中的证据,这风声传遍长安城。那证据,是与顾鸿雁顾大人一起,搜集的朝臣违法乱纪的证据,毕竟当时顾大人时任御史大夫,干得就是监察百官的事,一时众人皆惊。

    天家担心公主安危,要派人前去镜州寻找公主,平安带回。小顾公子主动请旨前去,那日他在偏殿等天家召见,所以在第一时间知道了此事。此去凶险众人皆知,果然在洪州遭遇追杀,泾王保护公主,被误杀薨逝。

    一开始,以为齐大人只是顾念君臣旧情,毕竟在公主封地任过职。可当有一日,齐大人成了顾家三公子的时候,再回想起,总觉得不是这样简单了。像世人所说,他们之间有太多的不可以。顾大人的身份,公主或许不知,世人不知,可是他自己确是清清楚楚的。但他还是请旨去营救、保护公主,说明了什么?答案忽而欲出。

    顾公子所为皆是心系公主。这个结论之所以令人感到吃惊,是因为他们之间横着太多沟壑,比如世人的眼光,比如家仇人命。甚至纷纷猜测,顾大人是按明皇的圣旨履行婚约,还是求天家解除与长乐长公主的婚事,然后改娶一位世家小姐。听传言,他的侄女阿谣极有可能成为顾府的少夫人。不过这一切还皆是传言,即使说得绘声绘色,宛如真的。

    没人记得曾经他们两情相悦,或许这份感情依旧存在。他常出入东宫,自然撞见过小顾公子拉着公主出宫的画面。

    公主一身绯红宫装,额间画了花钿,明媚欢快的出了宫门,早有少年斜倚宫墙等在那里。飞扬的裙摆,轻盈的步伐,谁都能感受到小公主的好心情。

    脸颊飘红,一双水汪汪的眼睛黑白分明,不时的转头,望向身侧英挺的少年。公子不知说了什么,也许什么都没说,小公主展颜,那笑容比春光更加灿烂夺目。

    今日休沐,太子请他们到东宫谈论政事,恰巧看到这样美好的一幕。便停下脚步,目送这对小情人远去。马车边等着他们的还有八皇子与六公主,应该是场聚会。

    迟太保捋髯目露羡慕:“顾公子年纪轻轻文采斐然,不愧是顾家人,与我那不学无术的犬子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太子虽面上不表现,心中是欢喜的,背着手状似随意的说道:“狩猎时,看武艺也不错。”

    顾鸿雁忙揖手回:“就是会点儿拳脚功夫。”儿子被夸,哪有不高兴地父亲,只不过嘴上要谦虚的,骄傲要掩藏在心底。

    徐太傅与一旁的迟太保笑着评论:“公主天真烂漫,小公子逸群之才,又是天定的姻缘,着实令人艳羡。”

    太子太师林之初:“文武双全啊!难怪天家要为小公主先定下。否则,这么优秀的小郎君还不得让媒人将顾家门槛踏破了。”说完,众人皆笑了。

    蒋祎蒋大人看了眼顾大人,转身揖手对太子说:“两朵隔墙花,早晚成连理。恭喜太子得佳婿,小公主觅得良缘。”

    “是不是佳婿孤还不知,不过,余儿认为这绝对是良缘。有了这顾家小公子,孤在她面前都没有说话的地儿。整日顾琰羲、顾琰羲的,三句离不开顾琰羲,恨不得明日收拾收拾直接搬去顾府了。”太子一本正经的抱怨女儿,老父亲的失落谁能懂?

    顾大人一脸歉意,忙说:“微臣多谢殿下肯割爱,若公主真有此意,微臣忙命内人收拾院落。”

    “你。。。”太子被怼,笑着摇头,重重一叹:“女大不中留啊!”

    “哈哈哈——”

    众人边说笑,边往书房走去。

    明皇赐的婚约,令小公主欢喜不已,顾家公子只听听出身就很满意了,更何况还是这样品貌非凡的小郎君。他是看着公主长大的,公主觅得良缘他也替她高兴,只不过后来,因朝堂政治、奸人构陷让这段美好的感情没了结果。

    他的长孙女也到了要嫁人的年岁,他也想替她寻得好姻缘,家室门第也得看,可两情相悦是至关重要的。

    “我与他,只是君臣。”桦绱解释道。

    徐太傅听这话并不奇怪,猜测着问:“因为世人的看法?”

    。

 第五百七十八章 两个人的事

    因世人的看法?她不能说不是。

    一部分源于外界,一部分源于内心。与他在一起,注定要经历风雨,置身风口浪尖,被世人所不容。想想可能发生的事,她怕了。

    人,永远都预料不到明日会发生什么。

    这大半年的时日,除了朝歌、行臻她们,她是不见外人的。什么都不想管,更不想听,就想在自己的殿中安静的待着。她的确在躲着他,也躲着有关他的一切传言,她用尽全力想将他忘记。

    徐太傅摇摇头,无奈的说:“臣不能给公主良策,毕竟感情不是政治。”

    桦绱低头看一旁的草木,许久不语。

    徐太傅还是谏言:“若公主不知该怎么做,不如问问心。而且,小顾大人的建议会比臣的更有用。”

    感情是两个人的事,本就应一起商议。

    话别太傅,桦绱已经走到一处石梁桥,长度横跨整个湖面,甚至看不见头。桥上虽不是人山人海,却也是众多前来观看歌女表演的游客,只不过今夜的游客都是群臣与官家女眷。

    歌声婉转,桦绱边走边看,可到底是在听歌声还是在回想太傅的话,也只有她自己知道。

    一名内侍跑过来到她面前,气喘吁吁的回道:“启禀公主,世子让公主去那边河岸,租了客船打算到湖中小岛游玩。”

    内侍满头大汗,可能找了有一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