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莲花十七巷之长情调-第27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四百三十六章 长安龙葵商行

    长安龙葵商行位于丰乐坊,此坊西面是含光门街,东面就是长安主街朱雀大街,繁华程度不言而喻。常住于此的都是非富即贵的簪缨世胄,或皇亲国戚。商行大门朝西开,正对含光门街上,真是寸金寸土的宝地。

    一座闳宇崇楼,古朴又恢宏。牌匾上,鸾翔凤翥般的几个大字——龙葵商行。在雕栏玉砌的富丽豪宅中,还是很有辨识度的。像是许久许久以前它就存在于此处,见证王朝的兴衰。可即使它是间草棚,百姓也觉得金光耀眼。做生意做到龙葵商行这样的名气与声望的时候,已经不需要通过旁的东西来衬托了,名字就是招牌。

    商行名下产业涉及众多,又是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商户,如今依旧生意兴隆,日升月恒。且商行一直坚持着‘忠款诚信,恪守不违’的经营原则,自然深得客人信赖。

    正门大开,宾客盈门,前来存取银两的客人下了马车,小厮立即迎上前去,仔细招待。你可不要小瞧这些年纪尚轻的小厮,都是谨慎又仔细的人,且个个人精,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一双巧嘴能说会道,办事又麻利稳妥,商行生意好,与这些小厮、丫鬟的办事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小厮着统一衣衫,穿戴整齐,进退有度,与旁的仆从自是不同,果然是见过大场面的人。来这里的都是非富即贵的达官贵人,从衣衫饰物难以分辨谁的权势更大,谁的钱财更多,所以商行要求对前来的贵客皆要一视同仁。毕竟,谁也不敢保证,那个穿玄色长袍的男子,不会是微服私访的陛下。

    一辆马车停了下来,仆从打起门帘,弯身步出一位中年男子,派头并不张扬,手中摇着纸扇。

    小厮端着托盘跑上前,这位老爷身后站着的好像是王家管家,有些面熟。王管家正将商行发放的古金令牌、号牌、钥匙,以及开户人的印章,四样东西,放到托盘中。

    小厮扫了眼,肯定这就是皇亲王氏家的人。王家几位老爷他是听说过的,但不常来,所以对不上号。以往都是王家老太爷亲自来,或者是身后这位老管家替主子来存取,今日倒是换了一位。

    王家大老爷是国舅爷,又是嫡出,王家太爷年事已高,将财政大权交由大老爷掌管,名正言顺。

    正这时,王家管家上前介绍,小厮一听,忙躬身道歉:“小得眼拙,竟未识出王大人,还望大人海涵。请大人楼上雅间稍等,小的去通知管家,一会儿就来。”小厮不漏声色的笑言,心底却暗自吃惊,这王家三老爷上位了?

    大老爷身下的嫡长子去年出事了,是在赴完淮王世子婚宴返回的途中,被人一刀毙命,凶手至今没有抓到,这件事被议论了许久。三老爷嘛,稍显低调,没听说干过什么‘轰动的大事’。两位大人可不是一个娘胎中出来的,王家大老爷死了嫡子,胞妹王皇后身下又没了皇子傍身,大房这支地位也不保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世族大家的权力之争向来残忍,也不知三老爷能不能顺利掌权。但他今日能来商行,起码暗示王家老太爷有这个意思了。

    “不急。”王庆郴嘴角一扯,摇着折扇慢条斯理的说。虽说不是张扬的性子,但眉眼中还是展露出一丝胜利者的自信。

    “看茶,仔细招呼着。”小厮对门口站着的茶博士嘱咐了句,而后端着托盘先进正堂排上号。

    与门庭若市的门口相比,里面人虽多,确是秩然有序的,来者皆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一举一动体现家教修养。

    正堂挑高,宽阔大屋,靠墙摆放着类似博古架的巨大木架,最高那层顶着屋顶了。不过每小格都是带着抽屉,这几个巨大架子摆满东边整面墙。入眼的震撼,忍不住要叹一声的。

    虽各个抽屉中也是琳琅满目的珍贵宝物,可与旁的钱庄入眼一室金碧辉煌、富丽堂皇相比,这里还多了一份低调与雅致。整体色调也沉稳,每个抽屉上木刻龙驮葵花纹饰,十分精致。

    珍珠玛瑙,宝石金条,应有尽有。这还只是放当日收进或取出的宝物,你便可以想象,龙葵商行的后院中到底存了多少金银财宝,大约是藏了座金矿的。

    这么大的钱庄,这么多的财宝,长安城百姓值钱的家当几乎都搁着了。没有重兵把手肯定不行,所以将右骁卫分所设在不远处,几百米的距离。而且太祖曾下令,凡是偷抢商行者可当场毙命或抓获处以重刑,由此起到震慑作用。

    商行也训练一支队伍,都是习武出身,机警勇猛,精挑细选进来的,每日巡逻时辰十分紧凑,确保财物万无一失。

    茶博士在前面带路,领着人往楼上走。擦肩而过几位面生的老爷,对王庆郴虚点了下头,王庆郴也微微点头回礼。

    虽不认识,但请上楼的都是有身份的,迎面不打笑脸人,再说圈子就这么大,指不定日后能见到。王庆郴摇着手中折扇,跟着上了楼。可走了没两步,一瞥眼,透着精明算计的眼猛地一眯,停下了脚步。

    大堂东面那边,有位微胖的中年男子,着一身灰青衣衫一手拎着袍子往这边走,所到之处,众人皆作揖笑迎。王管家忙附耳低语:“那人,便是这的孙总管。”

    王庆郴走下来也想上前作揖,却不想这管家直接拐到通往后院的门口那里,与一位小厮言语了两句,小厮身后站着位蒙面姑娘和一位中年男子,背对着身瞧不见容貌。也不知他们说了什么,只见孙总管神情变得严肃起来。

    因每日前来办事的人数众多,大堂拥挤,怕人满为患。所以商行规定客人只能带一位仆从进来,其余下人皆被拦在大堂之外。王庆郴身边没有习武的仆从,自然也就听不见内容,但总觉的可疑的很。

    “姑娘,你——”管家细看对面的年轻女子,衣衫素简,虽带着帷帽,但绰约的风姿还是能看出的,只是这姑娘是谁?

 第四百三十七章 缺一不可

    正好东主在此查账,也是赶巧了。小厮手持钥匙过来禀报,被东主听到,忙命他将人带到后院。最近不知是吹了什么风,十年前就灭门了的杜家,这几日频频有人前来询问。是侥幸活下来的远房?孙管家一时猜不透,谨慎瞟了瞟四周,想到此处人多口杂的,不是个谈话的好地方,对这女子低语:“请随我来——”

    竟走向后院,一般人可是入不了这道小门的,堂中有些人等得无聊,盯着这边看,自然很是惊奇。

    “是谁?能去后院?”王家管家诧异道,想再细细瞧望那二人,却已经消失在小门口了。

    王庆郴拧眉,对老管家使了个眼神:去吩咐一声,等那二人出来派人跟着。

    他收回目光,跟着茶博士上了二楼雅间。还有正事要忙,近日刑部侍郎晏大人在重新翻阅陈年旧案的卷宗,令许多世家心中一咯噔。谁家老少没牵扯上点儿案子,以为盖棺定论了,这新皇大赦天下竟然还要晏大人对照昔日案件整理名单。

    商行后院,宽阔的院落,郁郁葱葱的花草,瞧着与别处庭院并没有太大不同。只不过占地面积极大,巡逻的侍卫格外多。

    管家在前面带路,前行左转,再右拐,拐了不知几拐后,进了一间屋中。里面那间关着门,他们就在外面这间坐着。一落座,尉迟青明便察觉出屋中还有两个人,就在里屋。

    “姑娘是谁?”上了茶,孙管家倒是直接问出来,又看向这名中年男子,猜测身份。不像世家老爷,起码不是个文人。

    笙歌一怔,低声回道:“杜家远亲。”

    这是他们一早就商量好的,所有的问题由她回答,女子询问会让对方降低戒备心。

    “姑娘要取银两?”管家又言。

    杜家远亲?他只听说杜家嫡小姐与杜夫人一道葬于火海之中,至于其他旁亲还真没听说过。

    “不是,我想取走箱柜中的物件。”笙歌觉得这管家人长得和蔼,态度也客气,可是问的话却带着犀利。

    孙管家一顿,隔着轻纱看向笙歌,依旧笑着问:“姑娘可有令牌、号牌、印章、布帛?”

    “我——”笙歌咬唇,握紧袖中的拳头。

    孙管家好像能看透她一样,平静的说道:“姑娘,商行的规矩,信物缺一不可,姑娘拿不出,恕在下不能受理。”

    尉迟青明想说什么,被笙歌拉了一下,转头对孙管家说:“管家可否告诉我,这物件是否就在此处。”

    笙歌说完,鼓了鼓气猛然将帷帽摘下,跪在孙管家面前,眼泪汹涌流出。

    “求求您了,帮我查查,您是知晓得。十年前,我家惨遭灭门,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无一幸免。这么多年,我一刻不能忘记。求求您,告诉我,那里面有至关重要的东西,我必须取走。”笙歌仰望孙管家,虽然她不是杜家女儿,可是她顾家何尝不是蒙受冤屈。牢狱中的屈辱,刑场上的血腥,她顾家同样经历过。

    管家拧眉长叹一声,将笙歌扶起身,说:“杜——姑娘,行中有行中的规矩,还请姑娘海涵。若想查找,先将令牌、号牌、印章、布帛找到,缺一不可。”

    笙歌眼中失望透顶,肩膀也无力的垂下。

    “姑娘,在下还有要事要处理,恕不远送。”管家一拱手说,走了两步,又回身说:“这是长安,二位还是小心为妙。”姑娘这身份,可是会招惹杀身之祸的。

    前头来了几位世家老爷,他得去照应,这里东主与公子都在,对话也听到了,用不着他回话了,便匆匆离开。

    管家说缺一不可,钥匙在她这,她取不出,查不到,别人也是如此,也保证了这些物件是安全的。尉迟青明给笙歌使了眼色,他二人看了眼紧闭的内屋门转身离开。

    常围打开窗从缝隙中往外望,等那二人身影消失在院门口,才言:“杜家有女还侥幸活着。”

    习武的侍卫过来说,那姑娘身边的中年男子是个练家子,武功高强,内力深厚。他二人身份真不真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杜家这些物件该给谁。

    “前几日,才有一年轻男子带着另四样来问杜家存放的东西。”那人也说是杜家后人,打扮的到是很斯文,可是掌心中一层厚茧。当然也不是说杜家世代文人中就不能出个习武的后人,但总归令人生疑,话说这信物怎么两拨人拿着?

    “若是他二人凑齐了,可怎么办?”常围又问道。这本不该操心的事,可谁叫长乐公主是主家呢!

    “实在不行,就说在镜州吧!拖延些时日。给公主的书信应该送到了,为何迟迟没有袁州的来信?我得尽快去通知公主。”他已经将这些证物从镜州取走,就放在郊区他的私人别院中。

    “我去吧!你身份多有不便。”毕竟不是宏国人,他兄弟又身居高位,免得被有心人大做文章。

    齐府书房

    齐大人坐在书桌前办公,因皇城酉时六刻关宫门,没处理完只能拿回来理整。他初任兵部侍郎,职权、职责还没有熟悉,再者因国丧之期而积压成山的公事等着他,哪有闲心聚会。他本就是文官出身,任了武官的职,又年纪尚轻,资历浅薄。若是不将公务处理明白,难以服众。

    丛申跟老妈子似得还在喋喋不休:“大人,晏大人的邀约,为何要拒了。”

    “。。。”齐域瞟了他一眼,就这么个事也值当着念叨。

    “大人,这是长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