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莲花十七巷之长情调-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利于防洪灌溉,休养生息。献宗心中赞许,面上不显,听这年轻人继续说道。
齐域:“如今只是立誓起兵造反,叛军并未开拔杀来。不如从长安出发,携圣意先行到长安与荆州沿途的州郡颁布诏令。提前招兵封城,征收粮食以备军饷。”
献宗想了想:“驻守荆州的是隋长风?”
“是。”薛内侍臂上搭着拂尘,听天家问道忙低头回话。
齐域仔细听天家话中意思,一思量忙拱手回道:“但是陛下,兵刃相见是不得已的策略,为了黎民百姓的安危,若能劝降,不费一兵一卒将此事平息叛军伏诛,才是万全之上策。”哀鸿遍野、赤地千里的画面太过残忍。
“陛下,恭王大逆不道,竟起兵造反,臣恳请陛下挥军南下,将叛贼一举歼灭。”司空王大人一进来,冲到殿中跪地高呼,言辞激烈,老脸因激动而涨红。王氏一党纷纷应和,那架势恨不得冲到前方去杀敌。可是大腹便便,养的细皮嫩肉的王大人岂能有杀敌的本事呢!
“陛下万万不可,挥军南下,宏国内乱,百姓人心惶恐,北边凶奴、突厥岂会安分!若趁此而进犯边境,国将内忧外患,民生凋敝。”太尉徐大人忙出列制止说道。天家正盛怒,司空大人又火上浇油,助长怒火,陛下龙体欠安,这番焦虑,病情岂不加重?
中书令吕大人拱手附声,也出言规劝,一时因意见相左分立两派。
“齐域,将你刚刚所言重述一便。”献宗闭目听着两派交战,虽不见血,但一样激烈。静下来的空档,缓缓睁眼环视下方,对齐域说。
齐域领命面向各位大人,将刚才所言重复。有赞同的,自然有反对的,还有老谋深算的眼中满是探究疑惑的。疑惑的不是齐大人的言语,而是——他的身份。是谁?能跟天家出言献计,毕竟这里不是从三品及以上品阶的官员,可是进不来的。
从容有序的将战事利弊归列出来,将王大人一党持进攻意见的官员堵得哑口无言,舌战群儒,一战成名!
天家虽依然怒不可遏,气的手都微微颤抖,可终究还是恢复理智,细思恐极,不能轻易下旨。听齐域预示的后果,亦是赞同,只是派谁去劝降,又派谁去与隋长风携手并战,相互督勉。
隋长风麾下众多兵力,若是倒戈投奔恭王,恐怕江山都会易主。
规劝之人当政绩卓著、秉公直言,又为人正直,尤以廉洁自恃才可服众。百姓、军中亦要有威望及美名。
“爱卿们觉得该由谁带朕前往?”献宗缓缓问道。
天家的意思已然明确,这是默许赞同齐大人的提议。虽有人持反对意见,然浸染朝堂十几载,自然知晓此时不可再提。
众人面面相觑,大都低头不语,此事非同小可。若未劝降,兵荒马乱,起了战事,生死堪忧。若战败,恭王得势。。。不必详说,后果可想而知。况且一般人,哪能说得通对皇位觊觎已久的恭王。
正这时,兵部尚书董道允董大人抬步出列:“启禀陛下,微臣心中有一人选。”
第三百一十五章 面熟
董大人提议太子太傅徐万书徐大人,虽是太尉大人的长兄,可与徐万里大人不同,是地道文职官员,没有实权。后来兼任御史大夫及谏官,纠察百官,规劝天子改正过失。这些年一直崇尚执教兴学,学子遍长安。
十八年前,明皇在位期间,同邻国燕国起了战事,太傅大人与隋长风隋将军领旨率军防御,并多次出使燕国,两国达成和议,实现了边境和平。期间与隋将军更改旧制,体恤兵将,在军中颇有声望美名。徐公凛然正气,为人谦恭、又秉公直言。让他前去,最好不过。
不能调遣府兵,但沿路要从各州和折冲府调部分兵马,自然要熟悉领兵、习武的武官,所以从十二卫所抽调二十几名小将。下旨封辛彻为左卫将军,领这些小将随徐大人同行。
龙目瞥看一眼着红袍官服的年轻男子,眯了眯眼说道:“齐域,朕命你一同前往,。”
“陛下,范文正公曾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如今恭王造反,将起战乱,局势动荡,齐域愿随徐太傅一同前往,平反叛乱。”齐域上前,撩袍跪地,掷地有声的回道。
“好,好一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封齐域为兵部侍郎,协助徐爱卿同前往荆州。”献宗点头悦道。
美髯公徐万里徐大人静视这一幕,感慨的叹了口气。
辛彻看着面前英朗潇洒的年轻官员,一拱手:“齐大人。”
“辛大人,该改口叫将军了。”说完二人相视一笑。
“齐大人连夜兼程赶到长安,又奉命前往荆州,不知身体可吃得消。”他们这群武官都因这马不停蹄的行程而疲乏不已,更何况个文职官员。
前些日袁州洪涝,齐大人抗灾抢险,指挥有方,朝中名声大噪。天家惜才,想起因四公主之由离京的年轻官员,借此机会将近来政绩出色之人一同召回京城,君臣书房中聊聊政务,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谁知恭王造反的加急信千里送到,消息传至长安,朝野震惊。听说天家将书房的置物桌都踹翻在地,龙颜震怒,书房一片狼藉。
齐域献良策,舌战群儒,一战成名。天家命徐公前往,听说还给了密令。
他们这些天夜以继日,快马加鞭的赶往荆州,途经各地折冲府与州县,不忘招兵买马,与刺史、都尉传达圣意,宣读圣旨。开粮仓,征军饷,片刻不休,困乏疲惫到极致。从天明到深夜,徐老的身子吃不大消了,累的在那处闭目休憩。
“还好。”经过带伤赶路又遇新渝洪涝,抢修大坝,抗灾抢险那次操练之后,这些不难承受了。
辛彻意外的一挑眉,不过眼见齐大人的确精神不错,了然点头。想起赶路途中,一直不曾掉队,还驭马在前列,神情瞧着也从容,好奇问道:“齐大人倒是精于骑术。”
他习武,又生长在长安,骑射是官家子弟必学课程。凡是出身世家,好不好另说,但基本架势还是有的。齐大人一届文官,有这样的体力与实力,倒是令人意外。
他对这名年轻的地方官员是有些好奇的,之前在淮王府见过一面,言行谈吐透着不凡,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没多久又听说了袁州洪涝的事,更上心注意。这次在朝堂正确权衡战事利弊,劝阻天家冲动决断,又与他同行前往荆州,辛彻有了结交之意。
他对齐域性情还不太了解,但也能观察出一二,沉稳内敛,心思缜密,为官清廉,政绩卓然。不骄不躁,不卑不亢,还有一份令人不得不臣服于他的气势。
“辛将军面前献丑了。”齐域谦虚道。
“齐大人对此次恭王造反,我等前往可有何见地?该如何处理?”离晚膳出锅儿,还有段过程。辛彻与齐域慢悠往林中无人地方走去,马上颠簸坐了一天了,走走聊聊政事。
齐域长眸望向远方,须臾转身对辛将军说:“能不兵刃相见便尽量避免,一是百姓遭殃,二是恐引起朝中政局不稳,他国进犯。但恐怕难以实现,恭王造反蓄谋已久。隋将军与徐公是旧识,早些到荆州,应做好最坏的准备。”
背水一战,一场激战或许必不可免了。
辛彻深觉觅得知己,畅聊一会儿,看他眉眼说不上的熟悉,像极了一个人,不过俨然齐大人更为英朗潇洒。
“齐大人与辛某故交颇为相像。”有一种熟悉与亲切的感觉。越看越像,随意问道:“齐大人可听说过顾太傅。”
齐域一怔,长眸低垂,黑密弯翘的睫毛掩去眼底情绪,淡淡的回道:“自然。”
“顾太傅诗词造诣、政事见地宏国难出其右,满腹经纶,宏儒硕学。顾公为人谦和又礼贤下士,具有高风亮节的节操。我自幼熟读其诗词,听其故事,心生敬仰。”顾太傅德高望重,弟子众多,所以胥门之变时,西市口成百上千弟子跪地垂泪送行。
一代名儒,终抵不过天家猜忌。
“齐大人与他家长孙瞧着有些相似,不过这么多年过去了,我都快要忘记他的模样了。”虽顾鸿雁顾大人在外任职多年,可他的挚友——顾家长孙一直留在长安顾宅,跟在顾公身边长大。
辛将军眼中一抹悲痛,苦笑说道。
大哥,他也快将他的模样忘却了。齐域挑了挑剑眉,英俊的脸上一瞬冷若冰霜,长眸中隐约有水亮,很少,难以令人察觉。
早有人前往山中狩猎猎物做晚膳,熊渠左武卫长史廖兼之与几名长史、参军提着战利品从树林中走出来,脸上疲惫中带着笑意,今日注定饱餐一顿,犒劳早已饥肠辘辘的腹。
廖兼之将手中的兔子递给迎上来的侍卫,走在最后面,越过前面的众人,一具挺拔的身影冲进视野。侧面瞧看这名新上任的兵部侍郎更觉得眼熟,说不上来的熟悉感,就好像见过。可明明第一次见的,听说去地方前,在长安任过职,兴许见过吧!毕竟这长相见一次想忘也难。
没多久,炊烟起,烤肉与鱼汤的香气,勾动肚中的馋虫,忍不住咽着口水,想半眯一会儿恐怕是不能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 长安风雨
长安张府门前
张卓一一身官袍,急匆匆的回了张府,他得跟父亲叔父们商议政事,近日出了太多了不得的大事儿,一时人心惶惶。可刚下马匹,一名头戴斗笠的男子出现身后,吓了他一跳,细端详才瞧出是谁,瞬间紧绷神经。跟这黑衣人对了眼神,与正赶出来的管家说了句,有事出去一会儿。带着名贴身仆从就上了斜角小巷中的马车,匆匆离开。
“大人。”小乙也上了马车,拱手拜见。
“。。。小乙?你,怎么来长安了?殿下呢?”此时多事之秋,小乙好端端的跑来,莫不是公主有什么事?马车前行,这是要去哪?
“殿下在月宴。”小乙回道。他应殿下吩咐,请张大人与内侍少监沅引到月宴一见。
“什么?公主回了长安?”这个档口!张卓一忧心忡忡的想着。
月宴上等房,某处别致秀雅的院落。
桦绱立于窗前,未施粉黛,只涂抹了口脂。疏于着精致华装,只一身素淡长裙大衫。双手大袖中交握,眼眸下有些乌青,近来总是睡不好,忧心如焚,思虑焦急。
深秋了,经过昨日一场秋雨,更是寒凉。远处一片黄橙,落叶铺满地,总有萧条之意,心也跟着寂寥。
不久前还在这美景如画的‘月宴’遇到过他,穿过往来的人群,一抬头出现在她的面前。还记得当时他的气色有些差,脸色泛着病态的白。只不过彩灯映照出的五彩光芒,打在脸上不那么明显。
那一瞬,她在想什么?忘却了,只是怔愣又专注的看着他。而他,又在想什么?
那日故地重游,记忆扑面而来,耳鸣又头疼,晕眩袭来,等一切舒缓过来时,她伏在他宽阔的肩头,无力又疲惫,可他的怀中是难言的安定,令人沉沦。
“殿下,饮口热粥吧。”从今早起来就没正经用膳,海棠端着木盘担忧问道。
“。。。先放下吧!小乙去了多久?”桦绱连动都没动一下,还是望着窗外,海棠放下手中托盘,急忙取来外层淡灰色青竹纹毡斗篷披风给公主披上,算了算时辰,有一个时辰多了吧!好回来了,可是长安路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