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莲花十七巷之长情调-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桦绱这样想着,轻轻松了口气,只是她没有察觉到自己这个细微举动。
“不知,夫人指的是谁?”已然听出常夫人的意思,也懒得兜圈子。
“听闻殿下与谢大人是长安同窗旧识。”常夫人白净的圆脸上霎时放晴,语带笑意。
“谢大人?谢玉生!”桦绱诧异茫然,放下手中茶杯。
她邀谢玉生来府中过中秋,这事刚刚被王池说出去了,不过王池也不知晓常夫人瞧上谢大人,打算做女婿的。
谢玉生摈除家族背景,真是好夫婿的不二人选。性子随和淡静,无少爷脾气,作风也端正。亲友关系简单,谁做了谢夫人那真是有福了,没有婆母小姑刁难,没有长辈要侍奉,后院一人独大。
就是看到谢大人的好又知根知底,才打算撮合他与笙歌,万万没想到谢大人紧俏,看来得用些心思。
第二百九十三章 常姑娘
“民妇听说殿下邀请谢大人来袁州过佳节,可否请殿下召见小女来府,总比刻意相看自在些。”公主若能叫女儿留在此处小住时日,那便是最好不过的了,这成亲前相互有好感是件极好的事。
常夫人一脸希冀,竟让桦绱说不出拒绝的话。
“娘——”常小姐欲言又止,一副委屈羞恼的模样。
“常姑娘可愿意?”瞧着是不大愿意的,桦绱浅浅一笑问道。
“这姻缘向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和规矩。”自己的女儿什么心思她还能不知,可齐大人一看便与女儿不合适。
先不说脾性,甄才品能,注定不是会在此处多做停留的人。她们是过来人,对感情理智许多。听京城嫂子说,太尉徐大人好像有意招婿,而齐大人又是因四公主执意招他为驸马,不好拒绝,才来袁州的。不是要涨他人气焰灭自家威风,只自己的孩子看着再好,也没法与公主、太尉嫡女相比较。
齐大人又生了那样天人之姿,实在高攀不上。结亲家要门当户对、气韵相合才好。
谢大人年轻有为,各方面甚合她心意,家中无高堂亦无叔侄,且听闻性格平稳随和,无不良习气。真是上哪找这么好的女婿,她甚为满意。
近两日小女茶不思饭不想,听说了齐大人与面前这位天家公主好似情投意合的事而伤情垂泪,相劝无果,打听到谢大人要来此处,不如让她见见。
常夫人走了,王池去送客。桦绱盯着面前擦得如同镜面一般的地面,恨不得看出个洞来,这都是什么事?再幽幽抬眸,望向垂首坐在东面的常小姐,控制不住的长叹了一声,感言谢大人还真是俏销。
桦绱让海棠给常小姐安排了小院,常夫人倒是有备而来,将衣饰用品一早打包好,看这架势还真是要住个十日的模样。
“不知常小姐的字是——”桦绱看出常小姐的拘谨,主动闲聊。
“民女荟莹,出生的时节是盛夏,草木繁盛;又是清晨伴着朝阳,父亲望着院中枝叶上的露珠给民女起了这么个名字。”父亲的记忆早就模糊,只是每每想起还是怀念。
“倒是好名字,我便唤你荟莹吧!”桦绱正说着,院外瞧见牧姑娘来了,见到院子中掘图刨孔的小世子,二人不知说了什么,嘻嘻笑个不停。
“这是我府中的牧姑娘,是安泰大长公主的亲戚,你二人年岁相当,许是能聊到一起。”刚说完又想起谢玉生,望见面前这两位风格迥异却悦目讨喜的妙龄姑娘,也不知谢大人要是知晓作何感想。
常小姐一看性格就是活泼外向,没一会儿就放松下来,与牧姑娘聊胭脂水粉,聊衣饰果品。笙歌待在安泰大长公主府多年,没个年纪相仿的闺中密友,即使不说她也知晓是无聊寂寞的,以至于现在性格上都有些安静沉闷。当然谁经历这么一番也不会没心没肺的活,可是与她心中所期盼的还是不同,令她越加心痛。
笙歌毕竟是顾太傅的孙女,带着一份诗书浸染的聪慧气质,秀外慧中的样貌彰显世家嫡女风范。神情中隐隐有一人的影子,像记忆中的顾夫人,娴静美好,不过笙歌的五官深邃清晰些。
“我与牧姑娘打算做些月饼小食,不知常小姐有没有兴趣?”膳房妈妈过来说食材都备好了,问什么时候开始。
“殿下,亲自做?”常荟莹满是惊异,公主金枝玉叶怎么会做这些。
“膳房备好食材,我院中自己做吃食是常有的事。”桦绱不以为意,倒没觉得有何不可。
桦绱起身往外走,牧姑娘拉常小姐邀她一起,兰芗抱着玩的不亦乐乎的小包子,一群人去膳房旁边院落。
明日中秋佳节,团圆日。如今入了秋,不冷不热的,正是爱动弹的时候,揉面、抄坚果、被馅料。。。忙的不亦乐乎、热火朝天。桦绱她们都挺愿意吃糍粑的,江西有名的小吃。把糯米蒸熟捣烂后,做成的一种面食甜点。
寻一粗圆木桩,中间挖空小盆大小,将糯米放在其中,用木锤反复敲打,小乙与兰芗一个打一个翻,配合得极为默契,兰芗在吃方面格外有天赋。
小世子从小在男人堆里长大,自然没玩过这些,开心的手舞足蹈,玩累了坐在碾花生的牧姑娘身边,晃荡着小短腿吃各种果仁。
海棠正在那熬煮红豆与豌豆,豆子熬的差不多了,豆香气都出来了,令人垂涎。
“葳璟,你做月饼,还是吃月饼?”桦绱用麻巾擦了擦手,瞥见不停往嘴中塞干果仁的小包子,问道。
小胖手悄悄将果仁放回盘中,眨巴眨巴眼睛,端庄坐好,舔了舔小粉唇,意犹未尽。
常姑娘一乐,将手中才剥好的松子仁给他放面前,并将食指比在唇边:“嘘——”两人对视了眼,狡黠一笑,好不欢喜。
一直做到下午,命侍卫将月饼小食分送府衙值班的官兵,以及水乡苑的穷苦百姓,闲下来时已感到疲惫。早早用过晚膳,洗漱完毕,都在她屋中坐着闲聊。
城门口
“齐大人要出城?是回老家过节?”守城兵上前问候,临近要关城门的点了,天都昏暗下来,齐大人这是要赶夜路?为了能节省时辰,多在家中待些时日,今夜赶夜路的人不少。
“是,值班辛苦了。”齐大人勒停马匹,身后跟着丛申、许营两名侍卫。一直忙到现在,快马加鞭赶回老家齐州得快明天天明了吧!
这边正说着,就听不远处侍卫的声音:“谢大人,您怎么来了?”
“长安回不去,公主邀请府中过中秋。”他娘舅一家在西京长安,就这么六七日紧紧凑凑的哪能回去,他与殿下是同窗,又在殿下的封地任职,这倒是没什么好隐瞒的。
临近关城门的时候,人来人往的多了,谢大人乘坐马车没有瞧见齐大人,出示令牌后,马夫驾着马车往大街尽头行去。
齐域一行赶时辰,也驾马大道前行,可是身后的丛申边驾马边嘀咕,公主邀请了谢大人,为何没邀请他家大人?
回答他的只有他家大人潇洒不羁的背影。
第二百九十四章 江山交给谁
甘露殿
大殿烛火熠熠,富丽中透着精雅。宫女发髻高挽,彩披飘动,摇荡的丝裙擦过湖面般盈动的地面,恍若仙境。隐约传来古琴声,宛转悠扬,绕梁不绝。
穿过长廊,巨大的水池边上汉白玉石雕刻的青龙,头颅高昂,口中涓涓细流吐出入池,水流声与琴音相合,更添灵动。池中锦鲤畅游,浓丽的色彩是水底一副生动的水墨画。
书房寂静,因严肃的气氛,屏息凝气。
献宗随意倚靠在榻上的靠枕上,面容蜡黄显得憔悴,两眉之间有两道深深的纹路,就像刀刻上了一样,再也抚不平。凝眉不语,龙目透着严肃,翻看手中拿的《论语》。
他下边前方蒲团上,跪着个八九岁的半大孩童,胖胖的身躯缩着肩膀低着脑袋,正是王皇后所出的二皇子殿下。
近半个时辰,背都背得半半卡卡,就别说解释了。献宗皱眉,神情越加严厉。
“子曰:“吾与。。。回,回——言终日,不违。。。不违。。。””二皇子可是绞尽脑汁在想,但还是想不起来后面的,不违了许久。
终于将献宗的最后一丝耐心也磨光了,带着怒火将书仍在一旁榻上,说了句:“好了。”
书房太大,起了回声,让众人心提到嗓子眼,当然包括冷汗直流的二皇子,早就吓的脸色苍白,唇无血色,仔细瞧还隐隐泛着青色。他胃中正翻涌难受,可是不敢说,只能弓起身躯,以此缓解,但哪能减轻。许是因惧怕又或是疼痛所致,忍不住哭出来,这一举动无疑是火上浇油。
“哭什么!本就愚钝,又不思进取,整日与群内侍玩乐,斗蛐蛐,摇色子。。。这么多日,连五页纸都背不过,朕怎么能将江山交由你手中!你甚至连你皇兄一半都比及不上!”献宗的语气中带着焦急与火气,孩子小又愚笨迟钝,不知他心中忧愁。
如今他的身体一日不如一日,时常心口绞痛,夜中失眠。每日国事操劳,内忧外患,病情一直不见好转。他膝下子嗣年幼,若有一日。。。幼子登基,恐外戚专权,江山旁落。
他不喜王皇后一族,可唯她所出皇子已开智,余下的即使聪颖但都是懵懂孩提。这皇儿自小笨拙懒惰,厌恶读书,怎么看都不是君王材料。龙目浮现一抹失望神色,掩都掩不了。
御前大太监薛立仁从外面进来,王皇后派人来打听了两回儿,他粗略的回了。今日晚膳时天家令人将二皇子叫来书房,父子俩难得一起用膳,虽皇子神情紧张动作拘谨,但这一幕还称得上温馨。膳后天家考皇子近来所学文章,真是不出所料的差强人意,让天家火气上涌,终究还是懂了怒。
薛立仁本想出言相劝,可是瞥一眼二皇子,是他瞧错了不成,怎么那脸色如此难看透着不正常,也忒吓人了些,好像下一瞬就要昏倒一般。刚寻思完,二皇子哇的一声吐了出来,噼里啪啦吐了一地,气味瞬间飘荡开来,引人欲吐。
这一幕将一旁侍奉的小太监吓愣了,薛立仁使眼色,压着嗓子冷喝了声:“不长眼的,快宣太医!”
刚说完二皇子摇晃着肥胖的身躯,戗倒在地,昏了过去。薛立仁急忙上前扶起,二皇子浑身如同湿透了般,面色煞白,唇泛着青,一瞧就不好。
“太医呢!”天家大惊,担忧的冲了过来,连龙靴都来不及穿。
四个小太监抬着木榻快步过来,将皇子小心挪上去,抬到一旁屋中安置。有名八字眉的小太监趁着慌乱中悄悄离开,出去通风报信去了。
今夜,注定不太平。
——
江府
中秋佳节,府中忙碌,忙着为今晚宴席做准备。恢弘肃穆的大宅因挂了红灯而显得喜庆,一早承荥去江老夫人屋中问安,老夫人过意不去,令四夫人亲自送承荥回院落。本应江家一行人跟她问安的,可她是晚辈,父王千叮咛万嘱咐,不可摆郡主架子,要侍奉祖母,孝敬长辈云云。如今即使没有父王的叮嘱,她也会像其他江家媳妇一样,侍奉公婆,等君归来。只因仪宾大人在她心中有了一席之地,不对,是举足轻重。
因江佑勍父母早亡,她也没法相见,只能每日清早给公婆上香,亲自摆放贡品,以表孝敬之心。邓妈妈说她的这份心意,夫人与将军在天之灵是知晓的。
今日虽是过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