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莲花十七巷之长情调-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俨然承荥是不能坦然接受的,此后的两个时辰中就如同营养不良的豆芽菜,恹了吧唧的,萎靡不振。

    “郡主安心用膳,老奴才去打听了,听说老夫人免了少妇人们与小姐的请安,说昨夜饮酒了,都休息几日。”邓妈妈岂会看不出承荥为何事烦忧,出言宽慰道。

    “那她们没去?”承荥有封号傍身,自然不需要她去晨昏定省的,按礼数还得夫人们跟她请安呢!可是她已经说过了,不需要。一家人不必那么些礼数,怪见外的。本想着一起坐坐的,虽然她们对她客气又疏离,对,是有些疏离的。不过不熟悉,可以理解的。

    老夫人太太们还好,与那几位妯娌和筠宁小姑在江家长辈离席后尴尬的坐着,气氛说不上来的僵硬。后来她拿起酒壶给她们斟酒,都说拉近关系得从醉酒开始,此言不假。可是她回江府第一日便带着一杆少妇人小姐失态醉酒,也不知道别人会怎么想她。

 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主府的稀客

    “没去,听说连屋子都没出。”邓妈妈小声回到。

    都在房中自省,特别是大少奶奶,抱着小哥儿喂饭,都喂鼻子里去了。面无表情地将哥儿递给奶妈,脑中又回忆起昨夜糗事的零星片段,崩溃掩面,欲哭无泪。

    不过四夫人一早去找筠宁小姐了,邓妈妈觉得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就没说。

    这两日内宅安静极了,主子们忙着找回丢弃的面子与里子。

    承荥也就是出于好奇,听妈妈说西边是江佑勍儿时居所,所以她才会过来,也庆幸她走进来,否则怎么会知晓另一个他,一个懂得风雅戏曲的公子哥。

    西面的建筑有点小桥流水人家的意思,与格局方正大气的东苑极大的不同。有凉亭,有人工湖,油油绿绿的草地,爬满墙头的凌霄。。。

    屋中看得出是有人定期打扫的,不见灰尘。墙上挂着淡墨画,角落摆着双耳绿釉青瓷,高大的架子上放满精巧的摆件与乐器,淡蓝曳地帘幔被镂空金钩收起,金钩头部还有两个暗红穗头,整体色调不那么厚重。承荥环视四周,仿佛看到长安公子哥们的影子,处处精致讲究。

    西面寝室,东面书房,承荥转身走向书房,到也没什么不同,与寻常士族人家大致的格局摆设。要说唯一不同便是墙上的那副画:一副花旦的工笔人物画,明明人物的妆容浓丽,可是画风清新素雅,用笔细腻。那画上的人物凤眸上翘,目露妩媚。纤纤柔荑持笔轻轻描画眼尾,画的眼神勾人传神。

    细致浓丽的妆面,富丽奢华的翠羽珍珠盔头,身着蓝蟒白帔,立领云肩缀蓝穗,通身桃妆盛服才衬绝代佳人。

    只是,这画上的美人为何如此眼熟,越看越觉得像她的——虞姬!

    右侧落款‘忆江南’三个字。忆江南?不是词牌名吗?为何叫忆江南?

    是谁为他作画,画师吗?

    书房的旁边还有间屋子关着门,不知是耳室还是什么。出于好奇承荥推开门瞧望,这一看便满目惊喜,原来是间堪称戏剧后台的小屋。四个巨大的衣柜,打开琳琅满目的京剧头饰,大缎蟒袍,华丽繁复;翩翩宫装,广袖纷飞。女装居多,还有头饰,有一顶扇形凤冠缀满珍珠、宝石、翠羽,工艺丰富,匠心独运,富丽高贵不可方物,极尽华美之能事。

    承荥忍不住伸手轻轻捏捏上面的一粒莹莹珍珠,她都想戴一戴了,不过最终还是没动。

    那些衣服做工极好,可是总觉得有些小,承荥拿出两件比量,以江佑勍的身高恐怕穿着短些吧!蟒袍放回原处,将衣柜和上门。

    一转身看到窗边宽大梳妆台面上摆满玉石小盒,十几个不止。打开盖子,里面已经没了彩墨,可是缝隙处还能辨其颜色。

    脚步声传来,邓妈妈兜手过来,一时迟疑的不知该怎么说:“殿下怎么来了这里?这些。。。”

    “我知晓,他学过戏。”承荥将手上的盒子放回原处,转身对妈妈回道。

    “殿下,知晓?”这到令妈妈诧异,没想到关系生疏的二人会谈及这些,看来也不如所言那样生分的。

    “他,还唱戏吗?”比如在这小院中?亦或是独自一人的时候哼唱两句?

    “少爷多年不碰了。”邓妈妈垂了眼轻笑着,有些遗憾,以往少爷哪样喜欢的。回想跟夫人在园中听少爷唱戏,唱《状元媒》,那嗓音可真是清亮极了:“郡主没听过,以前少爷唱的极好的,可不比戏院的旦角差。”

    “嗯,我听过一次,小时候。”承荥唸唸说道,眼中浮现脑海中千百次回想的画面。

    “听过?小时候殿下便见过少爷?”又一想可不是嘛!郡主是李家的闺女,又与昌荣公主是亲姑侄,公主那么照顾少爷,常常带入宫中,见面倒是也不奇怪了。又说道:“都是夫人喜欢,夫人是个戏迷,少爷自小就跟着听。可是又不能常常请戏班子进府,便自个去学一两首曲,唱小段哄夫人欢心,没想到少爷是个有天赋的。”

    “放弃喜欢的爱好,想必很遗憾。”承荥环视屋内轻声说道。邓妈妈什么都没说,只是心中松快不少。之前听筠宁小姐她们说,还以为二人形同陌路关系僵硬呢!吓得她忧心不已。

    “对了,时辰不早还请妈妈带路。”她要去祠堂祭拜江佑勍父母的,不带任何人,只她自个给两位添柱香,沏杯茶,问句好,所以才命小绾去喊邓妈妈。

    ——

    离中午用膳时辰还早,笙歌近来对和面颇有心得,自夸练就了好手艺,与桦绱商量包馄饨下云吞面吃。二人最终决定做鲜鱼肉馄饨,炸萝卜饼、土豆饼,一听就让人食欲大开的菜谱。

    大坝那里恢复正常进度,只余下原先十分之一的劳动力,不再捉急赶工程,所以他们面食不必送的那样勤。公主府的侍卫仆从还在那处帮工,不过也是再做十日月底便回的。近来府中众人跟着忙碌亦是颇为劳累,桦绱给每人发放双倍月钱,以作奖励。

    府中有个会做糕点的嬷嬷,教着她俩用糯米包裹着红豆酱或芝麻酱,做甜点,蒸年糕。桦绱不喜欢太甜的,正跟笙歌研究放多少好,府丞王池来了,说有客人到访,并递上拜帖。桦绱手上都是面,跟王池往拱门走,问道:“谁?”

    “龙葵商行的管家,常围求见。”王池拿着拜帖与那人的腰牌给桦绱看。

    腰牌是古金材质,古老的纹饰,花纹那样特别,以至于看一眼便认出来,她见过,在许久以前。父王曾给她一个紫檀木盒子,那里面便有这么一枚。不久前在客栈遇见一位衣着考究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他手持一块古铜令牌,虽然那长形令牌上也绘着龙驮繁花的古老纹饰,不过上面刻的字是不同的,她记得是八个字,估计家族简称。

    可这一枚纹路更为繁复,图腾下面的刻字只有一个‘常’字。

 第二百一十七章 紫檀木盒中的秘密

    桦绱收回视线瞥向王池白胖的面上,眼神说不上来的锐利阴沉,看得王池毛骨悚然。在府丞眼神躲闪怯怯的乱飘之际,桦绱冷哼了声,心下念了句倒是位特别的客人。没理会王池的内心戏,一手攥着拜帖和腰牌,一手轻轻抚了手背上干白面转身往里面院子走。

    “殿下,这。。。”王池眯眯小眼透着不解,身后小声问道,殿下为何那样望着他,他可是做错什么?怪渗人的。

    “请进来吧!”来者皆是客,桦绱停步说了句,又想起什么转身一挑眉,笑意不达眼底的吩咐:“礼数周全的——晾着他!”

    “是,啊——?”府丞为难,这倒是个难办的差事,谁不知晓他王池最和善的了,从不为难冷落任何人。

    桦绱没有急着进屋,坐在院子东边阴凉处,自个沏了一杯茶,吹着立起来的茶叶,静静地望着那几片漂浮的叶儿,脑中飞快的转着。

    多日前,在从长安回来的路上,她命小乙给赫赫有名的龙葵商行去了一封信件,信中所言不过是道明身份,而后问了一句,如何清点本宫名下账目。寥寥十几个字,再无其它。便能让这个汇集天下各国豪绅士族,甚至皇亲国戚的钱庄商行管家亲自来了?

    是不是有些重要的讯息被她忽视掉了,那又会是什么?

    小乙打听到常家世代管理商行,因为几十年来每一任管家都巧合的姓常,不是家族经手的话很难解释。可是却打听不到这家族丁点讯息,天下之大,总有低调的人家,虽然低调得有些诡异。从商者,无不想宣扬家族与营生,以此扩大名气,达到门庭若市、财源滚滚的效果。

    商行的制度十分森严,想进去并不容易,仆从管事对于上封的事一概不知、一概不问。以至于小乙说起常围这个名讳,将总家掌柜惊了一跳,看来常总管的权利与威严比想象的更大。总家掌柜忙请小乙到楼上,奉为座上宾。

    桦绱起身疾走回了昭阳殿,将一干丫鬟屏退,走到寝室里间衣物间,打开某一扇衣柜的门,穿过悬挂的绸缎绣繁花广袖锦袍,摸索角落凸起的青铜,左旋转三下,右旋转一下,再用钥匙打开。旁边的墙壁缓缓移动敞开,露出一人行的小小暗门。

    屋中有密室,大户人家大都如此的,并不是稀罕事。她从柜子中找出那个紫檀木盒子,走到桌前坐下。

    暗室四面无窗,自然也没有光,即使燃了两盏烛灯也显得灰暗。

    桦绱打开盒子里面有一卷丝帛锦卷,一枚手掌大小的玉章,一块古玄玉佩,还有就是与常围相似的金令牌。桦绱拿出自己这块,图腾源自上古神话传说中的灵兽——苍龙,雕刻的果然栩栩如生,身上的鳞片都被细细刻出。神气的高昂头颅,龙须飘扬,眼睛炯炯有神。它背后驮着一朵类似太阳一般的花朵——就像是太阳花。

    龙葵商行,龙驮着太阳花,如此便解释的通了。可是龙与太阳皆是皇家的象征,一般人怎么敢用。这商行几百年不止的历史了,如此算来,莫不是前朝的事或再往前推。这倒也不是不可能,比如东都白家,也就是她小皇姑的驸马家,不就是跨越几个朝代千年屹立不倒,且世代出名相。

    从政可如此,从商亦可如此,那这家底可真真是富可敌国了!

    若是这样,这家族应相当出名才是,还要‘常’姓。能世代管理商行,不是主人恐怕没这份权利吧!并且听总家掌管尊称‘常围’为东主,这么想打听起来应该不难,可是为何一点头绪都没有。

    令牌有铜有金,材质便决定身份和财力,说白了自然是存放在那里的数额,这倒不难猜测。

    桦绱疑惑的翻看令牌,她的古金令牌上是无任何刻字,常围的是‘常’字。记得客栈门口,遇到的那位中年客官他的令牌上面可是足足八个字呢!

    客官给桦绱解惑过八字分别是属地姓氏名讳与特别标记,比如琅琊王氏子孙王玉阳来此开户,便会刻上琅琊王氏玉阳,名字后两个字可以是号,也可以是亲人名讳,再就是不相干的旁物等等,都可以用作特别标记。

    至于一旁这枚将令牌图腾立体化的古玄玉又是什么意思?绸缎反面白布帛上的小篆古秦文书写的是什么?以及这枚不小的翡翠印章,龙于正上方,四周祥云缭绕背上依然驮着太阳花。

    如今看来,印章上刻的便是龙葵商行四字无疑了。也就是说龙葵商行的总章在她手中!只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