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第5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这只是孙大海在发散思维,实际中是不可能如此操作的。且不说签证、建筑资质等问题很难解决,只要这消息传出去,美利坚的建筑工人就敢堵住蓝海花园的大门游行示威。

    曼尼埃尔走后的第二周,就是中考周。孙大海老老实实地参加了他作为学生的最后一次考试。

    没有装逼打脸的情节,孙大海规规矩矩地完成了他的考试,估分的结果是各科成绩平均在90分左右,在英才中学能排在中上游,班级的第十名到第十五名之间吧。

    这基本上能发挥出孙大海八九成的真实水平了。即使考试前他没有那么多的事儿,全力突击备考,无非能把平均分提高两、三分的样子,意义也不是很大。

    谁让他在这初中三年的时间里,没把多少心思放在学习上呢!

    能考到目前的这个分数,还多亏他重生后记忆力增加的缘故。他要是真能随随便便就考出高分来,那让天资聪慧,同时又努力学习的姜朋之流,情何以堪呢?

    考完最后一门课程之后,孙大海请他的小伙伴们到百旺苑的九号火锅店胡吃海塞了一顿。

    这并不是饯行宴,这是孙大海摆的“谢罪酒”。用张玉洁的话说,孙大海马上就要脱离群众,到底香江享福去了。因此除了饯行宴之外,孙大海还要额外给小伙伴们单摆出一席“谢罪酒”才成。

    “谢罪酒”就“谢罪酒”吧,反正张玉洁总有她的歪理邪说,跟她讲不清楚道理的。

    孙大海从谏如流,不仅约齐了在英才学校上学的小伙伴,还提前与外校的朋友们联系好了,放学后都过来吃饭,交通不便的由那日松开车去接。

    总而言之,今晚来吃这顿“谢罪酒”的足有三十多人,他们在九号火锅店的二楼包了个小厅才坐下。

    少年不知愁滋味,上了二楼,依旧不知愁滋味。

    在今天的主持人,啊不,应该叫公诉人,张玉洁的带动下,大家一边鄙视孙大海脱离集体的逃跑行为,一边大吃大喝。

    玩疯了的张玉洁居然还想鼓动大家喝点小酒,几个男生刚随声附和,要让服务员上酒,却被王欢眼睛一瞪,就镇压下去了。

    张玉洁被王欢数落了一顿,差点被剥夺了主持权。她正垂头耷拉脸呢,苏佳在旁边嘿嘿地坏笑着,开始讽刺她。

    这下好了,张玉洁立刻满血复活,得,两人又较上劲儿了。

 第923章 赴宴

    坐在宽大的老板椅中,孙大海放下手中的万宝龙,身子往后靠住椅背,同时转了半圈,望向窗外那美丽的维多利亚港。

    孙大海到达香江已经四天了,他是在摆了“谢罪酒”后的第二天,就来到了香江。

    连续几天,他都按时来到未来大厦处理公司件。件是处理不完的,只要他任在公司,就会有更多的件交到他的手上。

    因此,孙大海也习惯了,除非是必须由他签字或做出决定的,否则他只是看件,以及件后边相关领导做出地批示。

    孙大海正是要通过这些件来了解各个公司的情况,顺便还能看看各个主管领导的能力和思路。

    孙大海觉得,看这些件,比单纯看公司的财务报表要有意思的多。

    太平山别墅的装修工作已经到了尾声阶段,正是出效果的时候。

    现在三家人孙、曹、刘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边。每天不去那边看看,就好像缺了点什么似的。

    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想法,对装修指手画脚的。就连上小学曹珊珊,也事儿不事儿要提出自己的装修建议来。

    结果,建议太多,反而搞得装修队不知道跟怎么办了,最后还是曹大厨出面,才抑制住了这种歪风邪气。

    孙大海每天下班也去装修现场,反正太平山离未来大厦很近的。

    那边吃饭不方便,姜秀萍和刘菡雯每天都是来未来大厦这里吃午饭的。不过她俩很少到职工食堂吃饭,而是在商务休闲区换着餐厅吃饭。估计还没等新家入住,她俩就已经把这里吃遍了。

    以前乔宏伟给孙大海安排的专职司机任志峰和那部劳斯莱斯,现在成了两老太太专用了。

    孙大海则是坐在高屹的车里,看着她战战兢兢、小心翼翼地驾驶着汽车,慢悠悠颤悠悠地在香江的道路上挪动。

    高屹的配车,是公司刚成立时买下的沃尔沃,她没有要公司配给她的新车,而是选择了公司最旧的车来练手。

    公司给她配了司机。不过小姑娘心里想的是,以后要是和大海两个人出去玩,有司机在多碍眼呀。

    于是,小姑娘尽管胆小,但还是兢兢业业地锻炼着自己的驾驶技术,水平提高得很快。

    等孙大海来到香江,每天乘坐她的车时,她已经偶尔敢把车的速度提高到四十迈了。

    到了晚上下班以后,孙大海换上了一身休闲装,和高屹离开了未来大厦,驾车前往位于尖沙咀的九龙香格里拉大酒店。

    不到六公里的车程,被高屹开了半个多小时。还好她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在时间上打出了足够的提前量。

    当汽车停在九龙香格里拉大酒店的门廊时,“傻白甜”冯丽娜已经在门口等着他们的到来。

    今天是冯丽娜安排的饭局,她有位世叔想结识孙大海,所以在地下一层的香宫摆下了席面。

    孙大海随冯丽娜来到香宫中餐厅。这里可以说是九龙香格里拉大酒店饮食化的精华所在。

    整个餐厅并不算大,布置得很有华夏风,据说采用的是仿宋雕刻做装饰,金色和红色为主色调,看起来古色古香的,很有特点。

    孙大海在冯丽娜的引领下,走进宽敞的VIP厅。几个人正在休息沙发中坐着聊天,看到孙大海几人进来,便都站起迎了上来。

    “大海,这是我的世叔郭丰,这两位别看年纪比你还小,但他俩的辈分却很大,这是我的小姑姑郭惠,这是我的小叔叔郭华。”

    此时的孙大海已经和郭丰握手了。

    “海生年少有为,实乃天纵之才,今日方得一见,郭某有幸了。”

    “郭董实在是过誉了,令我愧不敢当。郭老先生虽身在海外,却始终不忘支持国家建设,实是我辈之楷模。以后如有机会,我将拜见郭老,还望郭董代为转达我对郭老的敬意。”

    转过头,孙大海看着两个小不点,有些不知道该如何与他俩打招呼了。

    郭惠是1975年出生的,郭华更小,是1979年出生的,比孙家二小还小一岁。但他俩和刚刚孙大海与之寒暄的郭丰是同一辈的,而郭丰马上就年逾不惑了。

    郭惠捂着嘴轻轻笑了。她经常遇到这样的场面,已经习惯了。谁让她父亲老当益壮,五十多岁才有的她和郭华姐弟俩,她家又是个大家族,辈分能不高嘛。

    “好了,我们各交各的,不用在意太多。”

    郭华小小年纪,故意摆出一副小大人儿的样子,这话明显不该由他说出来。孙大海看了,真想踢他一脚。

    “阿华你不要乱说话。对不起,孙先生,小弟调皮,还请你多多谅解。我们家族人多,所以年龄和辈分不太匹配。还请孙先生与我们各交各的,不用为此烦恼。”

    到底是大家闺秀,受过良好的教育,郭惠的言谈举止让人觉得如沐春风。再配上小姑娘清秀的相貌,高清的气质,换成别的十六岁小男生,只怕直接就跪了。

    孙大海当然不会有问题,他就是一个铁憨憨,身边又经常聚集着不少莺莺燕燕,那里会在乎一个尚未完全长开的郭惠呢。

    于是,孙大海就大喇喇地说道:“好吧,郭惠妹妹,还有郭华小弟弟,你们好,我是孙大海。很高兴认识你们!”

    铁憨憨随便一句话,就把郭惠噎了回去。她也只能含笑点头,公式化地回了句:“我们也很高兴能认识你。”

    小郭华张大了嘴巴,眼睛不住地扫向姐姐和孙大海。在他有限的记忆中,姐姐在面对同龄男生时,是无往不利的。

    许多同龄的男孩在第一次见到郭惠时,连话都说不利索,或是做出一些连郭华都感到幼稚的举动来,试图吸引郭惠的注意。

    但令郭华没想到的是,郭惠今天却是如此轻易地败给了孙大海。

    郭惠虽然没有表示出任何异样,还是一副云淡风轻的大小姐模样。但郭华作为她的弟弟却是知道,此时姐姐的心里肯定尴尬的不成。

    “好了,大家既然都认识了,就请入席吧。今天这里正好收到一条野生东星斑,主厨汤师傅正在亲自烹饪,一会大家就可以品尝了。”

 第924章 郭丰、郭惠和郭华

    郭丰招呼大家入席,分宾主落座之后,服务员为大家送上了热毛巾净手。

    这里是香宫唯一的包间,本有一张可以接待二十位客人的超大餐桌,因为现在就六个人用餐,所以撤下换成了标准的十人台。

    不过这样更好,太大的餐桌用餐并不舒服。眼神不好的,都未必能看清楚对面的人,说话还要吼,实在是累得慌。

    今天请客的郭家,是香格里拉酒店的主人,郭氏家族。

    郭家是华人家族,旅居大马已久,产业覆盖了多个领域,是大马的首富。

    从七十年代开始,郭家在领军人物郭老的带领下,将发展重点转移到香江,并在几年前,已经开始向大陆进军。

    郭老是爱国华侨,曾经多次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讲,郭老是可以和霍老相提并论的人物。

    郭家旗下的企业,也是改革开放后进入大陆投资总额最高的企业。当然了,孙大海和孙家这种假外商不算在内。

    今天做东请客的郭丰,是郭老的侄子,在郭氏企业中主营粮油业务。

    他去年到大陆,和中粮合资成立了南海油脂,就是未来生产金龙鱼的企业。

    郭老有两房太太,长房有两个儿子,老二能力差些,老大却是因为与邓丽君的婚姻为题,而与郭老产生了很深的矛盾。

    而二房的孩子还小,就是眼前这两个小屁孩,所以虽然郭老已经接近古稀之年,仍然要继续为郭氏企业这条大船掌舵。

    郭老是个活着的传奇。在孙大海重生之时,他还没有退休,仍然以九十多岁的高龄每天坚持工作。

    更有甚者,他最小的女儿,是在他六十七岁时出生的。由此可见,郭老的身体之好,精力之充沛,实在是令人羡慕不已。

    傻白甜冯丽娜也是大马华人,她家和郭家有联姻,关系不错,但比起郭家来说,要弱了不少。

    不过她家的生意主要集中的传媒领域,因此在这一块实力很强,不像郭家一样,把业务领域搞得那么分散。

    郭丰请冯丽娜牵线,与孙大海见面,是因为他在大陆主营业务就是粮油。此时食为天和嘉华在海南大搞基建,准备大干一场。

    郭丰负责的南海油脂工厂就在特区,他想和食为天与嘉华建立联系,为以后的合作打好基础。

    因此,当他听说孙大海来到了香江,便找到冯丽娜,安排了这个饭局。

    至于家里二房那两个小孩,正巧在郭丰出门之前碰了面。郭丰想到孙大海年纪不大,怕自己和他沟通困难,所以便拉来了郭惠。郭华则是买一送一的添头,也跟着来了。

    因为大家没有什么实际的需求,只是相互结识一下,因此这顿饭吃得很是惬意。大家天南地北地一通交流,倒也十分地融洽。

    郭家在香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