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第4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国合拍电影《末代皇帝》以二千八百五十万港币的票房成绩,排在了票房榜的第留位,把取得近二千八百万港币票房的《老虎出更》压在了身后。

    要知道,这部电影可是由发哥、李元霸和利智主演的典型的香江功夫片,高飞、狄龙、沾叔、肥肥等众多香江知名演艺圈人士,都在片中有过出镜。

    《末代皇帝》联合制片方中,细心人就会发现,这里出现了友联的名字。

    前世的《末代皇帝》,在香江的票房成绩也还不错,差一点就到了两千万港币,名列香江1987年度票房排行榜的第十位。

    这一次,由于有了友联巨额资金的投入,将香江演员任逹崋推荐出来担任男主角。因此,《末代皇帝》这样一部合拍电影,在香江人眼中,算是带上了浓重的香江血统。

    《末代皇帝》在香江各大影院中享受到了非同一般的排片待遇,票房成绩也大幅提高,比前世提高了近千万港币。

    虽然这是一部在香江并不受欢迎的历史传记片,但也获得了近三千万港币的本地票房,大大出乎了业内人士的预判。

    如果再算上1987年度票房的亚军《秋天的童话》,以及第六名《英雄本色2》的话,不得不说,友联已经成长为香江影坛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第862章 友联的资源

    现在来到了1989年,刚进入五月,友联已经有两部影片在香江上映了。

    在今年年初的寒假档,率先上映的是友联独立投资并发行的剧情片《阿郎的故事》。

    这是一部典型的文艺电影,由友联独家制作并发行。黄百鸣应邀以个人身份加入剧组,担任制片人职务。

    导演是杜琪峰,主要演员有发哥、红姑与小演员黄坤玄,发哥和任逹崋的同学吴孟达,也被邀请来担任男配角。

    历史在这里又出现了一个变化。

    原本片中的女主角,有着“香江才女”支撑的张艾嘉,由于她的档期问题,根本就没有接受邀请。

    而看过《秋天的故事》中红姑的表演之后,黄百鸣和杜琪峰都对她的演技有了更深的认识。

    张艾嘉和黄百鸣交好。因此,在黄百鸣组织友联的几个编剧集体写剧本的时候,女主角其实是以张才女为蓝本进行设定的。

    当第一人选张才女无法进组之后,她和杜琪峰一商量,就把红姑拉来了。

    红姑私下里一直说,不想再跟发哥扮演银幕情侣了。

    自她从影以来,所扮演过的将近一半的角色,都是在跟发哥所扮演的角色,陷入到各种情呀爱呀之中纠缠不清。

    红姑性格直爽,用她的话说,就是即使观众没有看烦,自己也都已经演烦了。

    如果两人还是扮演恋人、情侣这样的关系,那就算了吧。如果两个角色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她倒愿意去尝试一下。

    虽然红姑一直这么说,可他俩这样一对最佳的银幕搭档,可以说是票房的保证。又有哪个投资方或导演脑袋进水了,跟钱有仇似的,非要拆散他们呢?

    于是,红姑一边发着牢骚,一边继续和发哥在大屏幕中扮演情侣,观众们也依然是乐此不疲。

    黄百鸣和杜琪峰拉红姑救场是非常容易的事,一来红姑自己就是友联的小股东,自家制作的影片缺人,她有义务来补缺口。二来这个角色的确与她之前扮演过的角色不同,在片中她和发哥的感情很复杂,更多的是通过他们的儿子作为纽带。

    两大一小三位主角之间这种微妙的感情关系,让红姑很有表演的。于是她重新调整档期,协商取消了原定的两部片约,全心投入到这个未婚妈妈的角色中。

    此时的红姑,和她未来的丈夫,广告界精英朱家鼎正在热恋中。此时的朱家鼎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虽然还算不上是巨富,但也是身价不菲的成功人士。

    不过红姑是位独立意识较强的女性,她有自己的事业和收入,因此至少在结婚前,她是不愿意让朱家鼎养着的。

    孙大海的重生,使红姑在经济上获得了极大的改善。八十年代香江演员的片酬并不算高,女演员就更低了。

    但作为岁月静好的股东,从1986年开始对股东进行利润分配算起,红姑每年得到的分红,要远远高于她实际的片酬收入,而且随着岁月静好的发展,分红会越来越多的。

    红姑同样是也友联的股东,友联的分红也还不错,虽然比不上岁月静好,但在事业上却是给与红姑很大的帮助。

    到目前为止,友联每年自制的电影数量并不算多,参与投资的项目也是有限的很,但备不住他们每个项目都大获成功呀。

    而友联旗下签约的演职员,只有大猫小猫三二只。因此,每个项目的演职员缺口,友联都会用其他公司或自由从业人员来填充。

    项目一旦成功,每位参与者不仅与有荣焉,而且能得到友联追加的大红包,更会成为他们职业生涯中一份金光闪闪的傲人资历。

    多个项目积累下来,就为友联搭建起广泛的人脉关系。这种实打实的名利双收,可比那些空泛的人情往来要强上很多。

    因此,友联在香江影坛的地位逐步提高,手中的资源也日益丰富。这其中不仅包括友联的自有资源,还包括可以与其他公司交换的资源。

    这些资源对于友联的签约艺人,或是尚未签约但又与友联关系密切的发哥和红姑来说,都是一种极大的帮助。

    与历史同期相比,此时的红姑不仅收入高出数倍,而且在对剧本和角色的选择上,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权。

    她现在每年的接片量下降了不少,但质量却是有了较大的提高。对于一些垃圾剧本或是草台班子,直接就拒绝了。

    正因为如此,为了挪开《阿郎的故事》的档期,红姑只需分别拒绝和延期各一部片约就可以了。

    换成前世片约堆在一起,到处赶场的她,换档期就如同处理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手忙脚乱不说,还会得罪一大堆人。

    经过孙大海乱入香江影坛之后,与他交好的发哥红姑等人,都不约而同地受到了他的影响,不仅事业上更为顺利了,片约也是有了大幅提高。

    虽然现在他们大部分的收入都来自于岁月静好的分红,但片酬是演员在圈内地位的体现,同时也代表着市场与投资者对演员的认可程度。

    因此,每位演员虽然嘴上不说,但其实都很重视自己的片酬,即便其中有些人不是靠片酬吃饭,也会计较片酬的高低。

    尤其是能代表市场认可程度的同级别演员之间片酬的对比,以及代表投资商认可程度的同一剧组中不同演员片酬的对比,更能直接的表现出来。

    历史上,八十年代末期,世界影坛整体的片酬都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香江影坛也不例外。

    目前单片片酬最高的香江影星,要算是成龙了。

    因为他已经涉足好莱坞,在北美观众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他的影片或录像带,也是有机会进入北美市场进行销售的,所以他的片酬在香江影星中最高,达到一千万港币。

    其次是老牌顶级影星许冠文,据传他的片酬达到八百万港币。这个数字的水分比较大,有种吹牛不上税的感觉

    因为这样的片酬水平,对于只在香江本埠以及传统辐射区东南亚国家有一定观众基础的他来说,实在是太高了。

    总不能说投资商和制作方都是,他们自己不想去挣钱,而是把影片的利润全给了他吧。

 第863章 发哥的艺人约

    再往下排,就要算发哥和影坛“大哥大”洪金宝了。他俩的片酬基本是在四百万港币左右。

    鉴于香江影坛目前平均单片投资额,以及平均票房来说,他俩作为一线顶流影星,这个价位还是比较合理的。

    由于电影衍生产品市场开发的匮乏,以及录像带市场盗版情况的猖獗,一部香江电影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于影片的直接销售,即票房分红与发行卖断。

    外加急功近利的投资心态,无数快钱热钱涌入香江影坛,大量低成本的烂片由此产生,形成了“劣币驱除良币”的效应。

    这也造成了香江影坛每年制片量十分惊人,但产生的经典影片比例却是极低。大部分电影从业人员,都是在这种低端创作环境中不断地重复着自己的工作。

    香江影坛也有不少有识之士,不时发出诸如“减少制片量,增加制作成本、提高演职员收入”等等颇有见地的呼吁。

    然而在目前这种大环境中,也只能如同滚滚大潮中的一朵小浪花,被悄无声息地湮灭了。

    不过在友联主导的电影赌神中,发哥被开出了六百万港币的片酬,远超他现在的身价。

    这是因为无线已经同意发哥将他的艺人约,提前一年转签至友联旗下。

    友联投桃报李,将这部发哥在无线接拍的最后一部电影片酬提高,使能够得到发哥片酬高额提成的无线,得到一些实际的好处。

    发哥的事情,是在去年安排好的。

    大概是四月份,在美利坚的旧金山市有个活动,旧金山市政府为感谢邵逸夫在社会公益事业上做出的贡献,将每年九月八日,定为“邵逸夫日”。

    这在旧金山的华人圈中,算是件大事。邵逸夫到美利坚参加完官方活动后,又应邀参加华人团体组织的酒会。

    乔宏伟当时也在旧金山办事,他和朱丽花同样被邀请参加酒会。

    作为香江商界的元老和新秀,邵逸夫与乔宏伟在香江就已经互相认识了。此时在大洋彼岸相遇,也是一件乐事。

    陪同邵逸夫来美利坚参加各种活动的,是他的红粉知己方逸华。

    虽然此时的邵逸夫已经年逾耄耋,但他仍然精力充沛,亲自担任着TVB董事局主席的职务,掌控着无线电视台发展的大方向。

    TVB的具体事务,则是由方逸华负责。这位无线的无冕之王行事手段颇为强硬,是邵逸夫的得力助手。

    几个交谈甚欢,乔宏伟无意中提及了周润发的事情。发哥等人与孙大海交好,并在友联中持有部分股份的事情,在香江演艺圈高层中并不是秘密。

    孙大海和他们相识之后,以他们几个为主要演员,投资拍摄英雄本色。

    影片去个口碑票房双丰收,并打破了香江电影票房纪录之后,又拉他们入股,成立现在的友联经纪公司的前身,友联影视公司。

    大家也都知道,与自己看中的演员合开影视公司,这种做法其实就是有钱人捧角儿的一种更为高级的方式,说白了也没有什么太特殊的。

    只不过因为这样做需要靡费巨万,不是巨富豪门,或信心十足,还真没有多少人能玩得起。

    因此,这种直接打钱过去,成立伙伴性质的影视公司,去搞影视投资的做法,在香江影坛真正出现的次数并不多。

    然而,玩票儿形式出现在众人视线中的友联,不仅干得不亦乐乎,而且居然走了狗屎运香江影坛的主流看法,连续投资了多个名利双收的项目,一下子做大到了香江影坛的顶级实力派,不禁让所有了解内情的人都有些愕然。

    不过,此时的友联大势已成,无论是谁,也不会再忽视其的存在。

    对于友联有可能提出转签发哥,方逸华心里其实早有准备。

    无线对于旗下艺人的合约,历来以条款苛刻、剥削太狠而著称,一向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