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第3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对于投资自己喜欢的电影,并适当将影片做出一些改动,孙大海现在并不很在意,就当是为影片拾遗补缺了。

    至于现在这部古今大战秦俑情,孙大海处理起来也很简单。

    首先他会请任达崋担任这部电影的制片,用于协调投资方与剧组,以及剧组中导演、职员和演员之间的关系。

    任达崋从现在一直到明年三月,都要为配合剧组为奥斯卡奖做宣传。不过古今大战秦俑情这部电影,前期准备时间不会太短的,既要与大陆方面商谈合拍事宜,二来也要甄选合适的外景地,并与地方政府接洽,以保证剧组在拍摄期间各项工作地顺利进行。

    此外,张一谋既然是友联的签约明星,这部电影他就不能跟前世一样,在影片中仅仅当个纯粹的主演。

    开机人来,杀青就走,这样轻松可是不成。黑心肠老板孙大海决定压榨张一谋身上的剩余价值,让他在做主演的同时,兼任着电影的监制一职。

    香江电影人不太看得起大陆的同行,但张一谋与大陆其他中青年导演有所不同,他身上是有几道光环护体的。

    张一谋是英雄本色的主摄影师,虽然他前面还有一个摄影指导的职位,湾湾金马奖的最佳摄影也落到了那个人身上,但圈内人只要一打听,就会知道张一谋才是这部电影的大功臣之一。

    电影黄土地和老井,使他分别以最佳摄影和男主演的身份,获得了世界级别电影节的大奖。

    现在正在香江热映的末代皇帝,张一谋也是作为导演贝托鲁奇的助理,出现在香江影坛高层面前,也为他多增加了一些分数。

    因此,本片作为一部合拍片,外加有投资方友联经纪公司的力挺,张一谋有足够的资格成为本片的监制。

    这还是因为他的导演处女作红高粱没有上映的缘故。否则,等明年他的红高粱勇夺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之后,恐怕眼高于顶的香江电影人,也不会质疑他做电影监制的资格了。

    孙大海今天带着程小东和张一谋一起来见李碧华,商量秦俑影视改编权只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和李碧华搞好关系,便于以后继续合作。

    在历史上,霸王别姬的影视改编权被最后被陈凯歌得到,并拍成了一部经典之作。孙大海并不想去抢走人家的殊荣,但李碧华的青蛇、三更2之饺子、迷离夜等著作,孙大海还是很有兴趣的。

    孙大海今天亲自来见李碧华,其实更重要的是想和她提前打好关系。她的作品可塑性很强,孙大海有心想要打包收购一批,暂时留在手里,日后供公司的导演和演员们拿着练手。

    这其中许多的改编工作,还是要请李碧华来操刀的,所以大家还是先面谈清楚为好,免得以后出现权益问题上的争议。

    要不然,友联随便来一个有相关权限的主管级别工作人员即可,哪里用的到孙大海亲自出马呢?

    另一个,孙大海亲自来见李碧华,也有为程小东和张一谋站台的意思。李碧华作为香江有名的才女,心高气傲之下,对于自己作品的改编和重新演绎,自然会有一些自己的考量。

    如果只有程小东和张一谋出马的话,以他俩之前的成绩,以及在影视圈中的地位,还真未必能入得了李碧华的法眼。

    孙大海则不同,他既是投资商,同时也是制作方、出品方。换句话说,他就是大金主,现在是代表友联经纪公司,来送钱给李碧华。

    友联之前投资的影片,英雄本色系列是典型的商业片,同时也是投资商追逐的热点,姑且不论。秋天的童话和末代皇帝,这两部电影可是典型的非商业片,投资这样的项目,真是要冒着血本无归的风险。

 第703章 搞定李碧华

    孙大海知道,李碧华的作品与众多女性作者的作品一样,将笔墨过多地集中在情情爱爱上,整体格局稍显小了一些。

    即便后期改编剧本时做出一定的修改,如果想要保留原作的风格,也很难使之成为票房大卖的影片。

    李碧华的这些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如果按照商业片来运作,最终效果可能不会很好。但如果把它们拍成文艺片,往往会取得很不错的成绩。

    这类影片比较符合传统电影界人士的审美观点,因此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拿奖比较容易,同时对参演的演员和剧组人员来说,更是一种很好的锻炼。

    对于这些作品,公司如果认真地规划筹备,组织精兵强将参与其中,并加大对剧组的支持和资金投入的话,孙大海不敢保证每部电影都能名利双收,最少这些影片将来所获得的荣誉,以及各种潜在的收益,足以挣回为之付出地投入。

    只不过文艺片票房成绩普遍不高,参演的演员不仅要求演技在线,同时他们对于片酬也不能期待太高。至于影片上映后的大红包,更不可能每部电影都有。

    因为这类电影的投资和收入是明摆着的,即便孙大海是重生人士,也不可能保证他投拍的每一部文艺片,都能顺利回本。

    孙大海又不靠着投资电影过日子,所以对于电影的投资回报率没有什么要求。但他不能不为友联旗下的艺人考虑。

    友联经济公司现在签约的艺人,大猫小猫两三只。公司要想投拍文艺片,偶尔为之倒也未尝不可,但总让自己旗下的艺人拍这种挣不到钱的片子,那就是公司的不对了。

    “不为金钱,只为追求艺术”只是句口号而已,艺人自己可以随便说,只要他们高兴就好。作为老板,孙大海要是这样要求别人,迟早会变得众叛亲离。

    孙大海盘算了一下自己这边的演员,发现他们现在的情况都不错,公司投拍文艺片,对他们没有太多负面影响。

    任逹崋有菲林慢摇吧,那可是妥妥的现金奶牛一只,足以保证他的财务自由。外加他还有岁月静好股东的分红,因此在经济上他没有任何问题,接片纯粹是看自己的兴趣。

    张雪友在香江影坛还只是粉嫩新人一枚,正处于有片子就上,毫不挑食的阶段。再说,他个人收入的大头在音乐上,真要是拍文艺片能得个奖项出来的话,他会乐疯的。

    张国荣就更不要说了,只要看他日常的言谈举止,就知道他绝对是一个顶级的文青。前世在他的演艺生涯中,就参与拍摄了许多部文艺片,由此可见这是他的真爱。

    岁月静好的分红对张国荣只能算是小补,作为香江歌坛当红的一线巨星,他主要收入来源于他的音乐,及其相关的广告代言。

    张国荣并不是一个高产的演员,与同级别的其他男演员相比,他接片算是很挑剔的。

    张国荣虽然没有系统地学过表演,但却是彻头彻尾的体验派,喜欢通过感情带入来演绎自己的角色。因此他非常注重每个剧本,每个角色给他的感觉。

    也正因为如此,张国荣接拍电影的态度,与此时的任逹崋相仿。两人都是挑挑拣拣的,只有遇到自己满意的剧本和角色,才会出手,否则是宁缺毋滥。

    这也就是友联经纪公司的老板是孙大海,开经济公司跟玩票儿似的,不一挣钱为第一目的。自己公司总共也没有签几个艺人,还要供养着这样的两位大爷。

    要是换成别人,即使公司暂时还没有倒闭,恐怕老板也早就哭晕在卫生间里了。

    发哥虽然现在还不算友联的人,但他既然答应等合同期满后转投友联,孙大海也就根本没有把他当成外人。

    他和红姑情况类似,两人目前红得一塌糊涂,整日里片约不断,虽然最后分到他俩手里的钱有限,但总的来说经济条件尚可。

    现在他们多了一份岁月静好的分红,两人其实并不用这么玩命接片了。相信如果孙大海这边有适合他俩的角色,哪怕是需要压低片酬的文艺片,他俩也不会拒绝。

    孙大海没有计划让他俩接拍这样纯粹的文艺片。香江影坛比较流行剧情片,其性质介乎于商业片和文艺片之间,这样类型的电影更适合他俩的发挥。

    如同前世王家卫习惯用梁朝伟和张曼玉做自己电影的男女主角一样,李碧华和张国荣关系很好,她作品中的男主角,有不少都很符合张国荣的人设。

    可惜友联旗下现在还没有合适的女演员,不然借助李碧华作品改编的电影,肯定能捧红几个出来。

    搞文艺片就要静得下心来,一个镜头、一句台词地反复推敲琢磨。孙大海计划让公司每隔两三年上一部文艺片,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商业片上。文艺片与商业片的比例控制在1:3左右,太高或太低都不会很好。

    前世国内真有几个号称第n代导演的人,专门捣鼓一些反应社会阴暗面的地下电影,并将之美其名曰“艺术片”。

    他们一边忽悠投资人来投资,一边哄着演员卖苦力。最终将成片拿到国外参加电影节参展,卖片子的同时还能觊觎一下各种奖项。在其他人赔本赚吆喝的同时,自己倒是赚得钵满盆满,名利双收。

    孙大海自然不会这样做,他财大气粗的,可丢不起那个人。他今天来见李碧华,主要是为了双方今后的合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两人交谈得很愉快。鉴于孙大海主动提出,请李碧华以编剧身份加入剧组,李碧华投桃报李,当场就痛痛快快地答应下来。

    秦俑全部的影视改编权卖了五万港币,李碧华出任编剧的费用为三万港币,友联一共花八万港币,就搞定了一切。

    老实说,这个价格比孙大海预想的还要低了不少。李碧华对于和友联这样敢于一掷六百万美元投资末代皇帝的公司合作,报以相当大的诚意,她也希望今后双方能够长期合作,因此有意识地压低了价格。

 第704章 拍摄成本一千万

    此外,对于根据秦俑改编的电影,孙大海现在就开出了拍摄成本不低于一千万港币,总投资不低于一千二百万港币的价码。

    大家都是圈内人,这个价格肯定是真实投资,而不是对外宣传时吹出来的虚价。

    这也将是香江第一部没有与好莱坞合作,完全自主投拍的千万港币级别的大片。

    如此投资规模的一部电影,在目前的香江影坛,已经算得上是顶级大制作了。作为原著作者和编剧,李碧华自然也无比希望能够促成这次合作。

    前世这部电影的出品方天艺集团实力不足,这部电影的投资号称五百万港币,其实,满打满算也就二百万港币出头。

    作为合拍片,剧组中的演员基本都是大陆人,根本用不了多少片酬。在外景地实拍时,当地政府和驻军也给予剧组极大的帮助。

    他们不仅免费向剧组提供食宿、交通等后勤保证,还出人出物资,为影片的拍摄工作付出了极大的贡献。

    大量的战士充当群演,战马、各种服装、枪械等道具,还有在片中出现的二战时期老式飞机、坦克和卡车等实物,这些都是由政府和部队协调解决的。

    在八十年代,国内可还没有专业的影视服装道具公司,如果没有他们近乎无偿的大力协助,这部电影的预算即使再翻一倍,也拍不出什么东西来。

    孙大海相信,友联经纪公司投资了这部电影之后,国内方面给予这部电影的配合,绝不会比前世少。

    再加上自己提供的充足的拍摄经费,孙大海有足够的信心,让这部电影比前世提高几个档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