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第3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孔副主任没想到,自己随口给的提议,竟然让周主任对自己有的意见,最终导致他没能留在这个部门,不知道他会不会后悔。

    周主任和孔副主任现在所在的部门,是国务院下属一个临时部门,主要负责监督、管理国营企业对外投资、收购等事务。

    这个部门现在看起来并不起眼,行政级别也不高,只是个正处级单位,但未来其权利却是相当大。

    按照历史发展轨迹,这个部门会在明年归属到新成立的国有资产管理局中。

    作为一个临编部门,部门成员全是从其它单位抽调而来的,主要来自于人民银行、外管局、外贸部和计委。

    他们这次来香江,是被这次股灾逼的。

    1984年联合公告出台后,政府暗中开始为香江政治、经济平稳过渡做准备。

    就香江经济而言,政府将宝贵的外汇截留很大一部分留在这里,为的就是稳定香江经济。

    正是因为如此,在香江那些撤资派变卖资产,同时在二级市场出售手中的股份,谋求撤资离场时,中资正好借机进入。

    经过几年的发展,目前在香江股市中,具有中资或中资背景的资金占5以上,也成了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这次股灾,与其说是太过突然,还不如说投资者实在太大意了,诸多的危险信号全都被他们无视,结果自然受到了惩罚。

    这次股灾对于准备长期托底的中资来说,其实反倒是件好事。这时他们可以逢低进场,成本要比正常时低了很多,而且不会受到大股东与做市商的敌视。

    周主任他们亲临香江,正是要为中资寻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使其安全进场,也算是责任重大了。

    国内还没有股市,而且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有着相关实践经验的人是在太少了。倒是有些研究金融理论的专家,不过要他们指点大方向没问题,具体操作时,谁也不会听他们的意见。

    有鉴于此,上级领导们的意见,也是要周主任他们在香江寻找爱国的金融界人士,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选择合理的时机入市。

    正好在此时,和周主任在同一大院长大的彭心妍要调到香江来工作,于是他们就一起来到了香江。

    前文提到过,新华社香江分社相当于政府驻香江的准官方机构。周主任他们是正经的政府机关,到了香江自然也会接受香江分社的协助,于是刚办完入职手续的彭心妍,就陪他们一起来到了未来大厦。

    周主任是从外管局平调过来的,来香江之前,他对孙大海的情况就已经了解颇多了。

    虽然在国内他只与食为天打交道比较多,但嘉华投资公司投资大青山的时候,他可是还在外管局工作呢。

    投资近一亿美元的大项目,居然不是工业项目,而是投资到了农业上。就连外管局的人在闲聊时,都觉得嘉华的这笔投资很悬。

    不过,随着项目慢慢开展起来,而嘉华投资公司好像根本就没有受到多少经济压力,相反他们又在岛城开了新项目,这次又是小一个亿美元的投资。

    此时,周主任已经调到了现在的单位,不再管外资进入的事情,但相关信息他还是很容易就从原单位同事那里得到了。

    借助现在工作的密级,周主任查到嘉华投资公司幕后的实际老板,原来就是孙大海。

    孙大海这个名字周主任并不陌生,他父亲每次参加战友聚会,回来后时不时就会提到这个名字。

    好在周主任不是和孙大海在同一年龄段,不然孙大海就会成为别人家的孩子,噩梦一样伴随着周主任度过自己的青春期。

 第664章 孙大海的小创意

    其实并不是黄老整天夸孙大海,马爷爷、齐奶奶他们同样会参加战友聚会的。在他们嘴里,孙大海的表现更被夸张了好几倍。

    恐怕让孙大海听了,都不知道他们说的人,原来竟然是孙大海自己。

    正因为如此,周主任来到香江后,就把寻求孙大海的帮助放到了首要位置。现在他坐在汽车里,开始琢磨自己要从什么地方入手,才能打动孙大海。

    就在周主任琢磨如何从孙大海这里打开口子,好尽快完成工作的时候,孙大海也已经和黄老联系过了。

    他已经知道了周主任的跟脚,甚至连他们来香江的目的,黄老都找人问清楚了。

    别看黄老彻底退休已经好几年了,他要想打听这样的事情,还是轻而易举的。

    黄老给孙大海的意见,就是如果方便就帮他一把。人家也是为国家工作,私下又有战友这层关系在,所以如果能帮他们,还是帮一把为好。

    孙大海对周主任他们没什么大意见,只是嫌他们藏着掖着,什么来路用意都不说清楚,就想要自己配合他们,跟自己欠他们似的,这都是在国内养成的坏毛病。

    既然黄老这么说,孙大海心中也有数了。黄老内心还是非常支持国家工作的,他只是怕孙大海为难。孙大海心里已经有了打算,这次就帮帮他们,如果他们不识趣的话,以后不再搭理他们也就是了。

    孙大海把这个情况给高屹和胡诚说了,高屹主动把这件事揽了下来。她说今天晚上她会联系彭心妍,让她明天下午来旁听操盘小组的工作布置。

    高屹也明白,如果要抄底入市,下周就是最好的时机。孙大海既然要卖人情,最晚明天就要把情况告诉给周主任他们。

    具体如何做,当然由周主任他们自己决定。但孙大海这边不能把入场时机耽误了,既然做人情,就要做得扎扎实实的。

    既然孙大海已经把卡拉ok的预赛延迟到了今天晚上,下午孙大海也不准备再去操盘小组那边了。他准备回家逛一圈,等晚上再回来。

    正当孙大海他们要离开的时候,高屹的大哥大又响了起来。

    这个号码现在成了孙大海在香江的固定联系电话,无论孙大海在不在香江,其他人都可以通过这个号码联系到他。

    这个号码是不对外的,知道这个号码的人,都是孙大海的亲友、公司高层,以及重要合作伙伴。由于这些人遍布全球各地,所在时区各不相同,所以何时有电话都是正常的。

    高屹平时上学是不带大哥大的,而是把电话留在办公室,由她的秘书负责接听。只有她当下课回到公司后,电话才交由她掌握。这样也就保证了每天电话不少于16小时在线。

    原来这部电话是24小时都在线的,后来孙大海听说,高屹为此每晚都要上闹钟,夜里还要爬起来两次给大哥大换电池,孙大海有些心疼了。

    于是他就让高屹每天夜里关机,同时通知那些知道号码的人,在香江时间的夜里如果有事,可以打电话到未来大厦的公司值班室,那里随时有人值班,不会耽误事情的。

    打电话过来的刘阳,他是湾湾刘老师的孙子,虽然和孙大海只在82年时见过一次,但两人之间的联系其实是很频繁的。

    只不过孙大海后来几次到香江,刘阳都赶上有事,所以这几年俩人一直没有再见过面。

    刘阳这几年每年都要到香江好几次,他的信远电子设备公司就是在香江注册的。只不过他的工厂在湾湾,因此他大部分时间都留在湾湾。

    刘阳听从了孙大海的建议,不仅自产自销卡拉ok录像机,而且把相关专利低价授权给了不少厂商。

    世界级大品牌松下和飞利浦都是他的客户,虽然授权费没有挣到多少,但刘阳在业内的人脉关系却是开发地很不错。

    去年,孙大海忽然想起了一个小玩意倒带机,这可是录像机时代的最佳配套产品。这玩意卖得就是一个创意,顶多再把外壳设计得美观一些,其技术含量无限接近于零。

    孙大海把这个创意告诉给了刘阳,刘阳很快就拿出了几种不同造型的样品,并申请了相关专利。

    刘阳这一年主要在卖倒带机,像松下之类的大厂,根本看不上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小玩意。

    倒带机很实用,而且能延长录像机的使用寿命,所以大品牌基本上都是从刘阳这里订购倒带机,然后以促销的形式免费送给购买录像机的消费者。

    刘阳这才发现,感情生产这个倒带机,所得利润比自己生产录像机还要高出很多,而且还不用他做市场。

    只不过仅仅那几个大客户下的订单,他的厂子现在都忙不过来,基本上生产多少就能卖出多少。

    现在,刘阳原来的工厂仍然在生产录像机。他又收购了一家组装厂,专门在做倒带机的组装,周围有十七八家下级工厂在为他做配套,形成了一个局部产业链。

    要说这个倒带机的生意可真是好,比他主营业务强出了不少。批发价49美元一台的倒带机,全部成本还不到20美元,这种配套产品的利润居然能翻番,还真是比较少见的。

    仅这一年的时间,倒带机就为他带来近千万美元的利润,而他自家录像机的利润连倒带机的十分之一都达不到。

    刘阳的信远电子设备公司现在主要有三项业务,主营业务是自产自销的卡拉ok录像机,年产量和销售量基本相当,十万台左右,纯利润在百万美元上下。

    第二块就是倒带机了。刘阳手中握着专利,但用不着他去做市场销售,现在就连那几个大厂的订单都忙不过来,哪有心思开发新市场呢。

    这主要是他把卡拉ok录像机的专利低价授权给了许多大品牌,人家手里随便松一松,就把倒带机这个不起眼的业务留给他了。

    刘阳也没有把这个生意当成长久之计。用孙大海的话说,这个生意要是能踏踏实实做完一年,那刘阳就可以找没人的地方偷着乐了。

 第665章 刘阳要来香江

    不过,这卖创意真的很挣钱。刘阳的组装厂现在每个月出货量已经超过了十万台,就是不知道还能再风光多久。

    信远还有一项业务,就是承接歌厅、夜总会、高档酒楼、星级酒店、度假村等娱乐场所,做卡拉ok房的系统工程。

    信远在这里其实就是当集成供应商,除了自家的录像机外,他们把电视、音箱、音响设备,甚至连音频线和隔音材料都分出好几个档次来,根据不同客户的具体要求和投入资金量,进行产品配套集成的设计和施工。

    这个厂子其实是刘阳闲得无聊才办起来的。他本想和妻子何莹一起去美利坚深造,结果发现何莹怀孕了,所以这个计划只能延后。

    83年三月,何莹顺利生下刘家第四代刘若瑄。孩子还小,暂时离不开妈妈,所以何莹和刘阳商量,让刘阳先去干点什么,何莹在家照顾孩子。等孩子三岁以后,两人在考虑深造的事情。

    刘阳先是去做一年多的课题项目,后来机缘巧合之下,盘下了这个电子厂。在孙大海的帮助下,开始做起了卡拉ok录像机的生意。

    去年刘若瑄已经三岁了,上了幼稚园。何莹被解脱出来,她先去了美利坚,开始进修计算机专业。刘阳需要继续管理工厂,等何莹毕业后替换他。

    孙大海觉得他们两口子挺好玩的,俩人都是有点技术宅的脾气,有了自己的企业不说好好经营,非要把按以前的计划出国深造。

    也不知道他们等深造完成后回来,是继续经营自己的企业,还是像别的留学生一样,准备去找工作给别人打工。

    刘阳打电话过来,是要告诉孙大海,他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