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之重新活一次-第2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时间,孙大海觉得自己仿佛又回到了在靠山屯的那段日子。他带着二小,以及高屹和胡诚,挨个与认识的人打过招呼,然后让他们跟着田英,上了大巴车。

    帕克里克带着几名大青山开发管理公司的人是最后出来的。他们还要帮大家搬行李,辛苦得很。

    孙大海和帕克里克招呼了几句,也登上了大巴车,一起去往食为天大厦。

    靠山屯来的客人,大多数在春节时见过孙大海他们,这时在大巴车上互相说起话来。车里坐不下他们所有的人,几位老师被田英领到了来接站的考斯特上。

    在龙省之行结束后,孙大海就向黄菲菲推荐了考斯特这款车,并率先让他在香江的公司,都配上了这款中型商务车。

    黄菲菲被孙大海说动,也进口了几辆不同规格的考斯特。除了总部留了一辆之外,每个省级分基地,也都配上了。

    食为天购进了考斯特之后,妆点生活和兰达服装厂也觉得不错,于是也纷纷效仿。

    如此一来,孙家的几个企业,在办公用车上基本一致了。最高级的车辆,是一水的奔驰。中等档次是几款不同型号的沃尔沃,外加十七座到二十三座不等的考斯特。

    早期的三辆福特游侠,现在都到了外地,首都这边使用这样大马力的皮卡,意义不太大。

    而孙大海的企业,在首都只有一辆奔驰车归黄老使用,这还是姜秀萍把自己的配车支援出来的。其他人需要用车,都是从食为天借用过来的。

    所以孙大海这次发狠,一下子就下了十辆车的订单,而且都是中高级轿车,省得还要去食为天借车,很没有面子的。

    这批车里有三辆顶级的奔驰,都是留着嘉华投资公司的,孙大海自己没有要这样扎眼的车,而是微自己选了一辆七座的道奇大捷龙。

    这就是安德鲁在纽约接待孙大海时租用的那款车。孙大海有了亲身体验,感觉还是不错的。

    虽然大捷龙在舒适性上比不了未来的奔驰v系列或其他顶级pv,但比起g8这样的普通商务车,已经是毫不逊色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人们对国外知名品牌的了解也越来越多。奔驰的三叉星徽,成了最豪华汽车的象征。

    孙大海可不希望坐那样的车出去,走到哪里都被人围观。大捷龙内部空间大,乘坐舒适,看起来还不起眼儿,实在是孙大海最佳的选择。

    一路上,首都车水马龙的街道让靠山屯客人的眼睛都不够使得了,他们趴在车窗上,一边听着田英、宁海燕的介绍,一边欣赏着首都繁华的景象。

    孩子们都聚集到了后面,以二小和王小娲为中心,听着孙圆圆一路上不停地在那里瞎白话儿。

    几辆车来到食为天大厦时,已经是中午了。行李放在车里不用动,先到职工餐厅吃午饭。

    靠山屯的客人,按照田英和宁海燕的安排,分批乘坐电梯,到了四层的职工餐厅。

    午餐已经开始半个多小时了,这时在餐厅用餐的员工少了许多。宁海燕带大家洗手后进入餐厅,并给每个人发放了餐盘和餐具,交代他们排队取餐。

    食为天职工餐厅的伙食质量用不着担心,宁海燕昨天通知餐厅的主管,今天多准备六七十人的午餐就不用理会了。

    今天餐厅的凉菜是拍黄瓜和糖拌西红柿,两道硬菜是椒盐虾和猪肉炖粉条。

    大厨听说客人是龙省来的,知道这个季节农村很少会杀猪,所以特意做了猪肉炖粉条这道东北名菜。

    剩下的菜也不错,肉炒笋片、麻婆豆腐、干煸四季豆和蒜蓉空心菜。

    现在是八月份,餐厅中午就不做汤了,而是熬了几大桶绿豆汤,入口微温,旁边还放着盛白糖的碗,实在是消暑解渴之佳品。

    餐厅为了迎接客人,主食除了馒头米饭外,还特意为他们准备了鸡丝凉面。靠山屯的客人,虽然还没有适应首都炎热的天气,但这顿饭吃起来却是十分舒服。

    客人中有不少人都在小尾寒羊养殖基地吃过食堂。他们还以为那已经是食堂的最高标准了,谁知道食为天大厦的职工餐厅,才是真正的最佳。

    当他们听孙圆圆介绍,学校的伙食标准比这里还要高的时候,都为自家孩子感到满意。

    其实,学校的伙食和职工餐厅差不多,只是每人每天都会有一个鸡蛋的定量。一周还有一天能喝到牛奶,剩下的时候只能喝豆浆了。

    奶牛项目食为天首都基地早就在搞了,引进了不少荷兰荷斯坦奶牛为父本,与国内的黄牛进行杂交。

    由于奶牛是大型牲畜,繁殖比较缓慢,所以这个项目着急也没有用,只能按照自然规律来。

    到了去年,奶牛数量才慢慢上来。目前只能保证每名学生一周喝到一杯,要想达到每天一杯奶的标准,正常情况下,还要好再过几年。

 第495章 学生入校了

    吃过午餐,稍作休息之后,宁海燕和田英带着大家,去往食为天大厦隔壁的英才学校。

    原本计划是安排李红根等人参观食为天的,结果他们关心孩子,决定先到学校,把孩子们安排妥当再说。

    靠山屯的孩子,有四个要进英才中学,三个上幼儿园,剩下都是小学生。这个比例看起来不太正常,但和靠山屯的实际情况有关。

    靠山屯算是山区,生活条件较差,又是多民族聚集在一起,所以动员适龄孩子上学,是老大难问题。

    即便孩子上了学,读完小学,甚至连小学都没有毕业,许多家长便会让孩子离开学校,开始跟着大人一起务农。

    现在就是这种情况的真实反映。据说靠山屯应该上中学的孩子有十几个,结果明知道到首都读书,所有费用全免,连吃饭都不用花钱,但这次来首都上中学的,也只有四个人而已。

    不过,这种情况应该是暂时的,随着大青山开发项目的不断进行,山民们迟早会有经济能力和意识,让孩子们多读书的。

    英才的三所学校挨在一起,大家过来前,田英给几位校领导都打了电话,现在老师们都在学校门口,等着接新生入校呢。

    现在正值暑假,小学只有一部分学生在校,中学要到九月一日才正式开学,靠山屯的四位孩子,成为了第一批入住英才中校的学生。

    孙大海今年也要入学了,他便主动陪着四名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走进了英才中学。

    校长谭良德和初中部主任林燕华老师都在等着他们的到来。这四个学生都是初中生,二个和孙大海一样,要上初一了,另外两个准备上初二。

    高中生的年龄都是15岁以上,在靠山屯已经算是壮劳力,现在读高中的,整个屯都没有一个,最接近这个目标的是李红根的闺女李娜,今年要读初三了。

    因为英才中学不招初三和高三的学生,所以李娜今年仍然留在龙省读书。

    几名学生拿着英才教育基金开出的招生函,在教务处办理入学手续。孙大海全程旁观,并和林老师一起,回答家长们的问题。

    四个学生办理好各种手续之后,开始领各种东西。夏季校服两套、床上用品、洗漱用具、文具、餐具,还有校规以及其它一些文字资料。

    东西很多,学生来回跑了好几趟,才把东西全放回到了寝室,并开始整理。

    整个过程中,林老师都在告诫学生家长,不要帮助学生,而是让他们自己动手。学生必须要尽快适应,否则以后在校生活会更困难。

    靠山屯的几名学生现在就入校,其实是很有好处的。文字资料中有关于勤工俭学的项目,打扫卫生和帮助其他新生完成入学便是其中一项。

    林老师特别叮嘱大家,尽快把这些内容搞明白,两天后学校便开始正式接收学生了,到时他们可以申请勤工俭学,开始为自己挣生活费了。

    明天还会有几名同学提前入学,他们是来自几所福利院的孤儿。学校让他们提前入学,也是在照顾他们,可以早点熟悉学校,并找到更适合他们的方式来勤工俭学。

    学校特意留出一半的伙食费要学生承担,正是希望他们在认真学习的基础上,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到这部分费用,并为自己增加一些零花钱。

    学校设计了许多方式,可以让学生挣到钱,包括奖学金、勤工俭学,以及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

    入学手续都完成了,家长和学生们在林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并到后面的体育场转了一圈。室内几家场馆的专业性较强,需要学校的体育老师教会他们之后,才对他们开放。

    一大圈转下来,天都快黑了。家长们与靠山屯的其他客人,被安排在不远处的一家招待所住,所以不着急过去。

    晚饭是在学校吃的,因为人少,所以现在英才中学的家长、学生和老师,都集中在英才小学的食堂用餐。

    在小学食堂理,孙大海找到了孙圆圆几个,他们那边也已经安顿好了。二小在那里已经上了一年学,他们对学校和各种手续的熟悉程度,要比孙大海强多了。

    学校食堂的晚餐也很丰盛,光是一道红烧排骨,就让孩子们看得直流口水。冬瓜汆丸子做法简单,但营养丰富,口感鲜美。许多不太吃肉的女生,都喜欢这道家常菜。

    鲜蘑肉片、青椒肉丝、虾皮炒小白菜、西红柿炒鸡蛋,几道简单的菜品,营养搭配还是非常合理的。

    学校食堂每日饭菜与职工餐厅还是有区别的。为了防止肠胃不适或者其它意外,学生食堂不会出现凉菜,同时也不会给学生们做刺多的淡水鱼吃。

    学校食堂在正常情况下,午餐和晚餐都是四道菜,周日和假期是三道菜,每餐最少要有一道硬菜。

    传统节日、庆典或特殊情况,食堂会额外加菜,今天就属于特殊情况,所以是六道菜。

    对于学生来说,在饭菜管饱的情况下,每餐菜品数量不宜过多,那样会诱发学生挑食和偏食,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发育。

    等天气转凉之后,学校食堂将会增加羊肉的供应量,只不过想吃牛肉还要等上几年,东山省的鲁西黄牛养殖基地发展起来,才能常态化供应牛肉。

    这里出去的学生,未来最少会有三分之一的人能成为孙家各个企业的员工,所以对于学校食堂伙食的标准,英才教育基金是舍得下大本钱的。

    其实仔细想想,这部分成本并没有多高。现在食堂所用大部分的食材,都是食为天基地自产的,内部供应,真花不了多少钱。

    晚饭过后,所有非学校的人员,就被请了出去。家长们实地参观了学校,对孩子们未来的学习生活,都充满了极大的信心。

    二小已经跟家人说好了,今天他俩住在学校,陪考靠山屯的小伙伴们度过他们在首都的第一个晚上。

    孙大海也不用去管他俩,英才小学各种工作都已经步入正轨,生活老师一定会照顾好他们的。

 第496章 大青山嘉华山庄

    王三炮倒是挺放得开,他叮嘱了王小娲几句,就放心离开了。他平时在靠山屯,轮到巡山的时候,一次就要离开家最少一个多月,已经习惯了分离。

    大巴车将他们送到了招待所,安排大家早点休息。未来十天他们的日程都安排好了,参观食为天的基地,外加旅游,一样都不能少。

    靠山屯的客人们,参加完开学典礼,将会在九月二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